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节前夕,我去看家住东莞市桥头镇某村的舅舅。50多岁的舅舅和舅妈,儿女都在附近的工厂打工,早出晚归。舅舅是一名退休的农电工,夫妇俩早晨一边用电磁炉做饭,一边打开电视收看新闻,并顺手把衣服放进洗衣机里。我注意到舅舅家里新添置了不少电器,便坐在空调房里和舅舅侃了起来,舅舅对我说:“30年前,用柴火烧饭,点煤油灯照明的时候,做梦也没有想到能用上这么多的家用电器!”
伴随着人们生活变化的是东莞电网的发展,30年来东莞电网经历了一次又一次的蜕变,从低矮的木制电线杆到高耸的钢管电塔,从蜘蛛网似的电线布局到整齐划一的电网规划,从随时随地跳闸停电到如今的稳定供电,无论是城网还是农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曾经,每度电电价最高近2元,当时东莞经济还不发达,村民用不起电。舅舅家所在的村共600多户村民,当时每户人家仅装了电灯,灯泡大多是15瓦,灯光昏暗不清,基本是每户人家一盏电灯,灯随人走,晚上吃饭的时候灯照着桌子,睡觉时就拿去卧室。村民用电计量实行的是“一表多户制”,供电单位收总表电费,电费按照电灯瓦数分摊,经常出现总表数与用户电灯瓦数不相符的现象。由于农村线路长和电表质量差造成的损耗大,电价最高每度电近2元,一个月全村要交1000元的电费,这令村民难以承受,交不起电费、拖欠电费,甚至偷电的情况非常普遍。“收电费也成了农电工最头疼的事情!”舅舅记忆深刻:村里一名单门独户的老太太,没有钱拉线用电,为了帮助她照明,他每个月拿出2元钱给老人买煤油,一直坚持了3年。
曾经,电压低而且不稳定,还隔三差五停电。许多都是临时拉的线,从东家扯西家,分不清先后秩序。有时一家停电,导致一大片用户跟着停电,电工需要一家一户逐条线路进行排查。20世纪90年代末“一户一表”开始推行,2002年12月国家“城乡同网同价”全面实施。历时4年的“农村电网改造、农村电力管理体制改革、城乡用电同网同价”全面完成,电价也由农网改造前的每度1.80元降为每度0.61元,大大减轻了农民负担。一个电费收取政策改变了很多农民的生活,电风扇、洗衣机等成了很多家庭的必备之物,很多人家还买了电冰箱和空调等。电泵、电控温室育苗、电控温室养鸡等农电产品在农业经济领域也得到了广泛应用。
东莞供电局的一个朋友告诉我,舅舅家所在的这个村只是农网发展的一个小小的缩影,20世纪90年代初,东莞供电部门共利用国债资金分批建设与改造农村电网,新建和改建了一大批110千伏、10千伏输变电工程,大范围地进行农配网和县域网改造,农村供电网络得到了不断地加强。目前,随着视频监控、综合自动化、营配一体化等新技术在农电网络中的应用,新农村电气化村建设日新月异。
30年,在历史的长河中只是一瞬间,但30年的电网发展却给全市上下生产生活带来了质的变化。舅舅非常自豪地对我说,“国家各种惠农政策让我们农村人活得越来越有滋味,儿女虽然各忙各的,但‘电保姆’让我们很称心、很惬意,我们离不开她!”
日期:2011-09-07
版次:A21
作者:阎友新(中山市富盟电器有限公司行政部)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