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内容分发方式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内容分发方式对传播效果的影响

时间:2023-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从内容分发方式来看,传统的新闻生产是“传-受”单向模式,专业机构把生产好的新闻作品传播出去,受众被动接受。比如电视的播放,就是典型的单向模式,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只是“沙发土豆”[3],把电视节目照单全收,所谓的选择也不过是在不同频道之间的转换而已。另一方面,内容分发的平台和渠道丰富而彼此交织。

从内容分发方式来看,传统的新闻生产是“传-受”单向模式,专业机构把生产好的新闻作品传播出去,受众被动接受。比如电视的播放,就是典型的单向模式,坐在电视机前的观众们只是“沙发土豆”(Couch potato)[3],把电视节目照单全收,所谓的选择也不过是在不同频道之间的转换而已。传统的互联网新闻也是单向的,网民只是被动浏览网页,偶尔评论一下。虚拟世界主义视阈下,以社会化媒体为主渠道的全媒体新闻内容分发方式呈现出复合化、双向甚至多向互动的特点,突出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一方面,媒体与受众(或用户)之间的关系多样而重叠。这里列举以下几种媒体与用户的关系:一是“传受关系”,即传统的单向传播方式,这种关系在社会化媒体时代仍然广泛存在。二是“监督关系”,用户监督专业媒体发出的新闻,随时用“打假”或“更正”的方式核实报道,使报道更接近于事实本身。在社会化媒体平台上,这种关系变得越来越普遍,“社群”和技术进步的力量使民众拥有比以往更强大的话语权。三是“协作关系”,媒体和愿意参与的用户通过“众包机制”合作完成新闻的生产,有的时候生产者可能是一个庞大的、由来自世界各地的热心用户组成的团队,这就更直接地体现了“虚拟世界主义”的特征。另外,专业媒体和用户还可以通过“互联网米姆”的方式协作实现新闻作品的营销传播。四是“竞争关系”,社会化媒体不仅仅为专业媒体搭建了传播平台,同样为个人用户提供了成为“自媒体”的机会。尽管目前许多个人或小型团队注册的自媒体账号还很弱小,但是,众多自媒体账号所形成的“自媒体账号集群”有可能对传统媒体构成竞争。也许在全部新闻领域的总体竞争中,拥有悠久历史和专业能力的传统媒体仍然更胜一筹,但是,在个别领域的、突发事件的、地域性强的报道竞争中,自媒体很可能出奇制胜,取得意外成功。以这四个关系为主的媒体与用户之间的各种关系重叠在一起,形成了多重复合关系。这种多重复合关系深刻影响着全媒体新闻传播的效果和虚拟世界主义的实践。

另一方面,内容分发的平台和渠道丰富而彼此交织。一是传统媒体的固有传播渠道和网站,如报纸、电台、电视台、新闻网站等;二是本章重点研究讨论的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主要社会化媒体平台;三是目前仍在不断涌现的各种类型的社会化媒体平台以及新闻客户端等形态的新媒体;四是自媒体或称草根媒体,也在跻身传播渠道之林,并占有一席之地。这些平台和渠道传播的内容是类似的,传播的形态有异有同,传播的对象有所交叉,传播的范围也多有互相涵盖、重合之处。传播渠道的丰富性使传播方式呈现出复合化的特征,当传播主体制定一项传播策略时,往往会综合考虑多种平台特点,选择几种平台共同传播,形成合力。遍及全球的多种平台和渠道的共同作用,也使传播的世界化提升到更高的层面,传播的效果呈现全球性,这也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虚拟世界主义理论的要义。

注解:

[1] “重大战役性报道”的定义来源于新华社新闻研究所。

[2] CNC指中国新华新闻电视网(China Network Co.Ltd),是新华社主办的面向海外播出的包含多个卫星、有线、无线电视频道的,以直属台和合作台方式推广的电视网,分中文台和英语台,分别于2010年1月1日和7月1日正式开播。

[3] “沙发土豆”(Couch potato)指的是那些拿着遥控器,蜷在沙发上,只看电视,不做其他事情的人,这个词最早诞生在美国。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