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日记体通稿

日记体通稿

时间:2023-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严肃、一丝不苟是我们对传统新闻通稿的基本印象,特别是科技新闻,专业术语的大量存在往往使其更加“冰冷”,使读者产生距离感。这些稿件把玉兔微博作为报道对象,通过对月球车登月的新闻事实和微博传播及其反响的综合报道,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新闻通稿写作模式,拟人化、生动有趣、富有感情色彩是其重要特点。

严肃、一丝不苟是我们对传统新闻通稿的基本印象,特别是科技新闻,专业术语的大量存在往往使其更加“冰冷”,使读者产生距离感。新华社有关“月球车玉兔”的通稿报道却全然不同,在微博报道、微信报道和网站报道的素材积累基础上,通稿也有了与以往不一样的“新面孔”。比如“玉兔日记”系列稿件——《“玉兔”日记:我的奔月之旅》《“玉兔”日记:我也遇到了一点问题》《“玉兔”日记:我的月球印象》《“玉兔”日记:新年好!地球》等,新华社的记者们称之为“日记体通稿”。这些稿件把玉兔微博作为报道对象,通过对月球车登月的新闻事实和微博传播及其反响的综合报道,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新闻通稿写作模式,拟人化、生动有趣、富有感情色彩是其重要特点。

本书选取一篇新华社通稿《“玉兔”日记:我的奔月之旅》(见附录)为例,对其新闻话语进行详细分析。这篇通稿集纳了三则“月兔日记”,分别记录了月球车起飞、近月、落月的过程。开头交代了“月球车玉兔”在新浪“开”了微博,特邀玉兔“写”了几篇日记……用拟人化的手法引出下文的三则日记。除了“日记体”外,与传统的新闻通稿相比,这篇通稿在语言表达方式上有以下几点不同之处:

第一,充满科幻色彩。三则日记仿佛是一篇题为“月球故事”的科幻小说的开篇,男主角是月球车玉兔,其他人物包括师父、嫦娥大姐、嫦娥二姐、嫦娥三姐等,情节就是玉兔和嫦娥三姐离开地球,靠近月球,然后登上月球的历险过程。其中,穿插着讲述一些航天科普知识。这样的科学新闻以前是闻所未闻的。常见的科学新闻一般是严肃而严谨的,而这篇新闻稿则把事实与想象力相结合,把科普与科幻融为一体。

第二,使用戏谑的网络语言。这篇稿件从网络语言中汲取了不少养分,使用了很多来自网络的戏谑语言,比如“一头栽进月球君怀里”“有好多相机,但不是用来自拍;还有五星红旗,用来mark”“打开太阳能电池板接收来自太阳君的能量”等。这些语言增加了通稿的趣味性、可读性和吸引力,让人眼前一亮,忍俊不禁。

第三,富含感情。一般来说,新闻通稿要避免使用有感情色彩的词汇,这篇通稿却“反其道而行之”,使用了许多表达感情的语句。比如“现在我的心情其实特别紧张”“难是难了点,但是我们有信心”“不知道为什么,忽然有点难过”“师父听到这句话时,脸好像更黑了一点”等。

此外,还有一些通稿虽然没有使用“日记体”,但是把新颖的网络语言和热播的电视节目用语写入标题和正文,受到年轻读者的欢迎,如《玉兔:Hi,我醒了》《让玉兔做主》《“玉兔”故障牵动地球心》《玉兔去哪儿》等。与社会化媒体层和新媒体供稿专线层相比,通稿层所传播的信息更加凝练,但是,由于趣味性和互动、情感元素的引入,这一层的信息与此前的通稿相比更加灵动、吸引人。以通稿《“玉兔”故障牵动地球心》为例,首先,标题就充满了科幻色彩和人情味儿。按照以前的通稿模式,应该拟定的标题是“月球车发生故障 网友表示担忧”,语言平实,不带感情色彩。其次,正文中大量引用网友的精彩评论,包括网友模拟“玉兔”语气续写的科普片段以及想象若干年后发生的事情等[16]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