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作为社会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开展全民阅读的必然平台和便利场所,是组织阅读、提供阅读的社会机构,读者服务及其阅读活动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起点和归属,其数量和质量则体现着图书馆社会价值的大小。因此,对它的研究始终是图书馆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图书馆界对阅读行为及指导的研究通过对其形式、方法、结构等问题的探讨,讨论图书馆阅读服务的内在本质和深层结构,探索“图书馆阅读”、“社会阅读”等阅读行为的内在生理机制和心理动程及其外部社会联系,唤醒读者的阅读意识,培养读者的阅读能力。本书将通过文献统计和主题分析对2000年至2012年以来的阅读研究作一个概括和评价。
(一)基本概况
我们以CNKI数据库为蓝本,根据篇名以“图书馆”并含“阅读”为检索词,设定年限为2000年至2012年进行检索,共计检索到文献2200篇。具体分布年代如下(见表1-1):
表1-1 2000—2012年图书馆阅读研究论文统计
(二)研究特点
1.研究成果呈上升趋势
通过表1-1可以看出,从2000年以来学者们对于图书馆阅读的研究呈递增趋势,研究文章数从开始的0.7%比例到近几年的12%以上,2009年到2012年有上千篇以上的论文探讨了图书馆阅读的问题,这明显是受数字化、网络化浪潮的冲击,使图书馆阅读研究达到了高潮。
2.研究主题高度集中
阅读研究是一个内容广泛的领域,根据研究内容的侧重点不同,将2200篇文章去除重复和不切题的文献,剩余2179篇,对其所分布的主题范围统计如下(见表1-2):
表1-2 2000—2012图书馆阅读研究论文主题统计
通过对表1-2进行分析,得出学者们对图书馆阅读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五个主题:
(1)图书馆阅读服务工作
阅读服务是图书馆读者服务的重要工作,为了更好地服务读者,扩大图书馆服务范围,方便读者对馆藏资源的利用了解和研究。做好图书馆服务工作是指导读者阅读的前提和基础,所以图书馆阅读推广工作成为研究的基本内容。以“图书馆应对阅读策略”和“图书馆阅读推广”为主要内容的文章在500篇以上。
(2)图书馆对阅读的指导
受诸多因素的影响,读者在阅读活动中会产生种种偏差,为了控制和优化阅读活动,便产生了阅读指导工作。图书馆的阅读指导服务是针对读者的个人需求,了解读者的阅读心理与行为、阅读兴趣、阅读能力,协助读者鉴别与选择适合的阅读素材,指导读者如何阅读,包括阅读内容与方法的指导,以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并提升读者的阅读能力。这是一项全社会都在关心的工作。倡导阅读是图书馆社会教育职能中不变的核心部分,阅读指导也向来是图书馆工作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和方法,公共图书馆理应在引导阅读、促进读者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发挥重要作用。因此,对它的研究也成为阅读研究中的最重要内容之一,并且是学者们研究论文产生最多的一个领域。
(3)读者阅读教育
读者阅读教育是图书馆对读者进行阅读能力、信息素养以及通过阅读活动对读者进行综合素质教育的过程,不同于阅读指导。近年来随着网络、多媒体技术的发展,图书馆教育工作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充分利用图书馆的馆藏文献,适当对读者进行阅读教育是图书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读者成分多种多样,文化程度参差不齐,阅读的媒介因人而异,所以使图书馆的阅读教育发生了变化。特别是2008年以来,有关对读者用户进行信息素养和创新能力教育的文章逐渐多起来,并成为读者教育研究中的主要内容。
(4)阅读活动的调查分析
2006年是我国从国家层面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开始,利用世界读书日的契机推动国民阅读和阅读活动的开展,有效地推动了阅读学研究的深入,阅读研究与阅读实践活动同步展开。图书馆界开展阅读推广活动的研究成绩显著,这不能不说是由于全民读书活动的广泛开展而产生的动力,阅读调研报告分析作为读者阅读倾向实证研究的主要途径,占据了阅读研究的10.1%。
(5)阅读疗法
阅读疗法是提高人的心理素质的一种心理疗法,是以文献为媒介,将阅读作为保健、养生以及辅助治疗疾病的手段,使自己或指导他人通过对文献内容的学习、讨论和领悟,养护或恢复身心健康的一种方法。读者在专业引导者的指导下,有计划、有引导、有控制地阅读图书和其他文献资料,借以促进心理的健康成长或者辅助医治疾病,特别是医治情绪、情感方面的紊乱病症。
现代社会由于社会压力不断加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心理健康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社会各个群体的人们由于处于社会变革时期,面对生活、学习、就业等诸多人生问题。有心理问题或障碍的人数在逐年递增,图书馆界的学者们因势利导地开展阅读疗法的研究,通过有指导的阅读帮助解决预防各种心理问题或疾病、健全心理素质、缓解精神压力、提高心理素质。
学者们以科学实验、问卷调查等实证研究为主,主要围绕休闲阅读、阅读医疗、阅读养身等进行研究。
(三)图书馆阅读研究存在的主要问题
1.研究主题有待广泛
近十年来,图书馆界的阅读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成就,但是也存在着研究主题分布不均、研究方法单一,以及部分研究领域尚处于空白状态等问题。在大量的阅读研究中,阅读社会学、阅读文化和阅读史研究相对薄弱,相关文章相对较少,对农民、企业的阅读行为、阅读需求、阅读规律的研究更是凤毛麟角。
2.研究深度有待提高
在研究深度上,普遍存在着经验描述多的问题,缺乏理论深度的论述,如图书馆读者的阅读行为研究、图书馆员的阅读指导研究、图书馆在社会群体性阅读活动中的作用研究等问题都需要进行深度的理论挖掘。此外选题雷同,赶时髦,重复研究严重,如高校读者需求、高校阅读指导、图书馆与素质教育等等。没有得到理论学术界应有重视,缺乏能够起学术带头作用的专家学者。
3.实证研究有待加强
阅读研究的实践性较强,需要从大量的实践活动中去搜集资料,归纳整理,以便从各种类型图书馆的读者群体、各异的阅读需求、不同的阅读方式中寻找阅读行为的规律。目前,图书馆阅读研究往往对具体的实践性较强的问题缺乏关注,即使有所涉及,也多是纸上谈兵,对问题的解决作用并不太大,这造成了理论的论述往往缺乏有效的支撑,显得空洞无力。目前,阅读研究对图书馆阅读活动实际指导作用还很有限。
新媒体环境下图书馆阅读研究是图书馆工作的新课题,学者们对图书馆阅读已经做了大量的探索,取得了不少成果,许多深层次的问题有待进一步挖掘。这既为图书馆提供了广阔天地,也昭示着阅读研究的美好前景。
【注释】
[1]汉语大词典编纂委员会:《汉语大词典》,汉语大词典出版社,1993年,第121页。
[2]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现代汉语词典》,商务印书馆,2005年,第1684页。
[3]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编辑委员会:《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5年,第505页。
[4]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152033.htm。
[5]王余光:《中国读书大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37页。
[6]胡继武:《现代阅读学》,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0页。
[7]彭聃龄:《语言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91年,第281页。
[8]鲍晓倩:《阅读改变人生》,中华读书报,2003年11月第6期。
[9]王余光:《中国阅读文化史论》,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第5~6页。
[10]王欣欣:《阅读的本质与图书馆服务》,图书馆论坛,2006年2月第2期。
[11]刘元荣、王凤英:《网络文献阅读研究》,吉林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6页。
[12]朱永新:《阅读,让城市更美丽苏州创建书香城市纪实》,人民出版社,2011年,第10页。
[13]韦志成:《现代阅读教学论》,广西教育出版社,2000年,第18页。
[14]陶行知:《新旧时代之学生》,《申报》,1931年11月26日。
[15]阿尔维托·曼古埃尔:《阅读史》,吴昌杰译,商务印书馆,2002年,第6~7页。
[16]李长喜:《中国大学生百科全书》,辽宁教育出版社,1996年,第339页。
[17]百度百科[EB/OL]:http://baike.baidu.com/view/300107.htm。
[18]王余光:《中国阅读文化史论》,许欢编,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7年,第6页。
[19]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55页。
[20]张素杰、刘文慧:《现代图书馆读者工作》,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第97页。
[21]梁彦斌:《读者学》,黑龙江教育出版社,1990年,第66页。
[22]王余光:《中国读书大辞典》,南京大学出版社,1993年,第343页。
[23]袁琳:《读者服务的组织与管理》,武汉大学出版社,1998年,第119页。
[24]黄葵、俞君立:《阅读学基础》,武汉大学出版社,1996年,第96页。
[25]卢盛忠:《管理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6年,第11页。
[26]夏侯炳:《参考咨询新论》,江西人民出版社,2004年,第308页。
[27]曾祥芹:《汉文阅读学导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76页。
[28]曾祥芹:《汉文阅读学导论》,中央文献出版社,2004年,第192页。
[29]俞君立:《论阅读原则》,山西图书馆学报,1996年第2期。
[30]张雅坤:《孔子、孟子、荀子在我国古代阅读研究中的开创与奠基作用》,《北京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1992年第2期。
[31]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7页。
[32]中国网:《论叶圣陶“易读性”的编辑思想》,http://www.china.com.cn/chinese/zhuanti/ yst110zn/685383.htm。
[33]韩雪屏:《中国当代阅读理论与阅读教学》,四川教育出版社,1998年,第14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