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中外出版物消费方式的差异,是进行出版物消费状况比较的一个重要方面。所谓出版物消费方式,顾名思义就是指人们消费出版物的方法和形式。消费方法取决于出版物本身的自然属性,每一种特定的出版物都要用特定的方法来消费,比如纸介质的图书、杂志就用书面阅读的方式消费,而音像制品就需要利用特定的音像设备来消费,电子出版物必须借助电脑或电子阅读器消费。我们对中外出版物消费方式的比较侧重于比较消费形式,而不是孤立地去研究消费出版物的方法。
人们对出版物的需求主要是通过两条基本途径来满足的。一条是通过个人及家庭成员用自己的劳动收入到市场上自由采购出版物以满足个人的消费需要;另一条是通过社会公共消费基金的支付由社会提供可供消费的出版物以满足人们共同的消费需要。同这两条基本途径相适应,人们的消费方式具有两种基本的形式:个人消费与公共消费。出版物的个人消费是以出版物的个人所有为基础,自费购买,在消费者家庭范围内实行的消费。公共消费是以出版物归公共所有为基础的,在消费者家庭范围以外实现的消费。它是由社会公共组织,直接以社会服务的形态实现的消费,比如图书馆、学校、公司及社会团体购买出版物供社会大众或集体成员消费。
那么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在国内外出版物市场上的地位究竟如何呢?表50是部分国家个人购书册数在全国总销售册数中的比重。
表50 2002年部分国家大众消费占全国总消费中的比重[30]
从消费方式看,世界主要发达国家中个人及家庭仍是购买图书的主体,是市场增长的主要驱动者,图书馆及教学等机构的图书消费有所下降。2001年我国读者自费购书比例由1999年的46%上升到57.7%,购买杂志的比例由47.8%上升到60.2%,都首次超过半数,表明中国自费为主购买书刊的消费市场已经基本形成。
我国图书市场公共消费比重逐年下降,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一是个人消费水平的增长。自1990年以来,我国居民的人均可支配收入和生活消费支出一直呈上升趋势。在个人消费支出不断增长的同时,个人图书消费水平也随之增长,从而促使图书市场个人消费比重不断攀升。二是因为我国书价上涨,而公共图书馆、大学图书馆等公费购书大户购置费的增长幅度赶不上新书新刊价格上涨的幅度,他们受经费困扰而使其购书比重实际上处于连年下降的趋势(见表51)。
表51 全国公共图书馆年购新书情况表[31]
表51中的数据清楚表明,全国公共图书馆年购新书总数基本上是逐年下降的。2000年虽有回升,但幅度很小。就以稍有回升的2000年与1985年相比,下降的幅度高达55%,2000年新购图书量还不及1985年的1/2。表52~54是中、美、英三国图书馆购书经费情况表。
表52 2002年中国公共图书馆支出状况[32]
表53 2000年英国图书馆购买图书的花费[33]
表54 2002年美国公共图书馆支出状况[34] (单位:美元)
虽然英国和美国都是以出版物个人消费为主的国家,个人消费所占比重均高于中国,但两国用于出版物公共消费的支出仍比中国要高出许多。就消费效率而言,个人消费和公共消费相比,由于后者能使一册图书或一份报刊为多人多次使用,是一种效率较高的消费方式。因此,日本、美国以及西欧的一些发达国家,都能在社会经济发展的同时及时地增加对公共事业的投资。鉴于此,我国也应高度重视对科技文化事业的投资,尤其是增加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以刺激图书市场公共消费的发展,使图书市场的消费效率不断提高。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