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对外经济报道中应该注意的几个问题
对外经济新闻报道,在信息社会和全球化的今天,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中国日益走向世界的今天,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问题。与国际经济报道相比,从对外宣传发展而来的对外经济报道历史更为悠久,但是也存在更多的问题。尽管我们有新华社国际部、中国新闻社、《人民日报》海外版、中央台国际频道、中国国际广播电台以及包括《中国日报》在内的各类外文平面和电子媒体,形成了对外经济报道的强大力量,在向世界说明中国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许多发展的瓶颈,还不能适应我国的经济发展和综合国力的提升。我们认为在当前情况下,下列几个问题应特别值得注意。
首先,树立全球意识、树立立足世界看中国的理念。站在世界舞台上的中国,应该以更高的、更先进的理念进行对外经济报道。要转变传统的旧观念,淡化政府干预意识、狭隘的民族主义意识、地方意识,树立市场观念、企业观念、开放观念和国际规则意识。
经济报道的核心,是如何在世界范围内通过生产要素的合理配置,实现资源利用的最大化。具体说来,经济报道的关键并不在表扬和宣传,而是提供有价值的经济信息,供信息受众作为选择和决策的依据。在内容方面,也不仅仅限于国内经济新闻的报道,而应站在世界高度看经济,重大的国际经济事件,特别是对国内经济有重大影响的事件,也应该是我们关注的重点。
其次,注意传播效果与受众研究、加强对外报道的针对性。19世纪晚期,西方经济学中出现的“边际革命”开创了经济学意义上的消费者研究,其进一步发展导致了消费决定和主观价值论。边际革命的影响并不仅仅在经济学方面,20世纪开始扩展到了社会科学的许多领域。在传播学上,主观价值论的体现就是所谓的受众和传播效果研究。受众是指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接受者或传播对象,是一个集合概念,传播效果是研究受众反应的。在受众和传播效果研究方面,西方国家传播学中产生了许多有影响的理论。
由于对受众的研究是达到传播效果的前提,在实践中西方媒体也非常重视。例如英国的《金融时报》1997~1999年就曾在欧洲、美国、东南亚、日本组织了大规模的读者调查[17]。美国的《华尔街日报》也对自己的读者构成非常熟悉[18]。我国的市场类报纸也非常重视受众调查,包括年龄、职业、收入、消费习惯、观念等均在不停的调查分析中。相比之下,对外报道的受众调查则是较为欠缺的。受众研究是加强对外经济报道的针对性、提高传播效果的前提。在此基础上,除了在内容方面增加有用信息、增加解释性报道、平衡性报道和专题专栏报道外,还应通过来信、讨论、意见调查加强互动,增强服务意识。
再次,应具有跨文化视野与知识。跨文化性是国际新闻活动的特性。在国际新闻的属性方面,除了一般新闻所具有的新闻性(新鲜丰富的事实)和大众传播性(通过大众媒介向尽可能多的受众进行传播)外,还有跨文化的特性,即它有一个文化的转换过程,借一个信息学的术语,既有一个从事实信息到有意义的符号的编码过程,同时再经过一个解码到符合传播对象接受习惯的二次编码过程。
从传播方式来看,不同的文化习惯会在语言习惯、叙述结构、叙述风格等方面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例如中美之间在语言环境、传播取向等方面有很大的差异,这些差异也必然反映在新闻传播活动之中。按照美国文化人类学者霍尔的看法,中国文化属“强势语境”而美国文化则是“弱势语境”[19]。前者的传播重点不在“怎么说”,而在“如何听”,传播中的信息有很多要靠听者“悟出来”,而不是言者“讲明白”,表现出“重意会”、“轻言传”的习惯,因为在汉语言的交流中听者已经掌握了大量的Preprogrammed Information(预置信息,即经预先编程的信息),正是这些信息构成了中国人相互理解和沟通的共同基础。表现在交流方式上,中国人一般讲含蓄、忌直言,喜欢引经据典、借古喻今,因而不熟悉中国历史的人很难用汉语进行有效的交流。与此相对,后者传播的重点不在“怎么听”、而在“如何说”,传播中的信息主要靠说者讲明白,而不是靠听者悟出来,表现出“直观性”的习惯,因为在英语语言中听者那里没有多少预置信息,缺少足够的历史文化含量,因而传者必须提供必要的背景资料才能完成相互理解、相互交流的过程。在传播内容上,中国人重意义、轻事实,重集体、轻个体,这是中国文化属于集体主义文化重视社会关系的表现,而美国人重事实、轻意义、重个体、轻集体,又是西方个人主义文化重视自然关系的特征。从接受心理来看,不同文化群体的成员具有不同的认知习惯。比如,中国人重社会关系与和谐统一,价值取向趋于集体主导模式,社会大众则普遍认同家庭和睦、社会团结、协作互助的观念,崇尚道德社会规范。与此相对,美国人重自由平等、重个人价值,价值取向趋于个体主导模式,社会大众则普遍认同绝对权力、私有财产、个体利益、公平竞争的观念,崇尚民主、自由、独立和法制等社会规范。
了解这些差异有助于我们在传播过程中“求同存异”,找到对方愿意接受的“共同点”,从而做到心中有数、有的放矢。从以上分析可以看出,跨文化性是对外新闻报道所独具的特性。要认识国际新闻传播的基本规律,把握它的新闻性和大众传播性是必要条件,而研究、领会它的跨文化性则是把国际新闻传播与其他新闻活动区别开来的关键所在,因为如果失去跨文化性,“国际性”也往往不存在了。所以在进行涉外经济报道时,我们要充分了解报道对象的文化差异,应多看一些跨文化的著作。
又次,加强内功,学习经济学知识,树立经济学报道的本体意识。所谓经济学报道的本体意识,就是带着经济学的眼光去看经济现象,从一切现象中找出经济学问题。比如,三农问题,时政记者看到的是农村稳定,经济记者看到的就应该是市场问题,是扩大内需。用经济学的知识可以解决很多问题。例如,西方媒体鼓吹的所谓“中国威胁论”,用政治、文化的观点都可以反驳,但是经济的反驳不一样,而且更有力量。因为国际收支平衡对任何国家而言都是政府应追求的目标,现在的世界经济是开放经济,根据西方学者的研究,就国际范围而言,假定一国因国民收入增加必然增加进口,必使其他国家增加出口,引起其他国家贸易顺差,国民收入增加。而这些国家经济增长又引起它们进口增加,收入增加,引起连锁反应。反之亦然。总之,国际经济联系,其传递效应就像投石湖中,可以用资源合理利用的经济观点来解释。
最后,要善于借鉴国内外经济媒体的先进经验。涉外经济报道,已经成为我国对外传播中日益重要的组成部分。但是我们看到,与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和中国社会的日益开放相比,涉外经济报道无论在数量上、水平上还是在传播效果上,仍然远远无法满足要求。在这一领域,我们依然任重而道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