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以人文关怀报道经济生活

以人文关怀报道经济生活

时间:2023-04-27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活动同人的其他活动方式一样,其最终目的都是保持和优化人的生命存在。人文视角侧重于人性的关怀,关注的是经济中的“人”和“人”作用下的经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视角是经济新闻报道的内在支撑点。

人是经济活动的主体,经济活动同人的其他活动方式一样,其最终目的都是保持和优化人的生命存在。因此,经济新闻如果只停留于物的层面,着眼于产量产值、技术手段、财富增长、发展速度和建设规模等方面,就会成为一种片面的经济新闻传播,不能很好地解释经济生活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不能把握经济活动的走向和趋势,不能对市场经济的发展提出自己理性的意见,最终迷失自己的方向。“把文化因素作为内生变量纳入经济分析中,显然扩大了经济分析的视野,比起那些只关注市场机制、劳动分工、物质资本等因素的纯经济分析,更有理论说服力。”[10]强调人的作用,可以使经济新闻摆脱传统经济报道的套路,而不是只盯着成本—效益,只在谋求利益最大化的功利心里打转转,而把价值判断和规范分析引入人的经济行为,把人的差异和经济的差异联系起来,把人的发展与经济的发展统一起来,一定能使经济报道在经济规律、科学理性与人文理性的有机融合的新台阶上实现新的发展。人文视角侧重于人性的关怀,关注的是经济中的“人”和“人”作用下的经济,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讲,人文视角是经济新闻报道的内在支撑点。其他视角是报道切入点的外在表现形式,作为支撑点的人文视角可以和其他视角一起进行“组合视角”运用。经济活动归根到底是人的活动,经济的发展与人的关系非常密切。因此,财经新闻报道不能只注重经济因素中的“物”、“利”等因素,而要把经济和新闻结合起来,体现人文关怀色彩,关注“人”和“精神”。

一、贴近受众日常生活,融入个体生活经验

一方面,财经新闻报道必须要来自于受众生活。生活中有很多的新闻可以报道,重要的是需要我们去发现和挖掘。英国《金融时报》的经典之作《“要发票吗?”》(魏成,2005年10月31日)正是从群众生活中取材的。报道的开头这样写:

“要发票吗?”

——在中国某城市的街头,一个中年男子锲而不舍地尾随着我,反复地、但诡秘地追问我,一直到确信我真的不感兴趣才罢休……

这句追问一直尾随了我多年,上述情景除了地点、人物、口音有所不同之外,其余基本一致。即使我后来去了加拿大和英国,但只要回中国出差或探亲,还是经常会听到这句熟悉的“问候语”。

这句追问甚至追到了英国——我最近经常收到来自中国的电子邮件,询问我是否需要发票。下面便是一封这类垃圾邮件的“问候”:

“风起云涌商潮滚滚,相信您是拔尖的成功人士,原谅我的打扰。我公司每月有剩余发票可以向外代开(普通商品、运输、广告),绝对低价正规。如有需求,欢迎来电洽商,我们一定尊重您的意见。”

看到这样的开头,也许你会哑然失笑,因为我们也曾经或正在经历这样的事件。然而,遗憾的是,我们没有从中发现新闻,《金融时报》发现了。围绕发票为何成“市”、发票市场的顾客、假发票也“与时俱进”等方面,《金融时报》进行了深入的采访调查,写得幽默生动,却又一针见血。英国《金融时报》的这一报道也许给《经济观察报》提供了启发。2005年12月10日,《经济观察报》也发表了一则有着类似角度的新闻:

火车站的塞卡人

周涛 华成

猜猜看,天天站在火车站逢人就塞上一张卡的工作能够获得多少报酬?12月8日上午,深圳火车站,两个来自四川的中专毕业生给出的答案是:月收入介于2000至5000元之间。

问题是,他们甚至说不出为之服务的这家公司老板的名字,其中一位叫杨俊的小伙辩解道:“我们可是一家大公司,在美国上市,好像叫纳斯达克,是吧?”“没错,我们在这里租的一平方米的小工作台每月都要几万块的租金。”另一位叫沈强的很得意。

接下来的场景估计您颇为熟悉——“免费赠送,可以预订优惠酒店客房、机票。”随后,我手里多了一张携程卡,这两个小伙子是携程深圳公司驻守在深圳火车站一楼的一个通道中的工作台成员。

他们每天西装革履并挂上工作牌工作7个小时:不断地向过往的旅客派发携程旅行网的会员卡,这是携程公司最直接的市场推广手段。该公司雇佣了超过1000位这样的“发卡手”,遍布全国几百个城市的火车站、长途汽车站、机场、边境口岸,以至于他们的高管们几乎不太可能有时间都巡视一遍。

……

另一方面,财经新闻报道应该反映群众生活,融入个体生活体验。《华尔街日报》在运用讲故事的方式中,最大的一个特点就是选择普通人物作为新闻报道的切入点,讲述该人物在某一经济事件中的生活体验。这正是一种人文关怀。如前文所引述的那篇《华尔街日报》的报道《中国利用扩大支出来避免蒙受它的邻国所遇到的麻烦》就是如此。这篇文章反映的是一个国家的宏观经济政策,主题宏大,但文章截取了一位73岁的安徽老农倪奶奶家致富的事例为线索,娓娓述说了近一年来在政府促进投资政策的带动下,许多城市都加快了基础设施建设,在这股投资热潮中,倪奶奶的儿子们为了脱贫致富纷纷奔赴大城市打工。通过辛勤劳动他们挣来了不少血汗钱,并利用这些钱改变家庭和家乡的面貌。这篇报道以小见大,运用了“华尔街写法”,融入个体生活体验,从单一的新闻事实中反映出中国经济改革的大趋势,人文视角在整个经济新闻报道中作为内在支撑点,就运用得非常成功。又如《第一财经日报》刊发的《中国收入分配40年变迁上海镜像》,记者通过上海一个普通的工薪家庭工资收入及家庭生活水平变化的故事,来反映中国居民收入分配的变化,以及这个家庭的喜怒哀乐的影响。胡先生“42元的月工资整整拿了10年,住单位4人一间的宿舍”,“卖掉了上海内环线的房子,在中环线附近买了115平方米的新房”,作品从这样细小甚至称得上有点琐碎的故事情节着手,形象地衬托出这样的宏观经济背景:计划经济体制下人们在领取低工资的同时,政府承担了职工大量保障费用;随着职工的工资逐年提高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展开,社会公平也慢慢提到了和“效率优先”同等重要的位置等。其实,再大的问题与百姓的生活总是有直接或间接的联系,从百姓生活中找出故事,使之与报道的主题结合起来,以平民化的视角,通过讲故事的形式切入经济活动与经济现象,以百姓的意识、眼光和态度来选择和处理新闻,就会让读者觉得可亲、可信。[11]

二、坚持普通人立场,关注公众利益

财经新闻报道选择民生视角,既是新闻宣传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的需要,也是新闻报道的内在要求。只有在财经新闻报道中贴近人、关注人,才能了解财经新闻的内在价值和核心意义。从民生谈国是,从人文谈经济,多点切入、大题小做、深入浅出,这才是实现经济报道“软着陆”的唯一有效办法。[12]1973年出版的美国经济学家加尔布雷思的《经济学和公共目标》这部至今读来仍富有现实感的著作提出,经济学应当关心人,应当关心社会公共目标。所以大量的经济问题其实就是民生问题,是关系公众利益的新闻。

媒体应该关注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普通群众的生活,站在群众的角度上,维护群众的利益,响应群众的呼声。如《21世纪经济报道》的《中国西兰花梦断日本,数万菜农损失过亿》,渗透了经济新闻记者对菜农切身利益的关注以及对他们遭遇的同情,虽然这是一篇呼吁政府完善对农产品检验制度的经济新闻报道,但字字句句体现了对中国普通农民的关怀,为普通农民呐喊。其报道对普通民众的感染力让人印象深刻。这则财经新闻报道的出发点是为了普通农民的切身利益有所保障,其报道的终点也是为了普通农民的权益而奔走呼号。由此可见,考察经济现象,决不能局限于经济、财经,必须将其与人联系起来,将视野从经济学、财经学向人文学领域拓展。财经报道应遵循这一思路,把分析经济现象、探索财经规律、培养经济理念的科学理性与研究人生境界的人文理性结合起来,挖掘财经新闻背后的深层信息,给大众带来更深层次的触动和思考。[13]《中国青年报》1994年4月12日的《菜价追踪》(记者苏会志、王进业)是一则非常优秀的关注民生问题的财经新闻报道。“菜篮子”问题关乎城镇广大居民的生计,如果解决不好,必然不利于保持稳定,最终不利于改革大业,故而中央领导十分重视。现在的情况是,上市的蔬菜数量、品种并不少,能满足居民的需要;但问题是菜价太贵,日日见涨,使居民难以承受。很明显,这是当前社会生活中出现的一个重大问题。两位记者的高明之处就在于他们紧紧抓住这个问题,不辞艰苦,追踪千余里,终于将其症结所在极真切地展示在公众面前。[14]这篇报道取得的成功,正是记者将群众利益放在首位,真正深入调查的结果。

为关注公众利益,媒体还应该主动通过议程设置,报道与公众密切相关的社会议题,发挥媒体的社会建构功能,切实解决群众问题。每到岁末年初,各大媒体都会组织年终报道,或盘点,或展望,然而,中央电视台财经频道却创新性地推出了一档大型电视互动特别节目《提问2010——百姓最关心的十大经济问题》,把通过十多家网站征集到的中国百姓最关心的经济、民生问题加以归纳和梳理,采访了百余位主管官员和权威专家,有针对性地解疑释惑。通过镜头,我们看到了一个个百姓故事,了解到这十大经济问题是什么,从国家部委领导的答疑到专家的解惑中,我们触摸到了信心的温度。不难看出,《提问2010》节目无疑在政府和百姓间搭建起了一座桥梁,在问答间实现了沟通,是一次经济新闻报道与人文关怀的成功实践。[15]

站在普通人的立场进行财经新闻报道,财经新闻工作者还需要告诉读者某一经济活动对人所产生的影响。当下人们生活在一个被经济所包围的世界里,任何一处经济信息、经济政策和经济事件都会对群众的生活产生重要的影响。从事财经新闻报道的记者和媒体,理应将其清晰地传递给每一个人。物价调整、利率调整、医疗改革、食品卫生安全、股市变动、公司并购或重组等都应该最终落实在“人”身上。1998年《经济日报》发表的整版文章《北京出租车调价:谁受冲击谁受益》,从消费者、出租车司机、出租车公司、黑车、新车型出租车五个角度进行了采访分析,回答了各方疑问,满足了读者需求。2004年10月28日,央行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这是中国自1995年7月以来首次调升贷款利率,自1993年7月以来首次调高存款利率。面对这样的金融信息,对整个社会行业和群众生活产生什么影响,是财经新闻报道应该重点予以报道的。2004年11月1日《经济观察报》新闻标题《加息后的金融业全景》正是对央行加息事件的报道。这则财经新闻报道就是选择了一个场景作为开头:

“我们都已经准备要走了,这时一位同事偶然地上了央行的网站。”一位交易员说。他看到央行网站上挂出了“上调金融机构存贷款基准利率”的消息。一下子,所有人都惊住了。在极短的时间内,通过各种传播渠道:短信、电话、MSN……每个行业人士口中只有三个字:“加息了!”

这个开头本身就是对央行加息这一硬新闻进行软化处理。随后,该新闻报道详细分析了“加息”对银行业、保险业、基金业等的全面影响,但是该报道并非局限于对各个行业的影响分析,而是落实到加息对各个行业里的“人”的影响。如:“保险产品对客户的吸引力将下降,新业务增长将受制约,同时利率上升后客户的退保率也会上升。”“在目前全球的加息背景下,应以23年为投资期,应相对减少股票和长期债券上的投资,加大对短期债券的投资。”这样的新闻报道,使得央行加息不再是遥远陌生的经济决策,它和我们熟悉的生活融合起来,变得和读者息息相关。

三、揭示经济生活中人的精神面貌

从人的角度写经济,即写人的观念的变化对经济的影响和经济的变化对人的影响,表现出人与经济的关系,这样最能揭示经济的本质,提升经济新闻选题的价值。温州经济迅速崛起时,许多记者大谈其成功的种种客观原因,而《经济日报》记者詹国枢采写的《神秘的温州人》却“独具慧眼”,看到了温州成功背后不可忽视的重要原因是温州人的深层人文精神:善创新、敢冒险、能自立。而之所以能养成这种性格,主要是得益于温州人的移民传统,“农商并举、义利并重”的地域文化以及求生存、求温饱的生存压力。这使得这篇报道在同类题材中脱颖而出,既明显多了份文化的厚重,又具备深刻性。经济新闻在价值取向上还应在传播经济信息的过程中,以人为中心,把经济新闻传播的视角转移到人的活动和市场上来,通过市场反映人的生存方式和生存状态,完成对人在市场中的活动的分析探讨,从而推动市场经济自身的理性发展。

从人的角度去写经济,不仅可以开拓和提升财经新闻报道选题的价值,而且可以丰富财经新闻报道的内涵,摆脱“见事不见人”的经济报道的弊端,使经济新闻报道变得有人情味。读者爱看某份报纸,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报纸有人情味”、“报道带有感情色彩”。在经济报道中采写出人的活动与感情,无疑会使报道更活泼,更具有人情味。从这个意义上说,写好写活财经新闻报道中人的活动,在财经报道中突出人文关怀,不仅是可行的问题,更是如何深入、全面、准确地报道好经济现象的问题;没有人的活动的经济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只是隔靴搔痒,当然更谈不上吸引受众了。[16]与此类似,《经济日报》1992年刊载范敬宜的作品《“老外”开始怕“老乡”》、《苏州人的性格变了》,通过新闻人物的性格变化和业务上的成熟来报道经济和反映社会的变化;《经济半小时》中的《20年20人》通过新闻人物的个性风采,使严肃题材引人入胜,采访理念、表达方式、对经济稿件的洞察开掘,以及在思维上的独特品性,都构成了个人魅力与节目魅力的最重要的支撑。这些报道都给人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产生了很好的传播效果。

【注释】

[1]紫枫:《中西报刊经济新闻差异初探》,《合肥联合大学学报》2000年第9期。

[2]印久青:《经济报道中如何运用好经济数据》,《数据》2005年第8期。

[3]赵红:《转变发展方式背景下经济报道的提升》,《中国记者》2012年第2期。

[4]李波:《让新闻报道中的数据活起来》,《记者摇篮》2012年第3期。

[5]俞萍丽:《数字妙用写华章——经济报道中的数据运用》,《新闻实践》2001年第9期。

[6]黎勇:《从数字中寻找故事从故事中体现思想——经济报道提高可读性和深化主题的一种思路》,《新闻战线》2006年第2期。

[7]黎勇:《从数字中寻找故事从故事中体现思想——经济报道提高可读性和深化主题的一种思路》,《新闻战线》2006年第2期。

[8]李希光:《畸变的媒体》,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81页。

[9]郭光华、侯迎忠:《优秀财经新闻作品评析》,清华大学出版社2011年版,第105页。

[10]单波:《经济新闻传播的文化学研究》,《现代传播》1996年第1期。

[11]周宪彪:《经济报道要“找故事”》,《新闻实践》2008年第6期。

[12]赵宗符:《当前经济报道的问题及创新》,《青年记者》2002年第9期。

[13]邓吉、王冉:《经济新闻中的人文关怀》,《媒体时代》2010年第12期。

[14]劳璧:《推荐一篇好通讯——〈菜价追踪〉》,《新闻知识》1994年第10期。

[15]范月岑:《经济新闻报道与人文关怀》,《新闻世界》2010年第7期。

[16]漆明明:《论新时期经济新闻报道的人文视角》,广西大学硕士论文,2005年,第3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