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时代的中华文化传播——以网络传播为例
尉天骄(河海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新闻传播学系教授)
目前,学术界对于“全球化”还没有统一的定义,尤其在对“文化全球化”的评价方面,褒贬抑扬的态度有很大差别。虽然经济全球一体化不等于文化也需要全球一体化,但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文化全球化是必然趋势,差别只在于如何界定和评价它。笔者赞成这样的观点:“文化全球化是指世界上的一切文化以各种方式,在‘融合’和‘互异’的同时作用下,在全球范围内的流动。”[1]全球化时代,不同文化之间,一方面存在着西方学者所说的“文明的冲突”,另一方面是渗透、影响、共存共荣。中华文化在全球化时代的传播,包括本土传播和国际传播[2]。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理想效果是既要“拿过来”,又要“送出去”,使中华文化在全球化格局中发挥应用的影响和作用。
一、信息全球化标志着文化全球化的真正到来
如果把哥伦布发现美洲新大陆视为经济市场全球化的开始,那么,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所说的“全球化”就已经包含了文化的内容:“资产阶级,由于开拓了世界市场,使一切国家的生产和消费都成为世界性的了……物质的生产是如此,精神的生产也是如此。各民族的精神成了公共的财产。民族的片面性和局限性日益成为不可能,于是有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3]这里说的是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在世界范围的交流和相互影响,还不是今天所说的全球化的意义。对于文化领域来说,20世纪后期,由于网络(主要指因特网,下同)的普及而带来的信息全球化,才真正标志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
“地球村”是现在通行的说法。撇开学者对“地球村”的种种不满(比如说它实际上是一个不平等的、充满霸权的村子,或者说它只是一个遥远的神话等等),单从信息传播的角度看,网络的确使世界成了“地球村”,全球愈益紧密地被联结成一个整体,传播与交流之间巨大的物理距离在网络上消弭了,不同国家、区域间的信息传播(发送、接收、处理)可以在瞬间完成。这对于文化传播来说是前所未有的。
在文化全球化时代,国际传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从大众传播角度看,书刊、报纸、广播、影视等传统媒介通常都是有国界限制的,而且都是单向传播。个体之间的传播限制也很多,通常只是在亲友、熟人之间点对点的传播,范围极为有限,条件上还存在着许多障碍和困难(比如国际信函邮件费时费日、国际电话资费昂贵),这都大大影响了彼此之间的沟通和交流。网络作为新兴的大众传播媒介,提供了全新的文化交往环境,实现了开放性的、无边界的传播,把大众传播、组织传播、人际传播融合在“一张网”上,而且具有交互影响的优势。有学者将此概括为:“以因特网为核心的当代互动类传播网络的形成则为社会网络成员之间的互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自由。”[4]现在,只要具备一定的条件和技能,就可以上网浏览全球网站,遍知天下最新之事。比如,可以看到全球中文原创作品网“榕树下”的作品和评论,中文网站“五柳村”上关于文化问题的热烈讨论,可以知道外国某华文刊物正向全球约稿……海外华人也能登陆中国网站浏览新闻,获知信息。网络传播不仅仅限于网站,电子邮件、QQ、MSN等也是网络传播的重要组成部分,人们可以快捷、方便地收发电子邮件,发布信息,约稿投稿,与不相识的人在网上聊天、切磋讨论。诸如此类,都给中华文化的传播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网络上的信息接收和交流构成了重要的传播现象。只有网络传播才是真正的世界传播,网络带来的信息全球化才标志着真正的文化全球化。
有学者说,在人类文化的变迁中,第一代文化是以语音为载体,第二代文化是以文字为载体,第三代文化则是以电子——电磁波为载体。这种说法其实不尽准确。第三代文化的“电子——电磁波”只是传播过程中科技意义上的载体,至于呈现出来的文化意义上的载体,并不是电子——电磁波。同是以电子——电磁波传送的信息,电话呈现出来的是声音;电影、游戏、动画中,呈现的图像、声音居多;网络是声音、图像、文字并用的多媒体,但在传播体系性、文本型的文化成果时,通过键盘输入的是符号的编码,显示屏上呈现出来的主要是文字符号。就传播媒介来说,电话(含手机)也是双向的电子媒介,可以快捷地实现国际传播,但其文化传播的功能有限。通电话使用日常口语,表达是随兴的、不系统的,通常只能传播简短信息、日常问候。口头语言转瞬即逝,具有不确定性,在传播体系性的文化内容时,局限性就非常明显。而在网络环境中,以文字为载体的传播是系统的、固定的、可视的,可以保存、复制、打印,也可以编辑、再传播,因此特别适宜于传播文本型的精神产品。网络上的跨地域文化传播,虽然具有声音、图像、文字并用的多媒体特点,但仍以文字符号为主,这是网络传播的巨大优势。在网络上进行文化传播的人,运用最多的就是文字。
当前,网络上运用中文(汉字)传播的中华文化,主要是在中国人和华人圈子里。在“地球村”里,华人圈子人数众多,以汉语为母语的人数约有13亿,再加上华人圈子以外懂汉语的人,从理论上说,中文网络传播的参与人数是巨大的。有学者指出,全球化时代中文网络在文化方面的价值体现在:提升中文在全世界的价值;广泛传播悠久和丰富多彩的中华文化;保持全体中国人和全球华人的文化认同;为全球化时代文化多样性提供切实保证[5]。电脑和网络技术的发展,给中华文化传播带来了极大的推动力。
二、中华文化的传播在网络时代显示了活力
运用中文的中华文化国际传播主要面向三个区域:海外华人社区、传统的汉字文化圈(朝鲜、韩国、日本、越南等)、辐射圈(世界其他国家或地区懂中文的人)。网络上的传播也是如此。从本原上说,汉语的方块字与在西方拼音文字符号基础上产生的电脑和网络存在着距离。
“五四”时期就出现过“中国文化落后皆因汉字落后”的观点。电脑被创造出来以后,西方迅速进入了文字信息处理电脑化的新时代,而直到20世纪70年代末,汉字还不能输入计算机,打印设备也无法实现汉字输出。因此,汉字能否与现代高科技接轨,不仅是一个技术上的难关,更是一个重大的文化考问:中华文化能不能迈过现代化这道门槛?当时有人对此持悲观态度。80年代初,汉字输入技术问世,但普及的广度不够,还有人对用电脑写作和传播的实际价值(主要是书写速度)充满担心。而事实证明,随着汉字输入技术取得重大突破,输入方式多样化了,电脑写作也越来越普及,在熟练者手中,电脑汉字书面表达的速度不低于拼音文字,也大大超过了手写速度。这不仅解决了汉字输入的应用技术,更是解答了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现在,一个使用汉语写作的人,不管在世界的哪个角落,只要有相应的设备和软件,他都可以在电脑上写下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可以在网络上用汉字写发E-mail与他人交流。
电脑的长处在于它强大的记忆和计算功能,但这是就一台独立的机器而言的。如果把电脑放到网络背景下来看,情况就远远不是这样。在网络时代,不能简单地把电脑看作是帮助人处理复杂信息和数据的工具,它的本质是为了帮助人们更好地进行交流(传播)。早在20世纪60年代,美国行为心理学家、最早的互联网精神领袖克莱德就再三强调:“电脑(computer)不是计算机(calculator)。”电脑的作用只有在网络中才能充分体现出来,甚至可以说,电脑就是为网络而生的。网络提供了一种信息平台,具有丰富的内容和特殊的表现手法,有着新奇、丰富、智能等特性,给受众以全方位、多维度的信息形式和思维空间;网络技术的互动传播,消除了地域差异、种族歧视、宗教信仰、风俗习惯等因素,提供了“无障碍”的人际交往的环境,具有多元性、匿名性、交互性、平等性等多种特点,网络文化呈现的自主性和开放性是“史无前例”的。利用电脑存储和网络链接的优势,处理信息的能力大大增强,而且极大地促进了文化产品的传播。
传播对于文本型的精神产品来说非常重要,文本的影响与传播范围密切相关,而传播范围又与可复制程度成正比。一段刻在石面上的碑文,由于可复制程度低,传播范围就不可能广泛,影响力也就受到限制。印成书页的文字,传播范围就大大扩展了。在传统的文化活动中,纸质媒体(书籍报刊)的版面总是稀缺资源,很多人的写作找不到发表的园地。这对于传播是一个巨大限制,一方面影响了文化传播的广度,同时也压抑了许多人精神生产的热情。现在利用电脑、网络写作,电子文本无限的可复制性决定了传播、交流范围的扩展和影响的扩大。网络为传播和交流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发表不再是瓶颈。写成作品,只要作者愿意,可以复制成随意多的份数,即刻就可以利用贴帖子、发电子邮件、网上投稿等形式在网络上与人交流,而且瞬间就可以被远在万里之外、身处异邦的陌生人接收、浏览。电脑加上网络,使信息流动高度自由,传递快捷方便,传播的障碍大大减少,不仅提高了写作的效率,而且根本上改变了写作的性质。网络的本质是开放,利用电脑、网络,写作不再是个人封闭的自我倾诉或少数人的相与欣赏,而是真正实现了面向社会、面向世界。20世纪90年代以来,很多作家、学者纷纷“换笔”,并对用电脑写作欢喜不已。现在,从小学生到六七十岁的老人,很多人都兴致勃勃地学习电脑写作、学习上网。从情感上看,这种社会行为的深层,既体现了赶上世界文化先进潮流的热情,又有着民族文化自豪感的基础。从这一意义上,既可以说电脑化、网络化对中华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产生了巨大的推进作用,也可以说中华文化经受了现代高科技的考验,显示出了它与时俱进的活力。
三、网络时代中华文化传播面临的问题
如前所述,网络极大地推动了中华文化的传播,尤其是国际传播。中国大陆网络传播的发展速度很快,这对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传播是具有积极推动意义的,但同时也存在着明显的问题。
首先是发展的背后隐藏着结构性和区域性的差异。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006年7月21日发布的《第十八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的数据,截至2006年6月30日,中国的网民总人数为1.23亿人,与去年同期相比增加了2 000万人,网民数位居世界第二。互联网渗透率为9.4%(“第十七次报告”统计为8.5%),远远低于欧盟国家的49.8%和美国的68.6%。也低于世界平均水平的15.2%。中国的网络传播实力与西方发达国家存在着数字鸿沟。在中国内部,又存在着东部与中西部之间的数字鸿沟。东部网民数占到了全国网民数的57.8%,超过了中西部网民数总和;东部IP地址数占全国总量的62.4%,超过了中西部总和的1.6倍;东部拥有域名数和网站总数则分别占到了全国总量的78.5%和79.9%,接近中西部总和的4倍。可以看出,目前中国绝大部分的网络资源集中在东部地区。据估计,在最近一段时间内,东部与中西部网络传播的不平衡现象还会继续存在。中西部的网络传播弱势不仅影响到文化的本土传播,也影响到对外传播。
其次,网民的普及率还比较低,30岁以下的网民尤其是低龄网民占了绝大多数。娱乐成为中国互联网经济的主流,这在世界互联网领域是一种很特殊的现象。网民的低龄化、网上活动的娱乐化不仅影响我国互联网经济的成熟和发展,也不利于中华文化的广泛传播。
第三,语言成为网络活动中的一道门槛。信息技术、网络技术是在西方科技发达国家产生的,网络世界存在着不合理的国际信息传播秩序,网络上西方拼音文字(主要是英语)占据霸权地位。而世界使用人数最多的汉语,在国际网络世界只占大约1%的比例,因特网上大量信息是以英文的文字符号进行传播的。说“不懂英语便失去信息接受和传播能力”固然有些夸大其词,但问题的另一面是,中文信息在网络世界只占很小比例,与国人中还有相当数量的人因为英语障碍不能上网而互为因果。目前直接以中文上网还存在障碍,中文.cn域名还没有实现技术上的完全支持。网络的特点是“占有即拥有”,如果网络上能增加更多的汉语网民,就可以迅速增加虚拟空间里中华文化的分量。
第四,汉语内部还没有实现高度的一致性。汉语的使用人口虽然众多,但汉字有简化字与繁体字之别。目前中国大陆与中国香港地区、中国台湾地区的汉字编码方式不统一,邮件往来等方面经常会出现“乱码”。文化体系上的不衔接直接影响了中华文化在网络环境中的传播。
参考文献:
1.程曼丽主编:《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2.闵大洪:《全球化时代中文网络的价值》,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1期。
3.鲍宗豪:《网络对我国社会文化的推动与影响》,载《探索与争鸣》2001年第2期。
4.《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第十六次、第十七次、第十八次)。
【注释】
[1]但海剑:《“文化全球化”概念的界定》,文化研究网。
[2]本文中的国际传播是狭义的,指以大众传播为支柱的国与国之间的传播。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224页。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21页。
[4]杨伯溆:《社会网络化与地域场所化》,见程曼丽主编:《北大新闻与传播评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页。
[5]闵大洪:《全球化时代中文网络的价值》,载《新闻与传播研究》2001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