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作品的价值分析

新闻作品的价值分析

时间:2023-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一、新闻作品的价值分析1.真实性分析评析一篇新闻作品,内容是否真实,应该是最先要考虑的。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本质要求。“新近”是指新闻报道的时间新,迅速及时是其特点。“新鲜”主要指内容新,新闻的价值往往就体现在最新鲜的事实上。

一、新闻作品的价值分析

1.真实性分析

评析一篇新闻作品,内容是否真实,应该是最先要考虑的。新闻的生命在于真实,如果一篇新闻失实,那么它就失去了作为新闻应有的价值了。

真实是新闻的生命,是新闻的本质要求。新闻是一种面向社会的信息传播,它向社会提供的是外部世界新近发生的变动情况。广大人民群众是新闻事业的服务对象,他们每天读报纸、听广播、看电视,为的是要了解国内外新近发生的重要事件,了解世界变动的真实情况,从而使自己的行动符合实际并正确做出决策。如果新闻报道不真实,又何来价值可言?报道真实才能取信于民。群众是新闻报道效果最权威的检验者,他们是否接受媒体的宣传,接受多少,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对媒体的信任度,而这种信任度又是以报道真实、讲真话为前提的。

新闻报道招致批评,往往都出在报道不真实上。以真实为生命的新闻报道,现在不时面临假新闻的侵扰,虚假报道、虚假信息通过不同渠道出现在媒体上,不但损害了媒体的公信力,也给国家、社会带来危害。因此,真实性是评析一篇新闻作品优劣的首要因素。

如今,在日趋激烈的新闻竞争中,有些媒体对时效性、可读性的考虑往往超过了对真实性的重视,不太注重对事件真相的调查;一些商业机构或个人为了自我宣传或其他目的,制造新闻事件并提供给新闻媒体,进行炒作;还有的记者在强大的竞争压力下,违心编造假新闻。这都导致了假新闻的大量出现。例如, 2004年8月24日,《中国青年报》发表了《第二代身份证将由日本企业造》的假新闻。真实情况是为确保证件质量,经公开招标,选用包括富士施乐、惠普在内的打印设备,用于第二代居民身份证表面照片和文字信息的打印。但所有的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均由公安机关制证中心(所)印制,制证过程是在安全可控环境下进行的,不存在身份证由外国企业印制的问题。假新闻作者的失误,在于他只是看了雅虎转载的报道而没有查找原文,便信手写来(1)。又如,2007年3月26日,台湾TVBS电视台以独家新闻方式播出一段黑道分子持枪恐吓录像。28日晚间该电视台坦承黑道分子持枪录像为记者自导自拍。这完全是自导自演的假新闻。

虚假新闻混淆视听,误导舆论,愚弄受众,会给有关当事人和单位造成精神上的伤害和经济上的损失,甚至还会破坏稳定。因此,记者必须对公众利益负责,把新闻事实完整而真实地呈现给公众。新闻评析者应该擦亮眼睛,不轻信,不盲从,认真鉴别真伪,维护新闻真实。

2.新闻价值分析

新闻价值是指事实所包含的足以构成新闻的种种特殊素质的总和(2)。新闻工作者每天面对着纷纭变化的万事万物,哪些事情值得报道,哪些事情不值得报道;哪些事情应该重点报道,哪些事情只需作一般报道,这里有一个价值判断的问题。

新闻价值是衡量事实能否构成新闻的客观标准,它对新闻报道的全过程都有直接的重要作用。衡量新闻价值的标准主要有:时新性、重要性、显著性、接近性、趣味性等,在评析新闻作品时也要注意这几方面。

时新性 指新闻事件是新近发生的,而且是社会大众所不知道的。“新”应当有两层意思,一是“新近”;二是“新鲜”。“新近”是指新闻报道的时间新,迅速及时是其特点。“新鲜”主要指内容新,新闻的价值往往就体现在最新鲜的事实上。

重要性 指事关大局、影响普遍、与当前社会生活和广大群众利益有着密切的关系。重要性是新闻价值的主要因素,也是核心因素。其主要衡量尺度是看它对国家、民族、人民、社会所产生的影响。

显著性 指事实所涉及的人物、地点或事件本身等因素为众人所瞩目。

接近性 指新闻事实使受众感受到与其切身利益有直接关系或较密切的关系,从而表现出一种“新闻欲”。接近性因素主要包括地域上、心理上的接近。事情发生的地点越近,涉及读者的切身利益与思想感情越是密切,读者就越关心,新闻价值就越大。

趣味性 指新闻事实所具有的令人喜闻乐见的特质。新闻报道的内容只有使读者有兴趣,能引人入胜,读者才爱看、爱传播。

新闻敏感是记者发现和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编辑判断作品新闻价值大小的能力。它体现了记者善于捕捉、反映生活中的变化和潜在变化的能力,是记者、编辑政治水平和业务水平的集中表现。这种能力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

●迅速而准确地判断某一事实的政治意义;

●及时地判断某一事实是否能引起读者的广泛兴趣;

●及时地判断某一事实是否新鲜,是否会对全局产生积极的作用和影响;

●及时判断同一个新闻事件中的许多事实,哪一个是最重要的,哪一个是次要的;

●善于从纷纭复杂的事实中看出事物发展、变化的趋势,增强采访工作的计划性和新闻报道的预见性。

《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新华社北京1978年11月15日电,全文见第335页)这篇消息堪称经典。这篇消息篇幅不长,200余字,却是一篇非常有分量的新闻。1976年发生在天安门广场的四五运动是正义的、革命的,然而在粉碎“四人帮”之后的一段时间里,却依旧被认定为反革命事件。1978年11月,中共北京市委召开常委扩大会议,领导同志在会议期间透露了为四五运动平反的信息。这一事件具有很高的新闻价值。新华社记者从这次扩大会议的众多信息里,提取出天安门事件完全是革命行动的重大政治新闻,单独成文,发表后,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的反响。

从上面的例子可以看出,判断客观事实是否具有新闻价值及新闻价值的大小是新闻敏感的核心内容。记者、编辑可以通过对作品新闻价值的评判,对范例的肯定与分析,逐渐学会发现和判断什么是新闻,什么是重要新闻,从而自觉提高新闻敏感,丰富新闻实践内容,满足广大人民群众对新闻多方面的需求。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