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新闻期刊作品文体特点

新闻期刊作品文体特点

时间:2023-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二、新闻期刊作品文体特点一般说来,新闻期刊作品和报纸上的新闻作品在体裁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为了便于学生赏析期刊作品,本文特列出新闻期刊上较为突出和常见的四类作品,并加以说明。新闻期刊常设“人物”专栏刊载人物专访,针对当前热点新闻人物进行专题访问报道,内容精彩,形式灵活,具有较大的感染力。

二、新闻期刊作品文体特点

一般说来,新闻期刊作品和报纸上的新闻作品在体裁上并没有太大的差别。为了便于学生赏析期刊作品,本文特列出新闻期刊上较为突出和常见的四类作品,并加以说明。

1.刊首语

刊首语,又称刊首寄语,是刊载在期刊首页,反映刊物的创办宗旨、主要内容、努力方向等的文章。一般来说,刊首语的文字较为简练精要,大约三四百字。刊首语可以加标题,也可以不加标题而直接以“刊首语”为题。

刊首语是期刊的旗帜,读者可以从期刊的刊首语中清晰地了解到这份期刊的主张和风格。期刊通过刊首语彰显自己的特色,为本期的内容定一个基调,从而在扉页就能够吸引读者的眼球,激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和购买欲。例如《三联生活周刊》创刊号的刊首语:

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

本刊的态度是好像每星期趁读者在星期日上午的闲暇,代邀几位好友聚拢来谈谈,没有拘束,避免呆板,力求轻松生动、简练雅洁而饶有趣味,读者好像在十几分钟至二十分钟的短时间内参加一种有趣味的谈话会,大家在谈笑风生的空气中欣然愉快一番。

且做且学,且学且做,做到这里,除在前进的书包上求锁阴(原文如此——作者)外,无时不惶惶然请益于师友,商讨于同志。

历史既不是重复,供应特殊时代的特殊需要的精神食粮,当然也不该重复。

这篇刊首语开门见山,以一句“一本杂志和他倡导的生活”提出本刊的定位和特色。针对自己明确的预期读者定位——城市中有文化的中青年,刊首语立论灵巧,阐明关注生活、顺应时代的办刊立场。文章引用了七十年前韬奋先生创办《生活周刊》的一段话“每星期趁读者在星期日……”,展现出风格上对《生活周刊》的传承。全篇充满了知识分子的睿智,小品文般的文字使读者如沐春风,从而吸引读者拿起杂志继续读下去。

2.深度报道

深度报道是新闻期刊作品中的重要类型。穆青先生曾说:“新闻周刊的看家武器,是分析性、评述性、立体性的深度报道。”新闻期刊内容的深刻性通过深度报道这种形式得到了充分的发挥,从而克服了其在时效性上的不足,在深度和广度上独辟蹊径;深度报道成为新闻期刊生命的一部分,是构成新闻期刊深层魅力的主要因素。

深度报道分为解释性报道和调查性报道,都是运用解释、分析、预测等方法,从历史渊源、因果关系、矛盾演变、影响作用、发展趋势等各个方面报道新闻。深度报道不仅仅满足于向受众提供简单的新闻事实,而且通过提供丰厚的新闻背景和充分的采访、思考,使新闻要素进一步深化,一方面剖析新闻事实的内容,另一方面展示新闻事实的宏观背景,从总体联系上把握新闻的价值,揭示新闻事实的原因、实质、影响及发展动向。例如2003年6月16日《中国新闻周刊》的封面故事《孙志刚死亡真相》的系列调查性报道,对因收容致死的中国公民孙志刚的死亡事件进行了深入的调查,以客观公正的态度说明事件的来龙去脉,尽量真实地还原事实真相。在完整报道新闻事件的基础上,文章还把主要精力放在了五个W中的why(原因)和另一个要素how(怎么样)上,对其进行了深刻的剖析:孙志刚之死,是人性之恶,更是制度之缺;媒体对孙志刚之死的报道,是公民对生命权意识的觉醒,并且呼吁社会关注对基本权利的维护。

3.言论类作品

新闻期刊一般设有言论版,刊载一定篇幅的时论性文章,从而为期刊赋予个性的声音,也是新闻期刊的最大卖点。新闻期刊中的言论类文章针对其目标受众所关注的新闻热点表明自己的观点和看法,立论大胆精到,时有惊人之语,振聋发聩,启人心智。

言论类作品以说理为主要表现手段,着重从思想、政治或伦理的角度分析具有普遍意义的新闻事实或社会现象、社会问题,旗帜鲜明地表明态度、阐述自己的见解和主张,借以指导当前的社会实践,影响和引导舆论。一些新闻期刊坚持在新闻与评论之间划定传统的严格界限,另一些则打破了单纯新闻、分析性写作与评论之间的区分,但它们都关注与社会发展息息相关的前沿问题,拓宽言论的自由空间,从而提供给读者整合过的有效信息和观察问题的新视角,影响人们观察问题、分析问题的思维方式。

以《南风窗》2002年第2期中的《上了轨道的腐败》为例:

这些年,中央反腐败、打走私可谓声势浩大,雷霆万钧,正是在此震慑下一个个大案才浮出水面。但必须看到的是,腐败者走私者的应对反抗方法也层出不穷,屡屡翻新。每当我耳闻目睹走私腐败的案情,阅读这些最坏的“政治经济学版本”时,真正令我愤慨与担忧的,并非走私腐败的金额之大,数量之巨,牵涉之广,而是在走私腐败的背后,另一套规则在运行,另一种文化在流行,另一种行为方式在畅通无阻。那仿佛是另一个社会,它运行在另一条轨道上,但又和你我共在的这个社会息息相关,并从这个社会里吸血抽髓以自肥。……

作者以强烈的使命感,直面社会现实,大胆立论,认为现在的腐败是上了轨道的腐败。文章表明了鲜明的反腐败立场,辅以大量事实论据,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地深入分析,以批判的精神进行独立思考。深刻的思想内涵极具感染力和说服力,使读者读来时有眼睛一亮、痛快淋漓的感觉。

4.人物专访

新闻以事件为主,事件的主体是人物。随着近年来新闻改革的深入,人物专访这种体裁蓬勃发展起来。新闻期刊常设“人物”专栏刊载人物专访,针对当前热点新闻人物进行专题访问报道,内容精彩,形式灵活,具有较大的感染力。

人物专访兼有人物访问记、人物特写和人物通讯的性质,可以用叙述、描写、议论和抒情多种方式更详尽、生动地描绘新闻人物。相对于人物消息或人物通讯,人物专访特别强调报道对象的新闻性和现实针对性,通常访问的是目前众所关注的人物;人物专访注重再现访问的过程和现场情况,给读者以身临其境的感受。此外,人物专访主要展示人物的一个侧面,有集中的切入点,突出最有新闻价值的内容,以入木三分的细节刻画再现新闻人物形象。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