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是一种极为古老、极为普遍的活动,早在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就有了游戏的盛会——奥林匹克运动会。然而,对游戏进行的系统性研究却很晚才出现。柏拉图曾提到游戏源于一切幼崽(包括动物和人)要跳跃的需要。亚里士多德则将游戏看作是劳作后的休息与消遣,本身并不是目的。值得一提的是,荷兰画家Pieter Bruegel the Elder所创作的《儿童的游戏》画作(1559—1560),非常好地说明了游戏活动过去是并且现在也是人类的天性,并且占据了人们大部分的日常活动。该油画大约涉及了八十种不同的游戏,包括射击、骑在背上决斗、骑木马、击鼓、倒立、荡秋千、游泳、穿着打扮等。(65)一直到了近代,尤其从康德开始,游戏才开始进入理论研究的视野,如康德、席勒、斯宾塞、谷鲁斯等,但基本都是在讨论艺术创作的特征时提出来的,从哲学、生物学、心理学等角度对游戏进行探讨。这一时期被称为游戏研究的古典时期。
一、国外游戏研究
由于传统对“游戏”的研究内容众多,这里我们只选择与本研究关系最密切的内容进行综述,尤其对康德、席勒、斯宾塞、弗洛伊德、胡伊青加、伽达默尔等人对游戏本质的分析观点进行综述,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康德认为,对于自由的艺术,我们把它“看做好像它只能作为游戏、即一种本能就使人快适的事情而做的合乎目的的结果”,而对于不自由的艺术,我们则把它看作是“劳动,即一种本身并不快适而只是通过其结果(如报酬)吸引人的事情、因而强制性的加之于人”(66)。并且,康德认为游戏是无目的的而劳动是有目的的。因此,康德是从与劳动对立的关系上认识游戏与艺术的本质的,并用著名的悖论“无目的的合目的性”来概括游戏的本质所在。
席勒的游戏理论是对康德的继承和发展,正式将游戏当作了人生哲学的重大问题进行研究,其观点主要集中在《美育书简》一书中。可以说,席勒是西方历史上对游戏进行专门研究的第一人。(67)他认为,“自然生物需求的压迫或者说自然的严厉,通过过剩的压迫或者说自然的游戏,过渡到审美的游戏;但是在摆脱任何目的的桎梏而上升到高度的审美自由以前,生物已经在自由活动中接近了这种审美的独立性,至少是相离不远了……”(68)他将游戏分为自然游戏和审美游戏,自然游戏是动物因物质资料的缺乏而谋求维持生存所进行的活动;而审美游戏则是因生命力过剩而引起的生物对生命力的自我表现与自我欣赏活动,即剩余精力发泄说。
斯宾塞对于游戏的观点与席勒有些类似之处,他说:“当我们上升为高等动物后,我们发现,时间和精力并没有完全被用于满足直接需求。由于每一个具有智力的生物都服从这一条规律,即当它的器官停止活动的间歇比通常时间长时,就变得格外易于活动。于是,当环境准许模仿时,对器官活动的模仿也就轻而易举的代替了真正的活动,于是就产生了各种各样的游戏。”(69)因此他认为游戏是高等动物在不需要谋生的休闲时间里,其闲置的器官所自发进行的运动,这些活动看起来是无用的。
谷鲁斯的游戏论与其他人都很不同,他不赞同将游戏看成是无现实功利性的观点,游戏可以具有外在目的,但是这种游戏在存在方式上是虚拟的,这是他的关于游戏论的主要观点。在他看来,动物或人的活动只要不是实际有必要的活动,就是作为虚拟活动的游戏。同时,谷鲁斯还主张游戏的“本能”说:游戏是动物或人出于本能的活动。(70)
从19世纪70年代,游戏理论的研究开始出现了新的发展,大致朝向三个方向发展:(71)
一是心理学—教育学的方向,又包括皮亚杰认知学派、心理分析派、教育派。其中皮亚杰派主要关注物件在儿童游戏中的使用及游戏与探索之间的关系;心理分析派主要关注从游戏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以及如何用游戏进行心理治疗;教育派则关注游戏被用来做什么。这一研究方向的主要代表人物有皮亚杰、弗洛伊德、阿德勒、汉德曼、蒙特梭里等。
皮亚杰是认知发展游戏理论的代表人物,其游戏理论,又称游戏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他把游戏看做是智力活动的一个方面,把游戏放在儿童智力发展的大背景中考察,试图通过研究儿童的游戏和模仿,找到沟通感知运动与运算思维活动之间的桥梁。他认为游戏是学习新的复杂客体和事件的方法,是巩固和扩大概念和技能的方法,是使思维和行动相结合的方法,是思维活动的一种表现形式。皮亚杰借用生物学的“同化”与“顺应”解释游戏的本质,认为当同化作用大于顺应作用时,主体较少考虑外部事物的要求,只是为了满足自我的愿望与需要去改造现实,这时就会出现游戏。皮亚杰主要贡献在于对儿童游戏和儿童认知发展的研究,其研究成果对于电子游戏的研究具有借鉴意义。
著名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医生弗洛伊德从对儿童游戏的研究入手对游戏进行探讨,他将儿童游戏看作是儿童凭借想像进行的虚拟活动,儿童在游戏中“按照是他们中意的新方式,重新安排他的天地里的一切”,(72)并认为游戏的动机在于儿童“所进行的所有游戏都是受到一种愿望的影响,这种愿望始终支配着他们,那就是快快长大成人,以便能做大人所做的事情”。
二是文化学、人类学方向,主要代表人物有胡伊青加、泰勒、弗洛贝尼乌斯等人,主要是将游戏的概念整合进文化的概念中去,将游戏作为一个文化现象而非生物现象进行解读。胡伊青加把游戏作为“生活的一个最根本的范畴”进行论述,从游戏与语言、法律、战争、知识、诗歌等关系中考察游戏这一文化现象,并得出两个重要结论:一是人是游戏者;二是文明是在游戏中并作为游戏而产生和发展起来的。(73)他总结了游戏的四大特征:游戏是自愿的,是事实上的自由;游戏是无功利性的;游戏是封闭和限定的,是在某一时空限制内的“演出”;游戏规则具有秩序性,游戏创造秩序,并且游戏本身就是秩序。(74)
三是现象学-阐释学方向,以伽达默尔为主要代表。伽达默尔是阐释学的代表人物,主要从目的论的角度探讨游戏的本质。他认为:“游戏是一种自行运动,它并不通过运动来谋求目的和目标,而是作为运动的运动。”“游戏存在方式就是自我表现,而自我表现乃是自然的普遍的存在状态。”“人类游戏的自我表现,尽管像我们所看到的那样,基于某种与游戏表明的目的相联系的行为之上,但游戏的意义并不在于达到这个目的。我们宁可说,游戏任务的自我交付实际上就是一种自我表现。游戏的自我表现就这样导致游戏者仿佛是通过他游戏某物即表现某物而达到他自己特有的自我表现。”(75)
此外,还有很多学者的研究也涉及了“游戏”,尽管不是正面的、系统的游戏理论,但是仍把其作为自己理论的一种概括和代称,如维特根斯坦的“语言游戏”,即是从对游戏现象的分析考察中提出的。
二、国内游戏研究
我国的游戏源远流长,种类繁多,然而对游戏的研究则比西方要少得多。古代从先秦时期开始有零散的对游戏的述评,孔子曾论“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76),“成于乐”、“游于艺”(77)等说法显示了他对游戏态度和审美态度的理解和重视,并且谈到了游戏对生活的调节功用:“饱食终日,无所用心,难矣哉!不有博弈者乎!为人,犹贤乎已。”(78)其后,很多人从养心养身的角度论及游戏,如清人大仙厂翁从身体健康的角度论述游戏的“适情”功能:“人各有为适情之具,诗、书、六艺而外,以及品茶、饮酒、钩弋、声色、陆博,凡所以引人耳目口体之交者,不一而足。盖血肉之躯,顽然独守,使五官四体,绝不与物接,则气脉郁结不得流利,天机亦将沉滞于枯寂而不复发扬。是则适情之具,外可以运行气脉,内可以发越天机,而为人之助者不少。”(79)总体来说这些论述都很简短零散,不成系统,远未达到学术研究的水平。(80)
现代国内对游戏的研究主要是对西方游戏理论的解读,如董虫草的《艺术与游戏》(董虫草,2004)一书,及其发表的系列文章《自由论的游戏理论:从自为论与和谐论到自足论》、《西方艺术游戏论述评》、《虚拟论的游戏理论:从斯宾塞到谷鲁斯和弗洛伊德》、《胡伊青加的游戏理论》等文,从历史的角度选择对游戏研究领域最具影响的理论家及其游戏理论进行了介绍和评析,可以作为电子游戏研究的基础。
另外,教育学、心理学等众多研究者都对儿童游戏的使用及游戏与探索之间的关系,游戏中表现出来的情感以及如何用游戏进行心理治疗等进行了研究。
从以上国内外的研究来看,古今中外对于“游戏”的研究可以成为本选题研究的理论基础,但对于成为新型“媒介”的电子游戏来说,研究内容相去甚远。
从电子游戏研究现状来看,国外的电子游戏研究开始得较早,成果也较为丰富,研究内容广泛、深入。虽然现有的电子游戏研究离学者提出的构建一门独立的“游戏学”还有距离,但是总体来看国外研究已初具规模。相比之下,国内的电子游戏研究较为零散,研究的深度、广度都不及国外。
总体来说,学术界虽然开始运用“media”(媒介)一词定义电子游戏的属性,与电影、小说、戏剧等相提并论,但是并未从传播学和媒介研究的角色对电子游戏所具有的特殊信息传播模式、多重互动及以玩家选择为基础的叙事模式等媒介特征进行系统的分析和研究,尚未将玩家作为特殊媒介受众分析其行为方式和动机,而对电子游戏作为新兴媒介的产生对原有的传媒生态产生的影响更鲜有论述。
【注释】
(1)Aarseth Espen(2003).Playing Research: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game analysis,Game A p-proaches/Spil-veje.Papers from spilforskning.dk Conference,August 28-29.
(2)Janet Murray(1997).Hamlet on the holodeck:The Futuer of narrative in Cyberspace.New York:Free Press.
(3)Jesper Juul(2005).Half-real:video games between real rules and f ictional worlds,Boston:MIT Press.
(4)Jesper Juul(2003).The Game,the Player,the world:Looking for a heart of Gameness.www.jesper-juul.net/ludologist/.
(5)Lars Konzack(2002).Computer Game Criticism:A Method for Computer Game Analysis,cgdc_pro-ceedings_final_v2.indd.
(6)Aarseth Espen(2003).Playing Research: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game analysis,Game A p-proaches/Spil-veje.Papers from spilforskning.dk Conference,august 28-29.
(7)Staffan Björk(2008).Games,gamers,and gaming:understanding game research.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tertainment and media in the ubiquitous era,ACM New York,p64-68.
(8)Juul,J.Games telling stories:a brief note on game and narratives,in Game Studies 1,(July 2001),http://www.gamestudies.org/0101/juul-gts/.
(9)Gonzalo Frasca,Sim Sin City:some thoughts about Grand Theft Auto 3,in Game Studies 1,(Dec 2003),http://www.gamestudies.org/0302/frasca/.
(10)Julian Kücklich,Perspectives of Computer Game Philology,in Game Studies 3,(May 2003),http://www.gamestudies.org/0301/kucklich/.
(11)Craig A.Lindley(2004).Narrative,Game Play,and Alternative Time Structures for Virtual Environ-ments.TIDSE,p183-194.
(12)Aarseth,Espen(1997).Cybertext:Perspectives on Ergodic Literature,London: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Press,p112.
(13)李道明:《互动性电影叙事》,《戏剧学刊》(台湾)2005年第1期,第121-133页。
(14)Rafaeli,Sheizaf(1988).Interactivity:From New Media to Communication,in A dvancing Communi-cation Science:Merging Mass and Interpersonal Process,R.P.Hawkins,J.M.Wiemann and S.Pingree,eds.,Newbury Park,CA:Sage,110-134.
(15)Rafaeli and Sudweeks(1998).Interactivity on The Nets.In Network and Netplay:virtual groups on the Internet,American Assiciation for Artifical Intelligence,p176.
(16)Reeves,T.C(1999).The Scope and Standards of the Journal of Interactivity Learning Research.http://www.aace.org/pubs/jilr/scope.html.
(17)Ha,Louisa,and Lincoln James(1998).Interactivity Reexamined:A Baseline Analysis of Early Busi-ness Web Sites,Journal of Broadcasting&Electronic Media,42(4),457-474.
(18)Schumann,David W.,Andy Artis,and Rachael Rivera(2001).The Future of Interactive Advertising Viewed through an Imc Lens,Journal of Interactive A dvertising,1(2),http://www.jiad.org/vol1/no2/schumann/index.html.
(19)Kiousis,Spiro(2002).Interactivity:A Concept Explication,New Media&Society,4(3),355-383.
(20)Sally J.McMillan(2005).The Researchers and the Concept:Moving Beyond a Blind Examination of Interactivity.Journal of Interactivity A dvertising,Vol.5(No.2),http://www.jiad.org/article58.
(21)David Myers(2003),The Nature of Computer Games:Play as Semiosis,Peter Lang,p74.
(22)Crawford C(2000).Understanding Interactivity.San Francisco:No Starch Press.Portions available online at http://www.erasmatazz.com/book.html.
(23)[美]Markus Friedl:《在线游戏互动性理论》,陈宗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24)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7页。
(25)黄少华:《网络空间的社会行为——青少年网络行为研究》,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第128-131页。
(26)Pippin Barr,James Noble and Robert Biddle.Video game values: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 and games.Interacting with Computers Volume 19,Issue 2,March 2007,p.180.
(27)David Myers,The Nature of Computer Games:Play as Semiosis,Peter Lang,2003.
(28)Aarseth Espen(2003).Playing Research:Methodological approaches to game analysis,Game A p-proaches/Spil-veje.Papers from spilforskning.dk Conference,august 28-29.
(29)Alexander R.Galloway(2004).Social Realism in Gaming,http://gamestudies.org/0401/galloway/.
(30)[美]Markus Friedl:《在线游戏互动性理论》,陈宗斌译,清华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31)Buckingham,D.(Ed.).(1998).Teaching Popular Culture:Beyond Radical Pedagogy.London:UCL Press.
(32)Tobin,J.(2004).Pikachu’s global adventure:The rise and fall of Pokemon.Durham,NC:Duke U-niversity Press.
(33)Aphra Kerr(2006).The Business and Culture of Digital Games:Gamework/gameplay,Sage.
(34)Jesper Juul(2003).The Game,the Player,the World:Looking for a Heart of Gameness.www.jes-perjuul.net/ludologist/.
(35)Young.K.Internet A ddiction:The Emergence of a New Clinical Disorder.Paper presented at the 104th Annual Meeting of the American Psychological Association.Toronoto.Ontario.Canada.1996.
(36)Internet Junkies:Hooked Online:One In Eight Americans Find It Hard To Log Off.Joann K limk-iewicz.Knight Ridder Tribune Business News.Washington:Jan 26,2007.p.1.
(37)Erica Scharrer&Ron Leone(2008).First-Person Shooters and the Third-Person Effect.Human Communication Research,Volume 34 Issue 2,p210-233.
(38)Steven Malliet(2006).Adapting the Principles of Ludology to the Method of Video Game Content A-nalysis,http://gamestudies.org/07010701/articles/malliet.
(39)Jonas Heide Smith(2006).Tragedies of the ludic commons-understanding cooperation in multiplayer games.http://gamestudies.org/0701/articles/smith.
(40)Cowley.Ben.Etc(2008).Toward an Understanding of Flow in Video Games,ACM Computers in En-tertainment,Vol.6,No.2.
(41)Nicholas Yee(2006).The Psychology of Massively Multi-User Online Role-Playing Games:Motiva-tions,Emotional Investment,Relationships and Problematic Usage,.In R.Schroeder&A.Axelsson(Eds.),Avatars at Work and Play:Collaboration and Interaction in Shared Virtual Environments(p.187-207).Lon-don:Springer-Verlag.
(42)Lizzie Haines(2004).Why are there so few women in games?Media Training North West.
(43)Joe Cox(2008).Purchasing power parity and cultural convergence:evidence from the global video games market.Journal of Cultural Economics,Volume 32,Number 3.p201-214.
(44)Jairo Lugo,Tony Sampson and Merlyn Lossada(2002).Latin A merica’s New Cultural Industries still Play Old Games-From the Banana Republic to Donkey Kong.http://gamestudies.org/0202/lugo/.
(45)Mirva Peltoniemi(2008).Life-cycle of the Games Industry:the specificities of creative industries.Proceedings of the 12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tertainment and media in the ubiquitous era.ACM New York,p54-58.
(46)Dmitri Williams(2002).Structure and competition in the U.S.home video game industry.Interna-tional Journal on Media Management,Volume 4,Issue 1 2002,p41-54.
(47)Khine MS,Bin Suja’ee MS.Core attributes of interactive computer games and adaptive use for edutainment,Transactions on Educationment,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2008(5080):191-205.
(48)Rapeepisarn K,Wong KW,Fung CC,Khine M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game genres,learning techniques and learning styles in educational computer games,Technologies for E-Learning and Digital Enter-tainment,Proceedings,Book Series:Lecture Notes in Computer Science,vol(5093),p 497-508.
(49)Purushotma R(2005).Commentary:You’re not studying,you’re just...,Language Learning& Technology,vol.9(1):80-96.
(50)Barab S,Thomas M,Dodge T,Carteaux R,Tuzun H(2005).Making learning fun:Quest Atlantis,a game without guns,ETR&D-Educational Technology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vol.53(1):86-107.
(51)Okan Z(2003).Edutainment:is learning at risk?,British Journal of Educational Technology,34(3):255-264.
(52)Go CAL,Lee WH(2007).Digital game-based learning:An agent approach,Universal Access in Human-Computer Interaction:Applications and Services,Pt 3,Proceedings,p588-597.
(53)Guyer,Ruth Levy(2007).Metamorphosis:Beautiful education to smarmy edutainment,A merican Journal of Bioethics,vol.7(4):30-31.
(54)李思屈:《数字娱乐产业》,四川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55)李思屈、李涛编著:《文化产业概论》,浙江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56)李思屈等:《传媒产业化时代的审美心理》,浙江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
(57)汪代明:《电子游戏,艺术的终结者?》,《理论与创作》,2003年5月。
(58)孟伟:《电子游戏中的互动传播》,《河南社会科学》2008年第3期。
(59)吴小玲:《网络,游戏和网络游戏》,《当代传播》2006年第1期。
(60)郑宏明,孙延军:《暴力电子游戏对攻击行为及相关变量的影响》,《心理科学进展》2006年第2期。
(61)李昌盛:《教育游戏:一种新的教学手段》,《湖南第一师范学报》2008年第2期。
(62)卞云波、李艺:《欧美电脑游戏与教育应用研究状况综述》,《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
(63)恽如伟、史慧敏、王旭杰等:《青少年健康数字娱乐状况研究——2007网络游戏调查研究报告》,《开放教育研究》2008年第1期。
(64)尚俊杰、庄绍勇、李芳乐、李浩文:《教育游戏的动机、成效及若干问题之探讨》,《电化教育研究》2008年第6期。
(65)www.khm.at/data/page2121/page2121/kinderspiele600.jpg.
(66)[德]康德著:《判断力批判》,邓晓芒译,人民出版社2002年版,第147页。
(67)董虫草:《艺术与游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37页。
(68)[德]席勒:《美育书简》,见:《缪灵珠美学译文集第二卷》,章安祺编订,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8年版,第120页。
(69)[英]斯宾塞:《心理学原理》,见:《十九世纪西方美学史(英法美卷)》,蒋孔阳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1990年版,第124页。
(70)Karl Groos.The Play of Animals,From M.M.Rader editing.A Modern Book of Aesthetics.New York,1947,p37.转载于:董虫草:《艺术与游戏》,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第71页。
(71)[荷兰]J.胡伊青加:《人,游戏者》,成穷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中译者序,第3页。
(72)[奥]弗洛伊德:《论创造力和无意识》,中国展望出版社1987年版,第42页。
(73)[荷兰]J.胡伊青加:《人,游戏者》,成穷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原作者序,第1页。
(74)[荷兰]J.胡伊青加:《人,游戏者》,成穷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版,第8页。
(75)[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洪汉鼎译,上海译文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
(76)《论语·雍也》。
(77)《论语·述而》。
(78)《论语·阳货》。
(79)《海外纪事》卷6。
(80)转引自:[荷兰]J.胡伊青加:《人,游戏者》,成穷译,贵州人民出版社,1998年,中译者序,第11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