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企业成长过程理论
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
在自然界,无论动物还是植物,只要是生物就都遵从“生命周期”的规律,都会经历一个从出生、成长、衰老到死亡的过程。管理界学者借用生物学的“生命周期”的概念,试图用企业生命周期理论来描述企业成长过程的一般规律。目前较有代表性的是美国学者伊查克·爱迪斯提出的企业生命周期模型,他将企业生命周期分为成长阶段和老化阶段,具体又分为孕育期、婴儿期、学步期、青春期、盛年期、稳定期、贵族期、官僚期和死亡期(1)。其后,国内学者陈佳贵、李业也分别提出了修正模型(参见图4-1)。
企业生命周期各阶段的基本特征如下:(1)孕育期。企业家通过知识搜索识别外部环境,形成了建立新业务的意图,企业诞生了。(2)生存期。企业家整合新业务所需要的资源和知识,设计出新产品,这是一个学习、探索和生存的时期。此时企业的资源不足,社会身份也未得到社会认可,产品质量不稳定,也未形成组织惯例。如果在这一时期企业不能有效拓展市场,就有可能夭折(见图4-1的虚线A)。如果业务逐步增长并占有了一定的市场,就能进入成长期;(3)高速成长期。业务的市场规模不断扩大,企业家的创业意图已经实现,但是企业可能在没有形成新组织惯例的情况下就涉足太多的业务,从而陷入困境甚至倒闭。(4)成熟期。企业的主要业务已经稳定,市场地位也较稳定。企业的社会身份得到了认可,形成了组织惯例,也积累了一定的资源和独特的知识。如果企业能够根据市场需求变化开发新的业务和形成新的能力,企业又会进入新的高速成长期。不过,企业在该阶段可能会形成核心能力刚性,不能主动进行有效的知识创新,此时企业就会走向衰退期。(5)衰退期。由于市场需求变化或竞争加剧,企业不能及时识别外部环境趋势并进行知识创造,企业就会因为不能适应外部环境而逐步走向死亡。
李业进一步把企业生命周期分为四种其他形态(参见图4-2)。陈佳贵、李业的企业生命周期模型分别考虑的是用企业规模、销售额与时间的关系来描述企业成长,但是企业规模/销售额与时间都不是引起企业成长的原因,所以单文和韩福荣提出了三维空间企业生命周期模型(参见图4-3),以描述企业在质和量方面的共同成长。其中企业的质代表企业年龄的演进,企业的质又通过应变性和可控性两大因素之间的关系来表现。应变性指企业对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变化的反应速度,可控性指企业对企业外部环境和企业内部环境变化的控制能力。企业的量代表企业规模的变化(2)。
图4-1 企业生命周期修正模型(3)
图4-2 企业生命周期的四种其他形态
图4-3 三维空间企业生命周期修正模型
谢科范、张涛、桂萍则进一步描述了知识型企业的生命周期(参见图4-4)。他们认为,知识型企业生命周期的峰型曲线的坡度比传统型企业更为陡峭。一是由于知识型企业高度依赖于风险资本和股票市场,凭借雄厚的资本和优秀的职业经理人,知识型企业可以快速成长。二是由于知识型企业中知识要素的比重大大超过资本和劳动力要素,并且大多数知识产品的复制成本很低,这就决定了同类产品极低的市场进入壁垒和极强的市场扩散能力,促使知识型企业在不同阶段都可能发生衰退,并呈“雪崩”之势(如图4-4中的虚线A、B、C)。这种陡峭的趋势反映了知识型企业的高风险性(4)。
以上的各种企业生命周期理论虽然描述了企业成长的各个阶段和相关特征,但是不能明显地识别出企业生命周期不同阶段之间的边界,无法指导解决企业的成长问题,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而且企业规模无法真实地反映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强弱,事实上经常是企业规模大而核心竞争力弱,企业规模小而核心竞争力强。
随后,Churchill和Lewis、Quinn和Cameron从资源角度来完善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他们指出,企业的每个阶段代表着独特的战略内容,企业的成长过程就是克服每个成长阶段所需的资源挑战的过程(5)。Julie M.Hite&WilliamS.Hesterlyze则从网络演化的视角提出,企业在成长的演化过程中需要从更广的外部获取更多的企业内部不能产生的资源。在这一过程中企业在获取资源时面临着三个挑战:不确定性、获取途径和可用性(6)。
然而对于“企业怎么成长”这个重要的问题,经济学和管理学的专家都没能提出令人信服的解释。为此,Paul Geroski提出了无规则成长理论,他认为企业成长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随机行走(randomwalk)的过程,即不确定和不可预测的过程。无规则理论在一定程度上否认了那些认为企业生命周期过程是一个规则的可预测的过程的理论(7)。芮明杰教授指出,只有那些能够不断进行知识创造的企业才可以摆脱企业生命周期的危机,在成熟期和衰退期之前发生新的阶跃或蜕变,形成“第二曲线”(参见图4-5)。
图4-4 知识型企业生命周期模型
图4-5 企业可持续成长模式(8)
总之,企业生命周期理论具有机械的宿命的静态观点,既不能解释“企业为什么成长”,也不能解释“企业怎么成长”的问题,更不能解释企业的哪些机制影响企业的演化、企业的不同阶段是如何转换的。
由于企业的生命周期可能等于一个品牌的生命周期,也可能等于几个品牌的生命周期,这意味着企业生命周期理论也不能解释影响品牌竞争力的演化和品牌竞争优势持续的不同阶段是如何转换的。
二、复杂性科学理论
本节将对复杂性科学的历史沿革、复杂性科学分支理论以及一些重要的复杂性特点等做全面的梳理,以期能够对企业成长过程的研究有所启发。
1.复杂性科学理论的历史沿革
复杂性科学是20世纪80年代由国外学者提出的以复杂性和复杂系统为研究对象的一门综合性横断学科。复杂性科学的兴起最早可追溯到1928年贝塔朗菲关于生物有机体系统的毕业论文。它的诞生是科学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复杂性科学又被称为整体论科学或非还原论科学。复杂性科学的产生是为了避免传统还原论科学的局限性。
依据研究对象的变化,复杂性科学的发展大致可以划分为3个阶段:研究存在阶段、研究演化阶段、综合研究阶段。在研究存在阶段,复杂性科学的主要成就是一般系统论、控制论和人工智能。其中一般系统论的新思维方式和科学方法论促成了复杂性科学的诞生。研究演化阶段产生的主要复杂性科学理论有耗散结构理论、协同论、突变论、混沌论和超循环理论、分形理论和元胞自动机理论。除了元胞自动机理论,这些理论产生和形成于20世纪60—70年代,它们从时间发展的角度来研究系统的演化行为和性质。1969年普利高津(I.Prigogine)提出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ure theory),他认为在远离均衡的情况下系统也能够自发地形成有序结构,这种结构叫做“耗散结构”。哈肯(H.Haken)也于1969年提出了协同论。他发现,在一定条件下非线性相互作用自发产生在时间、空间和功能上稳定的有序结构(自组织),以及在系统临界点附近慢变量支配快变量的规律(役使原理)。由于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论都是回答系统自己走向有序结构的基本问题,这两个理论又被称为自组织理论。后来自组织理论进一步发展为“系统自组织理论”。德国学者艾根(M.Eigen)吸收了进化论和自组织理论的思想,于1979年发表了超循环理论(hypercycle theory)。在超循环理论出现之前,学者们认为生命的起源和进化分为两个阶段,即化学进化阶段和生物进化阶段。艾根在研究中发现把这两个阶段直接连接起来是困难的,他认为在这两个阶段之间还应该存在一个分子自组织的进化阶段,在此阶段完成从生物大分子到原生细胞的进化。因此该理论把生命起源解释为自组织现象。1972年托姆(R.Thom)发表了《结构稳定性与形态发生学》,对突变现象及其理论做出了系统深刻的阐述。元胞自动机理论在20世纪50年代由冯·诺伊曼创立,它是从离散时间的角度研究演化的行为。总体上说,这些理论都是研究系统从无序到有序或从一种有序结构到另一种有序结构的演变过程,所用的方法不是还原分解。在综合研究阶段,复杂性科学不再分门别类地研究,而是打破了以前的学科界线,进行综合研究,而且有了专门从事复杂性科学研究的机构——美国的圣塔菲研究所。1984年,在一批从事物理、生物、计算机等研究的科学家的支持下,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盖尔曼、安徳森和经济学家阿罗等发起人组建了专门从事复杂性科学研究的圣塔菲研究所(Santa Fe Institute),简称SFI,并创办了《复杂性》(Complexity)学术刊物。Laszlo在1987年提出的宏大演化综合理论(grand evolutionary synthesis theory)和智利学者H.R.Maturana&F.J.Varela在1980年提出的自动生成理论(autopoiesis theory)都属于复杂性科学理论范畴。1999年,一个复杂性科学研究团体在美国波士顿建立了新西兰复杂系统研究所,并出版了一份名为《突现》的研究组织管理的复杂性问题的杂志(9)。目前,复杂性科学理论仅在美国就形成了5个学派:系统动力学派(组织理论,特别是学习型组织)、复杂适应性系统学派(生物、经济、认知等系统)、混沌学派(物理、经济等系统)、结构基础学派(管理理论,特别是交互式管理)和暧昧学派(社会、科学、语言等系统)。
迄今为止,复杂性科学已涉及数学、物理、化学、生物、计算机、经济学、社会学、历史学、政治学、文化学、人类学、管理学等众多学科,并正在形成统一的范式。
2.复杂性科学理论的方法论和所解决的问题
复杂性科学理论是研究客观世界中自组织现象的产生、演化等的理论。学者们通常将普利高津的耗散结构理论和哈肯的协同论统称为自组织理论。
复杂性科学理论的不同分支——耗散论、协同论、突变论、超循环理论、混沌理论、宏大演化综合理论、自动生成理论、共同演化理论和组织生态理论等共同构成了研究自组织各个方面和全过程的方法论集合体,它们各自在整体的自组织方法论中有自己的生态位(参见图4-6)。
耗散论起着研究构建自组织系统需要条件的作用。它研究了系统如何开放、开放的尺度、如何创造条件走向自组织等问题。运用该理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在什么条件下能够发生自组织的演化过程,帮助我们创造自组织的条件。因此,耗散论可以说是自组织的创造条件方法论。
协同论是研究系统自身如何保持自组织活力的重要方法,对于系统自组织的演化以及如何使系统的自组织程度越来越高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该理论在整个自组织方法论中处于动力学方法论的地位。该理论表明,只要制定一定的规则并对一定的参数进行调节,然后让各个子系统自由地相互作用,产生序参量运动模式,就可以推动整个系统的演化。这是系统非线性、自组织演化的最好管理方式。协同论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动力学机制的要素、相互关系和运动原理,激发自组织的动力学要素,才能使我们在真正意义上创造“自组织”。文化进化理论可以归为动力学方法论的范畴,强调人作为动力学机制的要素在系统演化中的重要而又积极的作用。
图4-6 复杂性科学的自组织方法论
突变论和宏大演化综合理论研究了系统在其演化的可能路径方面所采取的思想。该理论在整个自组织方法论中处于研究自组织演化采取何种路径的方法论的地位。突变论可以使我们掌握何时该采取渐变方式推动系统演化,何时该采取突变方式推动系统演化。因此,突变论和宏大演化综合理论可以说是自组织的演化路径方法论。
超循环理论提供了一种如何充分利用过程中的资源、信息的方法,以及如何有效展开资源之间相互作用与结合成为更紧密的资源的方法。结合是复杂性自组织演化的核心,因此可以把该理论称为自组织的结合发展方法论。
混沌理论(chaos theory)研究了系统走向自组织过程中的时间复杂性问题。该理论通过系统对初始条件的敏感性和非线性的研究,找到了系统走向复杂性的根据和预兆。因此混沌理论可以称为表达时间复杂性的自组织的演化图景方法论,或简称为混沌时间演化图景方法论。
自动生成理论研究人的认知特点在知识生成和对外部环境的建构中的作用以及认知对系统演化的影响,是关于自组织的认知方法论。
共同演化理论研究企业系统与外部环境之间的关系,企业系统内部之间和企业系统和外部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特点,称为自组织的系统方法论。商业生态理论属于共同演化理论的范畴,它进一步研究了企业系统和外部环境共同构成的商业生态系统的运行规则、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等。
组织生态学研究企业选择合适的生态环境的重要性,以及企业在生态环境中如何定位的原则,因此组织生态学可以称为自组织的环境条件方法论。
上述理论分别从不同视角来研究企业系统的成长过程,各有其侧重点和优越性,蕴涵着如下的意义:
(1)自组织方法论是一种过程演化的历史主义和结构主义方法论。演化的历史通过演化路径的叉状歧化体现出来,时间就是事件演化本身。在突变论中,演化的可能路径被构造为一种拓扑相空间,将时间关系固化在可能性空间里,历史和发展的可能性被假设地固化在功能性的结构空间。
(2)自组织方法论是重视条件的演化路径方法论。没有初始条件和过程条件就没有演化,重视条件就是重视演化的个性和多样性。要产生所期望的自组织结构,最重要的就是构造自组织结构的条件和环境。
(3)自组织方法论是重视相互作用的方法论。自组织方法论把相互作用看做是推动系统自组织的根本动力,相互作用包括竞争与合作两种相生相克的互补对立性机制,在这两种机制的作用下,演化中的子系统和演化形成的模式再次构成更高层次的相互作用,于是相互作用之上又有相互作用,然后通过超循环形成的交叉催化作用,相互作用更加紧密地结合起来,演化出更加丰富的形式。
(4)自组织方法论是不给出固定的演化结果,但是认为演化具有一定意义的确定性的方法论,而不是机械的永恒决定(宿命)论。演化信息随着距离条件起点的时间长度而逐渐丧失。
综合应用这些理论的方法论和相关结论可以全面刻画出企业成长过程的特点和规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