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

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

时间:2023-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三年增加蓄洪能力27亿立方米,蓄水面积扩大554平方公里湖南日报 万茂华 赵成新 李志林 王利亚本报讯洞庭湖变大了!湖面锐减,调蓄能力削弱,灾害频频发生,湖区人民深受水患之苦。洞庭湖失去了宝地的光彩,成为一块不得安宁的险地。广大群众对治理洞庭湖期盼已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使这项浩大工程进展顺利。无疑洞庭湖的变化这个题材是重大的。

洞庭湖长大五分之一

三年增加蓄洪能力27亿立方米,蓄水面积扩大554平方公里

湖南日报 万茂华 赵成新 李志林 王利亚

本报讯洞庭湖变大了!经过三年规模空前的综合治理,洞庭湖面积扩大1/5。这个自明清以来不断萎缩的湖泊,终于出现了历史性大转折。

12月25日,省有关部门的权威统计表明:1998年以来,我省已对220处阻洪堤垸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洞庭湖蓄洪能力增加27亿立方米,扩大蓄水面积554平方公里。水利专家称,整治后的洞庭湖如果再遇到1998年那样的特大洪水,水位可平均降低0.1米。岳阳城陵矶的水文标尺上,凶猛的洪水再也爬不到那令人毛骨悚然的高度。

长大了的洞庭湖别是一番景象。隆冬时节,记者在湖区采访看到,原来人丁兴旺的华容县小集成垸、汉寿县青山湖垸已无人迹。成千上万的白鹭、野鸭、天鹅在栖息、飞翔,成片的杨树在风中摇曳着,赶走了冬天的苍凉。

据史料记载,明朝嘉靖年间,洞庭湖方圆八九百里,号称“八百里洞庭”,洪水期湖面达6000平方公里。此后数百年泥沙淤积,盲目开垦,致使“堤垸如鳞”。在实施综合治理前,这个长江水系重要调节湖泊的面积减少到2691平方公里。湖面锐减,调蓄能力削弱,灾害频频发生,湖区人民深受水患之苦。仅以1998年为例,洪涝灾害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就达197亿元。洞庭湖失去了宝地的光彩,成为一块不得安宁的险地。

治理洞庭湖,还历史的本来面貌!1998年特大洪水过后,党中央、国务院对整治洞庭湖极为重视,投资70多亿元支持我省。改变单纯加高加固大堤“堵”的传统办法,实施以疏导为主的综合治理方略,湖区30个县(市、区)及大型农场实施了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移民建镇。广大群众对治理洞庭湖期盼已久,表现出极大的热情,使这项浩大工程进展顺利。三年中,湖区8.4万农户、30多万群众告别故地,实施大迁移,成为湖湘史上的一大壮举。澧县的澧南垸、西官垸是治理的重点地区,许多老人虽难舍故土,但更感谢党和政府让他们离开了“水窝子”。两个垸子7万多人有序搬迁,实现了安居乐业。“平垸行洪还洞庭浩浩荡荡,移民建镇让百姓世代安康”,搬迁户新居门上贴的这副对联反映了湖区人民的共同心声。

人与自然在洞庭湖开始和谐相处。随着治理的深入,烟波浩渺的八百里洞庭将再现人间。

作品评价

标题精致,形象生动。精心制作标题,能更好地揭示新闻内容,烘托新闻主题和突出新闻主题,发挥标题“锦上添花”的作用。有人说,标题就是画龙点睛,这话很有道理。画龙难,点睛更不易。点睛点得好,就能给新闻增添风采。这篇消息的标题,无疑是一则点睛点得很好的标题。作者运用拟人式标题加地名式标题,即将物当人来叙述描写,又点出地名,使标题富有灵性和气势。“洞庭湖”为静态,“长大”为动态,静与动巧妙结合,恰到好处地赋予了标题的美感。使读者看了标题就一下子被吸引住。

导语诱人,信息量大。导语是新闻报道中最重要的部分。是记者展示其杰作的橱窗。这则消息的导语,作者没有按照常规,将一段长长的数字组成句子,以此将洞庭湖变大的历史性大转变的事实传递给读者,而是运用说明、解释式导语,亦称背景式导语,对新闻事实作出解释,说明事件的起因、结果,深化了新闻主题,突出了新闻的价值,从而适应读者“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心理,创造阅读契机,调动起阅读兴趣,先声夺人,牢牢抓住读者的视线。

题材重大,反响强烈。这篇消息反映的是湖南省平垸行洪、退田还湖3年带来的历史性变化,报道的是长江水系主要调节湖泊洞庭湖发生的根本性变化及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真情美景。报道涉及到长江中下游广大人民的安危、三湘人民的安危和荣衰,还有30万退田还湖搬迁移民的生活情况。治理洞庭湖,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平垸行洪、退田还湖的英明决策,为根本上解除洞庭湖水患,国家和湖南省不惜投入巨资,组织社会各方面力量艰苦奋战,这正是体现了江泽民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无疑洞庭湖的变化这个题材是重大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