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空间的权力布局

空间的权力布局

时间:2023-05-1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 空间的权力布局社会学对空间的研究始于齐美尔,他通过在柏林的生活体验,深切感受到大都市的空间力量对人格塑造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个体独立性的增强盖因于此。[5]通过对JM公司联谊会顾客“入场”、现场空间布局等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看到JM公司营销场内的权力结构以及空间在影响机制中的作用。

第一节 空间的权力布局

社会学对空间的研究始于齐美尔,他通过在柏林的生活体验,深切感受到大都市的空间力量对人格塑造和行为方式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冷漠和个体独立性的增强盖因于此。[2]人类社会实践一旦嵌入了空间,它就具有社会意义,反映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正像爱德华·苏贾说的那样:“空间在其本身也许是原始赐予的,但空间的组织和意义却是社会变化、社会转型和社会经验的产物。”[3]福柯把身体的空间看做是我们关于事物的社会结构不可简约的要素,那些压制、社会化、约束和惩罚力量所要施加的正是这种空间,他把目光聚焦于有组织的压迫性空间之上,通过全景敞视的空间监控形态引导出关于权力机制的转换研究,从而深刻地揭示了权力无所不在的微观毛细效应。[4]布迪厄也表达了相似的观点:“人们如此苛刻地要求屈从于集体节奏的理由在于时间形式或空间结构不仅构成了群体对世界的表达,而且也构成了群体本身,这时按着这种表达来使它本身有序化。”[5]通过对JM公司联谊会顾客“入场”、现场空间布局等的研究,我们可以清楚看到JM公司营销场内的权力结构以及空间在影响机制中的作用。

一、入场仪式

我们于5月的一天参加了湖北武汉分公司举办的一场联谊会(E1),按照约定的时间,我们准时在上午9点赶到××宾馆,JM公司当地负责人说,这是一家三星级宾馆,在省城市区举办此类活动一般都至少这种规格,因为宾馆档次高对老年人有吸引力,也说明公司有实力。宾馆门口站着不少位穿着统一深色裤子、浅色上装的小伙子和小姑娘,他们都是公司的销售人员,正在等待他们自己邀约的顾客。有的看到一位老人,高兴地迎上去说“叔叔您来了,还担心您找不到地方呢”,有的向宾馆两旁张望,有的在焦急地打电话,问叔叔阿姨什么时候到,有的在电话里告诉对方宾馆的具体地址及如何换乘几路车等。一般情况下这样的联谊会都会比约定拖延一段时间才会正式开始,因为老顾客们经常三三两两地迟到。

会场在五楼,我们和几个老顾客及他们的员工一起挤进电梯,每个顾客都由联系他的员工搀扶着陪同,因为终于盼到自己的顾客来,员工的脸上都一扫刚才的焦急而洋溢着兴奋,不断地和顾客嘘寒问暖。当电梯门打开的时候,跃入眼帘的是喜庆的气球和一幅半人高的招贴画,××水机蓝色的背景上“××儿女欢迎您”几个字分外醒目,很清爽的感觉。接着传来整齐的掌声,只见十多个穿着统一服装、身披彩色绶带的工作人员笑容满面地站立在过道的两旁,面向从电梯里出来的老顾客和我们热情地鼓起掌来,接着听一位小伙子带头高喊:“叔叔你好,阿姨你好”,其他人也一起高喊。我们走在长长的欢迎队伍中间有点不自在,希望尽快走出这个过道。

上面是一段对JM公司“联谊会”的现场观察笔记。“联谊会”一般选择在星级酒店、郊外度假村酒店里能容纳两三百人乃至1000多人的会议室或大型宴会厅里召开。如在郊外开会,则在开会的当天早晨,公司租用大客车停在一个固定地点接上参会老年人,晚上送他们回来。由于每个地方每月要举办6场以上的“联谊会”,JM公司专门配备一位“会务经理”,其职责就是联系酒店、布置会场、安排车辆接送顾客、安排就餐等。上午9点“联谊会”正式开始,但因为不是什么正式的会议,老年顾客迟到10~20分钟甚至不来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定于9点召开的联谊会往往拖到9点30分才能进行。顾客进场之前的一段时间对JM公司员工和经理来说是一个令人焦急乃至忐忑不安的等待时间。我们在上一章的最后曾经谈到员工为了提高顾客到会率(实际参会顾客/会前邀请的顾客×100%)做了种种努力,这个比率的高低一方面说明了会前工作(电话拜访、家访等)的成绩,另一方面决定了这次会议营销的实际效果,到会率比较低的话既浪费了会场的资源,也打击了员工的信心。

顾客进入会场一般经历四个阶段,一是“三请四邀”,二是“门口等待”,三是“搀扶进入”,四是“列队欢迎”,这四个程序实际上构成了顾客进入JM公司联谊会现场的“入场仪式”。特纳曾经说过,仪式就是“用于特定场合的一套规定好了的正式行为”。[6]另一位人类学家盖纳普认为,在任何社会中,个体的生活都是不断从一个阶段进入另一个阶段,每个阶段都有一个关口,人们经过这些关口往往要“通过仪式”,这样参与通过仪式的个人以及整个社会都以不同的方式注意到这些转变。[7]尽管JM公司联谊会的入场仪式远远没有诸如出生、成人礼、结婚、入学典礼、毕业典礼等这类仪式重要,但显然这种仪式在社会上存在得更为普遍。拉德克利夫-布朗(A.R.Radcliffe-Brown)曾经指出,研究仪式有三条思路:“一是考察仪式的目的和原因;二是思考它的意义,也就是仪式的象征是什么;三是思考仪式的效果,这种效果不是由仪式的操作人员所设想而产生的,而是仪式实际所产生的。”[8]下面我们将按照这三个内容进行简要的分析。[9]

其一,入场仪式举办的目的和原因:给予尊重。

在中国社会中一种用以对他人施加影响的策略是讲面子。由于一个人的权力和地位被别人看来可以保证分配者的帮助,因而对中国人重要的是在综合关系中保持他的面子,在他人面前讲面子。他可以精心安排社会交往的情境,对他的来临给予特别的照顾而且以特殊的方式接待,为的是在他人面前塑造一个有力量和有吸引力的形象,这种印象的安排越是高明,那么分配者就越能够接受他的请求。[10]联谊会前热情的欢迎仪式象征着对顾客的“大驾光临”的感谢,在顾客心中维系着JM公司及其销售员对他们的“尊重”感,这种尊重尽管让人感觉到“不自在”,但有助于会议进行中销售员从这种“尊重”中获取利益和“回报”。

其二,入场仪式的象征:制造“神圣”感。

正如第二章中所述,JM公司吸引顾客参加“联谊会”的理由是这次“联谊会”对他们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在这个会上顾客可以得到平时很难得到的“独特利益”,比如“公益性”的科学仪器检测和专家建议、“很有价值”的专家健康报告、“给几百万人带来健康”的保健产品以及给老年人“带来快乐”的游艺活动等。迪尔凯姆曾经指出,“神圣”指的是让人害怕、惊奇或尊重的事物,而世俗则是一般的正常生活。[11]显然JM公司的目的就是要让顾客感受到“联谊会”是和顾客的日常“世俗”生活是完全不一样的一个“神圣”境界(带来健康、快乐),而入场仪式正是这一目的的延续。

其三,入场仪式的效果:地方性知识的嵌入。

仪式举办者举办入场仪式的目的和象征并不一定是仪式的最终效果,最终效果是根据仪式参加者的最终感受。入场仪式客观上成为“将社会的强制性标准转换为个人的愿望、创造社会化情绪、引起角色转换、提供治疗效应、制定社会行为的神话宪章、重新整合对立社群的工具”。[12]JM公司联谊会的入场仪式实际上提醒参会者他们来到一个完全与外界不一样的“地方”,这个“地方”是一个严肃的、科学的、正规的场所,在这里,老年人能得到莫大的“尊重”“健康”和“快乐”,所以老年人也应该按照“地方性知识”[13]来调适自己的行动。仪式的根本目的在于“使个人离开一种确定的位置而转入另一种同样确定的位置”。[14]“联谊会”上老年人的表现也证明了这一点,平时在家连话都很少讲的老人居然会“唱起歌”来,平时自由散漫的老年人整整齐齐地坐在桌前聆听讲座等。

二、“封闭”的空间

联谊会召开的场所或者在市区高档酒店的会议室里,或者在离市区较远的郊区的一个旅游景点的会场上。如果选择在郊区旅游景点,顾客早晨由一辆辆旅游大巴送过来,先是安排一个小时左右的简短游玩、参观,大概在10点30分的时候集中在大会场吃饭,11点30分大会开始,节目内容和上面一样,大概下午3点30分左右会议结束,顾客再被旅游车送回。以上这两个地点的一个共同特点就是顾客被限制在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中。

会场差不多是一个正方形,四周布置着JM公司的各种宣传品。舞台背景是本次活动的宣传大幕:偏右侧××老师(被誉为中国电视主持第一人)举杯微笑,中间是水机的介绍,左侧是××老师以前的一些照片,大幕的底色也是蓝色,给人的视觉冲击力比较强。舞台的上方的标语写明了这次活动的主题:“诚信、健康、品质——庆祝××获得全国驰名商标。”四周的墙上悬挂着气球,很有喜庆的味道。舞台的左侧斜放着一个投影幕布,上面正播放着××公司的宣传片。舞台的右侧是一排易拉宝(一种容易收拢、携带方便的宣传器具),上面是A公司各类产品的宣传画。

正对着舞台的另一面墙上悬挂着很长的横幅,上面写着JM公司的宣传广告语。横幅的下面靠近入口处放置着一张签到台,签到台的后面堆放着一些未拆封的公司产品,签到台后期将变成卖货开票的地方。向里是四张桌子,有近八位身穿白大褂、看上去比较成熟的专家坐在桌后,桌上写着“专家咨询区”的字样,再向里有张桌子摆放着一台微循环检测仪(一种可以检测并显示人手指部位微循环形状、血流状况的仪器),桌上贴着“检测区”的字样,检测区在进门的右手边还有,有两张桌子上也分别放着一台微循环检测仪,检测仪的后面分别都坐着一位身穿白大褂的年轻人。

会场舞台的左侧一边正面向出入口的那面墙上也挂着很长的条幅,写着“热烈祝贺××”等字样,条幅下面布置了JM公司的产品,有一张桌子上放着几台××水机,其中一台已经拆去了包装,另一张桌子上放着几大盒××初乳,上面的×××(著名演员,JM公司的形象代言人)向人们微笑着。出入口的这一侧同样布置着公司的产品,几张桌子拼在一起上面铺上了一床××远红被子。再向里接近舞台的方向,有一张长条桌上,摆放着十多块JM公司获得的荣誉奖牌,其中有相当部分是水机方面的,JM公司获得驰名商标的奖牌放在了中间。不知道是时间太长,或是没有保管好,有些奖牌上出现了锈迹。

会场的中间布置了若干张条形桌,桌子摆放与舞台成垂直方向,桌子两边坐着顾客,面向舞台。里坐着的顾客大概有近三百人,因为会议还没有开始,销售员们正和各自的顾客热情交谈着,一般每个销售员邀请的顾客都相对集中在一处。

整个会场的布局参见图5- 1。

img4

图5- 1 JM公司营销现场的空间布局

从上图可以看出,联谊会现场是一个相对封闭的空间,进入会场后,大门紧闭,会场内尽管没有一般政府部门会议那么严肃,但井井有条,顾客被安排在会场中心位置,其四周被JM公司的员工所包围,一举一动都处于JM公司员工的“注视”之下。

封闭的空间有利于信息的传播,有利于统一价值观的建立。社会学家约翰·洛夫兰(John Lofland)研究宗教推销时发现,宗教推销“通过有效地把候选人封闭起来,宗教的意识形态能够在一个可控制的情境中被提出来,在这种环境下,任何怀疑和犹豫都可以浮出水面,然后被予以驳斥”。[15]在社会处于比较封闭或信息不充分的状态下,主导性意识形态或某一主导性叙述就可能成为人们认识现实的主要“框架”。意识形态话语的特点是,它往往采用简单明晰、比较容易抓住人心的宣传式标语口号的形式,它本身排斥任何与意识形态基调不一致的观念,却会放大或突出意识形态话语着意宣传的“现实”,同时屏蔽其他关于现实的信息,甚至常常把意识形态设计者的想象解释成“现实”。当意识形态设计者要求人们按照这样的“框架”去认识现实时,人们所感知到的“现实”不仅是狭隘的,而且常常与现实有偏差。可是,当这些自上而下建构起来的关于“现实”的种种观念通过各种社会控制手段进入人们的意识中,并成为人们自觉不自觉地对现实情境的定义时,人们就会把这种所谓的“现实”看做是“真实”的,用这些自上而下建构起来的观念替换了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知,以至于许多人有意无意地忽略与给定观念不同的自己的感性经验。[16]“空间永远是政治性的和策略性的……空间一向是被各种历史的、自然的元素模塑铸造……它真正是一种充斥着各种意识形态的产物”。[17]

封闭的空间有利于权力运作者对空间参与人群行为的左右和控制。社会心理学家罗伯特·B.西奥迪尼在研究1978年人民圣殿教910人自杀事件时说,自杀事件发生的一个原因是因为“他们生活在丛林之中,处在一个不友善的国家里,他们与身边的世界是完全隔绝的……他们感到自己的生活充满了未知和不确定性”。[18]社会学家约翰·洛夫兰研究宗教推销时指出,“在没有外人的干涉下,那些有效的结合性手段可以被尽情采用。……首先使其全神贯注,除了睡觉以外,所有的时间都被用来吸引候选者的注意力。整个推销计划从早上7点30分至晚上11 点30分,被安排得满满当当,甚至连进浴室,也得让那位指派的伙伴陪着。其次实施排外性输入。候选人在身体上并未受到限制,但是外出是会被严厉劝阻的。他们的会所在居民点的数公里之外,此处没有报纸、没有广播电视,打电话也很难”。[19]有社会心理学家在研究希特勒的强大说服力时发现,“壮观的场面来强化他的信息中的情绪成分”。奎尔特(Qualter,1962)曾在其专著《宣传与心理学》一书中对这种壮观场面进行过如下描述:“希特勒和戈培尔所设计的制服、条幅、旗帜和标志全都是纳粹德国的宣传机器所属,他们用这种强有力的行动来提高强有力的语言的作用,会议绝不仅仅是人们聚在一起演讲的场合,它们被精心策划而达到戏剧性效果。周密设计的布景、光线、背景音乐以及入场和出场的时间将本来已经欢呼口号、热情高涨的听众的情绪推向巅峰”。[20]

三、被“凝视”的顾客

JM公司联谊会不仅是一个封闭的空间,而且是一个被“凝视”、被监视的空间。福柯曾多次提到边沁(Jeremy Bentham)式的“全景敞视监狱”(Panopticon)。边沁设想的圆形监狱是用来监禁犯人的,也可以用来收容精神病人,或者作为学校和兵营,它的基本构造是四周环形的建筑由许多独立的囚室组成,圆环的中心位置是瞭望塔。每个囚室都有两个窗户,一个朝向瞭望塔,一个与之相对,以便光线可以进入囚室。在逆光下瞭望塔里的看守可以方便观察囚犯。瞭望塔上有一圈大窗户用以观察任何一个囚室,但囚室里的人看不到瞭望塔的看守,由于囚犯并不知道看守是否在观察自己,反而产生不间断的监视效果。福柯认为边沁式监狱是空间、权力和知识交织的典范,其后果是“在被囚禁者身上造成一种有意识的和持续的可见状态,从而确保自动发挥作用。这样的安排为的是,监视具有持续的效果,即使监视在实际上断断续续的;这种权力的完善应趋向于使其实际运用不再必要,这种建筑应该成为创造和维系一种独立于权力行使者的权力关系的机制。总之,被囚禁者应该被一种权力局势所制约,而他们本身就是这种权力局势的载体”。[21]

福柯发现监控广泛存在于整个社会,几乎无处不在,但福柯是在边沁的圆形监狱中才真正发现了监控力量的强大,监控的边界已经通过权力技术扩展到人的身体,通过建筑物和光线等权力物理学手段的结合,人的身体的活动和轮廓展现在监控者的面前。以身体为边界的监控成为有史以来最为强有力的监控,而且不止于此,福柯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发现了监控超越了人的身体,进入了人的心理和行为。监控与惩罚的手段紧紧相连,是重要的规训手段。福柯看到圆形监狱不仅实现了对身体的监控,而且产生了强烈的心理效应,就是所谓的“全景敞视效应”(Panoptic Effects)。[22]

从JM公司营销现场我们可以看到,顾客的四周都被JM公司的员工、专家、信息(宣传材料)等所包围,顾客一旦走进这个环境中,就进入了员工们的视线,他们的一举一动都会被员工看在眼里。每个服务专员只需要照顾好自己的顾客就可以了,一般情况下每个员工有5名顾客,其中有2名老顾客,3~4名新顾客,老顾客是被请来“做工作的”,新顾客也往往是这些老顾客请来的,他们往往被安排坐在一起,随时准备相互交流,新顾客有任何需要比如喝水、上厕所等,老顾客都会主动招呼并服务。五六个服务专员组成一个部门,负责人是主管,他们整个部门所邀请的顾客都相对集中在一个地方,这样保证部门主管能够一眼看下去非常清楚地注意到本部门所有顾客的情况。整个会场一般由四五个部门所邀请的顾客组成,公司经理一般在会场的角落观察整个会场的顾客,一旦会场上某一处出现问题立即会走上前去;会议的主持人一般站在会场的前方主席台附近,他们为了调动气氛会随时观察会场顾客的反应,一旦发现顾客“打瞌睡”“开小差”等情况,他们会安排做一些小游戏,让顾客放松一下。这样每个新顾客实际上被老顾客、服务专员、主管、经理、主持人等5个以上的人严密“注视”着。另外还有咨询专家、检测专家等,他们的位置是整个会场的最后,在开会期间,他们没有其他工作,仅仅是有意无意地四处观察,其中包括员工、主管、经理的举动,当然也包括新老顾客的举动,全部进入他们的视野。

JM公司营销会场的空间布局恰好和边沁的“全景敞视监狱”布局正好相反,在边沁那里,监视者在中央、被监视者在四周,而JM公司营销会场恰好相反,公司的各类工作人员在四周,顾客被包围在中间。一些学者认为,不宜对“全景敞视监狱”做机械的理解,福柯之所以对边沁的设计产生了莫大的兴趣,无非因为这个设计暗中契合了福柯关于“整个人类社会正在越来越趋向于规训社会,而在规训社会中,权力的微观运作越来越普遍,那些明显建立在暴力之上的权力会逐步退隐”的一个基本判断。[23]

福柯在关注视觉权力(Visual Power)时提出了“凝视”(Gaze)这一概念,凝视是福柯在《临床医学的诞生》里提出的,病人及其疾病都必须受到两种监控:社会监控(权力监控)与医学监控(知识监控),同时也承受了两种凝视:社会凝视(权力目光)和医学凝视(知识目光)。[24]福柯指出:“人们(病人)开始想象医生的无所不在。医生的凝视交织成了一个网络,时时处处实施着一种连续不断的、机动的和有区别的监控”“人们认为,应该使一个透明的、毫无障碍的领域彻头彻尾展示给一种拥有特权和资格的凝视”。[25]

福柯提出权力技术有三种:规训(Discipline)、训练(Training)和监视(Surveillance),规训是一种把个人既视为操练对象也视为操练工具的特殊技术,训练是实现规训的主要手段,监视则是规训权力得以实施所必须依赖的手段,比较有效的监视方式是分层监视,这种方式使得被监视对象分成较小的碎片,以确保所有的对象都在监控范围之内,在所有的监视手段中,那种无处不在的凝视是最具威力的,它甚至可以渗入被监视者内心,使其自我凝视。[26]“为了行使这种权力,必须使它具备一种持久的、洞察一切的、无所不在的监视手段。这种手段能使一切隐而不现的事物变得昭然若揭。它必须像一种无面目的目光,把整个社会机体变成一个感知领域:有上千只眼睛分布在各处,流动的注意力总是保持着警觉,有一个庞大的等级网络”。[27]

在JM公司联谊会现场,顾客被周围的JM公司员工所“凝视”,这必然会进一步规训他们的言行,他们不得不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如果一个顾客离开座位,立即会有员工上前问候并陪同他,包括上厕所,一直到他重新回到原位;如果一位顾客在座位上不认真听课,与周围人讲话,很快一位服务专员会走上前去咨询,并借送一杯水来提醒他。这样顾客们时刻感觉到一双双眼睛在凝视着自己,这种“凝视”因为披上“精心服务”的外衣而并不让人厌烦。马丁·杰伊说,因为恰恰是在那里,注视的规训和规范化功能得到最透明的发挥。权力的对象无处不在地被权力的注视所穿透,这种注视带有仁慈般的虐待,这种权力散漫而又隐迹无名。对于规训的过程,它的存在很快成为多余。它是一种确保不对称、不平衡和差异的机制。因此由谁来行使权力就无所谓了,随便挑选出的任何人几乎都能操作这个机器。[28]“通过这种模式,权力可以通过一个简单的事实来得以实施,即在一种集体的、匿名的凝视中,人们被看见,事物得到了解。……没有必要发展军备、增加暴力和进行有形的控制,只要有注视的目光就行了。这种监视的目光,每一个人在这种目光的压力之下,都会逐渐自觉地变成自己的监视者,这样就可以解决自我监禁。这个办法真是妙极了:权力可以如水银泻地般得到具体而微的实施,而有只需要花费最小的代价”。[29]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