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人大宣传的主导责任

人大宣传的主导责任

时间:2023-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在人大宣传方面,人大及其常委会是以宣传者的身份出现的。因此,要搞好人大宣传,人大及其常委会主管宣传的同志,要增强宣传工作的责任感,担负起主导责任。目前,全国各级人大常委会宣传意识不断增强,从创新机制增强人大宣传动力入手,建立了“四项机制”。形成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主抓,人大机关负责,有关部门参与,上下贯通的宣传工作格局。

在人大宣传方面,人大及其常委会是以宣传者的身份出现的。它不但是人大宣传的组织者,也是人大信息的发布者。宣传者的自身形象是决定宣传成效的重要因素,在有些情况下还是起决定性的因素。因此,要搞好人大宣传,人大及其常委会主管宣传的同志,要增强宣传工作的责任感,担负起主导责任。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新形势下的人大宣传工作,就要提高思想认识,充分认识人大宣传工作是党的宣传工作的重要部分,充分认识人大宣传工作在促进人大工作中的重要作用,充分认识人大宣传在新形势下面临的挑战。只有把这些认识提高了,才能眼明心亮,对宣传内容、宣传对象范围、宣传时机的把握、宣传方式的运用等心中有数,把握主导权。

第一,在宣传效益中,起最后决定性作用的是宣传内容。如果人大宣传提供的宣传材料言之无物,老生长谈,空发议论,受众就不爱看、不爱听,其宣传实效就被削弱了。相反,通过人大工作实践,让事实说话,接近与受众的距离,把老百姓想说的话说出来,把为老百姓办的事写出来,这样的宣传材料就有说服力。一切维护人民利益的内容必然为人民所欢迎、所接受。

人大宣传的内容还要对现实有指导意义,增强宣传工作的活力。2013年12月19日,张德江委员长在《中国人大》杂志社的讲话中指出:“人民期待更多地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这一主要民主渠道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和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期待更多地发挥人大代表在党和国家密切联系人民群众方面的桥梁纽带作用,更加深入地了解民情,更加充分地反映民意,更加广泛地集中民智。这就要求我们进一步发挥新闻宣传在密切人大与人民群众的联系方面的重要作用,把人民群众的意愿和呼声有效地汇集反映上来,为人大常委会开展立法、监督等工作提供依据和参考;把人大为民履职,为民谋利的立场、行动和成效更广泛地宣传出去,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目前,全国各级人大常委会宣传意识不断增强,从创新机制增强人大宣传动力入手,建立了“四项机制”。一是领导责任制。形成人大常委会主要领导主抓,人大机关负责,有关部门参与,上下贯通的宣传工作格局。二是目标任务分解机制。制定了年度宣传任务目标,分解到个人,坚持一季度一通报,年中一展现,年终一总评。三是通联机制。建立了与党委宣传部、法院、检察院和新闻媒体的联系制度,形成人大宣传工作的强大合力。四是重点帮促机制。一方面人大研究室的同志对新进人大机关工作人员及部门宣传人员进行重点指导,另一方面通过会议培训等形式加强培训,提高整体宣传水平。

第二,面对挑战,把握人大宣传时机。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宣传的需求是不同的,宣传效益也有所不同。

在当今时代,思想领域和舆论环境发生了深刻变化。从国际范围内看,各种思想文化交流、交融、交锋更加频繁,国际文化领域斗争复杂深刻,一些西方国家加紧对我国进行思想文化渗透,我们在意识形态领域面临的斗争和较量是长期的、复杂的。从国内看,社会上对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问题,对待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还存在模糊认识甚至是错误的观点。从传播媒介看,以互联网特别是移动互联网为代表的新兴媒体兴起,正在改变传播模式和传播渠道,导致舆论生态更加复杂。这就要求我们高度重视并时刻关注社会思想、舆论环境、传播媒介等方面发生的新变化,出现的新问题,迎接挑战,牢牢把握人大新闻宣传的主动权和主导权。

坚持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把握好宣传时机。一般来说,在社会思潮泛滥时期,对社会局势稳定的影响是比较大的,如果正面新闻宣传乏力,负面宣传就会乘虚而入。各种新情况每日每时都会出现,社会问题错综复杂,发展趋势琢磨不定,人们感到不能把握自己的命运时,就会急于寻求各种解决问题的办法,澄清各种疑虑。这样一来,宣传就对受众有很大的吸引力。人大新闻宣传工作者要面对挑战抓住机遇,审时度势,大力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第三,加强和改进人大宣传工作。目前,人大宣传工作仍是一个薄弱环节,宣传力度和方式与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性质、地位和作用还有很大差距,与民主法制建设的发展形势还不相适应,人大宣传还没有真正走出人大,还没有真正发挥其应有的积极作用。如何加强和改进地方人大宣传工作,是新时期人大工作的一项重要而紧迫的任务,是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的重要环节和有效措施,也是做好宣传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做好新时期的地方人大宣传工作,不仅是对国家权力机关工作活动的宣传,而且是对公民进行社会主义民主和法制教育的社会系统工程,对于有效推动人大工作的进一步开展,为人大依法履职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