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丛书》总序
吴 飞
(浙江大学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研究院院长)
新闻传播学研究是一个综合性的研究场域,与人文、社科有着密切的联系,但又有自己相对独立的学术传统与理论基础。而传播技术的进步和传播产业的发展,又往往会影响到人类的交往形态和沟通方式,进而必然会给新闻传播学研究提出新的实践问题和理论问题。
胡适曾言:“我们应当学习了解、赏识科学和技术绝不是唯物的,乃是高度理想主义的(idealistic),乃是高度精神的(spiritual),科学和技术确然代表我们东方文明中不幸不很发达的一种真正的理想主义,真正的‘精神’。”当下,传播领域最重要的技术变革之一,就是数字传播技术的发展。新技术以最大的延展性和纵深度延伸着人类的器官,它影响了人类事务的尺度、进度和标准,强有力地改变着人类感觉的比例和感知的图式,对人类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亦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周易·系辞》有言:“见乃谓之象;形乃谓之器;制而用之谓之法;利用出入,民咸用之,谓之神。”那么,新技术所带来的“精神”是什么呢?社会将会出现怎样的变化?此类媒介体系如何才能更有效地促进社会文明和社会进步?有哪些负面的影响需要我们给予关注和引导?如何更好地利用新的数字技术来促进国家的发展?如何从理论上分析和评价各个国家、特别是西方国家的新媒介策略以及非西方国家与西方国家之间的互动关系?如何从理论上分析和评价这种西方与非西方国家的媒介策略和互动关系在非西方国家现代化或发展中的作用?等等都是中国传播学界需要回答的问题。传播学界业已投入了巨大的力量来揭示新技术对人类社会的多方面的影响,出版了大量研究著作。但研究水平从整体上看,还是落后于迅速发展的技术进步和迫切的社会理论需求。基于此,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推出这套“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研究丛书,丛书将集中关照如下几方面的重大问题:
1.媒介融合与全媒体新闻传播研究
媒介融合的出现,使得新闻传播从原来单一的大众传播模式逐渐转化为融大众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和人际传播于一体的多模态全媒体传播模式,新闻传播的主体也不仅仅是新闻机构、政府部门或社会组织,越来越多的个人参与到新闻信息的生产、发布和传播中来。这些新的变化使得新闻传播的过程更加复杂,效果也更难预测。虽然媒介融合是当前世界范围内最前沿的传播研究取向,但是相关研究才刚刚起步。学者们在全媒体及其对新闻传播的影响方面的认识、观念和理论建构还比较保守,缺乏实质性创新。相关的研究成果将包括以下重点内容:(1)全媒体时代的专业新闻产制与传播研究。探索新媒体环境下专业新闻工作者的信息获取、报道、编辑和传播策略与技巧,优化新闻传播效果,为政府宣传部门和专业媒介集团提供策略咨询和职业培训服务。(2)WebX.0环境下的公民新闻研究。关注互动媒体时代新闻传播主体的变迁,研究公民新闻的崛起对传统新闻媒体和社会舆论的影响,探索科学合理的舆论引导方式和公民新闻管理策略。(3)媒介融合与区域性传媒集团改革研究。研究经济发达地区区域性专业媒介集团在跨媒体整合、综合平台建设、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链优化、人力资源改革和媒介经营管理等方面的创新策略,以适应媒介融合的整体环境。
2.新媒体环境下的政治传播研究
在媒介化社会中,各种政治行动主体,无论是国家、政府、政党,还是社会组织和公民,都强烈地依赖于媒介获取和传递信息、表达利益诉求。而当下正是中国社会转型与变迁时期,社会分层加剧,利益诉求多样,社会舆论呈现躁动表征。基于媒介环境与社会环境的剧烈变革,近年来政治传播领域表现出一些突出的特点:不可逆转的信息公开化;信息泛滥导致的信息失序与价值冲突;政治活动的符号化,政治形象建构成为政治传播的重要策略;微博等互动性的媒体平台,往往成为社会舆论的发酵场和微型社会抵抗运动的组织和动员平台。因此,这方面的研究具有极强的理论价值和应用价值。本丛书的相关研究将会就如下几方面展开:(1)全媒体环境中的政治行为与政治文化研究;(2)信息公开与政治传播管理;(3)政治话语、政治修辞与政治组织及政治人物的公众形象建构研究;(4)基层组织社会治理与网络民主研究;(5)新媒体与公民社会;(6)网络舆情与微博问政研究。
3.数字媒介与社会发展研究
传播媒介在社会和谐发展过程中日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数字媒介技术手段的广泛应用为社会和谐、信息公平、环境保护、健康促进、民生保障等方面工作提出了新的层出不穷的理论研究课题。在西方学术界,环境传播、健康传播等研究往往成为新闻与传播研究学科最热门领域,这方向的研究将试图在这一领域关注中国社会转型和发展过程出现的各种紧迫现实问题,关注国际学术前沿并借鉴其最新研究成果,以媒介传播视角切入,寻求社会风险预警、危机化解和根本有效治理的解决方案。相关著作将重点关注诸如:(1)媒体与全球环保运动研究(如全球气候变暖、低碳生活、生态文明等与媒介关系的研究);(2)健康传播研究(如公共健康、医疗保险、健康理念、养生、休闲、体育与传播关系的研究);(3)突发事件及危机管理(如突发事件处置、公共危机应对、公共关系与形象修复、新闻发布、危机传播修辞、谣言传播、社会风险综合治理等研究);(4)信息时代的社会公平(如民生保障、弱势群体维权、信息沟、媒介救助等方面的研究)等等。
4.网络社会中的商业传播研究
随着数字化革命的不断深入,市场经济模式得以根本改变,商业传播的方式、策略等也发生着质的变化。当然,最具冲击力的,应该是它对社会的消费文化、消费理念以及商业机构的经营理念、服务理念等社会层面和文化层面上的巨大影响。而这种革命性影响,因其延续性和不断深入,使我们能以一种历史进程的视角,对以往有关商业传播的理论框架的普适性进行检验,也让我们可以在不断变化的社会环境、经济环境、科技环境中,研究商业传播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有利于我们解读国内外商业传播的特征和规律,指导商业传播的实践。其研究重点包括:(1)网络传播中的商业传播策略与效果研究;(2)移动传播与电子商业模式;(3)物联网发展的战略与对策研究;(3)传播认知学和传播神经学研究;(4)新媒体与社会记忆研究等等。
5.数字娱乐与影视产业研究
数字娱乐与影视产业不但在文化方面保持着重大的社会影响力,也成为了国民经济体系中一个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将关注如下重点问题:(1)中国数字娱乐与影视产业发展战略与政策体系研究;(2)数字技术与文化创意结合而产生的文化产业新形态,如数字影视、网络游戏、手机动漫、手机电影的产业发展规律与商业传播模式;(3)数字娱乐消费行为模式与影视动画市场价值预测系统;(4)网络环境下的动漫影视创作与营销策略研究;(5)数字娱乐影视创作与文化影响力评估研究。
6.新媒体与青少年成长研究
新媒体已经成为青少年成长的重要媒体环境,正根本性地改变着青少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模式和思维方式。被新媒体包围着的青少年的媒介接触与使用不仅关系到青少年自身的成长,它也直接影响整个国家的新媒体传播导向与网络游戏产业的发展。我们将重点研究以下内容:(1)青少年媒介素养研究;(2)媒介与青少年行为习惯研究;(3)青少年成长与流行文化研究;(4)新媒介与儿童、青少年的社会问题之关系研究;(5)青少年媒介产品开发、推广与应用;(6)青少年媒介使用健康指数开发与应用。
以上我们列举了一些本丛书将要研究的内容,不过,大量的研究肯定溢进我所列的这些范畴,但我相信,全球化的交往实践、人类对彼此间友好关系的渴望、新传播技术本身所体现的人类建构共同体的精神追求等等,都会是这个时代最重要的理论研究问题。
这套丛书主要成果来源于浙江大学985三期创新平台“数字未来与媒介社会研究院”资助的相关课题,著作的出版也得到了该研究院的支持。研究院于2010年秋成立,立足于社会发展需求,密切关注急剧变化的传播实践,面向国际学术前沿领域协同攻关。我相信这套丛书的出版,能为新闻传播学研究提供一些新的思考,能为中国的新闻传播学的发展出点绵薄之力。是为序!
2012年于浙江大学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