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新闻主题判断的差异
中国的新闻经过长期摸索,已经形成了自己的特色。一篇好的新闻作品往往主题挖掘得十分深刻,事实展现得非常充分,作品显得很厚实,而且有深度。好新闻作品的关键在于主题的选择和提炼。
一般来说,主题重大、内容丰富,容易体现出作品的价值,比如第15届中国新闻奖消息类一等奖作品《中国国家主席与艾滋病人握手》,即通过人物的显著和主题的重大体现出了独特的新闻价值,准确传达了党和政府在这一事件上的态度;作为国家领导人,在世界艾滋病日前夕做出这样的举动,体现了国家领导人亲民执政的理念,具有重大的历史和现实意义。但这样重大的题材并非随处可见。一些平凡的事件,由于作者站得高,看得远,立意不一般,并且作者通过独到的思考,能够深刻地揭示作品之外更深层次的内涵,同样使作品显得十分有深度和厚度。
1980年4月17日新华社通讯《雁滩的春天》,通过洗练的语言、形象生动的比喻,将读者带到了中国1980年的农村,把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短短一年间中国农村的巨大变化展现了出来。这是一篇匠心独具,寓政策之威于闲谈笑语中的访问记。文中老社长朴实无华的语言,使读者深切感受到了雁滩农村的巨大变化:社员闹元宵、扭秧歌、打太平鼓、唱欢乐歌,让人如闻其声、如临其境。雁滩的春天,可以说也是整个中国农村的春天,记者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深入理解,由此可见一斑。
地方记者由于地域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亲临现场采访重大问题、重大事件的机会很少,想在激烈的竞争中站住脚,这就要求记者将立足点放在本地,多在地方所发生的新闻事件上下功夫。要从大局出发,小处着眼,集中问题,深入现场,扎实采访,掌握生动感人的典型、细节材料,达到出奇制胜的效果。一般来讲,切口要小,小中见大,最忌大而全,面面俱到。如1996年《内蒙古日报·新闻周刊》一版刊登的通讯《种树“种到”联合国》(5),获得了第七届中国新闻奖。文章通过生活在内蒙古自治区达拉特旗的一位地地道道的小人物王果香的特殊经历,体现了她带领妇女儿童植树造林,治理荒漠的酸甜苦辣,感人肺腑。作者通过她受邀去日内瓦参加会议的特殊经历和一些惟妙惟肖的细节,体现了世界对环境的重视这样一个大主题,起到了以小见大的作用。
中国和西方新闻报道的主题不同。总体上来说,中国的新闻传播重视道德教化,善于将事物的认识上升到一个新的理论高度。其新闻作品总是力图通过报道新闻来宣传一定的思想,表达一种意见,达到给人以启迪的目的。中国新闻价值的重要性表现在对关系国计民生、国富民强等事物的判断中。而在西方国家,新闻媒介刊播的内容常被当作满足社会需求的商品,新闻媒介的编辑方针中,都把满足读者需要作为重要的指导原则和评价新闻传播效益的重要标志。他们的“重大”多以个体为视点,聚焦于人的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对个体之重要便是新闻价值之重要。如法新社帕莱1995年9月3日的消息《战火中的婚礼》开头写道:“星期天,趁着战斗的间隙,五六个波黑塞族军人同他们的身披婚纱的未婚妻一起在教堂里举行了结婚仪式,而此时,北约的飞机正在这个城市的上空作低空飞行。”生动的对比,表现了波黑塞族人在当时北约袭击下的生存状态,使整个消息与文章的主题相得益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