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东藏书大事记
汉、六朝
公元40年前后
会稽郡袁康、吴平著有《越绝书》25卷,现存15卷,共19篇,记述勾践、文种、范蠡、伍子胥等历史人物活动。
山阴(今浙江绍兴)人赵晔,闭门读书20余年,并博采广览、抄撮旧闻,著述《吴越春秋》12卷,专记春秋末期吴越两国史实,今存10卷,成为东汉著名方志学家。
同一时期,上虞人王充进书馆读《论语》《尚书》,并被送到洛阳太学深造,师事大儒班彪。因家贫穷,常到洛阳街巷书摊览读。晚年依然勤奋著述,著有《论衡》等,其中《论衡》30卷,计20多万字。
句章人阚泽(《三国志》称山阴人),家世农夫,至泽好学。曾为人“佣书”(抄书)和贩卖图书,成为孙权重臣,虞翻比之汉代的扬雄、董仲舒。
317—420年(东晋)
山阴人孔休源“聚书盈七千卷,手自校练,凡奏议弹文,勒成十五卷”。
426年(元嘉三年)
文帝命会稽始宁(今上虞)人谢灵运,任刘宋王朝秘书监,整理秘阁图书,补足阙文。
431年(元嘉八年)
秘书监谢灵运撰《宋元嘉秘阁四部目录》,是为刘宋藏书总目,共著录图书1564帙、14582卷,佛经55帙、438卷。
479—502年(南齐)
余姚人虞龢家中藏书甚多,每遇雨,以被覆盖籍,书获全而被大湿。编撰《法书目录》《羊欣书目》《张钟书目》等书画目录多部。
隋唐、五代
大业初
慈溪人虞世南累授秘书郎,在隋秘阁管理藏书十年。
是年,虞世基把姚察所著的《梁史》《陈史》等手稿收入秘书监。
617年(大业十三年)
国清寺全面竣工,隋炀帝勒令在寺设千僧斋,度49人出家,命秘书监制《天台国清寺智者禅师碑》。
627年(贞观元年)
10月,唐太宗即位,于弘文殿聚四部郡书20余万卷,并于殿旁建弘文馆,选虞世南等人充任学士。
633年(贞观七年)
虞世南迁秘书监,管理全国经籍图书之事。
804年(贞元二十一年)
日本佛教祖师最澄到天台国清寺、山阴龙兴寺。求经未得,途经峰山,遇密宗第三代传人顺晓大师,与其共研佛理,得经书115卷,道具5种7件。最澄回国后,创日本天台宗、密宗。
824年(长庆四年)
越州刻印白居易、元稹诗集,在长丰出售,并作为乡学课读教本。
952年(广顺二年)
天台山桐柏宫中建藏殿,藏有道家经典。全允中所编的《上清灵宝大法》卷二四载:“天台桐柏崇道观,乃五代之末吴越王钱氏所建。藏中诸经,拘集道童及僧寺行者,众共钞录,以实其中。碧纸银书,悉成卷轴。”
宋
993—996年(淳化年间)
宋太宗赐《九经》于越州。
1005年(景德二年)
宋真宗赐黄金万两大修国清寺,诏改“景德国清寺”,前后珍赐甚多,合三朝御书数百卷,有御书阁。
1019年(天禧三年)
越州新昌藏书家石待旦(字季平)中进士,后隐居石溪,筑书楼以聚书。
1053年(皇祐五年)
鄞县楼郁中进士,他平日喜爱读书,“自六经至百家传记,无所不读”,家有藏书万卷,其中抄本占一半。
1063年(嘉祐八年)
鄞县人陈谧中进士。陈谧喜藏书,死后舒亶作挽词:“尘埃满匣空鸣剑,风雨归舟只载书。”
1070年(熙宁三年)
大觉琏任阿育王寺主持。宋仁宗亲书颂诗17篇赐琏,并赐号大觉禅师,建宸奎阁。
1082年(元丰五年)
鄞县人王瓘中进士,喜欢藏书,“性嗜学,多录未见之书”,有唐代诸皇帝实录、略录写本及版行者各万余卷。
1091年(元祐六年)
新昌人石公弼中进士。他是越州三家藏书之一,北宋迄南宋世代藏书,其从子石邦哲筑博古堂藏书楼以贮之。
1101年(建中靖国元年)
宁海藏书家罗适卒。罗适“好古强学,虽老不废书”“雅喜藏书,凡遗文、古事与夫国朝新书,家多有之”,著有《赤城集》100卷。
1107—1110年(大观年间)
越州新昌人石公弼官至御史中丞,累至兵部尚书,史称其藏书“无一不有”。
1131年(绍兴初年)
国庆寺遭兵火,殿宇被毁,值得庆幸的是智者所著的《妙法莲华经》、印度传入的《贝多叶经》和佛牙等犹存。
1132年(绍兴二年)
余姚县学刻司马光《资治通鉴》294卷。
1135年(绍兴五年)
宋高宗建秘书省,诏求天下遗书,越州著名藏书家诸葛行仁献书8546卷。
1139年(绍兴九年)
绍兴府刻有《毛诗正义》40卷。
1143年(绍兴十三年)
宋高宗下诏诸路搜访遗书,访求到越州直秘阁陆宰家所藏图书13000卷。
1149年(绍兴十九年)
明州刻有《徐文公集》,署名为“明州公库刊印”,并刻有徐铉《骑省集》30卷。
1158年(绍兴二十八年)
明州刻有《六臣注文选》,有“四明公库刊印”署名。
1159年(绍兴二十九年)
上虞藏书家李光卒。家有藏书万余卷。1147年(绍兴十七年),秦桧制造焚书事件,其家之书被毁。
1131—1162年(绍兴年间)
奉化的王庆曾、王伯序父子刻有《大藏经》8册。每册均有“明州奉化县忠义乡瑞云山参政大司王公祠堂大藏经,永充四众看”字样。
明州衙署藏《本草单方》。
两浙东路茶盐司先后刊刻《周易注疏》《尚书正义》《周礼疏》等书。
1166年(乾道二年)
浙东安抚使、绍兴知府洪适在其任内刻印《松漠纪闻》3卷、《论衡》30卷、《元氏长庆集》66卷及《隶释》27卷。
1174年(淳熙元年)
黄岩县学刻张九成《横浦心传录》3卷、《横浦日新》1卷。
1180年(淳熙七年)
朝廷赐书明州官学,藏于御书阁,列为10橱。
1182年(淳熙九年)
陆游作《书巢记》,形象地对他的书巢作了描绘。
1183年(淳熙十年)
象山县学刻林钺《汉隽》10卷。
1190年(绍熙元年)
会稽郡斋刻鲍彪《战国策》10卷,次年又刻《战国策校注》10卷。
1196年(庆元二年)
鄞县藏书家王正己卒。正己历官丰城之簿、太府卿,官终秘阁修撰致仕。喜藏书,有“酌古堂”,藏书多至2万余卷,其中多手抄本。
1198年(庆元四年)
陆游在书肆购得魏野《草堂集》。《渭南文集》对此作过记载。
1199年(庆元五年)
绍兴知府沈作宾刊刻《春秋左传正义》。
1200年(庆元六年)
明州的四明郡斋刻陈舜俞《都官集》14卷。
1206年(开禧二年)
天台郡斋刻《石林奏议》5卷。
1210年(嘉定三年)
越州著名藏书家陆游卒。陆游藏书得之于日积月累的搜罗,藏书数万卷,还有大量书画、碑帖、经书。
1213年(隆兴元年)
著名藏书家楼钥卒。楼钥,字大防,一字启伯,号攻媿主人,明州鄞县人,著有《攻媿集》。精于经学,旁贯史学,兼通诸子百家。绍熙二年(1191年)建东楼藏书处,一生藏书逾万卷,所藏之书都亲加校核。
1223年(嘉定十六年)
绍兴知府汪纲刻有洪迈《唐人万首绝句》101卷及《吴越春秋》《越绝书》等6种,计180卷。
1250年(淳祐十年)
越州藏书家陆子遹卒。他继承父业,喜欢藏书,并刻印不少书籍。
元
1282年(至元十九年)
庆元路儒学因火灾,屋宇被焚,尊经阁被毁,藏宋御书被毁。
1289年(至元二十四年)
慈溪书院复建于旧遗址,内有崇礼殿、讲经堂,也有“横庋书之所”。
1291年(至元二十八年)
鄞县藏书家应伯震卒。曾筑“花崖书院”,于其中藏书五千卷,延良师教子侄辈读书。
1292年(至元二十九年)
浙东海道廉访副使陈祥在庆元路儒学原址上兴建尊经阁,收藏典籍。
1296年(大德元年)
鄞县藏书家王昌世卒。蓄书万余卷,毁于火,苦志露抄雪纂,至忘寝食,书以复全。
1302年(大德六年)
宁海藏书家胡三省卒。藏书丰富,为避战乱,藏于袁桷轩石窟中,称“胡梅书窖”。释《通鉴》30年,著有《资治通鉴音注》及《通鉴释文辨误》等。
1303年(大德七年)
临海藏书家陈孚卒。家有万卷楼,以卷计则不啻万卷。
1306年(大德十年)
绍兴路儒学刻《越绝书》15卷、《吴越春秋音注》10卷。
1309年(至大二年)
慈溪邑士童金建杜洲书院于城西北杜湖之曲,以祀其祖童居易(杜洲),书院有先圣碑亭礼殿、讲堂等6斋,也有书库,藏有《四书》《六经》《史记》《通鉴》《韩文》《柳文》《黄氏日钞》《慈湖文集》等。
1312年(皇庆二年)
元仁宗下科举诏,鄞县地方官重修鄞县儒学,收藏图书。
1320年(延祐七年)
袁桷所纂《延祐四明志》成,于至治元年(1321年)刊行。志分20卷,今传本仅存17卷及目录2卷。
1321年(至治二年)
时庆元路儒学藏有经、史、集、诗、类书5大类101种,1561册。
1327年(泰定四年)
庆元藏书家袁桷卒。曾为“丽泽书院”山长、翰林院编修撰。喜蓄典籍,积书至万卷,为东南地区著名藏书家。多次参与史书修撰,主要是预修《成宗实录》《武宗实录》《仁宗实录》,并主持辽、宋、金三史修纂。
1336年(后至元二年)
天台县县学毁于寇,尊经阁书散失。县尹张德进、刘庆相继修复。
1338年(后至元四年)
廉访副使顺昌因尊经阁朽坏,要求总管张荣祖负责重修。
1340年(后至元六年)
庆元路儒学刻《玉海》200卷,附《词指南》。
1345年(后至元十一年)
鄞县藏书家程端礼卒。买书万卷,覆以杰阁。根据朱子读书法6条,著有《读书分年日程》,督导诸生学习。
明
1369年(洪武二年)
山阴藏书家杨维桢卒。家有藏书数万卷,于铁崖山中。在铁崖山上读书5年,贯穿经史百家。藏书印有“杨廉夫”“廉夫”二印。
1386年(洪武十九年)
宁波知府李仲文重视府学建设,修缮儒学,兴学校,建明伦堂、尊经阁。
1443年(正统八年)
延庆寺建钟楼、藏经阁。
1458年(天顺二年)
普陀寺住持文彬建藏经宝阁,庋藏寺内经书。
是年,藏书家袁忠彻卒。其藏书楼为瞻衮堂,藏书甚富。
1466年(成化二年)
宁波知府方逵在府儒重建尊经阁。
1468年(成化四年)
朝阳阁藏书楼在黄岩建成。
1469年(成化五年)
诸暨县学建尊经阁。
1491年(弘治四年)
太平(今温岭市)藏书家黄孔昭卒。孔昭性喜藏书,藏书达数万卷。其时台州有“聚书必曰黄氏”之说。
1499年(弘治十二年)
夏,督学副使赵宽、郡守五符及鄞县县令赵经建尊经阁以藏书。
1510年(正德五年)
黄岩藏书家谢铎卒。朝阳阁为其藏书楼。
1524年(嘉靖三年)
绍兴知府南大吉在稽山书院建明德堂、尊经阁。
1563年(嘉靖四十二年)
鄞县丰坊家有“万卷楼”,储书数万卷。良田千余亩尽典卖以购法书名帖古籍,所聚碑刻为数甚多,人称“书淫”“墨癖”。
1565年(嘉靖四十四年)
范钦筑的天一阁藏书楼。楼为一排六开间两层木结构,坐北朝南,前后开窗,阁前有池塘。为护藏,范钦制定了严格的措施,如“代不分书,书不出阁”。
1522—1566年(嘉靖间)
浙江慈溪慈湖书院于嘉靖重修,并建横经阁以藏书。
1572年(隆庆六年)
郡司理周光镐摄象山县事,悯典籍之缺,于是购书贮之学官。
1585年(万历十三年)
我国著名藏书家范钦卒。范钦自号东明山人、东明外史,有“东明草堂”印。家有藏书7万卷,著有《范氏东明书目》《万卷堂书》多明代文献及地方志书。其所建“天一阁”将名垂青史。
1586年(万历十四年)
普济禅寺重建藏经殿,朝廷颁赐《大藏经》以藏。
1593年(万历二十一年)
绍兴藏书家徐渭卒。他喜藏书,藏书印有“天池居士”等。
1594年(万历二十二年)
宁海县令王畴建缑城书院,建有扶摇阁、藏书楼。
1597年(万历二十五年)
是年冬,祁承之“载羽堂”,积书已至万卷有余,然因火灾焚毁,片纸无存。
1602年(万历三十年)
阿育王寺请《大藏经》藏之,重刻经、律、论三藏,五年后建藏经阁庋藏。
是年,朝廷赐国庆寺御经一藏,建藏经阁以藏。
范钦之子范大冲,继承父志,管理天一阁藏书,制定出阁书保管法则,约定子孙共同管理,阁门及书橱钥匙分各房兄弟掌管,非兄弟齐集,不得开锁入阁。
是年前后,会稽著名藏书家钮石溪藏书散出。
1610年(万历三十八年)
鄞县藏书家范大澈卒。他和其叔范钦一样“性酷嗜抄书”,其藏书处为卧云山房、宝墨斋。
1614年(万历四十二年)
阿育王寺请得明刻官版《大藏经》入藏。
1615年(万历四十三年)
天童寺高僧慧高等去金陵(今江苏南京)请印《大藏经》。
1622年(天启二年)
慈溪县学尊经阁毁。次年,县令李逢甲重建。
1623年(天启三年)
山阴藏书家祁承给其子的家信中提到建藏书楼要防范火灾,其建筑应是“既欲其坚固,又欲其透风”。
1628年(崇祯元年)
著名藏书家祁承卒。其藏书楼为澹生堂。盛时,藏书达九千余种10万卷。著有《澹生堂书约》《澹生堂书目》等。其藏书印有“旷翁手识”“山阴祁氏藏书之章”等。
1631年(崇祯四年)
天童寺僧圆悟重建佛殿、天王殿、法童等999间。历时9年。左有御书楼,庋藏御赐书及寺内经书。
1634年(崇祯七年)
黄宗羲往太仓访张溥、张采。闻某家有藏书,与张溥提灯往观。
1641年(崇祯十四年)
黄宗羲观黄居中家千顷堂藏书。梨洲自崇祯三年以来尝至其家,把千顷堂之书翻阅殆遍。
清
1644年(顺治元年)
全祖望先辈累世藏书。时“国难”作,其祖尽管避之山中,因藏书多难挈以行留贮里第,则为营将所据。方突入时,见有巨库以为货,发现则皆古书,大怒,付之一炬。于是家无余书。
1646年(顺治三年)
是年,黄宗羲的续钞堂藏书一徙于中村,为山兵夺去,作铠甲内填物者不知凡几。其子黄百家《学箕初稿》卷一《续钞书堂藏书目》序中有记。
1650年(顺治七年)
黄宗羲访钱谦益,钱破例让他看自己的藏书,黄宗羲大喜过望,他说:“凡余所欲见者,无不在焉。”他与钱谦益约共闭关读书三年。
1662年(康熙元年)
台州临海兴化寺僧思文纪席,大阐宗风,后增屋200楹,建六至阁以庋藏释典。
1664年(康熙三年)
清兵入关,谢三宾迁“博雅堂”藏书于密林山寨,一炬了之。王应玘入山为僧,尔后还俗筑“独居室”,从事藏书与著述。
1673年(康熙十二年)
甬上范友仁破戒引黄宗羲登天一阁,悉发其藏。黄宗羲取其流通未广者抄为书目。遂为好事者流传。昆山徐乾学,使门生誊写而去。
1675年(康熙十四年)
郡别驾郭一凤曾施天童寺一藏,计6717卷,678函,12柜。
1676年(康熙十五年)
黄宗羲编著的我国第一部思想史《明儒学案》成,共62卷。
1678年(康熙十七年)
万斯同赴京参加修撰《明史》,携藏书十万卷。
1679年(康熙十八年)
黄宗羲作《天一阁藏书记》。其文中曰:“尝叹读书难,藏书尤难,藏之见而不散,则难之难矣!”
1689年(康熙二十八年)
康熙帝御赐普陀法雨寺《金刚经》1部、临米蒂书一幅及御赐赤金一尊等,僧人庋藏于寺中。
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
黄宗羲《明文海》482卷选成。
1695年(康熙三十四年)
藏书家黄宗羲逝世。黄宗羲是明清之际著名思想家、哲学家和藏书家。一生爱书,晚年尤甚,有藏书楼续钞堂。不几年,续钞堂遭大火,其再传弟子郑性收拾残存二万余卷,建二老阁庋藏以供奉之。
鄞县胡德迈适可轩获清帝康熙敕书,改筑宝墨斋。
是年,天童寺发生火灾,藏经阁毁于火。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住持僧超乘得内务府张万鹏捐重建,并请《大藏经》以藏。
1699年(康熙三十八年)
康熙帝南巡,赐帑金五百两重修普济禅寺,御赐《金刚经》《佛塔心经》《金字心经》。
1711年(康熙五十年)
鄞县藏书家陈自舜卒。其云在楼藏书,仅次于天一阁。
1713年(康熙五十二年)
会稽传灯寺庋藏御赐《金刚经》1部。
1715年(康熙五十四年)
慈溪永明寺住持明远僧建藏经楼,藏经613函,6314卷。
1718年(康熙五十七年)
全祖望读书三余草堂,与先生争论经史。
1721年(康熙六十年)
郑性秉承父郑梁志,于所居之东建二老阁,于雍正元年完工。楼上奉黄宗羲、郑溱之祀,楼下为藏书之所。
1723年(雍正元年)
全祖望登天一阁借书,当始于是时,又借抄于谢氏天赐园、陈氏云在楼。
1729年(雍正七年)
清廷颁发《御制性理精义》及《书》《诗》《春秋》三经传说汇纂,每书二部于直省,并命各布政司重刊流布,府、州、县学有一定数量的存贮。浙东的一些府(宁波府、绍兴府)和州(台州)及各县学都有上述书籍。
1730年(雍正八年)
绍兴知府顾济美增修府学,并重建稽古阁以藏书。
1735年(雍正十三年)
台州国清寺《龙藏》刻印竣,钦赐《龙藏》全藏该寺。
1736年(乾隆元年)
全祖望成进士,入庶常馆抄《永乐大典》,日尽二十卷,以所签分令人抄之。其所抄高元之《春秋义宗》、王安石《周礼新义》、曹粹中《诗说》、刘敞《公是先生文钞》、唐仲友《文钞》、史浩《尚书周礼论语解》、袁正献和袁正肃《二先生文钞》及《永乐宁波府志》,皆世所绝无,而仅见于《永乐大典》。
1738年(乾隆三年)
全祖望重登天一阁,搜括金石旧拓,编为《天一阁碑目》,又为之记。
1750年(乾隆十五年)
全祖望校《水经注》。
1751年(乾隆十六年)
畹荃改建阿育王寺“承恩阁”为“承恩堂”。藏御书《心经》1卷及4袈裟、龙缎袍等。
1752年(乾隆十七年)
新昌知县与邑绅建南明书院,有藏书。
1753年(乾隆十八年)
象山知县尤锡章重建蓬莱书院,并更名缨溪书院,有藏书楼。
1755年(乾隆二十年)
正月,全祖望手定文稿,删其十七,得50卷,命董秉纯、蒋学镛等抄录。三月,其子去世,成《哭子诗》10首,《埋铭》1首,遂绝笔。五月,文稿录成,不能遍阅,命秉纯读稿,遇有错之,犹为指划。临终前,命董秉纯收藏其著,把所抄文稿50卷移交马氏的丛书楼。去世后,双韭山房遗藏典籍万余卷尽归卢址抱经楼。
1765年(乾隆三十年)
阿育王寺获赐御书《大悲陀罗尼经》1函。
1773年(乾隆三十八年)
修《四库全书》,天一阁和二老阁分别进呈珍藏善本638种和94种。
1777年(乾隆四十二年)
卢址仿天一阁于所居之旁建抱经楼,不惜悬重价求善本,30余年藏书10万卷。阮元书“抱经楼”匾,倪象占撰《抱经楼藏书记》。
1787年(乾隆五十二年)
钱大昕作《天一阁碑目序》。
1795年(乾隆六十年)
章学诚定居会稽城内塔山下,其藏书积30余年,间有古椠秘本、缮抄稀见之书,计帙为五千,有卷2万余。其藏书楼为滃云山房。著有《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实斋文集》等。嘉庆六年卒。
1796年(嘉庆元年)
余姚藏书家邵晋涵卒。他于乾隆三十六年中进士,会试第一。三十八年入四库馆,充纂修言,撰史部点目提要,次年授翰林院编修,兼辑《续三通》。晋涵所献书著录于《四库全书》5种,120卷。藏书印有“邵晋涵印”“邵二云正定经文”“二云长物”“二云”“二云氏”。
1807年(嘉庆十二年)
黄澄量嗜求藏书。是年动工兴建藏书楼,两年落成,取名五桂楼。他注意藏书目录的整理、编目。他将收藏的5万余卷藏书编录成《五桂楼书目》4卷。
1808年(嘉庆十三年)
浙抚阮元作《宁波范氏天一阁书目序》,明确指出“海内藏书之家最久者,今惟宁波范氏天一阁,岿然独存”。
1821年(道光元年)
临海藏书家宋思荦卒。据载是年归里时所装惟藏书万卷及金石彝鼎之属。刊刻《台州丛书》甲、乙集9种,99卷。藏书处有古铜嚼书屋、确山楼等,藏书印有“宋氏卣勋”等。
1825年(道光五年)
象山县令孙廷松以八百金付董事姜人器、林逢春、张文敏等,于明伦堂东重建尊经阁。
1829年(道光九年)
10月,订立《天一阁管理细则》。
1833年(道光十三年)
绍兴开元寺僧越慧重修开元寺,建藏经楼三楹以庋藏《大藏经》。
是年,台州著名藏书家洪颐煊卒。其聚书4万卷,碑帖千余种,又钩摹家藏历代名人墨迹2000余件。刊刻倦舫法帖778册,为此自号“倦舫老人”。藏书楼为小停云山馆。藏书印有“颐煊审定”“临海洪氏兰雪轩藏书”“临海洪颐煊过昭”等。所著有《台州札记》《倦舫书目》等。
1841年(道光二十一年)
英军攻入镇海、宁波,姚燮“大梅山馆”藏书四散,天一阁被掠去《一统志》和其他舆地志书数十种。
1844年(道光二十四年)
黄岩藏书家李诚卒。李诚嘉庆十八年拔贡,喜藏书,有敦说楼藏书,据称藏书数千卷,多善本,有《敦说楼书目》。
1849年(道光二十九年)
山阴沈氏鸣野山房书初散,精本半归杨鼎,赵之谦遂得借录,搜访五年得130余种。
1850年(道光三十年)
山阴藏书家沈复粲卒。复粲喜藏书,藏书处称鸣野山房。藏书印为“沈氏复粲”(朱方)、“鸣野山房”“沈氏鸣野山房收藏书画记”等。
1859年(咸丰九年)
藏书家李慈铭落魄京师,但依然喜书,仍典质以购书,卷絮被质钱十五千,购武进臧玉林《经义杂志》一书。
1861年(咸丰十一年)
太平军攻占宁波,徐时栋的“烟屿楼”藏书亦被游民窃或被当作引火纸烧毁,所剩无几。
1862年(同治元年)
徐维则在绍兴城区开设墨润堂书庄,后在水澄桥以南开设门市部,改称墨润堂书苑,经营图书刻印与经销。
1864年(同治三年)
六月,徐时栋在宁波城西草堂故址重建新宅,书楼在河之北,取名水北阁,重新搜求藏书。经过几年的苦心收聚,藏书30大橱,计3164种,9815册,44205卷。编列经、史、子、集、丛书五部,渐渐恢复旧观。
1869年(同治八年)
鄞县志局迁入“水北阁”,阁藏图书直接为《鄞县志》编纂服务。
是年,黄岩知县孙熹就九峰寺旧址建九峰书院,建有藏书楼,称名山阁,藏有经史百家3万余卷及乡之先贤遗书。
山阴姚振宗于鉴湖购得快阁旧址,建快阁狮石山房藏书楼,发愤积聚古书,泛览诸家书录。
1873年(同治十二年)
藏书家徐时栋卒。其藏书楼为烟屿楼,藏书6万卷,尝尽发所藏而研读。开办并主持鄞志局,费时12年基本著成《鄞县志》。此书系时栋利用家藏典籍,又借同乡卢氏藏书、杭州丁氏藏书千余种编撰而成。
1874年(同治十三年)
山阴藏书家平步青借同城杨氏所藏鸣野山房抄本32册,为沈霞仙故物,取《文史通义》《校雠通义》及王本检勘三日而毕。
1878年(光绪四年)
会稽人章寿康刻《式训堂丛书》,至光绪十一年完工。计41种,95卷,所收皆清时学者著作,受到藏书界看重。
1882年(光绪八年)
山阴藏书家姚振宗,编成藏书目录《狮石山房书录》31卷,录书3200余种,凡6万册,每书均有考证。
1884年(光绪十年)
宁、绍、台道员薛福成于官署西边辟地建“后乐园”为课士场所,园内设藏书楼揽秀堂,用洋药(即鸦片)税余款购置入藏四部普通书籍,供士人阅览。
同年,薛福成嘱贡生钱学嘉(后更名恂)重编《天一阁见存书目》六卷付梓。
1889年(光绪十五年)
绍兴藏书家徐友兰子徐维则中举人,建藏书之处铸学斋。
同年,崇实书院刻薛福成、钱学嘉等编《天一阁见存书目》4卷,卷首录阮元《天一阁书目序》、钱大昕《天一阁碑目序》、黄宗羲《天一阁藏书记》、全祖望《天一阁藏书记》和《天一阁碑目记》。
1894年(光绪二十年)
宁、绍、台道员吴引荪秉承薛福成做法,充实藏书。
1898年(光绪二十四年)
宁波府“储才学堂书斋”在湖西崇教寺(今偃月街小学)建立。光绪三十年改称宁波府中学堂藏书楼,计存2153部,较阮元少了1941部。
1900年(光绪二十六年)
绍兴乡绅徐树兰集议捐资创办古越藏书楼。
1902年(光绪二十八年)
绍兴著名藏书家徐树兰病逝。树兰热心公益事业,尤喜购书、藏书、印书,有图籍、译本、报章等,按经、史、子、集四部分类编有《古越藏书楼书目》。后聘慈溪人冯一梅重编,分学、政两部,各24类,总计48类。
1903年(光绪二十九年)
古越藏书楼在府城绍兴古贡院(今越城区胜利路135号)建成,占地1.6亩(合1067平方米),建屋四进。徐树兰家藏经、史大部及一切有用之书率数捐入藏书楼,又捐资购备近代译本新书、图画、标本、雅训报章。古越藏书楼藏书达7万余卷。
是年,徐锡麟在城区轩亭口创办特别书局,刻印宣传反清读物《义论策》,秘密经销《南雷文集》《明夷待访录》《扬州十日记》《嘉定屠城记》《革命军》《猛回头》《警世钟》等反清革命书籍。
1904年(光绪三十年)
古越藏书楼正式向公众开放。
夏,张謇作《古越藏书楼记》。
慈溪人冯一梅(举人,绍兴府学堂总教习)应邀编制《古越藏书楼书目》,当年由上海崇实书局印行。
是年,位于镇海紫石坊的瑞岩禅寺住持僧苇江赴京为庚子殉难者作水陆道场,事毕,清廷赐《龙藏》、紫衣及匾额。二年后建藏经阁以藏《龙藏》。
1905年(光绪三十一年)
崇实书院改为宁波教育会。副会长陈屹怀购进中日新书二千余册,充实藏书,以应时需。
是年,清廷钦赐普陀法雨寺《龙藏》1部。
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
奉化雪窦寺请御赐《乾隆大藏经》。宣纸大字,木版精印。
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
4月18日(三月十八日),缪荃孙到天一阁登阁观书,并写《天一阁始末记》。
临海藏书家叶书卒。叶书为廪生。喜藏书,所藏多为乡邦文献,多为写本。其藏书处为荫玉阁,藏印有“叶氏藏书”“荫玉阁”等。
1909年(宣统元年)
5月26日(四月初八),旅日侨胞吴锦堂筹建的慈溪锦堂学校和学校图书馆在慈溪东山头成立。
1911年(宣统三年)
徐尔谷游宦离乡,古越藏书楼停办。
是年,浙江省第四中学堂(原宁波府中学)藏书楼改为浙江省立第四中学图书馆。
中华民国
1912年(民国元年)
1月,宁波军政府分府筹拨6县公款于江北泗州堂创设“宁波公立中等工业学堂”。
鄞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在月湖竹州成立,图书馆同时建立(民国35年为鄞县县立中学图书馆)。
慈溪通俗图书馆成立(民国20年与通俗讲演所合并为民众教育馆,内设图书部)。
是年,黄岩名山阁书楼改为黄岩县立图书馆,此后藏书10万余卷,大部分为线装书。
1913年(民国2年)
宁波府所属之鄞县、慈溪、镇海、奉化、象山、定海六邑公会在后乐园建造西式楼房三楹,将薛福成氏及后来各时期添置之图籍全部庋藏其中,署名“薛楼”。
私立效实中学图书馆成立(1956年为宁波市第五中学图书馆,1980年1月为宁波市效实中学图书馆)。
1914年(民国3年)
薛福成同僚张美翊在薛楼养病,友人子弟早夕相共,整理藏书,编就手抄目录1部,预备开放,以惠读者,未竟病终。
天一阁藏书被窃。上海不法书商与外国文物商勾结,雇用大盗薛继渭挖楼潜入阁内,窃去珍藏图书过半。
繆荃孙编《天一阁失窃书目》二册。
1915年(民国4年)
2月,嵊县醉墨轩开业。业主宋德钦,经营文具纸张,兼营教科书、文艺书籍等。
3月,新昌三益书局开办。业主陈念祖,经销教科书并兼营文具。
阿育王寺住持宗亮开始建藏经阁5间,请《龙经》7000余卷,藏经楼下为法堂。
1916年(民国5年)
徐尔谷报经教育部批准,续办古越藏书楼。要求承袭旧例,每年提供经费,对外开放。次年教育部批文:“雅志高谊,洵堪嘉许。”古越藏书楼遂重新恢复。
1917年(民国6年)
上虞县公署设通俗图书馆。1922年并入通俗讲演所。1927年改设县立图书馆,藏书11789册,有外借、阅览两室,附设巡回文库。
1918年(民国7年)
项士元倡议建临海县立图书馆。
1919年(民国8年)
宁波地方志士建议收赎“墨海楼”藏书和改建“四明书库”为宁波图书馆未果。
是年,诸暨邑绅楼藜然倡建诸暨县立图书馆,并捐家藏经籍4万余卷,于苎萝山下创办,藏书7万余卷,编印《诸暨县图书馆目录》9卷。
1920年(民国9年)
是年起,宁波著名藏书家张寿镛大量搜藏图书,在约园11间书屋中聚达16万卷。
是年,岱山蓬山书院(今属舟山市)藏书楼藏《二十四史》《岱山镇志》及其他诗文古籍。
1921年(民国10年)
宁海县通俗图书馆成立(民国十九年与通俗讲演所合并为民众教育馆,内设书报阅览处)。
是年,温岭县通俗图书馆建立,后并入民众教育馆。
1922年(民国11年)
鄞县私立邻湖图书馆成立。
1923年(民国12年)
经亨颐任省立四中(今宁波中学)校长,学校图书馆大量增添自然科学、哲学等图书以及直接从国外购进原版图书,使校图书馆初具规模。
1924年(民国13年)
古越藏书楼停止开放。
位于绍兴城区东街的开元寺住持华皋就寺后隙地筑楼。时绍兴“十愿诵经会”27名会员,集资购置宋碛砂版古佛经藏开元寺。
1925年(民国14年)
甬籍旅外大学生组织的四明学会图书馆成立。
四明少年图书馆、宁波少年图书馆、青年会藏书室和士民陈荇蓀的通俗图书馆等先后创立。
1926年(民国15年)
徐树兰之孙徐世南,重新开放古越藏书楼。
四明学会图书馆、宁波少年图书馆和通俗书报社三团体于后乐园召开联席会议,共商创立宁波公共图书馆事宜。
1927年(民国16年)
夏,宁波市政府成立,罗惠侨为市长。为增进市民知识,决定设立图书馆。爰即薛福成楼旧所,改为市图书馆,委慈溪人张汝钊为馆长。经过叶鸣之等人经营,有图书14000册,遵照《四库全书》目录,分类编制。9月开馆。
是年,临海县立图书馆并入三台民众教育馆。
仙居县公立图书馆建立,次年改为县立。
1928年(民国17年)
清代中期,台州藏书家郭协寅,致力于乡贤遗书搜求,抄录数百种,藏之于“八砖书库”。其所藏抄本,后归于潘日初三之斋,是年毁于火中。
是年,奉化县立图书馆成立(1932年前易名“中正图书馆”)。
宁波市市立图书馆添购图书795部,3299册。是年起至1930年,宁波市立图书馆增加采访入藏近万册图书,充实馆藏。
1929年(民国18年)
宁波市市立图书馆制定“寄存图书办法”8条、“捐赠图书办法”和“联络市区内各图书馆暂行办法”9条。
原籍宁波的近代教育家、藏书家严修去世。其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有藏书室名“蟫香馆”,多储自然科学等应用图书,且不传子孙,尽赠多处。
诸暨县西丰门村建成民众图书馆。馆设藏书、阅览、借书3室,有进步书刊万余册。
1930年(民国19年)
徐世南游皖,古越藏书楼再度停办。
7月,广东香山人杨铁夫任宁波市立图书馆馆长,对薛楼8大橱古籍进行整理,全部上架,并扩充馆藏。次年冬编有《宁波市立图书馆书目》,至1932年5月出版时改名为《鄞县县立图书馆书目》。
是年,秦润卿收购醉经阁藏书,派专人收集庋藏,恰逢抹云楼落成,遂将所收集的冯氏醉经楼图书藏于孝中镇(今宁波市江北区慈城)抹云楼。
1931年(民国20年)
2月,宁波市市立图书馆改为鄞县县立图书馆。鄞县图书馆藏书27946册,到1933年藏书30786册,订杂志53种、日报15种。
冯贞群为《四明丛书》编纂提供藏本数十种。
9月9日,冯贞群作《鄞范氏天一阁书目内编序》。
1932年(民国21年)
7月,鄞县私立三一初级中学(今宁波三中)图书馆成立,馆址随校在孝闻坊。
绍兴县教育局报教育部批准,将古越藏书楼收为公办,改名绍兴县立图书馆,并遵照“厅令”将流通书库纳入图书馆管理。
是年,鄞县民众阅报处151所,其中县立141所,区立10所。
1933年(民国22年)
1月24日,绍兴县立图书馆筹备工作开始。
6月1日,绍兴县立图书馆宣告成立并向社会开放。孙增祺任馆长,有管理人员3人。翌年,馆藏图书5万册,政府拨给开办费1500元和常年经费3066元,其中用于图书馆1530元,用于流通书库1536元。
6月,《四明丛书》第1集出版,为22种,136卷,60册。
是年,新昌大佛寺住持澄觉(性海)购《大藏经》,修《宗谱》。
9月1日,鄞县私立正始初级中学(今宁波市鄞州区横溪中学)图书馆成立。
9月,天一阁东墙垣塌,鄞县文献委员会集资修葺,复移宁波府尊经阁于其北,搜集碑80余方罗列其旁。
是年,上虞下管珍坑黄元苏出资设珍溪图书馆,藏书千余册,向友人、学生出借。
1934年(民国23年)
1月,绍兴图书馆馆藏新旧图书5万余册。是月,宗先谦编《绍兴县立图书馆通常类书目》刊行于世。
是年,旅沪巨商秦润卿,把抹云楼洋房及藏书、器具全部赠与家乡,并捐助天一保险公司股份5000元,以每年所得股息作为费用,聘请地方绅士5人、旅沪绅人3人和家属3人合组“抹云楼图书保管委员会”。
9月,《四明丛书》第2集出版,为22种,171卷,64册。
1935年(民国24年)
1月1日,宗先谦在《绍兴新闻》报上发表《绍兴县立图书馆之回顾与展望》一文。
2月19日,鄞县籍藏书家马廉在北平去世。其“不登大雅之堂”藏书,后由家属全部转让给北平大学图书馆。
5月,《四明丛书》第3集出版,为17种,180卷,64册。
8月,在旅沪商人秦润卿等人资助下,慈溪县立初级中学图书馆成立。
9月,张镜夫作《天一阁见存书目跋》。
9月23日,冯贞群作《天一阁藏明代试士录目序》。
11月,绍兴县立图书馆组织读者成立读书会,开展科学研究。
马廉捐赠所藏古砖数百枚给天一阁。
是年,藏书家曹炳章应上海大东书局之聘,将其历年搜集批校及自撰诸书编成《中国医学大成》丛书,计365种,2100卷。
1936年(民国25年)
1月1日,宗先谦在《绍兴新闻》报上发表《图书馆事业之新希望》,竭力弘扬学风,提倡科学。
4月19日,绍兴图书馆馆长孙增祺参加在杭州举行的浙江省图书馆协会成立大会,并向大会提出“图书馆设读书会应如何办理,以收优秀效果”的提案。
4月,曹炳章将《中国医学大成》丛书分为13类,辑为1000册分期出版(后因战事起,实际出125种)。
是月,《四明丛书》第4集出版,为37种,209卷,80册。
6月,绍兴县立图书馆藏书达79000册。
是年,天台县立图书馆建立。
是年,开明书店出版《快阁狮石山房丛书》全帙7种。狮石山房为会稽著名藏书家姚振宗藏书之处。
是年,鄞县县立图书馆馆长凌仁榆,编著《浙江鄞县县立图书馆目录》,并出版发行,为后人留下了新中国成立前宁波地区公共图书馆较为完整的一部图书目录。
1937年(民国26年)
3月下旬,马涵叔接替孙增祺任绍兴图书馆馆长。图书馆有职员3人,经费3066元。
5月,绍兴县立图书馆当选浙江省图书馆协会第二届常务理事馆。
是年,中共余姚县委派楼明山等政工队员到逍林,在余姚成立流动施教团,同时建立图书馆。
9月,《四明丛书》第5集出版,为1种,100卷,100册。
是年,李庆城萱荫楼藏书函托其兄李庆坤随效实中学避地鄞西凤岙,庋藏于一所钱庄楼房。
是年,张寿镛编出善本目录,著录图书735部,抄校本254本,大部分为明刻本。
是年,镇海人张季言为纪念已故族亲张樵而设樵斋书室,藏书14162册。
1938年(民国27年)
8月,中共上虞县工委在百官镇桃园桥开设“启民书店”,经销进步书刊及《新华日报》等,同年11月被迫停业。
奉化抗日自卫委员会于中山公园孔圣殿魁星阁建立“抗卫图书馆”。
是年,镇海抗日自卫委员会及民教馆在团桥、蟹浦等地设立图书阅览室。
是年,岱山东沙镇财神殿建立定海小小图书馆岱山分馆,藏书500余册。
是年,绍兴战旗书店开设于城区横街口。书店主要销售及订购本地出版的《战旗》《越王魂》《钱江血潮》等抗日刊物。次年,书店在嵊县设立分店。
1939年(民国28年)
2月,“重修天一阁委员会”收购流散的天一阁原来的藏书,或补相同版本的书籍,直至次年9月。经过努力,《郡书备考》《王氏家藏集》《名儒论宗》《涌幢小品》等5种明刻本得以回归。
日军进犯诸暨,县图书馆被焚,图书移藏陈蔡山区,战后,劫余藏书运回县城。
9月,《四明丛书》第6集出版,为32种,130卷,64册。
1940年(民国29年)
4月,鄞县沦陷,留在府桥街新馆舍大量图书被掠一空,损失不下2万余册。
为避战火,范氏后人在省图书馆和鄞县文献工作人员的协助下,把天一阁全部藏书装32箱转移到浙南龙泉山区,租屋存藏。抗战胜利后,藏书运回归阁。
9月,《四明丛书》第7集出版,为27种,150卷,64册。
1941年(民国30年)
2月,傅召沛任绍兴图书馆馆长,图书馆职员增至9人,其中馆长1人,主任干事2人,干事3人,会计1人,工友2人。
4月17日,日军侵占绍兴,图书馆遭到严重破坏,图书损失惨重。
1942年(民国31年)
文学家、藏书家唐弢于劫难之中,在上海冒着生命危险购买书籍与报纸,收藏《浙江潮》《新小说》等民国期刊1000多种。
1945年(民国34年)
10月1日,图书馆在惠兰桥聚训馆分设报刊阅览室。
1946年(民国35年)
9月,叶树芳调离绍兴图书馆。
10月,傅召沛再任绍兴图书馆馆长,向旅沪同乡和当地社会各界募捐图书经费250万元,从沪选购一批新书。
12月5日,绍兴图书馆在《绍兴新闻》报第二版开辟《图书园地》,每期栏目有“园丁的话”“新书介绍”“陈列杂志”“绍兴县立图书馆书目录”“图书馆讯”和“图书馆员文章”等。至次年1月15日停刊,共出三期。
12日,为增添新书,绍兴县政府向图书馆增拨购书经费40万元。
1947年(民国36年)
1月,位于慈城的秦润卿的“抹云楼”图书楼图书公开阅览。
2月2日,宁波地方热心文化人士与范氏后裔200余人,在天一阁集会,共商管理办法。同时,成立天一阁管理委员会。会址设在天一阁。
3月1日,自是日起,天一阁藏书公开展览,为期3天。
5月6日,绍兴图书馆馆长傅召沛在《青锋报》上刊登启事,向社会各界广泛征集新旧图书、杂志、报纸。
7月14日,经征集、购买,绍兴图书馆藏书增至16651册,其中古籍11475册,杂志20种,报纸16种。
是年,绍兴城内前观巷鲍家大院“万卷楼”花厅成立联合图书馆。
1948年(民国37年)
1月1日,沈鼐接替傅召沛任绍兴图书馆馆长。
10月,沈鼐辞职,由余廉堂接任馆长。图书馆有职员12人(含兼职人员),其中馆长1人,组主任3人,会计员1人,干事5人,工友2人。
12月1日,图书馆开办儿童阅览室。
是年,诸暨县前老衙内建苎萝图书馆。
1949年(民国38年)
4月27日,范氏后人如木圣、宝根、葆甫甫、康龄、鹿其、思慈召开会议,成立范氏天一阁藏书产业委员会,公推范鹿其为主席。
6月11日,绍兴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派员接管绍兴县立图书馆。经清点制成《绍兴县立图书馆概况表》,收入《绍兴概况调查》一书。馆舍及馆产有阅览室3间,儿童阅览室3间,藏书楼3间,门房、会客室、寝室、餐室、厨房、草间共11间,桌椅用具共计433件,藏书29440册并有管理人员6人。
绍兴县立图书馆藏书封存,暂时停止借阅。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