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节 峨眉峨山惠民图书馆
一、馆史简介
1940年,峨眉山蒋肇华女士将成都家藏图书全部运峨,又亲往重庆劝募,在峨眉山清音阁前修建图书馆,馆舍共三层。一层正面左面为接待室,右为售书处,兼司寄物、询问、出纳,收发工作,其后为阅览室,两壁竖阅报台,中置阅览桌椅,有自动滑车,由楼上输送图书放下层。二层前为参考室,杂志及普通参考图书罗列于此;中左为博物室,收藏峨山地质、生物、民俗、金石、文献、图片、游人签名、留影、惠赠书画文物等;中右为办公室,设出纳台;二层后面为书库。三层为招待室,布置力求精雅简洁,为游客下榻处。
1943年8月8日,该馆因山洪暴发被冲毁。
二、馆务活动
(一)采访与编目
循现代图书馆经营管理法,从事登录、归类、制目、庋藏与流通、他若日报、其镌等,已向各地广事征赠订阅中。
(二)开识字班,开朗读会,开夏令读书会
当地一般民众,知识水准既低,且多文盲,除利用农间设识字班外,并于平日开朗读会,宣读时事,或讲说常识。已具浏览能力者,导以应读何书。循序渐进,意在加强其卫国热情,增进其职业技能。行有余力,更增代借处与巡回文库,以便距馆较远之机关、法团、学校与县民。
每值盛夏,举办夏令读书会,期约一月,使各地来此修学消夏之士,有“以文会友”之良缘。
附录一
峨山图书馆介绍
蜀中峨山,风景清幽,最适宜于读书之地,近有本会会员蒋肇华先生,热心教育,倡办峨山惠民图书馆于游人上下必经之清音阁,规模宏大,诚为盛举,兹将该馆计划书全文录下,以见一斑。
“廿九年夏,择地于游人上下峨山必经之清音阁前,凤凰嘴上,鸠工建筑第三层楼房一所,以充馆舍。其正门对牛心石,山环水绕,秀丽天成。地距山麓匪遥,寒暖颇称适度,新屋中窗明几净,空气流畅,读书著述,斯处最宜。
“屋之正面及两翼有游廊,设座煮茗,供游客休憩远眺,入门,左为接待室,室之外壁为揭示处,右为售书处,兼司寄物、询问、出纳、收发事,其后为阅览室,两壁竖阅报台,中置阅览桌椅,有自动滑车,由楼上输送图书放下层。
“中层分三进,前为参考室,杂志及普通参考图书罗列于此。中左为博物室,收藏峨山地质、生物、民俗、金石、文献、图片、游人签名、留影、惠赠书画文物等。中右为办公室,设出纳台,通后进之书库。
“上层为招待室,布置力求精雅简洁,为游客下榻处。
“立牌坊于大路旁,由此入内,经曲径,越溪涧,新建小木桥贯通之,直达图书馆。
“复于丹沙洞与凤凰嘴间,建八角收音亭(悬收音机于亭中),涂朱色,取‘万绿丛中一点红’意。亭周,缘以花丛,增色添香,佐来宾之清赏。设邮柜,装电话,用便交通。
“牛心石下,溪泉清涟,深浅咸备,每夏外宾莫不欣然专临游泳其间,今略加修整,于盛暑烈日下,张帆布伞,下置躺椅,制冷食以款嘉宾,悬摇榻以便午眠。
“在蓉图书,俟馆舍落成,即行移入,湘中有线装古籍数千卷,为肇华家藏,如交通无阻,当全部运峨,循现代图书馆经营管理法,从事登录、归类、制目、庋藏与流通、他若日报、其镌等,已向各地广事征赠订阅中。继后,更当努力于采访。惟增置适用新馆,搜购珍贵旧籍,端赖各方捐助与寄存,其量方可激增。
“除典藏与流通外,自当供应本地民众及各地来宾之种种需要。苟力所能及,莫不勇为,兹举数事,粗示端倪。
“当地一般民众,知识水准既低,且多文盲,除利用农间设识字班外,并于平日开朗读会,宣读时事,或讲说常识。已具浏览能力者,导以应读何书。循序渐进,意在加强其卫国热情,增进其职业技能。行有余力,更增代借处与巡回文库,以便距馆较远之机关,法团,学校与县民。兹事创典,尚有待于捐赠日增,方足配备处。
“每值盛夏,举办夏令读书会,期约一月,使各地来此修学消夏之士,有‘以文会友’之良缘。
“其有自修,研究,著述而欲长留山林者,本馆极表欢迎,除供应食宿外,并予以攻读写作上之种种便利。倘有清寒好学之士,其学果具根底,写读始终勤奋,而成绩复超常者,本馆当量力减免其食宿等费,或征募清寒助学基金,专充是项开支。
“馆中应有儿童阅览室之设,今馆址不敷,暂附惠民义塾中,俟筹有专款,另建儿童图书馆。
“公路筑成,交通称便,外宾暨曾受高等教育之国人,来此游览度夏者,有增无减,馆藏通俗中籍,未足供应其需,爰设峨山惠民国际图书馆于非想内,意在向海外侨胞,世界各国人士,以及世界文化交换机关,征募建筑经费与图书,其详细办法,用英、苏、德、法等国文字另订之。
“国际图书馆中,特辟一世界旅行参考部,专收中国与世界列邦游记、人文、地理、风俗、地图、照片、画片等,用代卧游。所收存关于峨山之图书博物亦并入。
“其后数年内,尚拟建广厦为总馆,务求合于现代图书馆建筑模式,彼时再将原有馆舍,改作分馆。
“在计划中者,尚有大礼堂,采剧场式。纪念堂、纪念塔、农民俱乐部、文化公园、博物馆、生产与消费合作事业、科学馆(分自然与社会两部,并附设农艺改进所)、托儿所、幼稚园、疗养院等,均当量力所及,次第完成之。
“上述各节,仅略陈本馆初创时之大轮廓,至其周密计划,尚须向各方专家请益后,再为分别撰就,馆务进行庶几有所遵循,谨述梗概如此,尚冀同情本馆之中外人士,时赐教言,用匡不逮。如能予以人力物力之援助,尤为感荷!”
附录二
峨眉筹建图书馆
峨眉山为川省名胜,每年夏季前往游览避暑者极众,蒋肇华女士鉴于峨眉山尚无图书馆之设置,特发起建筑惠民图书馆于该山之双飞桥,以解决游客及当地民众之精神食粮问题,特于月前来渝,征募基金及图书,承蒙林主席、蒋夫人、于斌主教、于孔孙三院长、冯委员玉祥及刘总司令峙之赞助,捐予巨款,以资充实云。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