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伦理与道德
(一)伦理(ethic)
“伦理”一词,最早见于《礼记·乐记》:“乐者,通伦理也。”东汉学者许慎在《说文解字》中对“伦理”的解释为:“伦,从人,辈也,明道也;理,从玉,治玉也。”东汉的另一学者郑玄则进一步明确:“伦,犹类也;理,犹分也。”由此可知,伦,即人伦,它是指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理即治理、整理,它是指条理、原理和规则。所谓伦理,是指在人与人的关系中所需要的准则、原则和规定。
“伦理”这一概念在国外也是众说纷纭。亚里士多德强调中庸的精神美德;休谟重视源自人性中的自然原则,即“同情心”的某种“约定”;康德注重有良心的社会责任;斯蒂文森宣扬知识领域之外的某种“态度”;基督教更有“像爱自己一样爱你的邻居”的布道。
长久以来,对伦理这一概念似乎很难界定,我们在探讨它的时候不得不顾及人种、国家、民族、地域、经济、风俗等因素。比如,在美国穿着暴露被普遍认为是个性的彰显与对美的追求,但是在一些东方国家,如果在公众场合穿着暴露,人们可能无法容忍而将其上升到伦理的高度。
简单说来,伦理是道德之理,社会之理,即社会的(而不是个人的)普遍道德义理,或义理化的社会道德准则。伦理是判断人们行为的参照标准和原则。正直、诚实、公正和敏感都属于个人范畴的伦理行为。是否合乎伦理在很多时候取决于个人的判断。
(二)道德(moral)
“道德”一词,据后人考证,源自古希腊语,系指风尚习俗。在我国古籍中,道德这一术语也早已有之。如《论语·述而篇》讲的“志于道,据于德”,《孟子·公孙丑下》讲的“尊德乐道”,以及《老子》书中讲的“道生之,德畜之”。这些讲的都是道德,只是把道与德分用。首先把道德二字联成一名,见于《荀子》书中:“夫是之谓道德之极”(《荀子·劝学》),“道德纯备”(《荀子·正论》)。就词而解:所谓“道”是指人所由以行走的道路,也指事物存在运行生灭所由以遵循的法则;“德”,自古以来注释家都把它解释为“得”,所谓“德者,得也”。使“道”之有得于己,即在内心有所得称为“德”。道德二字的含义还有人注释为:“无乎不在之谓道,自其所得之谓德。道者,人之所共由;德者,人之所自得。”(《老子翼》)
追溯中国文化,孟子说:“仁也者,人也。合而言之,道也。”(《孟子·尽心下》)他将道看作人之为人的根本。朱熹说:“德者,得其道于心而不失之谓也。”(《四书集注·论语注》)“道德”就是“得道”,得宇宙之道、得人伦之道,就是个体在心灵上对宇宙、对人生奥秘的领悟和把握,以及由此而形成的德行、德性等。
人类的道德从产生至今,经历了原始社会、奴隶社会、封建社会、资本主义社会和社会主义社会这五个历史阶段。道德作为一种社会意识形态,是主观性和客观性、现实性和理想性的辩证统一,它在阶级社会中既有阶级性的成分,又有全民性的因素。道德的产生与发展,道德的存在与发挥效用,受制于一定的经济关系,受制于一定的社会政治制度,受制于一定的政治思想和其他社会意识形态。因此,任何社会道德建设都是在具体的经济政治制度的环境中,在具体的意识形态条件下展开的,不存在纯粹的道德建设,不存在绝对中立于一切经济政治制度和意识形态的中性的道德建设。道德是社会调控的一种重要方式,也是个人自我完善的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
(三)伦理与道德
伦理和道德,不论是学术研究还是生活观念当中,这两个概念通常在一个意义上使用。在传统文化中,伦理更多针对非个体,而道德主要是指内化于个体内心的道理和理论。前面我们也提到,在古文当中,“得”、“德”是相通的。道德,内得于己,就是德。在实践形态中,它们是可以通用和交互的概念;但是在理论形态中,它们之间又有一定的区别。伦理主要指客观的道德法则,具有社会性和客观性;而道德是客观见之于主观的看法,主要指称个人的道德修养及其结果。我们关注的伦理其实就是社会整体的道德环境与个人道德意识、修养的互动过程与互动效果。人们一方面受道德氛围的影响,具有一定的价值标准与评判理念,另一方面,又在长期的社会演进中通过不断对世界、对人性认知的深化促进了伦理内涵与外延的纵深扩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