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新闻出版业目前还处于市场化的初期,既面临着国内市场格局的重塑,又面临着数字化技术推动下的产品形态、业务模式的加速更新换代,还面临着跨国出版传媒巨头的垄断威胁(特别是在学术专业出版领域和高等教育出版领域)。在这种情况下,新闻出版产品与服务出口贸易的内容、模式、渠道乃至旧有的逻辑体系都面临着不断更新换代的挑战。
可以预见的是,数字出版产品的出口将逐渐成为出口贸易的主体。不过,建立与完善境外远程付费的银行结算体系仍然有待时日,数字内容传播体系新秩序的建立仍然需要经过漫长的战国时代。同时,谷歌、亚马逊、爱思唯尔等境外巨头已经在新媒体领域形成了新的话语霸权,中国的数字出版产品如何在保障话语控制权的前提下进入国际市场并产生影响力,这是个非常迫切但又难于解答的问题。
版权输出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仍将是我国新闻出版产品出口贸易最为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但是,如何正确评价版权输出行为在新闻出版业“走出去”大局和国家文化影响力大局中的地位和作用,如何有技巧地通过版权输出行为营造良性国际舆论环境,这些都是值得审慎思考和深入研究的问题。
新闻出版产品实物出口领域的萎缩趋势是不可逆的。但是,随着中国新闻出版业国际市场格局的拓展,在周边国家和对华友好的发展中国家仍然蕴藏着无限商机,获得政府的适时推动和选择恰当的产品线(如汉语教材)可能是企业需要更多关注的环节。
印刷外贸出口额在接下来的几年之中仍将是十分可观的。但是,随着节能减排和人民币升值两大压力的不断升级,这一领域的拓展要取决于行业技术革新的程度。
总之,在数字化、全球化时代的国际新闻出版市场中,掌握核心技术、核心传播手段和核心传播渠道,进而获得对特定内容资源和客户资源的控制力,这不仅是新闻出版业赢得出口贸易竞争的关键所在,更是国家能否赢得强国竞赛的根本。而这些赢得竞争的关键点,对于后发国家、后发企业来说,掌控的困难一定是加倍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