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官正考察中央电视台带来的信号
建 达
哪个地方发生了腐败现象和人为造成的灾难,那个地方的领导都会站出来“怒斥”。这当然是一个巨大的进步,远远胜过推诿和麻木。但是,怒斥究竟有多少作用,却在人们心头打上了问号。因为,有些地方尽管怒斥不断,腐败和灾难依然发生如旧;有的甚至“怒斥”的声音未落,腐败等丑恶现象就又发生了。这就告诉我们,遏制腐败、预防灾难,光靠感情色彩浓厚的表态是解决不了根本问题的,更重要的是制度和真正意义上的监督。
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吴官正5月29日在中央电视台考察时强调,要按照中央的要求,进一步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扶正祛邪,惩恶扬善。他还说,纪检机关要支持新闻媒体搞好舆论监督,注意通过舆论监督发现问题,听取对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的意见和建议,不断改进工作。这些意见,反映了新世纪新阶段党和政府对舆论监督的重视,也反映了舆论监督对反腐败的必要性、重要性和可操作性。
在各种监督中,舆论监督最具公开性和透明度。许多腐败分子不怕内部监督,不怕同级监督机关的监督,因为他们可以动用手中的权力和关系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使监督成为一种形式。但是,他们不敢小看舆论监督,因为舆论一曝光,丑事晾在了阳光下,麒麟皮下露出了马脚,上级领导机关注意了,群众愤怒了,他们想躲也躲不了,乌纱帽因此可能落地。你说,他们能不“高度重视”吗?
近年来,党中央提出了新世纪新阶段要加强物质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政治文明建设,其中政治文明建设就包含了各民主党派的政治监督和新闻媒体的舆论监督。为政清廉、勤政为民、依法用权的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是不怕舆论监督的,他们欢迎舆论监督。因为正如吴官正同志所言,舆论监督可以发现问题,帮助自己不断地改进工作。而屁股不干净,或者心怀鬼胎的官员,却最怕舆论监督。他们千方百计为舆论监督设置障碍,耍尽手段让舆论监督举步维艰。有的官员甚至给舆论监督扣上影响稳定、损害形象、侵犯名誉权之类的大帽子,使光明正大、符合法律、利国利民的舆论监督难以进行下去。这一现象,对于正在进行和谐社会和法制社会建设的中国来说,实在是一种不和谐的音符。
对于腐败现象、人为的灾难等,需要全方位的监督,免得遗患害人。对于干部人事工作中的不正之风,也应发挥舆论监督的力量,杜绝丑恶的买官、卖官行为。今明两年,我国各级党委陆续进行换届。中央组织部专门发了文件,明确禁止种种不正之风。广东省还颁布了处理买官、卖官的具体措施。种种迹象表明,官场中的丑恶现象是不会自行退出历史舞台的,文件再好、措施再全,也难以保证杜绝“暗箱操作”。还是大胆地鼓励、支持、完善、保护合法的舆论监督,让一切都在阳光下进行,免得事后一次次去总结教训!
(人民网2006年5月31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