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不久,我国影片《盗马贼》在瑞士弗里堡第三世界电影节上获头奖。《盗马贼》的原著和改编者,便是甘肃省年轻作家张锐。
追求阳刚之美
“当我站在巴颜喀拉山下,望着那亘古不变的荒原是那么苍茫、博大、神秘,我浑身的血都凝固了。”张锐在谈到即将创作的中篇小说《巴颜喀拉山下》时这样说。
“在和藏族同胞共同生活的日子里,他们那诚实坦荡、豪爽粗犷、爱憎分明的性格,以及威武健美的气魄深深打动了我,这一切激起了我要描写、赞美的欲望。”张锐在谈到写《盗马贼》的缘由时这样说。
张锐的作品大都以大西北为背景,深沉悲壮,讴歌西北人民豪放、阳刚之美,而这种美在苍茫博大的西北大地和剽悍坚强的西北人民身上得到最完美的体现。
1982年,张锐从复旦大学中文系毕业后,毅然放弃去北京工作的机会,要求回到养他、育他的西北高原。西北的雄山壮水使他迷恋,这里有他的爱、他的追求。他给人的第一印象是豪爽、健谈,典型的北方汉子。他也常以自己具有男性的魅力而自豪。一次在他的家宴上,一位朋友酒后开玩笑地说他有些女性气质,一向自诩为能开得起任何玩笑的他,竟为此而大动肝火,喋喋不休地全力反驳,以至分手时,还耿耿于怀。
黄河魂
1988年元月下旬,在瑞士弗里堡第三世界电影节上,我国影片《盗马贼》荣获头奖,作为影片编剧和原著的他,对此并不十分感兴趣:“有人把《盗马贼》称为我的代表作,我不同意。我认为,一个人当有一部代表作的时候,也就是这个人艺术生命终结的时候。对我来说,我的每一部新作都是我的代表作。”刚进入不惑之年的他并没有躺下吃老本,他窗口的灯光同法国作家福楼拜的一样,常常是通宵达旦。今年9月作家出版社将出版他的《爱神?死神?》(原名《黄河魂》),这将是他继《盗马贼》后的又一部力作。
黄河九曲十八弯,毕竟东流去。张锐和他的同龄人走过同样的道路,受过同样的磨难,但读他的作品,悲而不惨,让读者感到有股力在搏动,蕴藏着光明和希望。这就是张锐的性格,从不以毁灭的眼光看生活,而是热爱生活。
吃起了专业饭
粗略算算,张锐已写出100多万字的作品了,其中包括6部中篇小说、4部电影文学剧本、近50篇短篇小说和数十篇文学评论,还有一部正由作家出版社付印的长篇小说。
最近,张锐突然自称起“倒爷”来了,逢人便吹嘘自己长得如何像“倒爷”。其实他不过为了写长篇报告文学《中国倒爷》而与真“倒爷”厮混了些天。“我与人谈话三两句就能抓住要害,这完全是当年搞采访时练就的功底。”他总是念念不忘自己曾在兰州市七里河区委宣传部搞过7年新闻报道。也难怪,1974年,他的处女作——小说《石林明湖》,就是根据一次新闻采访时获得的素材创作的。
(与李宜鹏合作,原载《今晚报》1988年7月11日2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