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长:10年内让1000万农村人有城市户口
特派记者 李伟 易守华
昨晚8时,全国人大代表、市长黄奇帆做客央视《小崔会客》节目。黄奇帆说,重庆进入二环时代,发展余地比北京、上海、天津要大,可建设的范围比沿海的几个城市更开阔。
农民的孩子读到大专大学
就应该给城市户口
重庆目前城市户口的人是1200万,农村户口的人有2000万。黄奇帆在回答如何解决农民工进城问题时说,到2020年以前,会有1000万农村人群进入城市,并且拥有城市户籍。
黄奇帆说,准备在这一两年里,先把300万过去十年积淀下来的农民工、农民,让他们有城市户籍。一个就是在过去的10年里边,已经在重庆打工10年以上的有60多万人,他们的夫人、小孩算上,可以形成150万;第二个就是在(20世纪)90年代,重庆有100万被征地的农民工,已经成了城里人但是没城市户口,这100万该给他们城市户口;库区、水库的移民,属于农转非的那一部分有50万,也该给城市户口。
黄奇帆说,市政府还有另外一个想法,就是每年有十几万农民的小孩读中专,还有那么几万读大专、大学。凡是读书了,读到中专大学的就应该给城市户口,这样每年有20万,10年也可以解决200万,这就500万人了,还剩个500万,每年有个四五十万(转城市户口),这样10年下来,我们这个计划是可以实现的。
二环时代让主城建设用地翻番
未来发展比其他直辖市都大
未来10年1000万人将成城市居民,而重庆是山城,哪有那么多地方安置他们呢?
黄奇帆说,中央政府最近给重庆一个很重要的政策,就是批准重庆主城规划。重庆原来是一环以内的主城,现在扩张到二环,所以叫二环时代。二环时代使重庆主城的可建设房产的用地,从原来的500平方公里到1000平方公里,居住的人群可以从原来的500万人,扩大到1000万人,所以天下的能人贤士可以到重庆来工作,工作了他有钱买商品房;他如果暂时有困难,可以由政府的公租房来配置。
黄奇帆说,应该说重庆在这个方面的发展余地比北京、上海、天津要大,为什么呢,上海6000多平方公里,北京10000多平方公里,整个重庆的全部面积80000多平方公里,主城就可以到5000平方公里,可建设的范围其实比沿海的几个城市更开阔。
未来两大难题
两翼增收工程是最难的事
当主持人请黄奇帆讲两个困难时,黄奇帆说:“如果说未来最大的难题,是怎么样让10年以后也留在农村里的农民,让他们能够富起来,生活得更好。”
黄奇帆表示,10年后,农民和城里人的差距能缩小到什么程度,对此,他的把握还不那么大。他说,这可能是今后10年调查研究的方向,也是改革发展中的大事。
他说,薄熙来书记最动脑筋的不是在城里,而是在农村。所以,熙来书记最近提出了两翼万元增收工程,就是要让重庆的最穷的两翼——渝东南、渝东北库区和少数民族地区,用三年时间去增收万元。也就是说,300万农户,每一户如果增收1万元,那是300亿GDP。黄奇帆说,“这个事情,现在是我脑子里最难的事情”。
黄奇帆说,另外一道难题就是户籍问题。西部最大的问题就是常住人口小于户籍人口,这说明我们有一大堆人出去打工了。出去了也是好事,因为在外边能打工能赚钱。但是,“如果20年以后,10年以后还是如此,那是我们无能,说明这个城市没搞好”。
黄奇帆表示,当我们重庆搞好以后,这个城市如果能吸引更多的人回来,或者来寻找发展机会,肯定是经济中心的一个表征。同时,如果农村的人富起来,能够在农村里日子也过得好好的,农村里的人也不会走光。
回应坐卡车视察
只是为了方便提高工作效率
前段时间,黄奇帆领着重庆市政府的一班人坐大卡车考察工作,在网上引起热议。大卡车考察事件的真相如何呢?是不是推行一种低碳的工作模式呢?今后到基层考察的时候,是不是都能厉行节约,达到节约行政资本的目的呢?昨日,崔永元也专门就这个问题采访了黄奇帆。
“这个事情你把它想严重了,把事情的意义说大了,其实这是一个很随意的,不经意的为了方便而做的。”黄奇帆解释说,重庆有27条主干道差不多有100多公里,主干道的两侧城市环境要整治,首先要考察。所以,最好的办法就是一路开车,一路慢慢看。但是,坐在面包车里只能通过窗口看,高楼大厦各种场景看不清。所以,他提议换个卡车。卡车用的汽油跟面包车用的汽油是一样多的,所以也没什么低碳。从本质上看,坐大卡车考察是为了方便,为了提高工作效率。
——《重庆晚报》2010年3月12日
◎阅读提示:如果说前面两件作品(《国家旅游局世博旅游目标:入园游客7000万人次》、《中国疾控中心称甲型流感今春可能全国再爆发》)是对某一单个事物进行预测报道,这篇报道则是对一种社会进程的综合性预测,是对政府政策的预测性解读,其对社会的影响更为广泛、更为深远,因此必须有更为权威的消息来源,有更为充分的判断根据。在这方面,该报道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样本。
记者的消息来源无疑是最权威的:提供消息的人是重庆市市长。理由无疑是充分的:尽管从数字上看,把1000万人转为城市人口数量极大,但经过对国家的政策、已经获得商品粮户口的居民数量、每年考入高等院校的大学生数,以及已在重庆生活10年以上并拥有固定工作和住所的人等情况的具体分析,重庆市在未来十几年将1000万人转入城市生活的目标应该是有充分的把握实现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