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大学生网络民族主义的传播效果探析

大学生网络民族主义的传播效果探析

时间:2023-04-28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键词 传播效果,大学生,网络民族主义随着中国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中国网民网络应用形态日益丰富。而中国与日本的矛盾,特别是关于钓鱼岛的主权争议,历来是诱发网络民族主义情绪爆发首要的事件。主流观点普遍认为,网络民族主义是“网络”与“民族主义”的有机结合。网络民族主义有积极和消极之分。可见网络民族主义并不是冲动、激进思想的代名词。

大学生网络民族主义的传播效果探析

杨莉明 刘于思

摘 要 本文通过对网络民族主义信息的传播效果进行分析,发现大学生是否会响应网络信息的号召去转发消息、抵制日货、抵制旅游以及参加保钓游行示威等活动主要取决于网龄、讨论事件的频率、对其他人做出相应行为的感知以及自身的民族主义倾向程度等变量。据此,研究者建议,对于大学生网络民族主义情绪和行为的引导应从加强网络媒体素养教育,积极做好媒体的舆论引导,防范从众效应,提倡理性表达爱国情感。

关键词 传播效果,大学生,网络民族主义

随着中国互联网络的高速发展,中国网民网络应用形态日益丰富。相较于传统媒体而言,网络媒体的互动性使受众对新闻热点事件的参与更为广泛。受众能够通过网络媒介来表达自己言论、影响舆论气候甚至制造社会舆论。网民网络话语权的表现之一就是近年来网络民族主义的盛行。

网络民族主义是伴随着互联网的发展和普及而兴起的。网络媒体的出现为受众公开表达舆论、参与社会互动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平台。网民得以较为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言论,同时较少受到规范和管制。而中国与日本的矛盾,特别是关于钓鱼岛的主权争议,历来是诱发网络民族主义情绪爆发首要的事件。

作者简介 杨莉明,嘉应学院文学院助教,E-mail:173667442@ qq.com;刘于思,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2010级博士生,E-mail:liuyusi10@ mails.tsinghua.edu.cnm。

2010年9月7日中国渔船与日本巡逻舰于钓鱼岛海域相撞事件(下称“中日撞船事件”)由于涉及两国领土纠纷,由“一场看似很小的海上事故迅速演变为中日间重大外交对峙”。事件发生后,由于日方迟迟未释放中方被扣留的船长,“中方采取了双方建交38年来最严厉反制措施”。虽然中方船长于9月25日被释放回国,但事件不但没有平息反而余波不断,国内的反日声浪也随之日渐高涨。10月16日,隔海相望的中国和日本,几个城市几乎同时爆发了大规模抗议示威。中国成都、郑州和西安爆发了大规模反日游行。据报道,成都示威人数约有2000人,西安约有7000人。这是自2005年以来,中国国内爆发的又一次大规模反日游行。[1]与此同时,网络舆论也呈现出网民们激烈的反日情绪。“钓鱼岛,妈妈爱你”活动便是这波网络民族主义浪潮的代表性群体运动之一。与以往的网络民族主义运动一样,网络民族主义言论主要以人民网强国论坛、百度贴吧等网络论坛为舆论阵地,通过以个人博客、微博、电子邮箱、手机和即时通讯工具来传递消息,集结声势,从而取得一呼百应的传播效果。

为什么网络民族主义会产生如此大的社会影响?回顾历史,中国的民族主义形成于20世纪内忧外患的革命和建国的过程中,它的核心是对外反抗帝国主义和殖民主义,对内实现区域内各民族的自治与平等。[2]。国家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政权在国际上的合法性是中国民族主义最主要的三个方面。[3]因此每当中国与他国政治冲突涉及这三个方面,都会引发民族主义情绪的集中爆发。

与中国的民族主义的核心相对应的是,中国网络舆论的指向也有两个鲜明的特征,就是对外呈现民族主义,对内呈现批判现实主义。[4]根据社会学家马克思・韦伯的观点,民族主义是一种“情感共同体”,共同体情感的实质内容存在于集体记忆之中。[5]日本作为近代历史上侵略中国程度最为严重的国家,每当两国发生摩擦碰撞,屈辱的集体记忆就会唤起公众的民族主义情绪。这种情绪反映在大众传播的视线中,就是一触即发的网络民族主义。有学者称之为近代民族危机积淀下来深层“受害意识”,这种意识会把一切现实、温和、冷静的对外态度,解读为委曲求全的“绥靖主义”、“投降主义”,进而以为一旦诉诸屈辱的民族记忆,就有压倒一切的话语优势。[6]

那么,什么是网络民族主义?主流观点普遍认为,网络民族主义是“网络”与“民族主义”的有机结合。[7]网络媒体匿名性、参与性和互动性强的特性使民族主义的表达有了更为自由和广阔的空间,但网络民族主义的本质仍是民族主义。无论是在西方世界还是非西方世界,无论是“新”的还是“旧”的民族主义,民族主义的显著差异是随处可见的,但它们更多的是具体表现形式和个性化的差异,而不是本质上的差异。[8]因此,网络民族主义可被认为是指受众通过互联网媒体来传播的民族主义意识形态。

网络民族主义有积极和消极之分。[9]2008年,当别有用心的西方媒体捏造虚假新闻,借西藏问题污蔑中国的时候,中国网民们自发地建立了“anti-CNN”网站来戳穿媒体谎言,还原事实真相。通过争夺媒体话语权来维护国家尊严,与西方的话语霸权相抗衡,这是网络民族主义成熟理智的一面。可见网络民族主义并不是冲动、激进思想的代名词。不过,从当前状况来看,由于网络社会还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因此网络民族主义情绪中存在诸多政治冲动和不成熟的表现。如言论失之于幼稚偏激,甚至有大量伪民族主义言论充斥其中。[10]民族主义言论通常借助网络媒体的力量在很短的时间内聚集大量支持者,形成一种压倒性的舆论气候,促成某种实际行动的发生。由于几乎不通过任何传统媒体,因而也就缺乏对言论的把关和管制。使分散的民意迅速集中起来的往往是含有仇视“敌国”的情绪、呼吁网民以某种行动来制裁“敌国”的信息。此类消息通常以中国人的身份认同来要求、煽动或胁迫受众采取实际行动,如抵制“敌国”货、支持国货、以“黑客”的方式入侵“敌方”网站并使之瘫痪,甚至支持中国对“敌国”发动战争等等。在这些信息的末尾,通常都会要求接收到信息的受众继续向其他人转发,典型表述如“是中国人就转发到三个群”、“是X国的走狗可以不转发”等含有偏激言辞和煽动性的语句,言辞中往往掺杂着偏激极端的爱国主义、非此即彼的孤立主义和盲目排外的思想。

有观点认为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表现形态主要有表达情绪、制造舆论、组织游行和黑客攻击这四种。[11]以中日撞船事件为例,在事件发生后,以“钓鱼岛,妈妈爱你”为代表的网络民族主义活动通过网络迅速传播。从该活动所传播的信息的内容来看,它至少符合上述三种表现形态:其一,表达极端情绪——该信息称“85%的Q友都转,那么要揍一顿小日本不难,愿意把日本人当龟孙子养的人可以不转”;其二,制造舆论,如该信息中提及“据最新报道,温总理在纽约发表要求日本政府无条件放人的谈话后,日本最新民意调查结果是:85%的日本人不同意放人,甚至要求把钓鱼岛事件与朝鲜核问题放在一起解决,仅8%的日本人觉得应该放人”,借用媒体调查的名义列举数据;其三,号召集结网民采取相关行动,如抵制日货、以去日本旅游为耻或号召网民参加游行示威等等。虽然目前研究者没有掌握关于自该信息公开传播以来是否引起对日黑客攻击事件概率增加的确切证据,无法判断该活动是否也具有“黑客攻击”的表现形态,但该事件影响深远且引发广泛关注,故将它作为网络民族主义典型案例来探讨促成大学生采取较为偏激的反日行为的因素主要有哪些。

研究者通过网络调查了在校大学生,包括专科生、本科生和研究生。选择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主要是因为中国长期的爱国主义教育孕育了网络民族主义的文化传统,使得学生群体、受过精英教育的网民成为网络民族主义的发动者。[12]共回收到449份问卷。经过筛选,排除无效问卷45份,最终得到有效问卷404份,有效率为89.98%。

本文中要测量的因变量有四个,分别是大学生网民在接收到“钓鱼岛,妈妈爱你”的消息之后是否会响应号召转发消息、抵制日货、拒绝去日本旅游、参加保钓游行示威活动。而自变量包括两层:第一层是人口变量,包括性别、受教育程度、政治面貌(即中共党员与非党员);第二层是中介变量,包括网龄、政治兴趣(即对与政治有关的话题的感兴趣程度)、主观了解程度(即受访者认为自己对事件的了解程度)、接触消息的频率、与人讨论事件的频率、其他人相应行为(即受访者感知其他人会否采取相应的转发消息、抵制日货、拒绝去日本旅游和参加保钓活动)和民族主义倾向。在民族主义倾向的测量上,本文沿用了Guo、Chong与Chen的研究中所使用过的民族主义量表。[13]由于出自英文文献,研究者通过双向回译的方法确定了中文版的量表。不同之处在于,研究者将量表中的最后一个题项“对国际纠纷的归因”的具体表述做了改动,由原文献中发生于2001年的中美撞机事件改为中日撞船事件,使之更符合本文的研究主题。如表1所示,最终形成的民族主义量表的克朗巴哈阿尔法信度系数(Cronbach's α)是0.840,表明信度是比较理想的。

表1 民族主义量表统计结果(N=404)

img86

研究者将所有的自变量分为两个阶层,以全部进入法(Enter)输入到回归方程中。对于不属于连续变量的性别和政治面貌这两项,事先已处理成虚拟变量,再予统计。多元回归分析的结果如表2所示。

表2 大学生反日行为影响变量的多元回归分析结果(N=404)

img87

*p<0.05,**p<0.01,***p<0.001

通过回归分析发现,在是否会响应网络信息的号召去转发消息这个问题上,与人讨论事件的频率越高(β=0.245,p<0.001)、对其他人做出相应的转发消息的行为的感知越强(β=0.212,p<0.001)的大学生会较倾向于去转发消息,而网龄(β=-0.119,p<0.05)和主观了解程度(β=-0.236,p<0.001)则是具有预测力的负向变量,即:网龄越高、越是认为自己比较了解这件事的大学生越不倾向于转发消息。对于是否会抵制日货,从回归分析的结果来看,网龄越低(β=-0.103,p<0.05)、越多讨论事件(β=0.184,p<0.01)、对其他人做出抵制日货行为的感知越强(β=0.309,p<0.001)以及民族主义倾向程度较高(β=0.205,p<0.001)的大学生往往表现出支持的态度。而在拒绝旅游这个问题上,同样得出了十分类似的结果:网龄(β=-0.117,p<0.05)、讨论事件的频率(β=0.143,p<0.05)、对其他人拒绝旅游的感知越强(β=0.315,p<0.001)以及民族主义倾向程度较高(β=0.213,p<0.001)都表现出了显著的预测力。最后,在是否会参加保钓活动的问题上,讨论事件的频率(β=0.136,p<0.05)、对其他人参加保钓的感知(β=0.317,p<0.001)以及民族主义倾向程度(β=0.106,p<0.05)也都是显著的预测变量,而性别(β=-0.105,p<0.05)也表现出了负向的预测力,即男性大学生比女性大学生更倾向于去参加保钓游行示威等活动。

因此,从上述分析来看,对于大学生是否会响应网络信息的号召去参与反日活动,有四个自变量的预测力是比较显著的,即:网龄、讨论事件的频率、其他人的相应行为和民族主义倾向。这表明,网龄较低的大学生网民比较容易受到此类信息的影响,网龄较高的大学生可能因接触网络的时间较长,对网上传播的此类信息形成了一定的判断能力,因而较不易受其影响。另一方面,越多与人讨论事件、民族主义倾向越明显以及感知到其他人也会做出相应行为的程度越强烈的大学生也比较容易受到此类信息的影响。值得注意的是,在这三个变量中,对其他人是否会做出相应行为的感知这一变量最为显著。也就是说,大学生是否会响应网络信息的号召去参加反日活动,最重要的往往是来自同伴的影响——当感知到其他人都会去参加这些活动时,他们采取相应行为的可能性就越高。此外,其他没有进入回归方程的变量包括政治面貌、受教育程度、政治兴趣以及接触此类信息的频率。这表明是否会参加反日活动,和一个大学生是否为党员、他(她)的受教育程度高低、对与政治有关的话题的感兴趣程度以及从媒体中接触到这些信息的频率没有必然的联系。

综合上述分析,研究者认为对于大学生网络民族主义情绪和行为的引导可采取以下措施:

首先,加强大学生媒介素养教育,尤其是网络媒体素养教育。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发布的《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2012年我国网民的职业结构中,学生占到了25.1%。结合该报告中提供的网民规模已达5.64亿的数字,可估算出学生网民人口数约有1.4亿。[14]然而,相比起国外对媒介素养的重视,目前在我国各层次的教育机构中,网络媒体素养教育的开展基本上都处于空白阶段。由于高校的网络化程度普遍较高,网络设备和资源利用都较为便利,且相对于其他年龄层次的学生来说拥有更多的课余时间,大学生与网络媒体的接触更为频繁、日常使用时间也更长。但是,鱼龙混杂的网络环境往往成为滋生虚假信息、煽动性信息和黄色暴力等不良信息的温床。当面对这些负面信息时,大学生是否具备鉴别能力?本文的研究结果也证明了涉网未深的大学生比较容易受到反日活动信息的影响。因此,在高校开展大学生的网络媒体素养教育是非常必要的。通过开展媒介素养教育,目的是培养和加强大学生正确使用网络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使大学生掌握对网络负面信息的基本鉴别判断能力,学会如何去善用网络上的海量资源为己所用。

其次,要注意和防范从众效应的影响,提倡理性表达爱国情感。从本文的研究结果来看,大学生会否参加网络号召的反日活动,很大程度上与从众行为有关:当感知到其他人有所行动时,自身也比较倾向于采取同样的举动,这说明大学生比较容易受到同伴的影响——这种来自同伴的感知是非常具有行动力的,以至于在相较之下,无论其学历高低、是否党员都影响甚微。而值得一提的是,根据以往的研究结果,当大学生在评估网络民族主义信息的影响时会产生第三人效果(third-person effect),即认为其他人比自己更容易受到其负面影响。[15]也许正是因为这种对他人所受影响的错误估计使得每个人都在臆想中夸大了此类信息的影响,使之误以为这种煽动性的信息所代表的立场才是主流,从而放弃了自己的判断而盲目从众。因此,当中外矛盾激化时,为防范大学生采取过激的行为,高校应充分发挥校级媒体的舆论引导功能,积极提倡理性成熟的表达方式,推动理性爱国成为一种主流共识。此外,高校还应密切关注学生中的舆情动态,针对网上传播的煽动性信息和谣言及时进行澄清辟谣,适时对涌现出的负面的民族主义情绪进行教育,引导大学生运用理性思考来正确地认识事件,通过合理合法的途径发挥民族主义积极向上的一面。而面对网络涌现的民族主义思潮及其舆论引导,学界也应给予更多的关注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文峥.我国十月份外交冷暖交替,钓鱼岛风波余波未平[EB/OL].http://news.sina.com.cn/c/sd/2010-11-09/161021441768.shtml,2012-11-9.

[2]吕新雨.中国民族主义的“内”与“外[N].21世纪经济报道,2008-5-12(041).

[3]Lei,G.Realpolitik Nationalism:International Sources of Chinese Nationalism.Modern China [J].2005,31(4):487-514.

[4]闵大洪.对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观察、分析——以中日、中韩关系为对象[EB/OL].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6483,2010-12-16.

[5][美]莱曼等.韦伯的新教伦理[M].阎克文译.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1.121.

[6]赵广平.网络民族主义对大学生影响状况的调查与分析[J],中国青年研究.2009(12):54-57.

[7]罗迪,毛玉西.争论中的“网络民族主义”.中国青年研究[J].2006(5):47-51.

[8]Kohn,Hans.Nationalism[A].Sills,David.L.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the Social Sciences[Z].New York:The Macmillan Company & The Free Press,1972.Volumes 11 and 12:68.

[9]王红曼,张方译.网络民族主义情绪与民族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3):144.

[10]王红曼,张方译.网络民族主义情绪与民族关系[J],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2009(3):144.

[11]闵大洪.对中国网络民族主义的观察、分析——以中日、中韩关系为对象[EB/OL].http://academic.mediachina.net/article.php?id=6483,2010-12-16.

[12]时嵩巍.中国网络民族主义个案研究——以6・9圣战为例[EB/OL].http://media.people.com.cn/GB/22114/150608/150616/13451284.html,2013-1-20.

[13]Guo,Z.,Cheong,W.H.,& Chen,H.Nationalism as Public Imagination:The Media's Routine Contribution to Latent and Manifest Nationalism in China.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 Gazette [J].2007,69(5):467-480.

[14]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http://www.cnnic.cn/hlwfzyj/hlwxzbg/hlwtjbg/201301/P020130122600399530412.pdf,2013-1-15.

[15]杨莉明.网络传播中的第三人效果研究——以网络民族主义为例[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The Communication Effect of Internet Nationalism

among College Students

Abstract:This paper analyzed communication effect of internet nationalism message and found that whether college students will retransmit the message,boycott Japanese goods,refuse to go to Japan for a tour,and join an anti-Japan protest march to response the message depends mostly on their age on net,frequency that discuss the issue with others,estimation for others taking part in those activities,and their nationalism.Hence,the author suggests that in order to guide college students' emotion and behavior,we should further education on their media literacy of internet,offer proper guidance to public opinion by using media positively,avoid Band Wagon Effects and advocate for expressing patriotism rationally.

Keywords:communication effect,internet nationalism,college students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