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评论文采的情感理性与深入浅出的表现方法

新闻评论文采的情感理性与深入浅出的表现方法

时间:2023-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新闻评论文采的情感理性与深入浅出的表现方法主要有:逻辑性和形象性结合;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借形象表现感情色彩、修辞手段和感情色彩。这样做,可收到诉诸人们理智的抽象理论所无法收到的奇效。目前,打人者已被拘留,涉事幼儿园已被取缔。评论作者的情感,他对所评论事物的或褒或贬、或爱或憎的态度,是自然的流露。

新闻评论文采的情感理性与深入浅出的表现方法主要有:逻辑性和形象性结合;以理服人、以情动人;借形象表现感情色彩、修辞手段和感情色彩。

一、逻辑性和形象性结合

逻辑性和形象性结合,即形象说理。所谓形象说理,就是指人们把自己的思想认识、观点见解、政治主张等诉诸形象,借助艺术形象将它们显示出来。这样做,可收到诉诸人们理智的抽象理论所无法收到的奇效。

形象说理方法有三:善于运用比喻、形象化的语言、引经据典。

(一)运用比喻达到形象说理

“耳光响亮”打醒了谁

教育的改革发展,需要找回那份最基本的爱与尊重。“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爱的教育》中文版译者夏丏尊先生在20世纪20年代翻译此书时说过的话。19世纪意大利作家亚米契斯写下的《爱的教育》虽然是薄薄的一册小书,却已在全世界出版了数千万册,称得上是一本教育学“圣经”。

突然想起这本书和这番话,是由于发生在山西太原市蓝天蒙特梭利幼儿园的揪心一幕:一个5岁女童因为不会算“十加一”,被教师李竹青在短短十几分钟里扇了几十下耳光。目前,打人者已被拘留,涉事幼儿园已被取缔。

中国的上千万教师中间,为学生成长呕心沥血、恪尽职守者是绝大多数。像李竹青这样进行“耳光教育”的,虽然只是极少数,但从中折射的教育暴力问题却不容忽视。(姜泓冰, 2012年10月25日《人民日报》)

【案例分析】

本文引用了夏丏尊先生说过的一句话“教育之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成其池塘,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有水才是池塘,有爱才有教育。文章运用比喻,形象地论证“爱心”是教育的首要因素,心中没有“爱心”的人,是不配当教师的。

(二)形象的语言文字达到形象性

警惕杜湘成、曾锦春那样的“两面人”

说到底还是个用人问题。像纪委书记这样重要的职务,不是随便什么人都可以担任的,如果让杜湘成、曾锦春那样的“两面人”成了管人的人,他们将以权谋私,无法无天,这犹如让硕鼠管粮仓,让恶狼看羊圈。曾锦春在郴州当纪委书记,竟然以“双规”为手段敛财,这也是种“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这手段也只有他这样的纪委书记才使得出来。杜湘成、曾锦春案教训深刻,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高度警惕“两面人”爬将上去,说到底还是个用人问题。(李德民,2007年4月20日人民网)

【案例分析】

本文使用“两面人”“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等形象性的语言进行说理论证。“两面人”指的是说一套做一套,外表内心不一样的人。透过“两面人”,鞭挞了党员干部中存在的“台上一套、台下一套,当面一套、背后一套,说一套、做一套”的人格分裂现象,言简意赅、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此类官员的丑恶形象。“靠山吃山,靠水吃水”也形象地表达了一些贪腐官员利用职权不守法纪、大肆敛财的丑态。

(三)引经据典实现形象的借用

德育离不开亲和力

法国作家拉封丹写过一则寓言:北风和南风比试本领,看谁能把行人身上的大衣脱掉。北风首先发威,狂风大作,行人为了抵御风寒,都把大衣裹紧;南风则不同,它轻柔吹拂,和风扑面,令行人倍感温暖,于是解开纽扣,脱掉大衣。故事的寓意十分明显,生硬的手段往往徒劳无功,温和的方式常常立竿见影。同样可以说,生硬的灌输、空洞的说教容易形成逆反心理,和风细雨、温情盈怀式的教育和引导才能成效斐然。反省一下高校德育工作,寓言的启示值得我们深思。(袁新文,2007年4月12日《人民日报》)

【案例分析】

上例引用了法国作家拉封丹的一则寓言来论证。引证是用已被实践证明的理论、原理、原则、道理,引出具体论点。

二、以理服人、以情动人

新闻评论既要以理服人,还要以情动人。评论不仅要在道理上说服读者,还要在感情上打动读者,既服之以礼,又动之以情。评论作者的情感,他对所评论事物的或褒或贬、或爱或憎的态度,是自然的流露。在实际生活中,理与情常常是连在一起的。我们常说的通情达理,就是说一个人做事要入情入理,你讲的话人家乐于接受,办的事也容易行得通,理和情是一种水乳交融的关系,情为理服务,理借情动人。

新闻评论要有所为而作,还要有所感而发。深刻的理解和感受,才能有真知灼见。

敢于向坏习惯说“不”

关于治理公款吃喝的议论,一直广受关注。日前,有一位地方官员公开声称,取消公务接待不现实,理由是“一些领导干部‘习惯’了吃请”。诸如此类的“习惯说”,还有不少。

叶圣陶先生说:“好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受用,坏习惯养成了,一辈子吃它的亏,想改也不容易。”毛泽东同志更尖锐地指出:“不看实际情形,死守着呆板的旧形式、旧习惯,这种现象,不是也应该加以改革吗?”对照现实,一些地方和部门工作打不开局面、上不了水平,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受缚于老习惯、拘泥于老套路,面对新情况、新问题,总是陷入惯性泥潭,还煞有介事地拿“习惯了”作挡箭牌。

习惯有好有坏,关键在于正确对待。对领导干部来说,只有以开阔的政治胸怀、开明的理政心态、健康的生活情趣,明确哪些是好习惯,明辨哪些是坏习惯,善于坚持好习惯,敢于向坏习惯说“不”,才能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

敢于向坏习惯说“不”,需在解放思想中反思习惯。面对一些习以为常的东西,我们有时熟视无睹、见怪不怪,甚至当作经验、奉为法宝。但时移事易,当时管用的,现在不一定管用;一时管用的,也不可能永远管用。尤其对司空见惯的不良现象,只有克服怕难解决、怕出问题、怕担责任等畏难心态,才能真正从“守”的观念、“旧”的规矩中解脱出来,大胆创新突破,闯出一片新天地。

敢于向坏习惯说“不”,需在坚定立场中支配习惯。随着文化多元化、观念多样化,人们原有的思想观念、生活风俗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和挑战,是“习惯别人”还是“习惯自己”,是“主动习惯”还是“习惯主动”,成为一个考验。保尔·柯察金说过:人应该支配习惯,而不是习惯支配人。支配习惯,就要做习惯的主人,在掌控驾驭中保持清醒头脑,站稳脚跟立场,抵制坏习惯,倡导好习惯。(2012年11月22日《人民日报》)

【案例分析】

新闻评论主要是要以理服人,但好的评论还要以情动人。“习惯”是一种惯性,“习惯成自然”,所以习惯难以改变。从理性上说,坚持好习惯,改掉坏习惯,是人人都懂的道理,但是从现实情况来看,改掉坏习惯是多么的难。本篇评论的论点就是去掉坏习惯,评论者先后通过引用叶圣陶、毛泽东、保尔·柯察金等名人的话,既从理论上,又从情感上论证了坚持好习惯、抵制坏习惯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最后两段反复论证“敢于向坏习惯说‘不’”,做到了服之以理,动之以情。

三、借形象表感情色彩

形象容易表现感情。借用形象或通过对客观事物形象化的描绘,表达作者的感情,从而增强评论的感染力,引起受众的共鸣。

警惕“无声海啸”

5岁的麦克森胸骨凸出,骨瘦如柴。医生说,尽管补充了几天的强化牛奶,其体重仍不到9公斤,还需增加体重才能回家。麦克森只是海地众多不幸儿童中的一个。

据报道,仅一个月之内,严重的营养不良已夺走海地东南山区26名儿童的生命,并且饥饿造成的死亡人数还在迅速攀升。联合国粮食计划署认为,粮食危机正在海地引发严重的人道主义灾难。他们担心,如不尽快展开救援,会有更多人饿死。

贫穷、饥饿和营养不良正如幽灵一般缠绕着这个加勒比岛国。

为摆脱贫困,当地人开山拓荒,不料却造成植被面积大幅缩小。生态的严重破坏使得该国生态环境异常“脆弱”。不久前,四股强飓风夺去近千人性命,当地农作物也几乎毁于一旦。

当前,全球正协力抗击“金融海啸”,然而,另一场颇具破坏力的“无声海啸”也不容忽视。有分析显示,金融危机造成近来全球农产品价格的回落,这可能会损害世界农业生产的积极性;而信贷紧缩也将影响未来的农业投入,进而导致本不容乐观的世界粮食安全形势越发严峻。如果这种情况持续,将致使地区贫困问题恶化,而海地这样的穷国也将被置于更为危险的境地。(2007年9月21日人民网—教育频道)

【案例分析】

本文所谓“无声海啸”指的是金融危机造成的全球农产品价格的回落,它的危害性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5岁的麦克森胸骨凸出,骨瘦如柴”这一形象代表着“贫穷、饥饿和营养不良”,正是通过这一形象,揭示了金融危机对世界粮食生产的损害,如果不引起重视,会造成更多的饥饿、营养不良甚至死亡,它的危害与“海啸”带来的危害是一样,所以形象地比喻为“无声海啸”。因此,借助对客观事物形象化的描绘,联系所要论述的问题,既能表达作者的感情,又能增强评论的感染力,引起受众的共鸣。

四、修辞手段和感情色彩

新闻评论的感染力如何,首先要看它的内容。如果从评论的内容出发,恰当而灵活地运用各种修辞手段,可以使说理和抒情结合起来,增强评论的感情色彩。例如,可以用排比句或对偶句的方式渲染气氛,表达作者的情感;可以用设问、反问等语气,加强节奏感,使情感的表达更加鲜明;还可以用机智幽默的语言和论述方式,引发受众的思考和共鸣。修辞的手段和方式很多,关键是要从实际出发,运用得恰到好处,增强评论的效果。如果不顾内容而片面地在修辞上下功夫,效果就可能适得其反。

乡愁的文化表达

从文化哲学的角度来看,乡愁是一种现代性话语,它是一种我们每个人在今天都普遍体验,但却难以捕捉的情绪。在全球化时代,人类大的历史节奏是在由传统的农业文明向现代工业文明跃升。现代性的逻辑风靡世界,让我们的生活日益标准化、理性化,文化的个性日益被消弭。而人作为一种文化的存在,不堪忍受无根的生活,总要试图以各种方式抗拒着现代性实践的流动性、多变性、快速化以及对物理距离的终结,去憧憬多元的、个性化的生活。这样,乡愁便与人类的现代化结伴而行,或确切地说——乡愁是人们对现代化生活的一种反拨。

诚然,思乡、怀乡之情古已有之。翻开中华文化史我们会看到,乡愁是古人抒发情感的重要方式之一。乡愁作为一种文化记忆,它所表达的或者是忧国忧民的情感,或者是对于漂泊动荡生活的感受。如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崔颢的“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苏轼的“此心安处是吾乡”等,都无不生动地表达出了古人悠悠不尽的思乡感受。

但乡愁对于步入现代化、工业化文明的人来说,则具有特别的意义,拥有最真切的感受——这是一种对已经逝去的文化岁月、生活方式的追忆、留恋和缅怀。人是一种文化的存在,而文化在特定的时空中展开,特定的文化形态一旦形成,便渐渐积淀成为一种文化记忆,这种文化记忆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的心理和行为,编织起人的文化成长之路,甚至伴随人的一生挥之不去。人类生活步入现代化,但是人的文化记忆却不能连根拔起。人的心灵不能简单地被物所填充,更不能全心沉湎于物的世界而无法自拔。而乡愁就是我们串联起生命之流、体悟生活真实的最恰当方式。如果说传统意义的乡愁所指向的多是有限的乡村场景、人物和故事的话,现代意义上的文化乡愁的所指则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

从这个意义来说,乡愁产生于距离——这既是一种空间距离也是一种心理距离。人们常说“距离产生美”,乡愁就是处在现代生活中的人们对于曾经经历的农业乡村生活的一种顾盼。诗人北岛的著名诗句“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体现的便是对我们生命的安定之所、生命根基的找寻与眷恋。乡愁所传达的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是一种民族文化的“集体的梦”“集体无意识”,它具有一种凝聚人心的作用。诗人余光中的《乡愁》诗歌所表达的就是台湾同胞期盼结束海峡两岸人为阻隔、回到祖国大家庭的思乡情怀。

当下的中国,乡愁被重新唤起,并引起大家的心理共鸣。原因何在?笔者以为这折射了我们时代具有普遍性的社会问题——处于急剧社会转型的中国,该如何守护我们的文化传统并找到归属感?该如何建立人与自然的和谐关系?该如何抚平人们浮躁的心绪进而拉近现代都市生活中人与人之间的心理距离?告别乡村生活,人们纷纷涌入城市,虽然人与人之间的空间距离拉近了,但是心理距离却变远了,然而生存环境的改变并没有割断我们的文化记忆,乡愁常常能够带给人们最温暖的拥抱与安慰。乡愁不单单是对一个地方的怀旧,真正萦绕心头的还是这个地方所承载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我们不能简单地把乡愁视为一种向后看的、消极的怀旧。莫如说,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记起“我从哪里来”,我们才能更真切地知道“我要到哪里去”。“文化身份”的确认是人的社会行为的一个基本要求,通过乡愁,我们找到了自己的“身份”,也就找到了自我。在对乡愁的回味中,感受到了本民族的文化体温,感受到了生生不息的生命涌动,并渐渐涵养出我们走向未来的勇气与信心。(邹广文,2014年2月13日光明网—《光明日报》)

【案例分析】

乡愁是一种思乡、怀乡的情感,极易引发受众的共鸣。本文运用了引用、排比、对比、反问等修辞手法,层层递进地揭示了“乡愁”的不同文化表达。第二段直接引用李白、崔颢、王安石、苏轼等古人的诗句,论述了“乡愁是一种文化记忆”;第三段从古今的对比、物质与精神的对比等,论述了“乡愁是一种具有人文意味、历史情怀的文化象征”;第四段引用北岛的著名诗句“我们没有失去记忆,我们去寻找生命的湖”和余光中的《乡愁》等,论述了“乡愁还是一种文化认同、文化归属”;最后一段进一步论述了“乡愁是现代人对传统的眷顾,是对本民族精神的依恋。”总之,这篇评论恰当而灵活地运用了多种修辞手段,将说理和抒情结合起来,注入浓浓的感情色彩,引发我们深入的思考和积极的共鸣。

总之,新闻评论语言运用要做到:朴素精练,要言不烦;道理实在,言之有物;论题集中,篇幅适度;字斟句酌,语言规范。

新闻写得朴素就是在说理论述时,力求质朴自然,把作者的观点和思想感情准确而恰当地表达出来。当然,朴素并不等于内容空洞、语言粗糙,更不能故作斯文,哗众取宠,而是经过作者的精炼加工,用恰当的篇幅表达丰富生动的内容。

道理要讲得实在,要求作者首先对客观事物或所要评述的问题有准确、深刻的理解,道理要讲得实在,就是要有实事求是的态度,说实话,讲真理,要尊重事实,既不夸大,也不缩小。实实在在地讲道理是一种朴素的文风。评论要有感而发,但不能以感情代替政策。即使是批评性的言论,也要尊重事实,不能感情用事,而要考虑社会效果。

篇幅长短适度;评论的长短,应当由它的内容决定,根据评论的内容,针对读者的需要,主题集中,论述集中,行文语气集中,在这个基础上力求文字简洁,短小精悍。所以朴实的文风和简洁的语言是相辅相成的。评论的内容要正确,语言又要很简洁,不说空话,不舞文弄墨,哗众取宠。评论篇幅的长短不是绝对的,应当从内容出发,量体裁衣,长短适度。在一般情况下,要尽量用短小篇幅表达丰富的内容,把评论写得短些,写得精粹些。

语言规范,字斟句酌;新闻评论要写得简洁精粹,首先要在内容上下功夫,就是古人说的“炼意”。其次还是“炼句”“炼字”,就是要锤炼语言,字斟句酌,精益求精。如果一篇评论中出现许多“浮词”“累句”,不仅会使受众感到别扭,还会影响评论说理的逻辑力量。

思考练习题

1.理性化的语言与情感性的语言,在一篇评论里应怎样安排和处理?

2.分析下面这篇评论的语言特色。

恭喜发财 红包拿来

今晨一觉醒来,有没有听见喜鹊叫,感到左眼跳,发现窗外明媚,屋内别样地亮堂——别说那只是因为家里刚刚搞过大扫除。又或者,是不是借着初醒的情绪,还没理顺思路,却已涌出了无理由的高兴、生出来无目的的期待——别说昨夜熬夜看节目、逛花市,现在只想再睡个回笼觉。不行,那可不行,严格地说,一年几百几十几天都可以,就今天不行。告诉你,今天大年初一!“昨夜斗回北,今朝岁起东”,请酝酿好笑脸,抖擞出精神,穿上红彤彤的新装,揣好红艳艳的红包——有人要来拜年啦!

恭喜发财!我们的报纸在这里给你拜年贺喜。

喜从何来?既然恭喜发财,自然喜从财中来。一年辛劳,勤劳致富,智慧致富,是为发财可喜;喜还从希望中来,新年伊始,机会在后,能者智者,取之有道,所以恭喜发财。

这传统的春节,已逝去了农忙农闲的原始背景,现代生活的方式与节奏,也淡薄了全家团圆的仪式与氛围,只有这一句听似市侩的“恭喜发财”,历久弥新,永远动听。

想想吧,如果每个人都有发财的冲动、发财的环境、发财的才能,那世界不仅达至小康,而且趋向大同。这样的大乌托邦憧憬有些荒唐危险,但过年嘛,又何必太认真?而且事实应当是如此——只有每一个人依照自己内心的冲动施展才华,整个社会才会步步为营地积累财富,脚踏实地地改善进步。亚当·斯密这样说过,卡尔·马克思也没否定。历史早已证明,发财精神,是社会永进的驱动器,是民富而后国也富的保证。

所幸我们已经身处一个不再讳言发财,而且鼓励发财的时代,所以春节才不再是大人小孩早早盼望能够吃上白面或者鱼肉的特殊时日。赏花购物,一夜鱼龙舞,旅游远足,千里共婵娟,如此种种,时移世转。

但时移犹有空间,世转亦未尽全功,我们在这里道一声“恭喜发财”,也正希望能够恭贺出一点与时俱进的新意,正如发财不能不择手段地发财,所以恭喜也不能无原则地恭喜。这其中首当其冲者,是合法发财才能被恭喜。那些近期纷纷落马的商界名家与成功人士,令人印象深刻而扼腕叹息。逆法而行,虽发大财而不能久长。从另一面讲,一个清晰稳定连贯的法律体系,却又是多数人能够从容合法致富的前提。这样的体系值得期待。

懂得回馈社会的发财,才尤其值得恭喜。我们当然乐见民间财富的增长与富人群体的扩大,但同时我们还羞愧于慈善捐赠统计数据上内地慈善家的弱小与吝啬。不必谈到宗教信仰,中国自古有乐善好施的传承美德,也不必分析税收鼓励,中国自然也要在这方面学习先进,在新春佳节,我们不妨将善款比作红包——期待前者也成为我们能够拥有的一种民情风俗。

而对于整个社会而言,能够兼顾公平、消弭对立的发财,才是最最值得恭喜的。当零点公司得出穷人安全感最大这样愚蠢的结论时,客观上是重复了一遍贫富差距导致社会对立的警告。我们不能不切实际地期待人人发财、社会均富,但可以期待在民富导致国也富之后,政府能够以政策之智、制度之力,给予弱势群体在整个社会发财之后的“红包”照顾,给予每一个底层个体至少通过接受教育而向上移动的公平机会。

有智者说,好日子诳得人们期待它来,期待它留,期待它再来。春节无疑就是这样的一个好日子,孩子们期待它来、留、再来,是因为道一声“恭喜发财”,自然有人“红包拿来”。我们其实又何尝不是如此呢?“老去又逢新岁月,春来更有好花枝”,恭喜指向发财,期待来自开始。(2005 年2月9日《南方都市报》的春节社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