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具体来说,广告业内部的运作、管理、监察和监督机制以及各级广告协会的监督职能,还没有得到真正重视和加强;广告外部监督包括政府的专职监督机构、媒体监督系统、社会舆论监督等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症状之二是一些广告发布机构将版面、时段等媒介资源一“包”了之,任由承包代理公司随心所欲地经营。类似的病症还能找出一些,正是这些病症,导致广告行业运行机制的规范缺失,一些经营个体的道德无节制沦丧。
四、行业运行机制的规范缺失
如果说社会环境中的不利因素,还能成为我们广告活动中某些伦理缺失的理由和借口,但那毕竟只是一些外围因素,而发生在我们广告行业内部的“集体无意识”现象,则是一种最具破坏力的道德自虐,因为堡垒总是容易从内部攻破。在中国广告业发展的20多年历程中,人们总是习惯把注意力集中在发展速度上,而对于制度和管理方面,还没有形成较为完善成熟的体系。具体来说,广告业内部的运作、管理、监察和监督机制以及各级广告协会的监督职能,还没有得到真正重视和加强;广告外部监督包括政府的专职监督机构、媒体监督系统、社会舆论监督等还没有形成有效的制度。在广告的运作过程中,出现了许多病态症状。症状之一是一些广告制播机构唯广告主意志行事,自动放弃法规原则。症状之二是一些广告发布机构将版面、时段等媒介资源一“包”了之,任由承包代理公司随心所欲地经营。随着电视制片人或栏目主持人的闪亮登场,“出售”时段、版面现象更是一发不可收拾。症状之三是一些媒介机构或广告公司内部各自为政、多头经营,个别新闻记者也参与其间大搞有偿新闻。症状之四是一些权力机构审查监管机制不健全或形同虚设,客观上形成了广告监管上的“盲点”。类似的病症还能找出一些,正是这些病症,导致广告行业运行机制的规范缺失,一些经营个体的道德无节制沦丧。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