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南京大屠杀

南京大屠杀

时间:2023-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国民政府首都南京。随后在长达6周的时间内,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丧心病狂地杀死30余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其中军人占7万—9万,其余皆为平民。军人的大规模被俘虏、被屠杀,则与南京保卫战的战略决策和指挥失误密切相关。美国随后宣布将占领日本,并将彻底调查日本侵略史实,惩治战犯。

1937年12月13日,日军占领国民政府首都南京。随后在长达6周的时间内,进行了惨绝人寰的南京大屠杀,丧心病狂地杀死30余万手无寸铁的中国军民,其中军人占7万—9万,其余皆为平民。

造成如此多的平民遇难,与国民政府的宣传误导有很大关系。在南京失陷前后,国民政府各机关大多忙于迁都工作,对南京城陷后的善后工作以及民众的安全问题并不关注,对一旦城陷如何安置和保护市民也没有详细的计划。蒋介石固守南京的高调表态,更使得南京市民对战争状态没有正确的估计,也不可能有相应的战败后物资与心理准备。南京失陷前后,大批难民拥入城中的国际安全区,而在此前国民政府对国际安全区的支持不够,且安全区未得到日本的承认。因此,它们对难民的安全保障和生活救助非常有限。

军人的大规模被俘虏、被屠杀,则与南京保卫战的战略决策和指挥失误密切相关。一方面,国民政府集合重兵固守南京的决策失误,造成大批中国军人滞留南京。蒋介石明知南京不可守,却高调表态要死守南京,实际上是对参战部队做“遗弃性处置”。另一方面,作为南京卫戍司令的唐生智,对城陷之后如何有序地组织撤退等善后事宜,也考虑不周。他为了迎合蒋介石而提出了“誓与城市共存亡”的口号,在挹江门阻止军队退往长江边,并收缴渡江船只。按照唐生智的说法,此为置之死地而后生。其结果是“死地”形成了,而“后生”则为泡影。加上军事决策与指挥体制的缺陷,导致南京沦陷后中国守军不能形成有效抵抗和有序撤退,滞留城内的官兵陷入组织崩溃的境地,被俘官兵数以万计,并成为日军残忍屠杀的对象。

图2-11 《大公报》1945年9月24日第二版

南京大屠杀发生后的近8年间,由于日本右翼当局的新闻封锁,日本普通民众无法知道南京大屠杀这件事。那么,日本国内的报纸是什么时候向民众公开南京大屠杀的资料的呢?迟至1945年!

1945年9月24日出版的重庆《大公报》第二版右下侧有一则比豆腐块还小的消息。消息主标题是“南京屠杀事件”,副标题是“日报揭载日人震愕”。全文很短,照录如下:

【中央社东京二十二日电】《每日新闻》本日根据田伯烈所著一书,披载日军在南京大屠杀之事实。日政府曾力使该书不得留(流)传于世。该报所载之节要中内有一评语,即为该书撰写书评之报人对所记之细节亦震愕万分。此显系日本人民首次得知第六军团占领南京时之确实情形。

消息中所提及的田伯烈所著一书即由英国《曼彻斯特导报》名记者田伯烈(H.J.Timperley)于1938年3月成书的《战争意味着什么——日本军在中国的暴行》,其中文译本是1938年7月由汉口国民出版社出版发行的《外人目睹中之日军暴行》。该书已被南京大屠杀纪念馆馆长朱成山先生考证为世界范围内以南京大屠杀为题最早出版的专著,并且是唯一中英文基本上同时出版的专著,也是战争期间西方(美英两国)唯一公开出版的有关南京大屠杀的史料专著。

从南京大屠杀发生到日本投降的近8年时间内,日本右翼势力掌握着新闻舆论机构,大部分日本战地记者被军国主义思想熏昏了头脑,故意粉饰太平,伪造日中亲善、日本是来帮助中国人民摆脱苦难的假象。当然这其中也有少数记者或者作家不顾军国主义势力的警告,本着做人良心,冒着生命危险撰写了一些揭露日军在南京进行大屠杀的文章。最有名的是1938年初随军体验生活的日本作家石川达三。石川达三回国后写出小说《活着的士兵》,准备在日本《中央公论》杂志上连载。但还没有刊登完毕即被当局查封,石川本人被政府以“违反新闻法”判刑。石川达三是以小说形式反映南京大屠杀部分惨状的,文字还不是那么直白和严谨,再加上被政府查禁,所以日本民众并没有真正及时地了解到南京大屠杀的真相。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投降。美国随后宣布将占领日本,并将彻底调查日本侵略史实,惩治战犯。日本国内媒体在此背景下开始刊登日军在中国以及其他国家或地区进行残暴屠杀的真相。《大公报》提及的大阪《每日新闻》是较早揭露南京大屠杀的日本报纸。

图2-12 《建报》1946年8月31日第二版

该版刊发《南京大屠杀惨案》,报道了远东战犯法庭的审理进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