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中外出版业进行比较研究,既涉及研究的态度,又涉及研究的内容,还涉及研究的方法。要使比较出版学研究的成果科学、准确,具有实际价值,在比较出版学研究实践中注意以下几点非常重要。
1.要辩证地比较
比较研究的目的是取长补短,摸清出版业发展的普遍规律,以促进我国出版业的发展。比高低,实际上是为了找差距,明确自己的发展目标与努力方向,以利更快地发展我国的出版业。要正确地认识差距,就要对中外出版业的各自的长处和短处进行辩证的分析,切忌片面的自夸或自馁。国外出版业中,有许多值得我们借鉴吸取的东西,但绝不是“国外的月亮也比中国的圆”;同样,我国出版业在许多方面与世界上出版业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不少的差距,但也有不少的特点代表了世界出版业发展的进步方向。进行比较出版学研究时,就要对中外出版业的各种优缺点进行实事求是的分析,要防止主观与片面性,以确保研究结论的客观、公正。
探求中外出版业的异同,是比较出版学研究的重要内容,这种异同的探讨也必须辩证地进行。这是因为,首先,中外出版业中各种出版现象的同与异,不是相互阻隔,而是相互纠缠在一起的,同中有异,异中有同,因此,寻找中外出版业中的异同,必须在理清比较对象的异与同的辩证关系的基础上进行;其次,中外出版业的异与同,不是孤立地存在,而是受到许多因素制约而形成的,因此,我们的研究不能停留在对中外出版业异同点的表面归纳上,而要将对象置于一定的社会背景下进行比较,要对与比较对象相联系的各种要素进行辩证的分析,这样才能将异同现象中所蕴含的本质原因揭示出来。
2.要历史地比较
中外出版业的发展,都经历了一个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国的出版业以西汉末年的槐市上出现图书贸易活动为标志,已有了2000多年的历史;国外的出版业以古罗马于公元400年左右出现的商业抄书业出现为标志,亦有了1600多年的历史。各国出版业现状的形态,是长期发展历史积累的结果。
历史地比较,就是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认真深入地研究中外出版业产生的不同历史条件及其发展的不同历史轨迹,以寻求共同的发展规律。在中外出版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各国出版业的先进与落后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其发达与落后的原因也具有某些共性。如我国在唐宋以前,出版业处于世界上先进水平,纸的发明、印刷术的创造,不断地将我国的出版业的发展推向一个一个的高潮,但西方工业革命之后,铅活字的发明与机械印刷术的创造极大地促进了出版业的发展,西方发达国家成为了世界出版业的领跑者,中国的出版业则失去了历史上曾经有过的辉煌。对此种先进与落后相互转换的规律性的探讨,就需要历史地比较。
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来比较研究中外出版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揭示出版发展的历史规律性,而且有利于我们更好地继承我国出版业的优良传统,更好地树立我们出版人的民族自信心与责任感,使我国的现代出版事业尽快跨入世界先进行列。
3.要科学地比较
科学地比较,主要强调在比较出版学研究的具体操作实践中,要注意操作程序与方式的科学性。
首先,要优选比较内容。出版业的发展几乎涉及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但我们不能将与中外出版业的发展有关的所有内容都拿来比较,而应在具体操作之前,对比较内容进行删选,应选取那些最有价值、最能反映出版业的发展本质特征的内容来研究。如比较中外图书消费水平,既可比较人均购书额,又可比较人均购书册数,但能准确、真实地反映图书消费真实水平的,应该是人均购书册数。因此,在具体操作时,就宜选择人均购书册数作为中外图书消费水平比较的主要内容。
其次,要在精确地分析中外出版业中各种概念、范畴、命题含义的基础上进行比较。如我们要比较研究寄销制在各国出版业中的不同地位,就必须首先分析英国的试销制、德国的有条件订货制、日本的常备寄销和普通寄销等与我国现行的征销包退制在含义上的区别。只有认清了它们之间的差别,才能在对构成购销形式的各项具体内容进行比较时得出明确的结论。
此外,还要重视各种数据指标的精确性。运用大量数据进行定量分析,是比较出版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特征。因此,要确保研究结论的准确性,就要首先保证各种用来进行比较的反映比较对象客观事实材料的数据的精确性。要使用来进行比较的数据不仅在含义上一致,还要使其在精确度上,以及所反映的时间状态上也要保持一致。如反映出版物仓储效率的发运周期数据、反映出版物外贸费用水平的离岸价、到岸价、运费在内价数据等,都要保持在相同条件下进行比较。
【注释】
[1]时间为1997年1月24日。
[2]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一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54~255
[3]文东.2003中国书业数字全报告.中国图书商报,2004-06-11(5)
[4]信西.2000年中国版权情况简述.著作权,2001(1):13
[5]王大庆.北京国际博览会版权贸易首次实现顺差.光明日报,2006-09-07(1)
[6]季羡林.比较文学译文集·序.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2:2
[7]文东.2003中国书业数字全报告.见:中国图书商报,2004-06-11(5)
[8]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著作编译局编.列宁选集(第四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43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