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苑英华纂要八十四卷 (宋)高似孙辑
宋刻元修本。蔡同瑺跋。每半叶十行,行十七字,细黑口,左右双边。存八十三卷(一至七十、七十二至八十四)。
高似孙(?—1231)字续古,号疏寮,馀姚(今属浙江绍兴)人。孝宗淳熙十一年(1184)进士。历校书郎、徽州倅、会稽主簿、处州守。少有俊声,不自爱重,为馆职,上韩侂胄生日诗九首,皆暗用锡字,以寓九锡之意,极尽谄媚之能事,为清议所不齿。知处州时极为贪酷。其读书以隐辟为博,作文以怪涩为奇。其诗犹可观。一生著述不少,其中《文苑英华钞》即《文苑英华纂要》,便是其从《文苑英华》中撮要择选而成。
南宋宁宗赵扩嘉定十六年(1223)三月,高似孙为《文苑英华钞》即《文苑英华纂要》写下一篇序,谓:“孝宗皇帝阅《文苑英华》,周益公直玉堂,夜宣对,上谓秘阁本太舛错,再三命精雠十卷以进。一日侍公酒,公以无佳本为言。因白架中有此书,间尝用诸集是正,颇改定十之二三。公惊喜曰《英华》本世所无,况集耶!乃尽笈去,复以雠正者畀予研订,书奏御,不为无分毫助也。后以本传之庐陵,手书寄来,急读一遍,因取其可必用者,仅为帙四。又以奉公复答曰,书千卷,鲜克展尽,顾乃猎之精,举之确耶。”可证高似孙从《文苑英华》中撮要选文编辑而成的《文苑英华纂要》,是在周必大从宰相位致仕回江西庐陵重校《文苑英华》的过程中,成书则在嘉定十六年三月或略前。其序又曰“类书帙多字繁,非为不能尽记,盖亦未尝尽见,古人是以有撮取之功,然乃切于自用,非为他人设也。洪公击节曰:‘此正余意,《钞》亦出是欤?’”亦足见其辑书缘起,乃不为己,更为方便他人。
其序还称:“冶使史公来访越墅,因从容砚寮,见《钞》本曰钩玄摘奇,便于后学者也。书来索甚力,第二书报已刊,第三书寄刊本,令作《钞》序,乃诵益公、洪公语,以谢好雅。嘉定十六今年三月七日,高似孙续古识。”表明此书之刻,至晚在嘉定十六年三月以前已经完成。故蔡同瑺跋称“旧藏宋嘉定《文苑英华纂要》,为故民部尚书郎汪厚斋氏所经庋”。亦判断为嘉定刻本。另外,此书几乎无讳字,然于五十四,“幽者明于日月,奥者廓于天地”句中之“廓”字却缺末笔,表明其回避南宋宁宗赵扩之嫌名讳。因而此本可定为“宋嘉定刻本”。书中字体有截然不同者,乃元延祐时补版所致。有延祐元年甲寅青山赵文序可证。故此本又可定为“宋嘉定刻元延祐重修本”。
此本钤有“汪印士钟”、“民部尚书郎”、“汪厚斋藏书”等印记,表明其在清后期曾为汪士钟架上之物。今藏国家图书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