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老印版的广告理念

老印版的广告理念

时间:2023-05-13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老印版的广告理念◎老印版上的“上上细馃”表明糕点的最好品质随着木版印刷术的兴起和社会商品意识的增强,中国古代商人很快便开始运用木版印刷的方法,印制出大量实用美观的宣传品,从最初的小戳记、标识开始,到后来的“门票”、仿单等,都为广而告之,糕点行也不例外。

老印版的广告理念

img47

◎老印版上的“上上细馃”表明糕点的最好品质

随着木版印刷术的兴起和社会商品意识的增强,中国古代商人很快便开始运用木版印刷的方法,印制出大量实用美观的宣传品,从最初的小戳记、标识开始,到后来的“门票”、仿单等,都为广而告之,糕点行也不例外。古今广告均以视觉要素与构成形式为重,糕点行的宣传思想是在商业活动中逐步完善的。

糕点行的广告在最初的很长时期是重文轻图的,明了简洁,规整统一。在上中部位置突出字号名称,陈述性的文字一般密布于整个版面,不免有呆板乏趣之嫌,如:“本号开张至今百余年,址在省城东门内大街,自制满汉茶食,一应俱全,驰誉已久。”店铺介绍大同小异,较为关键的是“凡赐顾诸君请认明字号”或“别无分号,如有假充,男盗女娼”之类的告白。重在文字的设计观念与传统商业文化思想的影响是密不可分的。以诚取信、以义取利的信条根深蒂固地左右着一代又一代商人,加之旧时代对商业的轻视,糕点行认为直白详尽的文字就足够了,毕竟当时竞争的压力是微乎其微的。

img48

◎小小的仿单上显示出丰富的品种

在促销观念上不哗众取宠,致使针对于商品本身为先导的构思与图画等受到束缚与轻视。然而,从门面的幌旗、招牌发展到印刷宣传品,糕点商们在宣传行为上迈出的这一小步,就曾对中国传统糕点业的发展起到了相当大的推动作用。

img49

◎一版多用,不仅仅是“福寿蟠桃”,还可以调换其他名称

其实,在绚丽多彩的民间文化和民俗生活中本不缺乏构思巧妙的图形、纹饰。在文化进步、市场成熟、竞争加剧等诸多因素的诱导与催化中,糕点行的广告理念也在不断增强与完善。他们意识到图文并茂、活泼生动的印刷品更能吸引顾客,何乐而不为呢。内涵丰富、描画匠心的吉祥图案本源自生活,它逐渐成为商人们进行广告图形设计的重要表现题材。如此一来,广告版面的图画结合自身的行业特征、价值取向、寓意诉求等,常选用百姓熟悉的如意、福、寿、三阳开泰、和合二圣、天下太平、暗八仙、八吉祥、聚宝盆、和气生财等图案。与此同时,广告版面的边饰美化效果亦日趋加强,大凡万代盘长、万字不到头、书卷、花草等,皆大胆吸纳,使得广告版面丰满起来。因而,广告内容更具有吸引力。

图文并茂的广告或标识往往是集体智慧的结晶,有时约定俗成地运用较长时间,成为商业文化的组成部分。

在不断的推销与广告探求中,商人们也依据大多数顾客自上而下、自右向左的阅读欣赏习惯来设计广告。糕点行的广告版面除传统的屋形或围合形的模式外,更为精到的整体设计常包括立冠、平目、齐身、落足等要素。

img50

◎福建莆田的妈祖糕久有盛誉,此为吉祥图案印版

立冠,顾名思义就是版面最上部的位置,一般为吉祥图案与商号标识相配合。平目部分在中上方,求得与受众视线的第一接触,各式边框纹饰内书写着正楷体字的商号名或加写主推的糕点名称。中部是齐身,多为详尽的说明文字,需要认真阅读。落足,于版面的下方,此位置有的直接又是吉祥图案或广告短语,如“童叟无欺,货真价实”等。当然,根据广告的不同用途,如上四要素又经常在取舍及焦点的变化中灵活运用。有的只在齐身部分写糕点名几个大字,十分抢眼,有的干脆舍弃落足环节,突出主题。变化更为丰富的是将屋形、围合等不同形式与立冠、齐身等因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意出许许多多至今仍让人拍案叫绝的作品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