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宝晋山林集拾遗八卷

宝晋山林集拾遗八卷

时间:2023-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宝晋山林集拾遗八卷 (宋)米芾撰宋嘉泰元年筠阳郡斋刻本。其书之名“宝晋”者,盖缘于此。七十四年后,其孙米宪又搜集遗逸,成《宝晋山林集拾遗》八卷。

宝晋山林集拾遗八卷 (宋)米芾撰

宋嘉泰元年(1201)筠阳郡斋刻本。丰坊跋。每半叶十行,行十六字,白口,左右双边。

米芾(1051—1107)字元章,自号无碍居士,又号海岳外史、家居道士、鹿门居士、襄阳漫士,因其做过南宫舍人,故又称米南宫。祖籍山西太原,后徙襄阳(今湖北襄阳),晚年移居润州(今镇江)。以其母侍奉过宣仁后旧邸,恩补秘书省校书郎、含光尉。后入淮南幕府,历知雍丘县、涟水军,以太常博士知无为军。宣和时为书画博士,召对便殿,进献其子米友仁所作《楚山清晓图》,擢礼部员外郎。亦言事罢知淮阳军。大观元年(1107)卒,年五十七。《直斋书录解题》卷十七谓米元章“酷嗜古法书,家藏二王真迹,故号宝晋斋”。其书之名“宝晋”者,盖缘于此。事迹详《宋史》本传。

此书卷首有左承议郎敷文阁待制蔡肇撰《故南宫舍人米公墓志》,《志》中说南宫“所著诗赋诸文,凡百卷,号《山林集》”。然遇靖康之变,毁于战乱之中。七十四年后,其孙米宪又搜集遗逸,成《宝晋山林集拾遗》八卷。今此书卷尾有南宋嘉泰元年辛酉(1201)米宪跋文,曰:“先祖南宫,以文章翰墨雄视一代。当崇宁间,名动天子,擢从外部,对便殿,进奉常博士,践南宫舍人,骎骎清望矣。……先祖遗文,按待制蔡公天启志墓文,有《山林集》百卷,若《宣己子》、《圣度录》等文,又数十卷。适靖康变故,先君阁学侨寓溧阳,仅脱身于崎岖兵火之中,异时‘宝晋’所藏,皆希代所见,靡有孑遗,故先集亦不复存在,以故尚未并行于世。宪,不肖之孙,缅想祖烈,重以先君阁学治命,每叹遗稿未克广传,为没齿深恨。宪钦承先训,剿心疗形,远求博访,裒聚缕积,迨今五十年矣。而六丁敕将,毫芒仅存,故梵荚杂置,青氈并藏,自《书史》、《画史》、《砚史》外,其他诗文才百余篇。惧遗编之坠地,致潜德之晦蚀,乃即筠阳郡斋,命工锓板,以遗世之欲见是书者。……嘉泰改元初祀岁次辛酉月纪太簇日御乙亥,嗣孙米宪拜手谨识。”这篇跋文,表明《宝晋山林集拾遗》八卷,乃米芾之孙米宪于嘉泰元年所搜编,并刻于筠阳郡斋。筠阳即筠州,即今江西高安县。

此本见于山东聊城杨氏海源阁《楹书隅录初编》卷五,著录曰:“此本为嘉泰辛酉筠阳郡斋所刊,诗集四卷,《宝章待访集》一卷,《书史》、《画史》、《砚史》各一卷。可证岳本(指岳珂《宝晋英光集》)之误者十余条,据以见各本之妄改诗句者复廿余字,洵仅见之秘本也。”傅增湘于1931年3月12日见之于天津盐业银行,并记曰:“《宝晋山林集拾遗》八卷,宋米芾撰。宋嘉泰辛酉筠阳郡斋刊本。大板心,半叶十行,行十六字,白口,左右双阑。版心上记字数,下记刊工人名。前蔡肇《墓志》,后有嘉泰改元嗣孙米宪手跋,以行书上版,字疏放,犹有祖风。此书世无二帙,明华氏真赏斋故物,有嘉靖己酉(四年,1525)丰道生坊识语。”(《藏园群书经眼录》卷十三)丰坊识语谓:“南宫《山林集》尝见抄本六十(十为衍字)卷,兹则其孙宪所刻《拾遗》尔。岁嘉靖己酉六月甲子鄞丰道生观于锡山华中甫真赏斋。”更增添一份书林雅韵。此本今藏国家图书馆。

此本钤有“真赏”、“华夏”、“鲁郡郚氏”、“丰氏人叔”、“南禺外史”、“李升之印”、“李裕”、“彭城中子审定”、“秘阁校理”、“东郡杨氏宋存书室珍藏”、“东郡杨绍和彦合珍藏”、“杨绍和”、“彦合珍玩”等印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