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甄别舆情信息

甄别舆情信息

时间:2023-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寻找来源从舆情信息的来源是否科学可靠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据观察,微博已经成为舆情信息传播的首选平台。微博的信息量庞大、更新迅速、互动性强,容易在短时间内聚集舆情,左右事态发展方向。值得注意的是,微博上的不实信息、流言、谣言泛滥成灾。一些人利用微博散播凭空捏造、捕风捉影、断章取义、移花接木之类的虚假信息,对社会政治稳定造成的冲击不容低估。

一、寻找来源

从舆情信息的来源是否科学可靠来判断信息的真实性。具体来说,包含以下内容判断:一、谁提供舆情信息;二、通过什么平台提供信息;三、信息提供者与事件的关系,是否为事件当事人;四、是道听途说还是认真调查得来;五、信息提供者的动机、诉求和目的等。

网络已经成为舆情信息的第一大源头。《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1年12月底,中国网站数量达到230万个,网页数量866亿个,形成无法估量的网络海量信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催生了论坛、微博、博客、播客、QQ群组、智能手机等各种各样的媒介形态,使得网络舆情源头日趋多样复杂。

据观察,微博已经成为舆情信息传播的首选平台。微博的信息量庞大、更新迅速、互动性强,容易在短时间内聚集舆情,左右事态发展方向。比如,2011年夏天,受“膨大剂裂瓜”言论的影响,许多地方的西瓜大量滞销,但四川攀枝花盐边县农户发布“微博卖瓜”的消息后,一天之内被转发6.1万次,几万斤西瓜很快卖出,不仅解决了农户的燃眉之急,也给该县农牧工作带来启发。

值得注意的是,微博上的不实信息、流言、谣言泛滥成灾。一些人利用微博散播凭空捏造、捕风捉影、断章取义、移花接木之类的虚假信息,对社会政治稳定造成的冲击不容低估。如2011年日本“3·11”大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爆炸后,我国一些网民将“海盐因辐射不能食用”、“碘盐可防辐射”的谣言发到微博上,经病毒式转发和极度放大,导致众多民众恐慌,造成全国范围的碘盐抢购狂潮。

●2011年3月,大批市民正在疯狂抢购食盐。

也有人不惜以 情色、暴力手段在微博上制造丑闻、吸引眼球。如2011 年9月,微博上一段“地质大学教授潜规则女研究生”的视频在3天内被转发超过10万次,引发社会广泛热议,事后却被证明是发帖者为增加粉丝而策划的恶炒。这种挑战大众接受底线的行为,违背了互联网约定俗成的公德和发帖规则。

此外,网络论坛、个人博客、网站留言板、即时通信工具等,也是网络谣言的滋生地,且起源难以查证,真假难以辨别。如2009 年10月轰动网络的“艾滋女”事件中,一个自称患有艾滋病的女子,在其名为“闫德利”的博客曝光了279名性接触者的姓名和电话,且经多家媒体调查后证实河北容城县贾光村确有闫德利其人,令其顿成千夫所指的对象。直到警方查实此事始作俑者为其前男友,人们才知道这是人为炮制、报复他人的虚假消息。

总的来说,报刊、电视等传统媒体的新闻报道较为可靠,互联网等新媒体上的信息则要仔细甄别。

二、印证材料

各类舆情信息特别是网上海量信息鱼龙混杂,虚假不实消息、不负责任的言论等随处可见,必须寻找更多材料来鉴别舆情信息是否真实。主要方法有三:一是联系信息提供者,了解事件发生的全过程;二是可以联系事件的当事人,听取多方观点和意见,寻找它们之间的关联性,观察多方主体的意见是互为佐证还是相互矛盾;三是深度挖掘事件原因和背景,结合本地区政治经济环境、政策导向、社会氛围、文化特征等,验证事件的真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