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全球经济新闻的形成
在西方国家的新闻传播领域,20世纪90年代就有全球新闻的提法,也出版了不少关于全球新闻的研究性著作[20]。但是西方学者的著作主要集中在媒体国际化的研究和新闻资源的国际性流动方面,对于事件和受众的研究不够。我们可以说国际社会在全球化时代的发展,是全球新闻出现的基础。这一时期,不仅出现了全球性的媒体和媒介,而且出现了全球性的事件(就其影响而言)和全球性的受众(就其思考而言)。当然全球新闻的特征和作用还有待观察,至少目前它还不可能脱离国家的基础和限制,所以仍然属于国际新闻的概念。
经济全球化是全球经济新闻出现的基础。正如我们在第四章第三节所论述的那样,经济全球化在20世纪90年代以后成为了一种真正的潮流。在这样一个时代,许多重要的经济现象开始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密切的相互联系。在经济全球化中,金融全球化也许是使经济的全球联系更为紧密的一种现象了。不仅如此,有人还在经济全球化的概念之外提出了社会全球化,其主要的表现在于时空压缩、文化互动、共同问题的产生、相互联系和相互依赖的增长、跨国行动和全方位的一体化等六个方面[21]。仅仅就共同的问题而言,我们就可以看到有世界环境问题、世界资源问题、国际恐怖主义问题、世界贫富分化问题等等。在一个世界体系已经形成并日益发挥重要作用的今天,这些问题都不是由一个国家的因素所决定的,也不是一个国家的力量所能解决的。
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世界通讯技术的增长,构成了全球经济新闻的物质技术基础。自麦克卢汉在60年代提出地球村的理论以来,70~80年代国际电视的发展、90年代网络技术的突飞猛进,使我们真正感受到了这个时代的到来。与经济全球化同时存在的一个热门词汇是信息社会。自60年代末70年代初日本和美国学者提出这个概念后,80年代开始流行。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人类信息整理和传输技术的发展,人类开始进入了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从媒介普及的角度看,信息社会的发展至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即从60年代到80年代中期的初级信息化和80年代以后的高级信息化阶段。传播技术的发展还使得有人提出了全球传播革命的概念,其中包括世界已经被传播网络所包围,传播内容成几何速度的增长和对经济的影响与日俱增[22]。
世界性的通讯社和全球性媒体的进一步发展成为了全球经济新闻的主要推动者。80年代以后世界虚拟经济的发展和生产要素的世界性流动为全球经济新闻提供了事实信息和社会需求。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传统的世界经济信息提供者例如BBC、道琼斯公司开始了国际化的战略(例如BBC的股票1984年开始在纽约证券市场上市;道琼斯公司1997年与美国全国广播公司合作开办了有线电视台CNBC,开始向欧洲和亚洲扩张),一些原来以国际经济报道为主的媒体也开始了全球化的努力(例如《金融时报》自1979年到1998年先后在德国的法兰克福、美国的纽约、法国的鲁贝、日本的东京、瑞典的斯德哥尔摩、西班牙的马德里、美国的洛杉矶、中国的香港、意大利的米兰和美国的芝加哥开辟了10个同时印刷的分印点,把本国报道缩减成了40个版中的一个版),更有一些新的全球性财经媒体开始出现(例如美国1981年才建立的布隆伯格公司,现在有7000名雇员和79个采访分社,向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提供以财经为主的新闻信息和电视、广播、网络及出版服务)。90年代以后跨国媒体集团的崛起进一步构成了全球经济新闻的媒体背景。
对于全球经济新闻的概念,我们可以初步地总结出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
第一,全球化的媒介对全球性的事件投入了前所未有的关注,报道的力度大大地增强了。对于媒介全球化我们可以从两次战争中窥见一斑。1991年的海湾战争是全球媒体注目的战争,从国内看1991年1月9日到2月28日50天,新华社对外发稿19505条,日均390条,对内发稿6488条,日均130条。从国际看,大出风头的CNN用30万美元买入了战争的独家报道权,使这次战争成了有史以来第一次“电视直播的战争”。但是与新世纪的伊拉克战争相比,那次战争就不值一提了。这次新美伊战争可以说首先是媒体大战,500多名随军记者嵌入式采访,前线记者2000多人,加上后方人员数十万。各种媒体包括纸质的平面媒体、音频的广播、视频的电视,以及正在成熟的互联网媒体都投入了巨幅版面、画面和全方位的时间段进行报道,受众的范围也空前扩大,人类实实在在地感到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信息社会。对全球经济事件的报道也是如此,在90年代后期对东南亚经济危机的报道,世纪之交新经济泡沫及破产的报道,近年来对世贸组织及海啸、飓风等问题的报道都吸引了全球媒体的注意。
第二,在经济全球化时代,一切现象都经济化了,经济新闻在这个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有了越来越多的报道空间。美国政治学家亨廷顿称海湾战争“是冷战后文明间发生的第一场资源战争”[23]。另外一个十分明显的例子如伊拉克战争,本来明显是一个重大的国际政治事件,但人们在关注政治和军事的同时,也十分关注战争背后的经济因素。如《中国经营报》的战争报道,围绕中国的战略石油储备、战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战争对中国企业的挑战、战后世界石油的价值系统、战后重建等发表了大量的文章。不仅中国的报纸,而且许多世界媒体也都从经济的角度报道了这一战争。在当代世界的热点问题中,我们看到大量的问题都与世界经济有关。例如在世界秩序方面的反恐、联合国重建,世界格局方面的欧盟扩大、中国崛起、俄国的战略和日本的走向,在世界冲突方面的巴以冲突、车臣战争,在世界危机方面的核扩散、伊朗与朝鲜核问题,及世界发展方面的全球贫富分化、世界贸易等等,都有经济的因素在其中发挥作用,也都是经济报道的重要内容。
第三,与经济报道的泛经济化同时存在的是国际报道的泛国家化,或者有人称为国际报道国内化或国内报道国际化。所谓国际报道国内化,一方面是指国内媒体在接受国外媒体报道时经过了加工和过滤,使之更容易被国内的受众所接受[24],另一方面是指国际媒体在制作国际新闻时会自觉地利用各种手段来消除他国受众在文化和认知方面对新闻的理解障碍,也是对外传播针对性的体现[25]。而所谓国内报道国际化,是指由于传播技术的提高,媒体的覆盖已经很容易地超越国界。国际报道的泛国家化表明出现了新闻的界线不清,国际新闻在向全球新闻的过渡过程中出现了新闻的互动。我们在对全球媒体监督的过程中,很容易就发现了媒体的国际化倾向。例如我们以2003年6月21日的国际媒体为例,在当日英国《卫报》的头版11条消息中,有7条国际新闻;《金融时报》的头版6条中有5条为国际新闻,只有《哈里波特续集》出版一条国内消息;而当日美国CNN的网站上,10条头条新闻中有7条是国际新闻;《纽约时报》头版4条报道中有3条国际新闻。国际通讯社更是如此。例如路透社的当日20个头条中国际新闻有18条,法新社的7个头条中只有一条国内消息。值得注意的是发展中国家对国际新闻的重视。在当日的《约旦时报》上国际新闻占据着比国内新闻重要得多的位置,阿根廷的《布宜诺斯艾利斯先驱报》4条头条中也有2条是国际新闻。但是在国际新闻报道中各国媒体也都做了国内化处理。例如各国媒体在集中报道《哈里波特续集》出版时大多根据本国的情况(例如以前的出版销售情况)进行了改写。这一趋势值得我们注意。
第四,全球经济新闻的出现要求我们的思考方式也必须是国际化的,跨国公司的口号“全球化思考和本地化行动”也应该成为国际经济新闻报道的指导方针。全球经济新闻的出现不仅仅是因为传播的全球化,更是由于事件所产生的全球性联系,还因为出现了可以影响国家形象乃至国家经济发展的国际舆论。我们说新闻是社会的感觉器官,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如果感觉不准或出了偏差,那么影响是灾难性的。所以现实要求我们具有国际化的视野、联系的观念和比较的眼光。在我们前面所举的例子中,对2003年3月的美国港口工人罢工——这样一个标准的国际政治事件,而国内的经济类报纸如《中国经营报》是放在国内经济版报道与分析,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因为美国港口工人罢工对中国的运输业、出口业产生了直接影响。另外的例子如对世界贸易组织的报道,我们也可以从国际媒体的报道中找到借鉴。
第五,信息过剩,媒介竞争激烈是全球经济新闻出现过程中的又一重要特征。信息社会的一个主要特点就是信息爆炸,而且加速进行。有人90年代就统计每人每天接受的信息量超过了上万条,远远超过了人本身的信息接受能力。在信息大战中谁也不想使自己的信息成为无用的信息,媒体大战随之而来。有人甚至提出了所谓的“注意力经济”。从心理学上讲,人们是有选择性注意的心理本能,人们只对自己熟悉的、感兴趣的信息加以关注。媒体大战在技术层面出现了媒体的功能分化和融合,例如报纸杂志化、评论和深度报道增加,广播开始专业化、电视是新闻时效加画面,互联网是快速、连接和互动。在媒体专业化同时也开始出现了多种媒体融合,广播的在线直播,电视的天天读报,报纸开设网站。在技术层面之外,媒体大战的关键有信息源之争,而其深度争夺是新闻中的价值判断问题了。有人说现在没有独家新闻、只有独家报道。如何在众多信息中挑选有价值的信息,又如何把它以最合适的方式报给有选择的受众,成了对今日媒体的最大考验。
第六,全球经济新闻产生了巨大的经济、政治和社会影响。一位研究国际新闻经济价值的国外学者就声称:“新闻的国际流动直接关系到跨国的经济交流,特别是影响国际贸易和投资”[26]。我们应该充分认识到国际新闻中经济报道的功能和价值;同时也必须看到,由于科技、经济和历史的原因,发达国家占据了全球经济新闻的核心位置,全球经济报道尽管出现了从意识形态的宣传向事实信息和新闻报道的过渡,但是国家利益仍然在其中或明或暗地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我国国际新闻的经济报道中,国际经济报道发展得较快,对外经济报道需要改进,而全球经济新闻尚待建立,这是我们所面临的主要任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