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电灯曾是我炫耀的资本

电灯曾是我炫耀的资本

时间:2023-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20世纪80年代初的某一天,一条爆炸性新闻在鄂北某山村传开来——电进村了!20世纪90年代末,我大学毕业后来到东莞工作。时至今日,我也不曾离开东莞。我说,这里很少停电,东莞居民用电是百分百有保证的。其实这正是我每次回故乡提前返回东莞的真正原因。也正是这原因,让我愧疚了好些年,总觉得自己独自在东莞这边享受,未能接父母到东莞来好好感受电器化生活、好好享福。

20世纪80年代初的某一天,一条爆炸性新闻在鄂北某山村传开来——电进村了!

是的,两根并不粗的电线在简易的木头杆上架进了村子。世代以松油、洋油(煤油)照明的庄户人终于像城里的人一样用上亮堂的电灯了。

然而,近百户好几百人的村子,又有几家能用上电灯呢?扯电线得花钱,买灯泡得花钱,每月还得按时交纳电费,如此种种费用,一下子难倒了不少庄户人。

村尾有一户并不富裕的家庭,起先男主人并不想给家里扯一电灯,不是他不想,而是家里实在拿不出这项费用。可是这家的一位小男孩吵着闹着要父亲装一盏电灯,美其名曰,为了好好学习。而且保证在装了电灯的情况下,回回考试拿班里的前三名的好成绩回来。这个信誓旦旦的小男孩就是我。在我的一再恳求下,父亲只得步行三十多里山路到镇上的一个远房亲戚家淘了点旧电线回来,恳请村里的电工给我们家装了一盏只有15W功率的灯泡。

家里有了电灯,也成了我在同伴面前炫耀的资本,每每看到同伴们羡慕的表情,我心里是美滋滋的。

为了充分享用电灯带来的好处,在放学回家后,我热情主动地帮父母干家务活,为的是晚上在电灯下写作业。而父母为了节约电费,总是催促我趁天还没黑赶紧去写作业。

坐在小桌前,我也是故意放缓做作业的速度,这就叫“上有政策,下有对策”。

一天,我的小秘密被父亲发现了,他恼火地给了我记事以来的第一巴掌。父亲打了我后,还不罢休,大吼道:“你个败家子,这电用得不容易,得花不少钱的。”我捂着腮帮子说:“这有啥,等我长大了,一定在家里多装几盏电灯,将大屋、小屋、厨房都照得亮亮的……”

20世纪90年代末,我大学毕业后来到东莞工作。时至今日,我也不曾离开东莞。期间,我有好几次回故乡探亲,但大多未休完假期就匆匆返回。有好几次,父母问我其中的原委。我含糊其辞,找各种理由搪塞,或者干脆谎称公司有急事回去处理等等。

前不久,是老家农闲的季节,在我的再三邀请下,父母从鄂北老家来我这里游玩。一进门,父母就给我家里的灯吸引住了。城里人看惯了的射灯、吊灯,在父母看来是如此地稀奇、好看。随后,我带父母参观了一下房子各处。对于常年在山村的父母来说,家里的每一件电器都是那么珍贵、神奇。

看着满屋子的家电、各式各样的灯,父亲好奇地提出了一连串的问题。这里会停电不?这些电器耗电吗?你这一个月得用多少电呀?我说,这里很少停电,东莞居民用电是百分百有保证的。当我说我这个家一个月用多少度电时,父亲不自觉地喃喃自语说:“乖乖,你这一家的用电量几乎是我们老家一整条村的用电量的总和啊!”

我微笑着告诉父亲,东莞是高速发展的城市,电视、冰箱、洗衣机、电脑等电器,早已是普通家庭里的常规配置,家用电器多了,用电量自然就多了。其实这正是我每次回故乡提前返回东莞的真正原因。也正是这原因,让我愧疚了好些年,总觉得自己独自在东莞这边享受,未能接父母到东莞来好好感受电器化生活、好好享福。尽管这只是因为父母一直弃不下家乡的山山水水。

日期:2011-11-02

版次:A21

作者:朱用喜(东莞市长安镇霄边第三工业区永聚纸品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