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斑斑缃帙美东南
范钦字尧卿,又字安卿,号东明,浙江鄞县人。据志书记载,他在嘉靖十一年考中进士,初任湖广随州知州。嘉靖十五年升工部员外郎,因事触犯了权臣武定侯郭勋,被诬遭廷杖。嘉靖十九年任江西袁州府知府。袁州为严嵩故乡,其子世蕃欲占宣化公宇,范钦不允。世蕃报告他父亲,严嵩说:“这个人违抗过武定侯,以强项自喜,暂时不要去碰他。”嘉靖三十三年,范钦的父母相继去世,他便回到家里。嘉靖三十七年起补河南,升副都御史,巡抚南安、赣州、汀州、漳州诸郡。嘉靖三十九年,升兵部右侍郎,同年十月,去官归里。
据严从简《殊域周咨录》,范钦官福建时,抗击过倭寇。又据《明实录》,范钦去官,是由于被御史王宗徐所劾,说他在巡抚南安、赣州时,“黩货纵贼,贻患地方”,因此,范钦得旨“回籍听勘”。后来,这件事不了了之。
沈一贯撰《东明范公墓志》云:“公亢直守正,终始不移,卒率以是取忤,亦不至困。后父武定侯郭勋,与商户陈鹤等侵牟万计,公为节估值,廉物料,遂交怨公。勋常私用神木厂大木无忌,公独禁不与,勋党人谮之。”明代嘉靖年间,统治阶级内部矛盾重重,内经严嵩父子弄权,外有倭寇的侵扰,祸乱相寻,民不聊生。士大夫们朝升夕黜,被黜归里后,往往寄情诗酒,或著书刊书,自命清流。在宁波,当时与范钦先后归田里居的有兵部尚书张时彻、兵部侍郎屠大山。他们投闲啸咏,精思著撰,人称“东海三司马”。
范钦酷爱书籍,每到一地,都留心收集。而且他和那些只注重版本的藏书家不同,颇有点“厚今薄古”,比较重视收集当代人的著作,所以在他的藏书中明代地方志、政书、实录、诗文集就特别多。像《军令》、《营规》、《大阅录》、《国子监监规》、《武定侯郭勋招供》之类的官书,是当时的内部资料,为一般藏书家所难以收得的。有的书复本多达两三部,这可能出于朋友的赠送。后来,他购进丰氏万卷楼的一部分藏书,(2)又与王弇州等人相约互抄书籍,藏书数量大大增加,共达七万余卷。
沈一贯说:“司马公于书无所不蓄,虽晚暮,好学弥笃,常诵读至夜分,声哕哕振林末,惊其四邻。”(3)范钦也有一篇短文《书本事诗后》,记其晚年的读书生活。文曰:“此为唐孟棨作,世罕传布。伏日偃仰天一阁中,池林过雨,凉飔荐爽,四望无人,蝉鸣高树,遂披襟散佚,漫书此篇。已而云影低昂,新月吐照,欣焉会于予心。据胡床,披鹤氅,停麈尾,抚无弦琴,歌白云之章、清商之曲,啜杯茗而寝,殊忘其为盛暑,顾城漏已下二鼓矣。晨起,即题其后。”
书籍之外,还藏有许多碑帖。清乾隆五十二年钱大昕编《天一阁碑目》,“去其重复者,自三代迄宋元凡七百二十余通”。著名的有北宋拓本石鼓文等。
天一阁不但以藏书著名,而且还印刻过一些书籍,其中二十种合成一部丛书,世称《范氏奇书》,在传播古代文化方面起过一定的作用。在当时所刻的书上,留有姓名的写工和刻工多至三十余人,可见其刻书的规模。至今尚保存着数百块明代版片,是研究我国雕板印刷术历史的文物。
为了使天一阁藏书得到永久保存,范钦费尽了心机。他依据“天一生水”的说法,取“以水制火”之义,把书楼命名为天一阁,就反映出他对防火的重视。书楼与住宅建筑不相毗连,远离灶火,严禁烟火入阁,又在阁前凿一水池,蓄水备用,这一切都是有效的防火措施。
范钦在晚年,还考虑到防止书籍分散的问题,认为“书不可分”。结果,他的大儿子范大冲欣然放弃了万金家财,而继承了天一阁藏书。(4)大冲体察父辈的心情,从此“代不分书,书不出阁”(5),藏书归子孙共同管理。
我国历代的许多藏书家都十分爱惜自己的藏书,希望能把藏书永久保存下去,但是总不能如愿。天一阁除了没有直接受到战争的毁灭性打击之外,在管理上能够注重防火,又避免藏书作为财产再分配,因此才得以幸存下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