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把微信理解成一件商品的话(当然它卖得很好),使用微信和“运输”(载体)微信就构成了微信市场,微信用户就是消费者。所以,当你在享受微信的便利时,你也为微信的扩散和壮大发挥着作用。
微信的产生和发展主要来自于两方面的力量:一是社会层面,包括移动互联网的迅猛发展、自媒体的兴起和个人主体意识增强;二是情感层面,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人们不断增强的心理压力和情感表达的缺失,而微信恰恰提供了让人们释放压力和表达情感的场所“朋友圈”等。6亿人选择微信是综合因素的作用,是社会长期发展、总结、革新的结果,在此仅作简析,不作深入探讨。
移动互联网是移动通信与互联网相结合的产物,我们已经很能想象,假如我们突然置身于没有网络的社会将会怎样。当手机能够像电脑一样可以联网共享网络信息后,移动互联网(手机互联网)就诞生了。2008年底我国进入3G时代,手机数据上网速度大幅度提高,无线联网使用用户剧增,上网资费下调。近几年智能手机得到快速而大面积的普及,手机互联网更是得到了爆炸式的发展。
移动互联网大发展
CNNIC第33次互联网报告(2013)和ZDC互联网消费调研中心的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底国内互联网网民约6.18亿,手机网民(每周手机上网超过1小时)约5亿,新增网民中手机上网增长73.3%,智能手机用户手机上网普及率为81.0%(关注度97.3%),保守估计智能手机用户超过4.05亿。2013年10月24日,国内微信注册用户总数为5亿。由于目前微信只能在智能手机和电脑互联网上使用,正是这些网民特别是智能手机网民构成了微信最主要的用户群体,他们就是推动微信发展的大众力量。
当你不再只是单纯地被动接收信息(新闻),而是积极主动地发掘自身的价值和思想,参与信息的制作和传播来与他人及社会开展互动,这时候你就是自媒体,你个人主体意识的增强让你成了自媒体。微博的兴起极大地推动了自媒体的发展,也助力奠定了微信发展的基础。
通信设备和信息传播技术的进步“剥夺”了传统媒体(媒体组织)的部分信息传播权。当电脑、手机的普及率(使用频率和总时长)超过媒体组织(影响力)的时候,个人可以运用数据网络或传播渠道将自身创造和接收的信息进行二次传播来影响自己“圈子”里的人,并且传播者与接收者之间可以实现即时畅通的交互传播(双向传播),每个人既是传播者(自媒体)又是接收者(受众)。
微博的出现满足了人们社会化交往的需求,人们第一次实际感受到在公共事件中自身的作用。个人主体意识增强的另一方面,则是个人对自身及周边环境的关注。如果说微博是一种“走出去”战略、是事业型的追求的话,那么微信就是一种“回归”、是家庭型的需求,是自我关注意识的回归和崛起。互联网、电脑、手机只是推动,而不是决定了个人主体意识的增强和自媒体的兴起,微信的交互传播与分享的功能顺应和满足了这一需求与趋势,就像顺江而下的航船速度大于静水中的速度一样。
反过来讲,腾讯很好地利用和把握了一个很好的时机,或者说是中标了一个很好的项目。这个项目本来有很多人投标,不管最后中标的是谁,类似于微信这样的项目一定会被实施。腾讯以其相对更强的竞争实力成为首先介入和实施这个项目的公司,因而赢得了发展先机,成为行业领导者和标准(规则)制定者。由此看来,“微信”的出现是必然的,社会层面上有这样的需求,其落户腾讯则具有一定的偶然性。
并不是所有使用微信的人都是有意识地创作和传播信息的,相信你也如此。不少人选择微信是因为“相中”它,因为微信提供一个释放压力和表达心理情感的场所,这种场所(朋友圈)是具有较高的私密度的。
社交表达、情感诉求是人的基本需求,是人在基本的生存(物质)需求之外一种更高层次的需求和“精神消费”。现代社会节奏越来越快,生活压力越来越大,很多人的社交和情感方面的诉求得不到表达。生活枯燥、自我封闭、人际关系紧张、社区社交功能弱化,而这一群体规模很大,几乎涵括了所有的15~50岁的人群。微信中有朋友圈、扫一扫、摇一摇、附近的人、漂流瓶等社交功能板块,将这些具有诉求而又封闭的个体聚合在一起,就像开展气氛融洽的联谊会一样,能够引起去碎片化的情感共鸣。这些功能简单易用,贴近生活实际,准确把握住了用户的意愿,为他们提供了重要的交流、表达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用户可以自由发表和分享感想,结识具有相同爱好的人,从而能够形成“朋友圈”。如“摇一摇”动作简单形象,“附近的人”则能看到周围使用微信的人,发现“意气相投”“志同道合”的人。
当然,如果你说我有智能手机,我也有社交和情感的诉求,可是我不会使用手机不是一样无法使用微信。那我告诉你:赶快学会使用智能手机吧,把几千元的智能手机当作几百元的普通手机使用是一种浪费!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