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外新闻作品人物报道的差别
典型塑造是中国特有的一种写作方式,这与中国国情密切相关。对于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人或者在工作中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和教训,新闻报道以解剖麻雀的方式进行详细的叙述和深入的分析,可以充分发挥典型的作用,便于引导和借鉴。
“新闻作品中的典型写作是从文学中引进过来的,但是与文学作品中的典型写作有明显的不同。即新闻作品的典型写作必须完全真实,真实地反映历史环境和现实的内在逻辑,不容许有任何哪怕是微小的合理想象。”(13)从中国新闻史上看,典型报道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主办的报纸的一种独创。在此以前,中国的报界虽然也有类似先进人物的报道,但毕竟偶而为之,并不是报纸上的经常性内容。真正把典型报道当作报纸的重要内容,是从延安整风运动开始的,它给新闻工作来了新气象。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中共中央强调要把反映根据地军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的报道放在报纸最重要的位置。《解放日报》率先改版。在1942年4月30日头版头条刊登《模范农村劳动英雄吴满有》,反映吴满有响应中共中央号召多开荒、多打粮的先进事迹;1942年9月7日发表长篇通讯《人们在谈论赵占魁》,盛赞赵占魁是“中国艰苦奋斗的产业工人的典型”。这两个典型立时轰动陕甘宁边区和各抗日根据地,各地掀起学习热潮,演绎成持续七年之久的劳动竞赛运动。从这以后,典型报道成为报纸上的经常性内容,也成为党报的一大特色和传统。
相反,西方的人物报道侧重反映新闻人物在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人生经历和因此表现出来的性格特点。1980年获普利策新闻奖的马德琳·布莱斯说,她总是“对那些常常游离于社会生活边缘或难以捉摸的人的故事”感兴趣。1991年获得该奖的谢里尔·詹姆斯说:“我喜欢表现普通人在特定的情况下怎样做出反应。”西方新闻报道中的人物,一般都是并未做出光辉事迹的普通人,作品中也并未试图通过人物描写表现他们的高尚品质和崇高追求。他们经常处于艰难的生存环境或社会底层,有的人甚至违反法律,违背道德,颇具矛盾色彩和争议性(14)。如美联社纽约1982年10月14日的文章《总统儿子也失业》,即反映了美国总统里根宣布“美国经济正在走向复苏”时候的总统儿子的生活状况,利用一种诙谐幽默的表达方式巧妙地反映出了美国当时的经济状况。
经过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和生活方式越来越多元化,一味的拔高和夸大典型形象已经不能满足人们的需求,于是“一种标准、一种模式、一种思维”的局面开始被打破。张海迪的事迹曾经感动了很多人,正是因为她平常人的特点和心理:升学、就业、理想、前途等方面面临着各种困难和矛盾,使她的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与读者贴得更近,体现了这个时代的典型意义。关于人民的好公安任长霞的典型宣传报道,与以往不同,中央有关部门及时组织了包括新华社在内的几十家中央级媒体一起采访报道,各媒体互相竞争,尽出新招。这样,使有关任长霞的报道变得特别丰富多彩,一时在社会上掀起了学习人民好公安任长霞的热潮,形成一股巨大的声势。《人民日报》2004年刊出的纪念任长霞的文章《百姓心中的丰碑》和《北京晚报》的典型报道《情系民心 霞映长天》,以及新
华社2004年的报道《霞映警花别样红》等,无一不体现了典型报道给人带来的巨大精神鼓舞,使人读来感到亲切、震撼。以上关于任长霞先进事迹的报道,也的确引发了典型报道的新思考。李长春同志多次强调,要“增强宣传思想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和吸引力、感染力,是宣传思想工作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的必然要求。而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实现这‘两性’、‘两力’的根本途径。”(15)深入实际、深入生活、深入群众,用第一手材料说话,用生动的情节和细节说话,讲述英雄人物的普通故事,这既是新形势下典型宣传的创新,又是老一辈新闻工作者优良传统的“回归”和发扬。让典型走下“神坛”,成为典型报道的最高呼声。改变以往人物靠刻意塑造的写法,而是“天然去雕饰”,用淡淡的白描还原一个人物的本色,用真实可信的故事展示一个普通人的“劳模”形象,用平视的目光写典型,注意寻找典型人物的个性化语言,注意把握典型人物的成长环境,注意写平常人的平常事。写他的苦与累,也写他的幸福与快乐,写他的理想与追求,也写他自身这样那样的人性弱点,使典型人物变得立体而丰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