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产茶最多的国家,过去制成的各种绿茶,主要销到北美各地;今天要在经济上独立自主,就必须改变茶的生产方面和销售方面,要改制大量红茶或青砖茶,来供应苏联和新民主主义国家需要,而事实也证明了,我国的红茶,在苏联和新民主主义国家里有很好的销路。
今年,在扩大红茶生产的新的方向下,浙江平水地区被指定为红茶推广区。嵊县三界等地,就担负了这个光荣的任务。
当你踏入三界等地的任何一个角落,你会感到一种紧张、忙碌与喜悦的气氛,造成这种气氛的是什么呢?当地茶农们说得好:一件大喜事,绿茶改红茶。
这件喜事是二月份开始筹备的,两三个月来,经过红茶推广大队三界推广中队宣传、动员和组织,消除茶农们因对初次制作的红茶产量、销路、价格的顾虑,把他们组织起来,另外政府还训练了1561个茶农技术干部,贷出茶贷3亿7千万元、揉捻机800架,解决他们改制技术与设备上的困难,使这件喜事能顺利地进行。
为了鼓励茶农增产红茶,平水茶区今年被指定为红茶推广区,中茶公司等有关单位,组织红茶推广队大力宣传,图为三界红茶推广队在农村里表演《红茶大生产》。
这里的190多个红茶初制所散布在三界、崇仁、越南、北山、南山、遁山等六区20多个乡,每个初制所都沉浸在浓郁的茶香和揉捻机隆隆的转动声中,壁上贴满了红红绿绿的标语:“绿茶改红茶,土地还了家”……工作人员来回在机器、烘笼、箩、筐中间工作着,高声谈论工作上的问题……喜气洋溢在每个村子里,妇女小孩们穿起他们认为最漂亮的衣裳,一群群欢笑着上山去。不同初制所的人们一见面就攀谈起来:动手了吗?发酵几个钟头?萎凋有问题吗……
人民政府又训练了大批技工和茶农参加改制工作。这张照片是舜皇山红茶初制所技工向茶农干部讲解采摘和萎凋方法。
舜皇山、石坑、黄沙岗等三个村采用了“半社会主义”性质的产销办法,不分彼此把青叶采在一道,集体制造、销售,然后依照土改时所报茶园亩数,按比例分配,这样既省去了许多时间与手续,并且提高了品质与价格。舜皇山村35户雄心勃勃地请求贷得了价值300多万元一架的铁捻机三架。他们说:“今年红茶一定要做好。”城东、襟水等区乡茶农自动做起揉捻机、烘笼,成立了红茶初制所的有十几所。襟水乡闹水村初制所主任说:“人民政府号召的总是好事,所以我们自动坚持响应。”他又兴奋地告诉记者:“他们已把保证做好红茶订为爱国公约中重要的一条。”远在四明山脚的四明村的茶农,每天从三四十里外送青叶到闹水初制所来制造。在开头几天,三界厉副厂长室内挤满了茶农,他们从数里、数十里外送茶样过来请求指出缺点和改进方法。离茶厂三四十里自动成立起来的皇岗初制所,每次试做五斤,送来指出缺点和改进办法后,又依指出来的再试做五斤,送来请求批评,如此四五次,终于做出一级茶叶,受到三界收茶站的表扬。他们说:“多做一斤红茶,就是多一分抗美援朝的力量。”
在这里,人民政府对于茶改是那样的关心。各级中茶公司一次一次的派人前来访问和协助,总公司赵正心副经理,胡浩川总技师不远千里亲自赶来指导。三界茶厂的电话里,几乎全部是有关茶改的对话。土改干部也加入了茶改阵容。小学生背上了采茶筐,教师参加了制茶,学校放了“茶假”,非茶农也动员起来了,崇仁镇1500多个家庭妇女也进了茶山。
亲戚来了、朋友来了、长辈来了,男女老少相聚一堂,一齐为制红茶而努力,一齐为制红茶的美满而祈祷和祝颂。
收茶站挤满了欢笑茶农。仓库里黑黝黝堆成了一座“茶山”,编号、扦样、评样、过秤、付款,工作人员有秩序地忙乱着,以特有的腔调叫喊着:“××号,××斤!”“×号,×级×等茶××斤,××万×千×百元,领款!”于是,大包大包的钞票被塞入了茶农的怀里。
三界收茶站每日平均收入200多担,每担九十七八万元,茶农可得纯利二石四斗米,比去年绿茶高出一倍,这是从来所没有的好价钱。
紧张、忙碌与喜悦的气氛,还在三界等地继续增涨着,喜事显然是美满的。在平水茶区其他许多地方,在全国其他许多茶区,现在正进行着同样的喜事——改制红茶,看到过三界等地的情况,那么喜事将带给他们怎样的欢乐,我们已不难猜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