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录像带拍摄

录像带拍摄

时间:2023-05-1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录像带拍摄1.普通数字摄像机拍摄虽然胶片拍摄在目前的广告圈很盛行,但录像带仍有其用武之地。因此,录像带拍摄比胶片拍摄预算少,是个不争的事实。录像带拍摄可以省去胶片的冲洗、胶转磁等环节,因此它的制作效率高。由于录像带拍摄具有价格低的优点,在地方城市和大型社区电视台投放的广告影片,有相当数量是使用录像带拍摄的广告。高清拍摄确实正在改变影视的制作形态。

二、录像带拍摄

1.普通数字摄像机拍摄

虽然胶片拍摄在目前的广告圈很盛行,但录像带仍有其用武之地。

摄像机的租金、录像带的价格、摄影师和灯光师的酬金等都要比胶片摄制低很多,而且录像带拍摄没有底片冲洗和胶转磁的环节。因此,录像带拍摄比胶片拍摄预算少,是个不争的事实。

当拍摄一支既直接又简单的广告片时,录像带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在拍摄过程中,可以随时查看到不合适的镜头,并能立即喊停并重拍,更可以把那些不要的镜头直接抹掉,作重复拍摄使用。

当广告影片想要一种即时性或新闻采访风格时,录像带也是一个明智的选择。一般认为未加工的画面原貌能凸显影片的即时性和新闻报道感觉,使广告更令人信服,也更具说服效果。如果整支广告影片只需要一个镜头画面完成,并且没有推拉摇移等运动拍摄,也可以考虑使用录像带拍摄。

录像带的另一优点则和灯光有关,录像带比电影胶片对微弱的光线更敏感,用录像带拍摄时,每次只需架设少量的灯光设备,既省钱,也节省了大量的拍摄时间。

录像带拍摄可以省去胶片的冲洗、胶转磁等环节,因此它的制作效率高。如果广告播出的时间非常紧迫,一支录像带广告可以当天拍摄,当天夜里完成剪辑,第二天即可在电视台播出。

由于录像带拍摄具有价格低的优点,在地方城市和大型社区电视台投放的广告影片,有相当数量是使用录像带拍摄的广告。

当然,与胶片相比,录像带的缺点也很明显。录像带的色彩及细部画面饱和度匮乏,若要制作食品特写或以产品外貌为主要画面的广告,只有胶片有此优势。录像带的另一个缺点是在视觉感受上虽然很清晰,但是太过于冷峻。基本上,大多数的录像带摄像师是工程技术人员,而不是那些用电影胶片拍摄的艺术家,这也是录像带几乎每个镜头画面里的场景及灯光常会逊于胶片的原因。

img64

图8-2 摄像机

2.高清摄像机(High Definition camera)拍摄

在影视的发展历程里,技术常常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一项技术的发明诞生常常会改变以前的游戏规则。近几年在数字化浪潮下,高清摄像机(High Definition camera)的使用在影视行业刮起了一阵强劲的旋风。一些好莱坞影片放弃胶片,改用高清摄像机拍摄,在减少拍摄预算和提高制作效率的同时,更能满足时下方兴未艾的数字影院和高清电视的播放需求。(高清拍摄的影片在制作完成后,也可以通过磁转胶的工艺,加工成胶片电影在普通影院放映。)国内一些低成本影片和以前使用16mm胶片拍摄的电视电影,也纷纷使用高清摄像机拍摄。高清拍摄确实正在改变影视的制作形态。

高清摄像机最大的优势是,使用磁带拍摄,摄制成本低于胶片,但拍摄出来的画面接近胶片拍摄的效果。因此,当广告摄制预算不足于使用35mm胶片,但又要追求胶片的效果时,高清摄像机是一个极佳的选择。但是,高清毕竟不是胶片,它摄制的一些画面效果虽然普通观众看起来和胶片无异,却逃不出专业人士的眼睛。而且在一些细部画面的拍摄效果方面,高清还是不如胶片。

(1)高清摄影应注意的事项

在进行高清摄影时,色彩还原和对焦准确是最重要的问题。外景拍摄时,在现场要使用至少20英寸以上的监视器,以便随时对画质进行准确的监控。虽然在后期制作时,能够对色彩等进行完善,但是不能像胶片拍摄那样在胶转磁时对画质作很多调整,所以切记要在拍摄现场对高清拍摄所要求的所有环节一一进行确认。

在棚内拍摄时,高清拍摄的要求更高,从服装、化妆、道具,都要更加细心,准备得更加细致。高清摄像机对光比较敏感,所以只需要使用胶片拍摄时灯光的1/3就可以了,不过相应地要注意布光技术。高清摄影时,摄影师非常重要,它既要通晓高清摄像机各项功能的操作和画质控制,还要对灯光等相关拍摄设备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2)高清摄影的优势

①可以在现场把握画面的画质。

②可以长时间地进行拍摄。

③不需要胶转磁。

④画质较普通摄像机要好。

⑤对光的敏感度高,在光线较弱的情况下也可以进行拍摄。

⑥机动性比摄影机好。

为了对高清摄像机的功能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下面以Panasonic AJ HDC27F型高清摄像机为例,对其相关功能进行必要的介绍:

Panasonic AJ HDC27F型高清摄像机功能介绍

◆ 方便的GAMMA设定

高清摄像机GAMMA的调整有以下几种情况:第一种是采用固定的GAMMA。THOMSON的VIPER就是这种情况,它在HD STREAM的情况下采用适宜高清电视播出的GAMMA设定,而在FILM STREAM的情况下采用数字电影的GAMMA设定,且这两种GAMMA值是不能改变的。第二种是可任意调整的GAMMA。SONY HDW F900以及SONY HDW 750P等SONY高清系列属于这种情况,用户甚至可通过软件向摄像机输入自己绘制的GAMMA。第三种是将二者的设计理念融合,既相对固定,又可做一定的调整。Panasonic AJ HDC27F采用了这样的设计,固定不变的GAMMA在使用时简单可靠,但是不能够在前期拍摄时看到调整的效果,这给导演和摄影带来了一些不便,而任意可调的GAMMA变数太多,在对机器不熟的情况下容易出现不知所措。Panasonic AJ HDC27F正是考虑到这些情况,采用了相对固定的视频GAMMA和电影GAMMA,需要传统电视画面的感觉,采用视频GAMMA,需要电影画面的感觉或转胶片,采用电影GAMMA。在此种选择之后,如果还有不满意的地方,再在此基础上做一些调整便基本能够满足绝大多数场景的需要。

◆ 大的动态范围

Panasonic AJ HDC27F在采用FILM GAMMA时有两种选择,一种是VIDEO REC,另一种是FILM REC。选择前者,拍摄的画面在电视上观看时具有胶片的影像感觉,而选择FILM REC则是为了转胶片。在FILM REC的模式下,选择使用500%的动态范围,就可以最好地记录亮部的细节。通过不同机型的对比实验发现,在硬盘上记录的Panasonic 27F摄像机输出的画面有最好的亮部表现。另外还发现,如果选择200%的动态范围,影像的亮部再现与VIDEO REC很接近,这说明FILM REC的模式较VIDEO REC的模式要高出一挡多的动态范围。

◆ 类似胶片摄影机的功能设计

①行进中的变格拍摄功能Panasonic AJ HDC27F能够以60帧/秒进行高速拍摄,还能够以4帧/秒到60帧/秒中的任何帧数进行拍摄,目前应用的高清摄像机只有它能够做到。在拍摄中,用4帧/秒和14帧/秒拍摄运动的物体能够得到一种特殊的视觉效果。另外,不仅如此,它更有像带有电子快门的ARRIFLEX和ARRICAM系列胶片摄影机在行进中变格拍摄的功能,在变格拍摄过程中通过电子快门自动进行曝光补偿。

②类似胶片摄影机的操作都是在FILM REC模式下进行的,因为这一模式就是为电影设计的。在此模式下,电子快门是以叶子板开角表示的,其意义完全与电影摄影机一致。色温以灯光(Tungsten)和日光(Daylight)表示,与传统摄影中的灯光型胶片和日光型胶片相对应(在其他模式下,27F仍然采用传统摄像机的3200与5600的色温表示法)。并设计了通过镜头的点测光功能,可以测出画面中心点的亮度电平,这一功能类似传统电影摄影用的点测光表,这样,在没有监视器的情况下,配合使用斑马纹,摄影师也能够精确曝光。为了更好地跟焦点,27F机身上专门设置了拉皮尺的挂钩,这是一个虽然简单但非常人性化的设计。还有,27F可以将录制按钮设置在机身左面的用户设定按钮上,这也类似与传统的胶片摄影机机身左面的开机按钮(SONY高清系列在机身左面也有用户设定键,但是采用的是拨动开关的形式),所有这些都非常符合电影摄影师的操作习惯。

◆ 完备的功能设计

27F为摄影师考虑得非常周到,除了一般高清摄像机所具有的影调色彩的调整功能外,它还设计了许多具体实用的功能,节省了购置功能附件的成本。

◆ 自动间歇拍摄功能

在拍摄外景时大量采用了间歇拍摄的方式,可以体现云的运动和光线的变化。

◆ 手动间歇拍摄的功能

摄影师根据自己需要的不均匀间隔时间进行拍摄,与自动间歇拍摄相比有一定的灵活性。

◆ 重录功能

如果拍摄一个镜头出了错或是完全不能用,一般来说,我们会顺着磁带再拍,直到满意为止,但是这样不能用的镜头实际上会浪费很多磁带。正是考虑到这一点,27F设计了重录功能,开启此功能后,27F能够寻找磁带上已录的最后一个镜头的起始点,之后再进行录制的话,新的内容就会覆盖原来最后一个镜头的内容,从而节省了磁带,这在长镜头拍摄时尤其见效。

◆ 倒像功能

为了能够利用丰富的35mm电影镜头资源,摄影师可以采用镜头转接器将其与高清摄像机相连,但是此时的影像是倒置的,因此需要倒像电路将其纠正。27F出厂时内置了此功能,为使用传统电影镜头提供了条件。

(注:高清摄像机的机身上有“HD”的字样,普通数字摄像机则无此标识)

复习题

1.使用35mm胶片拍摄广告的优势是什么?

2.使用录像带拍摄广告的优势和不足是什么?什么样的广告适于用录像带拍摄?

练习题

搜索一下电视频道,尝试辨认一下哪些广告是使用胶片拍摄的,哪些广告是使用录像带拍摄的,它们之间有什么不同?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