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时间:2023-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由于观众收视习惯的缘故,通常又把电视新闻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上的电视新闻,常常是指各级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等消息类的电视新闻报道;广义上的电视新闻,是指电视节目中有传播新闻信息的各种新闻节目的总称。从与中国电视同时起步开始至今,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历经半个多世纪,1958年北京电视台的开播,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的诞生。

由于观众收视习惯的缘故,通常又把电视新闻分为狭义和广义两种概念。狭义上的电视新闻,常常是指各级电视台的“新闻联播”等消息类的电视新闻报道;广义上的电视新闻,是指电视节目中有传播新闻信息的各种新闻节目的总称。

如今,伴随着我国现代传媒产业全媒体(指媒介信息传播采用文字、声音、影像、动画、网页等多种媒体表现手段,利用广播、电视、音像、电影、出版、报纸、杂志、网站等不同媒介形态,通过融合的广电网络、电信网络以及互联网络进行传播,最终实现用户以电视、电脑、手机等多种终端均可完成信息的融合接收,实现任何人、任何时间、任何地点、以任何终端获得任何想要的信息)的发展趋势,新闻业再次迸发其旺盛的生命力并朝向多元化、产业化的方向延展。电视新闻节目也迎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空间,新闻在电视荧屏中演化为各种新闻节目形式,通过传递给以家庭为单位的电视终端来发挥其各种功能。本章将从概念、发展、形式特点以及发展趋势等方面全面解析电视新闻节目。

第二节 电视新闻节目的发展

电视作为人类20世纪最伟大的发明之一,一经诞生,便以其巨大的魔力吸引着人们,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不可或缺的伴侣。1936年11月2日,英国广播公司(BBC)在伦敦市郊亚历山大宫正式播送电视节目,宣告了电视的诞生。电视新闻也随之出现,最初的电视新闻除了有个读新闻稿的人像之外和广播新闻区别并不大。电视新闻像电影一样具有连续活动的形象画面是始于1947年,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和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相继与电影公司合作推出了16毫米摄影机和胶片用于拍摄电视新闻,这种轻便的小型摄影机便于记者在新闻现场抢拍新闻画面,使电视新闻较之于报纸、广播新闻具有了更加形象化的传播优势。

电视新闻发展的根本性突破是电子新闻采摄的(Electronic News Gathering,ENG)的运用,ENG最大的特点是摄录同步,它可以把电视记者在新闻事件现场的采访、报道,声情并茂地直接展现在观众面前。它把电视新闻记者采访、报道活动直接推上屏幕,让观众可以看到采访过程而不仅仅只是结论,把电视新闻带入一个采摄分家、声画同步的时代,使电视新闻摆脱了新闻电影的模式而拥有了自己的电视语言。ENG最初在20世纪70年代初的美国率先运用,并很快普及到欧洲、日本等电视发达国家,ENG的普及与推广,使电视新闻形成了人格化传播的优势。

ENG是电视新闻采摄技术的进步,而卫星传送则从传播手段上为电视新闻提供了报纸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卫星传播不受高山、大海的阻隔,传播速度快、范围广,实现了全世界“同时知道”的体验,把世界变成了“地球村”。

从与中国电视同时起步开始至今,我国电视新闻的发展历经半个多世纪,1958年北京电视台的开播,标志着我国电视新闻的诞生。在这半个多世纪里,中国电视新闻完成的不仅仅是节目形态与内容上由单一到多元的转变,更是传播理念和手段上由落后到先进的跨越。从口播到录播再到直播,从电视新闻短片到电视新闻栏目再到电视新闻频道,中国电视新闻不断的改革与创新,完成了自己的一次次飞跃与升华。

经济的发展、政治的变革以及科学技术的进步都直接或间接地推动着电视新闻的发展。从技术层面上看,电视新闻传播主要是由采制、播出、传输覆盖、接收几个环节组成,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也依赖于这些环节技术水平的提高,电视技术对电视新闻的发展至关重要,每一次技术的革新都预示着电视新闻节目的突破与飞跃。从社会历史层面上看,电视新闻节目发展历程可以说是整个社会发展变迁的见证。我国的电视新闻节目大致经历了初创、发展、完善三个主要阶段。

一、初创期(20世纪五六十年代)

1958年5月1日,北京电视台的成立开启了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道路。同年5月15日,北京电视台(中央电视台的前身)成立刚刚半个月就第一次播出了自办的电视新闻节目——《图片报道》,由此开始了我国电视新闻的最初形态,将新闻图片分切组合,再配以解说的新闻报道形式。

在初创期北京电视台的人员少,设备奇缺,新闻节目形式简单,采取图片加新闻的播报方式,而且时长一般在15分钟左右,新闻是不定期播出的。由于受到技术条件的限制,当时的新闻事件往往要延迟很多天才能被录制成新闻在电视上播出,因此时效性较差,再加上电视新闻数量少,篇幅长,选材窄,形式单一,还无法同报纸、广播新闻抗衡,所以报纸和广播在那个时期仍然是人们获取新闻的主要渠道。

这一阶段塑造了中国电视新闻的第一代模式——图片新闻、胶片新闻和口播新闻成为电视新闻的三张脸孔,严格地说,那时的新闻节目还不能叫电视新闻,只不过是形象化的记录罢了。

二、发展期(20世纪七八十年代)

文化大革命的结束和改革开放的到来,给我国电视事业的发展带来了新的契机,中国电视新闻事业的发展也进入了黄金时期。1978年1月1日,北京电视台创办《全国电视台新闻联播》节目,同年5月1日这档节目更名为《新闻联播》,而北京电视台也在这天更名为中央电视台,这标志着以首都为中心的全国电视新闻广播网的形成,也正是《新闻联播》的栏目化,培育了中国观众定时收看电视新闻的良好收视习惯。此后,《新闻联播》一直是中国亿万观众获知新闻的重要渠道,电视新闻的地位在我国由此确立,《新闻联播》已不再是一档单纯的新闻节目,同一年一度的春节联欢晚会一样,成为一种社会符号和表征。与此同时,我国电视新闻的第二代模式逐渐形成,新闻开始告别冗长沉闷,趋于短小,题材与社会生活相接轨。

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最大限度地增加信息量,中央电视台经过几年的努力,新闻播出的数量、频次大幅度增加。20世纪80年代初,每年只播出三四千条国内新闻,到了80年代末增加到两万条左右。为了扩大报道面,增加信息量,中央电视台于1980年4月通过卫星收录英国维司新闻社的国际新闻,1984年参加了亚太广播联盟B区和A区的新闻交换,又在美国、欧洲建立记者站,与国际广播联盟组织合作等,增加了国际新闻来源,拓宽了报道面,同时也把中国新闻传送到世界,扩大了中国电视的新闻影响力。

中央电视台从1984年起先后增办了《午间新闻》(现改名为《新闻30分》)、《晚间新闻》和对境外播出的《中国新闻》,除此之外,电视新闻朝着栏目多样化的趋势发展,出现了评论类节目《观察与思考》和专题类节目《专题报道》等新闻栏目。新闻时效性也在这一阶段得到提升。据相关数据统计,1989年11月《新闻联播》播出的新闻中,当日的新闻所占比例达到了21.8%。

三、完善、成熟期(20世纪90年代至今)

1993年3月1日,中央电视台第一套节目的新闻播出频率由4次增加到13次(包括体育新闻),实现了整点播出、新闻直播和重要新闻滚动播出,并提出了一个响亮的口号——把任何一次新闻节目播出时间都作为新闻的首发窗口,以最快速度把刚刚收到的消息传送出去。这个时期中国电视新闻事业蒸蒸日上,近4亿台电视机,9亿多电视观众,天上卫星、地面微波、地下光缆交织成一张巨大的立体传播网,基本形成了以各地电视台自办新闻为点,以中央电视台新闻为主线的中国电视新闻网络体系。

图1-1 《东方时空》

这个时期新闻节目在央视所占比重逐渐增大,1996年,央视已有了32个新闻节目。数量上增加的同时,节目形式也不断丰富和创新,更加多元化。如《东方时空》(见图1-1)的开播标志着中国“早新闻”的出现,也开启了中国电视新闻的栏目化运作时代,《东方时空》很快成为名牌栏目,具备了“新闻杂志”栏目的雏形。专题访谈类节目《焦点访谈》和谈话类节目《实话实说》也相继在这一时期开播,《焦点访谈》作为以深度报道为主的电视新闻评论栏目,栏目定位“时事追踪报道、新闻背景分析、社会热点透视、大众话题评说”,成为中国家喻户晓的电视新闻栏目之一。1998年10月7日,朱镕基同志与《焦点访谈》记者座谈时赠言:“舆论监督,群众喉舌,政府镜鉴,改革尖兵”。《实话实说》开启了中国电视新闻的“脱口秀”时代,节目主持人通过有意识的引导,让嘉宾和现场观众就社会生活或人生经验的某一话题展开讨论,各抒己见,从而使电视变成了一个“大众话题评说”的社会舆论表达的公共场所。

20世纪90年代以后的中国电视新闻发展可谓突飞猛进,这一时期所形成的第三代模式特点为:新闻时效性凸显,题材注重社会热点,全方位报道,现场报道,追踪报道,主持人明星化成为普遍采用的手段。

如今,随着数字技术、卫星技术的发展,电视新闻的传播渠道和手段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数字技术的应用,对电视新闻传播各个环节都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在2001年的中国卫星应用大会上,国家广电总局负责人透露,2005年底前,电视的卫星传输全部实现全数字;2010年,广播影视节目制作、播出及卫星、有线传输实现数字化,地面电视基本实现数字化,数字电视接收机得到普及;到2015年全面实现数字化,最终完成模拟向数字的过渡。

随着网络技术的兴起,我国的电视新闻开始利用国际互联网进行节目的传播。1994年4月,我国正式开通了国际Internet的64 KB/s专线连接,实现了真正的TCP/IP连接,标志着中国正式加入Internet。1995年当时的邮电部也开通了面向社会公众的中国公用Internet网,我国电视新闻的传播日益走向网络化。

第三节 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特征

电视新闻是以现代电子传播技术为传播手段,以声音、画面为传播符号,对新近或正在发生、发现的事实的报道。在电视的诸多功能中,传播新闻是其首要功能,新闻性内容渗透于电视各类节目之中。了解电视新闻的传播特性,把握电视新闻所独具的特质,是发挥电视新闻节目传播效果最大化的重要环节。

一、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特征

电视新闻节目是通过电视媒介播报新闻的一种节目形式,其自身包含了电视媒介和新闻本身的属性特征,我们大致将电视新闻节目的传播特征分为以下六点:

(1)传播及时。电视新闻相对其他新闻的不同之处在于传播速度快、影响面广,因而其传播的效果以及价值较大。从“信源”(新闻发生)至“信宿”(受众),视听信息传递所耗费的时间短,则实效快;反之则慢。虽然电视新闻的制作过程较广播报纸等其他媒介新闻相对复杂烦琐,但其通过电子信息技术传播到受众接收端的速度惊人,尤其是如今现场直播的运用,可以将摄制与播出同时进行,以全方位的视角给观众呈现新闻讯息。

(2)新闻现场的真实性。新闻现场的真实性在突发性事件和大型群体活动的报道中易于得到最佳体现。空难、地震、火灾、洪水、车祸等都有其特定的新闻空间,空间里人物的喜怒哀乐,空间里事物发展的节奏,都有其特定的变化轨迹(过程),绝不以记者的意志为转移,更不可能介入人为加工和导演摆布的意识。[10]特别是在“现场直播”中体现最为充分,“现场直播”保证了新闻本体的“时间、空间、事件发展”的高度统一,反映的是新闻“本体”的全部,难以出现以偏概全、以点带面等虚假、虚构的成分,是对“新闻现场的真实性”这一特性的充分体现。

(3)形象生动。电视新闻是利用图像与声音传播新闻信息的,电视以图像、声音、文字等符号直接作用于观众的感知器官,具有直观和形象的特点。电视记者是把具体、可视的画面形象呈现给观众,使观众能耳闻目睹,产生身临其境之感,新闻传播更具形象性和感染力。一方面降低了受众接收新闻信息的门槛;另一方面,镜头语言和声画配合的运用,给观众营造一种置身其中的真实感,可以将事件的现场气氛、人物的感情态度生动地传递给观众,使得新闻播报更加生动形象。

(4)立体信息传播。如同红、绿、蓝这三大光学三元素一样,图、声、字便是电视传播的三大元素,图像与文字作用于眼睛,语言、音乐、音响则首先作用于耳朵,多种信息元素的传播使得电视新闻传播更加立体化。在电视新闻中不仅重视传递新闻同期声、解说词等语言符号的信息,也重视神态动作等非语言符号的潜信息的传播。

(5)空间无界限。电视传播打破了地理空间的限制,可以使真实的视听符码跨山越水、翻山渡河,通过电视传播到每一个家庭空间,达到足不出户就可观尽天下事的效果。

(6)线性流程。电视传播拥有与时间同一流逝的特征,它也是顺时序的“一次过”,虽然现在由于科技发展产生了一批具有录像、回放、暂停等功能的电视,但从总体上看,其缺乏储藏性和复显性,简单地说,电视新闻具有“过时不候”,无法返回的特征。

二、电视新闻节目的优势

根据电视新闻节目上述六点的基本特征,可以总结出电视新闻节目所具备的一些优势特点:

(1)共时空效应。这个特点最大限度地展示了电视新闻节目的独特魅力,如2003年爆发的美伊战争,中央电视台在对这一世界焦点的新闻事件进行报道时,采用了主持人、特约嘉宾、前线记者交叉播报的方式进行。整个报道一方面给观众呈现现场的真实画面,介绍事态发展的最新进展,第一时间同步现场直播有关国家政要人物的活动、讲话,并连线中外记者报道各国各地的最新反映和动态。另一方面,节目同时进行中文同声传译,分析伊拉克战区,采用战时地图分析讲解,并通过演播室谈话的形式,邀请嘉宾对事件进行分析和评价。除此之外,屏幕经常出现双视窗、多视窗、飞字幕的方式,多渠道、多符号地传递现场的最新动态。通过这种形式对国内外重大事件进行播报,可最大限度地与电视机前的观众共享新闻发生的时间和空间。

(2)多元信息符号。电视的最大优势在于它综合了广播、报纸等传播媒介的特点,形成一种多元信息符号的表达体系。这一体系使得电视新闻可以围绕主体信息进行综合性的开发。电视的多元信息符号不仅是信息和影像的整合,还有文字、报纸、图示、图表等多种信息符号的整合,它不是不同媒体符号的简单相加,而是多要素、多逻辑、多线索的集成。电视通过各种要素自身逻辑的调整,使之能够传递出更准确的信息。

(3)时效性强。和广播一样,电视新闻传播几乎是一种同步传输效果,此特点需要依托有同步或几乎同步的传输机制和技术手段作为保证。观众希望看到第一时间的新闻资讯,电视台也在不断提升自己的硬件设施来最大限度地满足观众这种需求(见图1-2)。

(4)家庭收视。家庭收视也是电视新闻节目的一个重要特点。从社会学的角度来讲,它往往以家庭为单位。家庭是人们心目中最有安全感的环境。所以家庭式的传播对传播内容、传播效果以及电视节目与观众之间的互动,都有着强大的促进作用。

图1-2 电视新闻同步传输效果

(5)明星效应。电视在走进千家万户的同时,其个性鲜明的媒介特点使得电视记者、主播和嘉宾逐渐深入人心。电视这种看得见的媒介因素,相当程度上体现了人际传播的优势,拉近了人和媒介之间的距离,增加了认同感。因此各大电视台都在不断培养具有个性的明星主持人,以及邀请著名的嘉宾参与节目。这是一种打造节目的品牌,提升收视率的重要手段。这些公众人物的社会地位得到了大众的普遍认同,对于媒介的传播无疑起到了推动效果。

第四节 当前我国电视新闻节目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我国电视新闻节目在经历了几十年的风雨历程后,不论是在表现形式上,还是在内容选材上都得到了进一步发展,呈现出一种多元化发展趋势。但在目前许多新闻节目中仍然存在着许多问题,诸如,新闻直播过程中画面编排欠妥,镜头切换节奏把握不当,新闻故事化倾向严重,新闻题材选择不佳,节目死板等现象,特别是新闻节目娱乐化产生的负面影响是当前亟待反思和解决的问题。新闻娱乐化是对新闻提供娱乐的功能的异化,即它放大了娱乐新闻在整个媒介新闻中的地位,放大了新闻价值中的人情味、趣味性因素,因而偏离了新闻娱乐功能的初衷。

一、电视新闻娱乐化的危害

在当前经济背景下,为了在新闻节目激烈的竞争中抢夺观众市场,提高节目的收视率,获得更大的经济效益,有些节目便开始迎合观众对娱乐消费的需求,而在新闻节目中植入娱乐元素,再加上现代传媒的不断发展为电视节目形式的创新和转变提供了条件,这些因素都为娱乐进入新闻领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总而言之,新闻娱乐化现象是在当前消费社会的大环境下,通过消费新闻来获得更多经济利润的一种倾向,必将危害电视新闻的传播事业。

首先,是传播品质的下降,严肃的新闻以娱乐的手法加以软化而包装成“娱乐信息”,强化新闻事件的戏剧性、悬念或煽情。2004年马加爵案新闻大战可谓硝烟四起,然而,媒体重点不是关注道德和教育等深层次社会问题或体现媒体对受害者应有的人文关怀,而是把整个事件演变成了全民狂欢,一个严肃的话题奇异地充满了娱乐性。其次,是媒体社会责任的丧失。新闻报道要真实、全面、客观、公正,这是应有的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舆论监督的出发点和归宿点都应是建设性的,这是媒体的社会责任。然而少数媒体为追求眼球经济,走入了新闻娱乐化的误区,甚至个别记者还热衷主动策划各种新闻,只求轰动,不顾后果。如2007年的杨丽娟事件。兰州女孩杨丽娟就是在某些媒体的策划和促进下,来到香港和刘德华见面,其后发生的杨父跳海及一系列事件,众多媒体将这个事件作为主打新闻来包装、策划,抢专访、抢头条、抢独家……由此也充分说明了某些媒体在追逐商业价值时失落了社会责任感和道德价值。最后是媒介功能的缺失和异化。大众传媒在娱乐功能之外还应有文化传承、社会协调和环境监视等功能。当代大众传媒对人们生活的渗透、干预与影响越来越大,人们对传媒的依赖性在不断增加,传媒已成为改变人们生活方式乃至于思维方式的工具,而且直接影响了人们的道德情操、价值观、人生观,这也说明传媒已经成为社会监督与社会教育的强大公器。但事实却是,传媒在市场化、娱乐化的浪潮中并没有自觉地充分履行这一社会监督和社会教育的职能与责任,恰恰相反,娱乐化对被报道对象隐私的暴露,对传统文化、艺术的肢解与变异,还导致了社会文化的低俗化、浅薄化,导致了人们对重大事件的冷漠与无知,以及民族文化认同感的削弱与民族向心力、凝聚力的下降。

二、我国电视新闻娱乐化的特点

(一)打着民生旗号的低俗新闻盛行

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至今,民生新闻栏目在内地各省级电视台开始风行,民生新闻从一开始就走娱乐化的路线,比如,北京电视台的《第七日》、江苏电视台的《南京零距离》、上海电视台的《新闻坊》、重庆电视台的《天天630》、陕西电视台的《都市快报》等栏目的相继问世,给中国新闻节目带来了更多娱乐气息。民生新闻的定义概括起来就是:以广大市民为目标受众,以社会新闻为主要内容,与百姓生活息息相关的一种新闻传播样式。可以说是一种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社会新闻或大众新闻。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电视民生新闻栏目,其内容构成“可归结为社会新闻、生活资讯和投诉热线”三大块。所提倡的是一种平民化的视角,关注我国转型期所出现的一些与百姓生活相关的新问题,将社会公德、邻里纠纷、再就业、打假、治安管理、买房购物中的维权等内容纳入了报道范围,反映百姓生活,成为观众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新闻报道的视角从精英转为平民,这可以说是中国新闻长期以教化面目示人的可喜变化。显示出关心平民生活,反映平民呼声;从平民可以理解的角度,去解读与平民衣食住行息息相关的政策法规制度等;帮助提高平民的生活质量,并努力去找寻发生在平凡人身边的美德和价值,以激发人们积极向上的精神。应该说,这样的新闻加适度的娱乐形式是对社会的发展有着积极意义的。

但是,随着各新闻集团利益竞争的加剧,这种形式开始变味,一些节目打着“民生”旗号,实则在传播一些低俗的市井新闻。把民生新闻的平民化视角等同于低俗,把市井新闻等同于民生新闻,并以此充塞民生新闻。凶杀暴力、交通事故、奇花异草的内容多了,与人民群众的生活、生存、生计密切相关的新闻少了。如成都某频道一民生新闻栏目,6月份某一周之内就有如下几条关于死尸的报道:《无名男尸惊现铁路边》《九眼桥发现一具男尸》《窨井盖下突现男尸》《沙河边打捞出无名浮尸》《高新区发现一女尸》。且报道方式雷同,以车祸为例,先是记者对事故现场描述,然后依次是当事人、交警和目击者的同期声采访,最后都少不了主持人“司机朋友驾车要小心”之类语重心长的劝告。第三者插足、夫妻反目、暴力凶杀、车祸灾害,诸如此类的“伪”民生新闻,与西方的低俗社会新闻别无二致。这样的新闻中充斥着过多不具备新闻价值、时效性又差的市民小事、奇闻怪事,要么只能用“最近”“前几天”等模糊概念表现时间,要么是十天半月前的“旧”闻,甚至于一些媚俗和庸俗的节目中还大量出现“血淋淋”的场面。所有这些,都损害了新闻的价值,将新闻等同于没有新闻价值的信息垃圾。

(二)娱乐新闻综艺化、明星化

在综合新闻资讯节目中,娱乐新闻板块所占的比例越来越大,连以前从不涉及娱乐新闻的《新闻联播》也开始有选择性地报道一些重大的娱乐事件(见图1-3),民生新闻栏目中的娱乐新闻比重也不断增加。最突出的特点还是娱乐新闻已经逐渐从传统的新闻节目中脱离出来,成为专门的娱乐新闻栏目。国内各大电视台都有自己专门的娱乐新闻节目,还有许多由民营机构制作的娱乐新闻节目数量也呈上升趋势,全国已经有民营机构制作的二十多档娱乐节目在全国的省级卫视播出。

图1-3 《新闻联播》报道的一些重大娱乐事件

图1-4 《娱乐现场》

就国内而言,从早期出现的娱乐资讯节目《娱乐现场》(见图1-4)(原名《中国娱乐报道》,1999年始播)开始,短短几年时间,此类型的节目已风起云涌、遍地开花了。紧跟《娱乐现场》,各大电视台、影视制作公司,甚至许多地方台都相继推出此类节目。娱乐资讯节目,在节目内容上,主要报道两岸三地、日韩欧美的娱乐新闻,在节目形式上,吸纳了综艺元素进入新闻播报,有新闻、有游戏、有明星、有互动,以综艺的形式来播报娱乐新闻。节目还采用了全新的数字演播室,以高科技手段包装娱乐节目,让节目在视觉上更具新奇享受。节目非常重视和观众的互动,鼓励观众参与到节目中来。在节目中,观众可以看到明星随时走进演播室与主持人和观众互动,对于不能来到节目现场的明星嘉宾,用电话连线的方式进行现场访问。节目还开通了短信和互联网与观众连线,并有丰厚奖品的回赠。这是一个完完全全属于大众的娱乐新闻节目,也是内地近年来娱乐新闻节目发展方向的一个缩影。

娱乐新闻中的名人、明星成为重点,明星新闻已成为娱乐新闻的代名词。一些捕风捉影的明星报道,往往堂而皇之登上文化娱乐新闻的头条,而关于各种娱乐活动如电影节、音乐会、影视艺术作品的报道,却很少关注,即使有所报道,也依然和明星分不开,更别说严肃的文艺批评和文艺探讨,在浮躁花哨的娱乐新闻版中,更成了不合时宜的东西。娱乐记者们瞄准名人明星的工作和生活进行报道,关于名人、明星的报道,大多集中在其绯闻、私生活、各种纠纷和谣传上面。比如,2006年王菲产子事件成了内地、港台各大媒体报道的重点,有记者戏称王菲生子成了媒体的烧钱大战。

但就娱乐资讯节目而言,15~25岁年龄段的青少年观众是此类型节目的“铁杆”收视迷,也构成了其受众主体。这个年龄段的人往往追求时尚、喜欢新颖、寻求刺激。同时他们正处在人生的发展定型期,对外界有很强烈的求知欲和模仿能力,因此,他们身边的人或是他们可以了解到的公众人物自然成了他们关注和模仿的对象。他们关注明星、关注娱乐圈,有的人因此成为“追星族”。对于这部分观众来说,他们收看娱乐资讯节目就是收看有关娱乐和明星的资讯。他们收看的出发点就是节目内容本身,通过收看来满足他们对某种美好但虚无的生活的幻想。另外,青少年观众喜欢活泼新颖多变的节目类型。娱乐资讯节目往往以轻快的节奏、生动的内容、幽默的解说词再配上年轻有活力的主持人,契合青少年观众的口味和品位,因此,吸引了他们的视点,使其成为收视主体。

图1-5 媒体“明星”女兵杰西卡·林奇

(三)严肃的国际政治、战争新闻娱乐化

时政新闻的娱乐化倾向已是一种全球性的普遍现象。政治新闻娱乐化的表现之一就是从严肃的时政新闻中挖掘娱乐价值或将新闻聚焦于某一个政治人物身上,对个人的关注超过对新闻的社会价值和政治意义的关注。为了吸引受众的注意力,政治人物成为主角,频频在电视上曝光,而他们的个性表现和生活的方方面面都成为媒体关注的对象。比如,美国电视媒体在伊拉克战争的报道中就有明显的体现,女兵杰西卡·林奇(见图1-5)就是这次美伊战争报道塑造出的媒体“明星”。 林奇是在伊拉克电视台露面的首批美军战俘之一。这位女兵的命运一时间成为媒体和公众关注的焦点,随后她的个人生活也被媒体曝光。香港地区的前行政长官董建华,台湾地区的马英九、陈水扁,还有访问大陆的台湾前国民党主席连战等政治官员,媒体对他们生活琐事、行踪表现出了极大的热情。

对待电视新闻娱乐化,我们要采取辩证的态度去分析考量。首先,可以明确的是,娱乐进入新闻领域之初,确实为新闻节目的创新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让新闻节目在提高收视率和经济效益方面有了新的途径,但其背后产生的消极影响也不可忽视。因此,为了解决这一现象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要树立正确的态度,不要把它当作洪水猛兽一般看待,而是要进行引导和改良。这也要求我们的政府,要加大对新闻节目的监管,承担政府职能,制定相应的政策法规,对不良的节目风气和内容形式要坚决杜绝,维护新闻节目的权威性和公信力。从节目生产方的角度来讲,这也要求电视台和节目组坚守职业道德,不要将收视率作为节目好坏的唯一标准和节目制作的动力,努力承担起媒体应该承担的社会责任,树立正确的新闻生产和传播价值观念。另外,对从个人角度来看,审美修养和文化素养的提高也是一名合格的电视观众应该作好的一门必修课,只有从根本上提高了市场的文化需求和文化品格,才能从根本上杜绝这一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

【注释】

[1]徐宝璜.新闻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4:6.

[2]黄旦.中国新闻传播的历史建构——对三个新闻定义的解读[J].新闻与传播研究,2003(1):1.

[3]甘惜芬.新闻学大辞典[M].郑州:河南人民出版社,1993:1.

[4]陆定一.陆定一新闻文选[M].北京:新华出版社,1987:2-11.

[5]范长江.记者工作随想[M].北京:新闻出版社,1981:314.

[6]杨秉林.电视词典[M].武汉:湖北辞书出版社,1989:7.

[7]黄匡宇.电视新闻学[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0:25.

[8]朱羽君,王纪言,钟大年.中国应用电视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3:152.

[9]李岩,黄匡宇.广播电视新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31.

[10]李岩,黄匡宇.广播电视新闻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135.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