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私家藏书与著名的藏书楼
明代浙东私人藏书较为发达,藏书家、藏书楼众多。考察这一时期浙东藏书事迹,有助于了解明代浙东藏书的概况。
一、私家藏书的区域分布
在前代基础上,明代浙东藏书有进一步发展。藏书家的人数和藏书楼的数量远远超过前代。据资料记载,明代浙东藏书家有80余人,仅宁波府就有50人。其中不少藏书家所藏书籍数量巨大,超过万卷以上。范凤书的《中国私家藏书史》中就记录了15位,(33)今根据其整理得表4-1:
表4-1 明代浙东万卷以上藏书家分布表
资料来源:范凤书《中国私家藏书史》,大象出版社2001年版,第168—187页。
从表4-1中可以看出三点:一是浙东的万卷以上藏书家明显超过前代。元代万卷以上藏书家为6位,(34)而明代有15位,数量上增加不少。二是从地域分布看,浙东藏书家主要分布在宁波的鄞县、绍兴的山阴与台州的黄岩,分别是鄞县5人、山阴4人、黄岩2人。三是藏书家的身份以官员居多,次之为士人,如鄞县的金华为通州守、范钦是兵部右侍郎,山阴的祁承为江西右参政,黄岩的林鹗为江西布政使。
在明代,浙东的藏书家在国内有一定影响。来新夏在《中国古代图书事业史》中提到11人,即嘉靖、隆庆前最著名的藏书家有宋濂、叶盛、杨循吉、李开先、王世贞、项元汴、范钦,万历后最著名的藏书家为陈弟、赵琦美、徐、祁承。(35)其中浙江为4人,即浦江宋濂、鄞县范钦、山阴祁承、嘉兴项元汴。其中浙东为2人即范钦与祁承。其实浙东的藏书家并不止这几个,鄞县的丰坊、陈朝辅、陆宝,山阴、会稽的钮石溪、徐渭,太平(温岭)的黄曜都是有一定影响力的藏书家。
二、嘉靖前的浙东藏书家与藏书楼
(一)丰坊与万卷楼
万卷楼是明代浙江著名藏书楼之一。它的主人为著名藏书家丰坊。丰坊(1492—1563),字存礼,又字存叔、人叔,号人翁。后改名道生,又号南禺外史、西郊农长。浙江鄞县城西隅马园(今属浙江宁波市海曙区)人。正德十四年(1519)乡试第一,嘉靖二年(1523)考中进士,授礼部主事,改南考功司主事。后因吏议,触犯了嘉靖皇帝,于嘉靖六年(1527)被贬为通州同知。不久去职回乡,贫病而死。
丰氏自北宋以来,代出名人,且世代为官。至南宋时,已为鄞县四姓之一。丰坊前辈喜欢藏书,为丰坊藏书奠定了基础。全祖望《天一阁藏书记》云:“丰氏为清敏公之裔,自宋元祐以来,代有闻人,故其聚书之多,亦莫与比。”(36)
丰坊不仅喜欢藏书,博学工文,尤精书法。他为购古名迹而不惜重金。为了购得一批图书碑帖,丰坊曾将家中千余亩田产尽数卖出。购书痴迷的程度可见一斑,被人称为“书淫”。家庭的传承,加上丰坊的不懈追求,万卷楼内的藏书增加很快。他整日耽于书,又有“心疾”,由于丰坊不善理财、治家,致使万卷楼藏书的管理很混乱,在其家财丧失几尽时,万卷楼藏书中的宋本与写本,大半被丰坊的门生辈所盗窃。
(二)黄孔昭与业书楼藏书
这一时期除了丰坊外,台州太平县(今浙江温岭市)的黄孔昭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黄孔昭(1428—1491),初名曜,字孔昭,以字行,改字世显,号定轩。明天顺四年(1460)考中进士,授屯田主事,不久进都水员外郎。后受知尚书姚夔调文选,成化九年(1473)进郎中。按例任文选郎中后,应闭门谢客。孔昭以为:“国家用才,犹富家积粟,粟不素积,岂足赡饥;才不预储,安能济用?苟以深居绝客为高,何由知天下才俊。于是公退遇客至辄延见,访以人才,书之于册。”(37)
孔昭先世即有藏书,其六世祖黄珂建有读书堂,高祖、曾祖又创松桂轩作为藏书处,积书以教习子弟。孔昭性喜书尤甚,又日夕访求,藏书达数万卷。其时台州有“聚书必曰黄氏”(38)之说。
黄孔昭每得到一书“皆亲手目过”,他不但喜欢藏书,亦善于读书。(39)其子黄俌,字汝修,成化十年(1481)进士,官文选郎中。他爱书如命,平日广购古籍,并对他进行精心保护,且于居所建一座藏书楼以贮书。徐三见在《台州藏书家传略》中引夏《业书楼记》对藏书楼以评述,称:“是楼之制特为宏丽,不以助歌舞,而以壮图籍;不以狎丝竹,而以呻佔哗。舍乐逸而事勤苦,由绮纨而践儒素,可谓超然而远慕者矣。”(40)还与太平(温岭)藏书家谢铎合作撰写《赤城论谏录》。
(三)范钦与天一阁
范钦(1506—1585),字尧卿,号东明。鄞县(今浙江宁波)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累官至兵部右侍郎。
范钦性喜藏书,他任职期间,每到一地,尽力收购海内异事,尤喜搜集未传世先辈诗文集,并通过抄书,增加了不少抄本。他所藏的书大半承丰坊之旧,再加上几十年的搜集,数量是十分可观的。嘉靖四十年(1561),在家乡月湖之西创建天一阁藏书楼,所藏达7万多卷,成为浙东藏书最多的一家。藏书楼初建时,“凿一池于其下,环植竹木要,然尚未署名也”。(41)及阅古代碑帖,见《龙虎册一池记》中引有汉人郑玄注《易经》“天一生水”“地六成之”之语,为此将藏书楼命名为“天一阁”,而阁前所凿水池称“天一池”,希望通过避火的“吉利”而有利于图书的保存。天一阁楼上不分间,以体现“天一生水”之说,楼下分六间,以应“地六成之”之义,甚至连藏书橱的制作,也使之在尺寸上合六一之数,这些都体现了范钦保护图书的欲望和苦心。
范钦的藏书与一般藏书家的藏书有其不同。他十分重视明代人著述和明代新刊典籍的收藏。明代方志274种,这里有65%是海内孤本,登科录、明代的会试录和乡试录有411册,是仅见之本。另外,还有不少手抄本,如明代正德年间吴氏撰边防哨所的大型类书《三才广志》等。这些明代著述的收藏为我们研究明代政治、经济、人物、科技提供了珍贵资料。民国25年(1936),朱士嘉在《冯氏天一阁方志目跋》中曾经说:“收藏明代的方志著名的,除天一阁以外,在国内只有北平图书馆,共有三百种,在国外有日本尊经阁文库,共有七十余种。但是前者所修以嘉靖以后的居多,后者则以修于万历年间的居多,惟有天一阁的方志十之八九是嘉靖或者嘉靖以前的本子,很有价值。”(42)这一评述是中肯的。
当然,范钦在藏书楼的建筑以及对收藏图书的管理都有其丰富的经验,对我们后人起到启示的作用。
范钦的儿子范大冲继承父亲天一阁的藏书;侄子范大澈也富有藏书,卧云山房为其藏书楼,他也是明代著名的藏书家。
三、万历以后的浙东藏书家、藏书楼
(一)祁承与澹生堂
祁承(1563—1628),字尔光,号夷度,又号旷翁、密园老人,浙江山阴(今浙江绍兴)人。出身于官宦书香门第,他自幼接触图书,也喜欢读书。年轻时曾就读于富春山学馆,刻苦读书,一心想在仕途上有所发展,但科场上并非一帆风顺。少年不得志,直到38岁(1600)才中举,1604年才进士及第,此时,他已42岁。曾在山东、江苏、江西、安徽、河南等省做官,直到任江西布政使司右参政。
祁承从小喜欢读书,所建藏书楼为澹生堂。全祖望《旷亭记》说他“治旷园于梅里,有澹生堂,其藏书之库也;有旷亭,则游息之所也;有东书堂,其读书之所也。夷度先生精于汲古,其所钞书,多世人所未见,校勘精核,纸墨俱洁净”。(43)
祁承最初藏书逾万卷,不幸于万历五年(1597)因火灾,焚毁殆尽,他并未因此灰心,自万历十一年起,约定同好,广为搜集,藏书达10万余卷。
他还在丰富的藏书基础上,提出了当时比较系统的藏书建设理论。万历四十八年(1620)作《庚申整书小记》,注《庚申整书略例四则》,提出了“因”“益”“通”“互”四字分类法:“因”袭经、史、子、集,“益”目以充实四部,“通”于四部之内,“互”见于四部之中,丰富了图书馆学。《澹生堂藏书约》除前言外,“读书训”和“聚书训”是抄录古人聚书、读书的事迹;“藏书训略”分“购书”和“鉴书”二节,是他对自己平生购书经验的总结,也是古代藏书建设的重要文献。《藏书训略》提出“购书三术”和“鉴书五法”。购书三术即“眼界欲宽,精神欲注,而心思欲巧”。“鉴书五法”包括“审轻重”“辨真伪”“核名实”“权缓急”和“别品类”。
祁承提出的藏书建设理论,虽然有的已经不适用了,但从总体上看,他提出的上述命题都是有参考价值的。其子祁彪佳、祁骏佳也能继承其藏书之业,喜好藏书。
(二)钮石溪与世学楼
钮石溪,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原名纬,字仲文,以字行。嘉靖二十年(1541)进士,授祁门知县,后任江西、山东佥事等职。
钮石溪喜欢藏书。其藏书楼称世学楼。他的同乡商濬曾经在世学楼借过书,并编撰《稗海》,实际上商濬所辑《稗海》,据黄宗羲考证,均抄自世学楼。
世学楼藏书,除四部之外,还藏有“小说家”书凡368卷,诸如历代稗史野记,唐、宋诸家笔乘。黄宗羲在《天一阁藏书记》中说:“以余所见者言之,越中藏书之家,钮石溪世学楼其著也。余见其小说家目录。亦数百种。商氏之《稗海》皆从彼借刻。”(44)明末,世学楼的书开始散出,其时约崇祯庚午,即崇祯三年(1630)其书初散,黄宗羲仅从故书辅得10余部而已。
(三)陆宝与南轩藏书
陆宝,生卒年不详,字敬身,一字青霞,学者称中条先生。其家在鄞县月湖之西畔(今浙江宁波市海曙区)。居所有双桂,皆藤本,陆宝使人环而结之,其状如井络,鄞人称之为桂井陆氏,有藏书处南轩,有“南轩书屋”藏书印。
陆宝为人富有民族气节。为抗清,曾经倾家输饷,以支持抗清斗争。入清以后,隐居乡村,不问世事,只是以赋诗、著述、藏书为乐。所著有初集《霜镜》,次集《辟尘》《悟香》,只有初集行于书。关于陆宝藏书,全祖望《中条先生墓表》有记载:“近者,先生后人丧失其家,青氈故物,遂无一草一木之得保。于是枣梨之属皆出,而予始得见之。”“呜呼!是亦眢井之藏也矣。先生藏书最富,多善本。吾乡以之以藏书名者,天一阁范氏,次之四香居陈氏,又其次,则先生南轩之书也。”(45)陆宝南轩藏书散出后,全祖望曾得到宋本《开庆四明志》和《宝庆四明志》及元人吴澄的《草庐春秋纂言》,由此可见陆宝藏书的丰富。
此外,徐渭、张岱、陈朝辅等在明末藏书家中也有其影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