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技术赋权与社会赋权——媒介融合时代传统媒体改革的语境
媒介融合时代里,新媒体的普遍性崛起,在中国语境下的社会文化层面的最大意义或可谓是“赋权”——为传统媒介时代中几乎不具备话语权的接受者,进行普遍性的“赋权”。
这种赋权或可分为如下两个方面:
(1)技术赋权。此为形式层面的保障。使接受者拥有发声与传播的技术,这是实现话语权最基本的技术保障,这种技术赋权甚至可以一夜之间使弱势接受者成为强势传播者。
(2)社会赋权。此为内容层面的拓展。在技术保障基础上,原本不具话语权的接受者可以就社会生活的多元问题发声发言、参与协商(即便是厉声斥责也是协商的一种形式)。这些发声的内容甚至可以一夜之间使原本人微言轻的接受者的观点成为问题的强势主宰舆论。这种社会赋权与中国当下矛盾丛生的转型期社会乱象,一经碰撞与合并,很有可能爆发出惊人的裂变能量。
总之,技术赋权事关“能发声”,社会赋权事关“有影响”。如今这两大赋权是具有广泛普遍性的,而非偶发选择性的,这是传统媒介时代不可想象的。
这种新媒体的技术赋权与社会赋权,是对大众的经年培养,而且这种培养一旦被大众适应,大众就不可能再倒退回传统媒介时代的状态。这也必将倒逼传统媒体做出改变,甚至是打碎自身的改变,而不只是将新媒体视为“脱困工具”,否则传统媒体自身刻板的传统与包袱只会使其难以为继。
从社会文化层面而言,两大赋权带来两大结果:
(1)技术赋权带来的重要结果,是受众越来越无法接受关于“形式”的一成不变,而永远期待着有关“形式”的不断创新、不断刺激、不断张扬。
(2)社会赋权带来的重要结果,常常走向两个“内容”层面的极端:一是容易极端地走向“大”,凌厉地批判社会生活与意识形态;二是容易极端地走向“小”,告别凌厉而拥抱温情脉脉。
不得不注意到,在我国语境下,期待传统媒体,特别是传统主流媒体的主流内容,立即进行颠覆性改变而彻底走向媒介融合思维、互联网新媒体思维,是不现实的,也未必是一种负责任的要求。我们可以期待的是传统主流媒体的渐变,而这种因应媒介融合的渐变的最重要语境,似乎正是技术赋权与社会赋权,以及它们带来的上述后果。
作为中国传统媒体新闻改革的突破点,甚至是整个传统媒体传播策略改变的重要部位,电视新闻改革所面对的语境也是上述深刻的“赋权生态”。本节要考察的是,作为电视新闻改革最难攻坚的一环,当前电视时政新闻改革与上述语境的互动状态。与其他传媒与艺术形态不同,由于中国电视诞生伊始就与“意识形态宣传品”天然地关联,电视向来是中国所有传媒与艺术形式中受规约最为严格的,因此考察媒介融合与电视新闻互动变化状况,也便具有一定的典型与代表意义。
二、媒介融合时代的电视时政新闻改革悄然起步
新时期以来,中国电视新闻改革有“逢三则变”的现象:1983年的全国广播电视工作会议,在新时期宏观政策方面规约了电视新闻的发展;1993年中国首个电视新闻杂志《东方时空》的开播,标志着电视新闻在形态和语态上有了切实的突破;2003年中央电视台新闻频道的开播和地方民生新闻的兴起,标志着电视新闻找到并走上了回归传媒属性本体之路;而2013年中国电视新闻的革新,似乎在于时政类新闻栏目的革新,这主要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为先导与代表。
2013年的中国电视新闻革新正是历经了2011、2012年的铺垫和其后至今的承接,我们才看到了其变化的持续性、显著性、标识性和可分析性。
自2011年9月25日《新闻联播》改版(这也是其自1996年实现直播15年后的再度改版)之后,《新闻联播》包括形式与内容在内的传播策略发生了显著的变化,可谓《新闻联播》历史发展分期的又一显要标识。[1]根据《新闻联播》2010—2014年中236天的采样收视率统计列表可知,[2]改版之前绝大多数的期次收视率难以过1;而改版之后收视率过1的期次开始增多,特别是从改版近一年后的2012年9月7日起,收视率过1的天数显著增多,且此后多数期次收视率连续过1,收视率提高成为常态。
而因应前文所述的媒介融合时代“技术赋权”和“社会赋权”所带来的社会文化整体氛围,以及在这一意义上大众对事关“形式”与“内容”创新与变革的期待,2012—2015年春节期间,《新闻联播》在“形式”与“内容”两大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形式上创新的密度陡然加大,内容上集中走软性暖融路线。这些都使该栏目的春节时段明显区别于常态常规时段,更明显区别于改版之前的呈现。在春节期间让栏目的变化井喷,甚至已经成为《新闻联播》的“固定动作”。在当前的体制机制状态下,利用节庆时段推动新闻改革,也体现着中国电视新闻人的智慧。
本节对媒介融合时代下,技术赋权与社会赋权语境中的中国电视新闻改革问题,主要选取时政新闻这个改革中相当特殊又最为重要的突破口,进行集中论述。这其中又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这一最典型、最重要的中国电视时政类新闻栏目为分析对象。毕竟,“在央视的新闻改革中,最难做的新闻栏目是《新闻联播》,而联播的一小步,是中国新闻的一大步”。[3]
这些曾经的一步一步,这些曾经的令人眼前一亮的传播方式、技巧和理念的改变,哪怕是难以彻底的,哪怕是注定反复的,但至少作为一种在彼时彼刻有不小影响的层层积累,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将推动着螺旋式上升的更大改变。
一切的传播策略之变,从2011年9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大改版说起。
三、2011·2013·2015:基于《新闻联播》的创新看中国电视新闻发展
(一)语态·编排·包装:2011年,《新闻联播》发展史上“大变脸”
2011年9月25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迈出了新的一步。从当日开始,《新闻联播》迎来了其发展史上的一次巨大变化与创新,这次改变甚至不亚于1996年《新闻联播》开启的直播播出。
浅表层面,观众看到了郎永淳那稳重中透出的年轻气息,欧阳夏丹那笑容背后流露的亲和力量(见图3-1)。而在主持人变化的背后,此次改版有更深层的变化——新闻叙事层面的变化,从新闻叙事的语态、新闻叙事的编排与新闻叙事的包装辅助手段三个方面,悄然开启了《新闻联播》新的发展时期。
1.新闻叙事的语态之变
电视语态表征着电视媒体在处理与观众关系时的思维。改版后,《新闻联播》新闻叙事的语态变化意在拉近新闻与观众的距离,以期增强传播效果。
(1)记者采编之变以及背后的语态变化。
记者采编之变的背后体现了我国电视新闻语态的变化,这实为方方面面探索的结晶、认识的发展。这些记者采编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新闻联播》的新闻片开始由记者配音。
从2011年9月25日的头条新闻《农发资金指标提前下,农民干劲足》开始,观众发现许多新闻片的配音是由现场采访的记者来完成的。改版前,《新闻联播》中新闻片的配音,基本都是由《新闻联播》的诸位主播以及其他优秀播音员如彭坤、欧阳夏丹等人完成的。而改版后,我们在当晚的《新闻联播》中就听到、看到了五条由记者完成配音的新闻片,记者配音的新闻时长约占《新闻联播》总时长的2/5,而且播出位置靠前。相关情况如表3-1。
图3-1 2011年9月25日改版,《新闻联播》新主播首次出镜
表3-1 2011年9月25日由记者完成配音的新闻统计表
记者是新闻现场的亲历者,也多是新闻稿件的撰写者,所以记者在配音时,往往可以凭借自身的经历与体悟,通过语音高低、语调张弛、语速节奏更精准地向观众传达新闻现场的情况与新闻稿件的内容。从专业角度讲,由记者完成的配音显然不如由播音员完成的配音标准,但从另一个角度讲,非标准播音腔的配音消除了观众与新闻栏目、新闻事件的距离感。没有字正腔圆的仪式感,没有把生活推出一定距离的陌生化,只有和生活同步的新闻直播。这对随时坐到电视机前又随时可能走开的观众来说,是一种表达方式上的贴近,不需要在从生活状态转向看电视新闻状态时做太多调整。这体现了改版后的《新闻联播》更加贴近观众,关注“受众接受”的姿态。
在改版首日的新闻里,配音的记者几乎都使用了相对低沉的声音,且语音、语调起伏不大,语速适中,体现了新闻的冷静与客观。此外,改版后记者在配音时也体现出了自己的些许个性,根据新闻内容适时、适度地时而略带俏皮,时而充溢温情。显然,此类配音从新闻调查类、法治道德类、社会故事类节目中吸取了一些成功经验。
使用非播音专业出身的记者完成配音,特别需要注意其语音、语速、语调的变化必须维持在合理、适度的范围内,不能矫枉过正。新闻毕竟要站在严谨、客观的资讯分享角度,这是观众对电视新闻的基本期待。此处指出记者配音的优势,并非否定播音员配音的合理性,只是希望从新的角度观照《新闻联播》发展变化的实际情况。
第二,除了配音所体现的语态变化外,记者出镜不再是“立正式”地报道,而是多进行体验式采访报道。
如改版当日的头条新闻里,共有镜头49个,其中记者体验镜头23个,约占该条新闻总镜头数的一半。记者一边与老乡干农活一边说出镜词,无词出境时也全部是与老乡一起忙碌的场景,同期声里还能听见记者与老乡商量应该如何干活的话语:“往哪边拧?(放)下去再说啊。”而当日《城乡文化活动,百姓的精神家园》一条新闻中,记者直接参与到群众的唱戏表演中,跑起了龙套,并且在配音中交代了跑龙套的过程与感受。
在典型报道中,体验式采访让记者切实经历被采访的人、事,对所采新闻有更深刻的体悟。体验式报道改变了记者和观众之间“我说你听”的关系,记者和观众也都不被推到事件之外,而是形成“事件拉着记者”“记者拉着观众”参与到新闻进程中来的状态。此外,在体验式报道中,被采访对象也不再“站桩式”说话,多是一边走着或干着手头的工作一边接受采访。改版后的《新闻联播》中,被采访对象的话语限制大大减少,开玩笑、自嘲、家常话、比喻说法都予以采用。
第三,记者在报道中大量运用被采访对象说话的同期声,更多地让新闻报道的当事人来说,而非多通过后期配音来描述。
在《农发资金指标提前下,农民干劲足》《新疆:慕士塔格丈量冰川的人》《城乡文化活动,百姓的精神家园》三条典型报道中,运用采访对象接受采访的同期声分别为83秒、89秒、46秒,占每条新闻片总长度的34%、48%、31%。可以明显看到,直接让采访对象“说话”的长度已经占《新闻联播》一些新闻片时长的1/3到1/2。
特别是《城乡文化活动,百姓的精神家园》一条新闻,从头至尾都铺着同期声,包括村民唱戏、演奏乐器的声音,闲聊的声音,村头大喇叭的声音,村民看戏时嘈杂的声音等。报道中同期声的大大增加,让记者在采访时注意更多地放大百姓的话语,增强了新闻的现场感、客观性、可信度和吸引力。
第四,记者采编时更加注意微观与细节。
这首先体现在新闻的切入点从具体的人、事、物开始,而非以政策等宏大层面为开头。从微观入手,意在从一开始便将新闻与人物的命运、事件的发展等相联结。改版当日头条新闻便是如此:“齐志宾,河北藁城黄庄村42户农民合作社的经理。今年,他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竞争立项时出了点岔子。”第一段从“出岔子”切入,从一开始便点明人物、事件,很能引起观众的注意力与好奇心。
其次,记者的镜头还注意捕捉更多的细节。如25日《新疆:慕士塔格丈量冰川的人》中科考队员吃饭的镜头长达12秒,细致地展现了队员们的所吃所喝:干馒头、榨菜、冰水。在另一条《城乡文化活动,百姓的精神家园》中,给了浴室浴霸一个镜头,意在说明戏台条件艰苦,没有镁光灯便用浴霸来照明。这些细节易于让观众记忆深刻,更好地感知新闻内容,体悟新闻主题。
(2)口语化的文风之变以及背后的语态变化。
改版后,《新闻联播》的文风也有所改变,这主要体现在新闻导语与配音文稿的口语化方面。
我们以改版后的首条新闻《农发资金指标提前下,农民干劲足》为例。主播所说的三段导语如下:
【第一段】农业综合开发资金是中央财政拿钱支持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专项资金。以往这笔钱呢,都是当年下发当年的,而现在这项资金的下发越来越提前。这不,明年的指导性指标今年8月就下来了。就这样一个简单的变化,可把亿万农民的心气儿搅动火了。
【第二段】河北藁城南屯村等三个村早在2010年就争取到了一个农业综合开发农田建设项目。这可让黄庄材和周围邻村乡亲们好生羡慕。
【第三段】农发指标提前下达忙坏了村里的齐志宾。而河北省农发办主任老杜则比往年闲了。老杜说,这是因为农开项目不再“可汤吃面”。啥意思呢?北方话就是说,有多少汤下多少面。
从上面三段导语加着重号的表达中,可以发现改版后的主播导语一改往日的“联播书面语”,而是充满了口语化的表述,既有“呢”这样的语气助词的加入,又有如“这不”“可把”“这可让”“好生”“忙坏了”“老杜”这样的日常通俗表达,甚至还有“可汤吃面”“啥”这样的方言。
首条新闻中的配音文稿与记者出镜词,同样充满了口语化的表达,例如“老有面子了”“准备啥”“可不是”“效果呢”“钱也不再撒盐面”等。其中“钱也不再撒盐面”的口语表达,甚至可能让部分观众一瞬间不见得能理解其意。在头条之后的新闻中,无论是导语抑或是配音文稿,都运用了许多类似的口语表达。
新闻的深刻性不只在于一本正经、端庄正式的表达,也在于观众是否深刻地有所感知。传者对受者的接受与反馈不可不察,这是传播学的基本理论。在语言与文风问题上,“语言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表达问题,同时更是一个生存状态问题……语言的贫瘠意味着生命的贫瘠,语言的苍白象征着生命的苍白,语言的僵化标志着生命的僵化”,[4]“新鲜、深刻、真实的话语代表了执政党的正心诚意,代表了执政党理解世界、领导国家的能力,也是它团结社会、动员人民的力量源泉”。[5]
2.新闻叙事的编排之变
新闻叙事编排的变化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就栏目整体编排来看,改版后的《新闻联播》更加注重基层劳动者、聚焦百姓生态、关注社会万象、提供生活服务的新闻。
其实改版前的《新闻联播》已经注意到了上述主题,且上述主题新闻的编排位置也愈加靠前,将非重大时政新闻往后编排。改版后首日,在前半段的《农发资金指标提前下,农民干劲足》《吴邦国会见阿拉木图市议长》《新疆:慕士塔格丈量冰川的人》《5%铁路退票费今起执行新标准》《错峰游中转游,错开高峰又省钱》和《城乡文化活动,百姓的精神家园》这六条新闻中,只有一条时政类新闻,时长仅为1分20秒,在当日前半段的六条新闻(约前16分钟)中仅占不到10%。
改版后首日的《新闻联播》特别将提供生活服务的新闻向前编排至11分钟左右的位置,首先介绍了铁路退票费开始执行5%的新标准,又详细向观众建议了“十一”黄金周出游的信息与策略:国内游方面,西藏、新疆、丝绸之路、丽江、九寨沟、桂林等热点线路都已报满,并建议时间宽裕且关注价格的游客选择中转产品并错峰出行。出国游方面,“7月,爱尔兰宣布对持英国签证、经英国入境的中国游客实行免签政策;8月,伊朗开放成为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目的地,中国到美国夏威夷、关岛定期直航的开通使出游价格降低近两千元;9月,中国游客赴日旅游门槛进一步降低,自由职业者也可以申请赴日个人游……”该条新闻配以世界各地风景名胜与游客游玩的画面,最后以一句“十一黄金周,祝您玩得开心”作结。上述两条新闻加导语长度达138秒,极具民生消费类新闻的特色,其编排位置、新闻内容凸显了《新闻联播》深刻的变化。
第二,就单条新闻来看,在改版当日的头条新闻中,不再是主播说完导语后新闻片一直播到底,而是主播共说了三段出镜词,将新闻片串联成三个部分。主播更好地融入新闻片,穿针引线,以引起观众连续不断的观看兴趣。
第三,改版后的《新闻联播》将原来的“简讯”部分打造成国内与国外两个“联播快讯”,见图3-2。作为《新闻联播》的简称,“联播”一词在中央电视台内部使用得非常广泛,如将负责该栏目的部门简称为“联播部”,将新闻片在该栏目播出简称为“上联播”等。“联播快讯”的改名是塑造栏目符号的重要举措,一个“快”字至少体现了在时效性面前的一种姿态。此外,改版后该栏目还新增“最新消息”版块,继续凸显对新闻时效性的追寻。《新闻联播》栏目从1996年1月1日起便由录播改为直播,此次“联播快讯”“最新消息”的加入进一步提升了该栏目直播的动感。
图3-2 2011年9月25日改版,设立“联播快讯”版块
3.新闻叙事的包装辅助手段之变
图3-3 2011年9月25日改版后的动态示意图设计
一般来说,新闻叙事的包装辅助手段包括:主播导语静态题图与动态小视窗画面、醒目标题/文字、屏幕切割与多视窗、动/静态图表或示意图、导语/新闻片背景音乐、版块标识符号等。
改版后的《新闻联播》里运用图表、示意图明显增多,首日共计12个,并且这些图表、示意图的绘制不再刻板,开始加入卡通动漫元素,绘制线条时尚、色彩饱满,甚至略带抽象。示意图也不再只是静态表现,而是真正“动”了起来。见图3-3。另外,多视窗在头条新闻短评与之后的《城乡文化活动,百姓的精神家园》这两条新闻中有所运用。
电视新闻媒介要善于利用丰富多彩的后期操作手段,在几乎无法改变已发生的客观新闻内容的情况下,增加新闻的附加值,强化新闻的动感,催人调动情绪,使观众投入观看当日最新发生的新闻。在当下的电视新闻里,适时、适度的静态/动态图表或示意图等包装辅助手段已经直接参与到新闻内容的建构里,而不再仅仅是锦上添花的枝枝叶叶。视觉大数报告时代更是如此。观众从满屏的图表或示意图里接收视觉信息,同时耳听声音信息,有助于观众更加精准地把握晦涩的数字文字、复杂的时空过程,更好地认知、体悟新闻的内容与主题。
改版后的《新闻联播》,新闻标题运用白蓝色彩,字幕为透明底衬白字,字体更大更醒目。“新闻联播”四字的3D标志也有所改变,为深蓝底色、亮黄中文、白色拼音,配以3D转动的地球,且位置改为屏幕左下角。所有这些改变,借鉴了央视新闻频道的视觉包装设计,改进了屏幕符号的颜色搭配、面积设计、位置安排。特别是色彩反差更明显,加入了大量的暖亮元素,颜色调配得醒目又不失雅致,蓝与白分别凸显了新闻的沉稳与快捷特质。这些都使该栏目更具画面感,更为时尚,也更有利于观众观看。上述被固定下来的符号易使观众形成与新闻的约会意识。
正如本部分开头所言,《新闻联播》在中国电视新闻领域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新闻联播》的变化,其意义不在于一次的变化有多大,而在于它正处于不断的变化之中。当然,无论怎么变化,从自上而下的诉求来看,《新闻联播》的安全播出是第一位的。在此基础上,《新闻联播》在语态、编排、包装上依然还有进一步变化与提升的空间。
(二)可爱·可视:2013年“逢三之年”《新闻联播》的变化新趋向
如前所述,中国电视新闻改革有“逢三则变”的现象,“逢三变革”表面上是一个简单的年代上的历史巧合,但深入来看也暗含了一些内在的规律,[6]对其后的中国电视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在中央电视台的引领与各级电视媒体的积极回应下,曾不断把寻时机迈出求变步伐。2013年又是“逢三”之年,固然对新闻改革“一步到位”的要求是不现实的,我们对电视新闻改革的路径与步骤要有清醒认识,但同时也必须有所需求和期许。
“逢三之年”的除夕,《新闻联播》的“一举”(主播拱手拜年)和“一动”(大时段的连线报道),很好地代表了《新闻联播》自2011年9月25日改版后,又展现的一系列变化举措与趋向,以及这些变化的影响:《新闻联播》这一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关键栏目变得愈加“可爱”与“可视”,其背后体现的是新闻姿态与新闻手段内容的联动变化。
除了除夕夜“一举”的“可爱”和“一动”的“可视”,近年来《新闻联播》栏目革新较为频繁:减少领导人活动与会议等时政新闻的播出与上头条的数量、引入新闻评论员制度、增加现场直播连线、靠前编排民生新闻、追踪或回应新媒体上的话题与新闻、加大舆论监督类新闻的比重、主播微笑播报新闻、新闻文稿逐渐口语化、主播播报时手部与头部动作自由度加大、提高记者地位并使用记者为新闻片配音、广泛运用体验式报道并提高同期声在新闻片中的分量、提高国际新闻的地位、革新“联播快讯”增加新闻的时效性、提高新闻片后期示意图动画效果的可视性、部分改版该栏目的整体包装效果(如下角标“新闻联播”四字的标识样式与位置等)、增加“寻人启事”“你幸福吗”等持续报道……本节对这些变化与革新作进一步探析。
1.可爱:主播与栏目姿态之变
图3-4 2013年除夕夜《新闻联播》主播拱手礼拜新年
近年来《新闻联播》主播表情、语言、动作的变化,体现出该栏目的姿态逐渐具有符合时代特征的软性气息,即亲和近民的气质。这一变化,从主播表情的默默改变为肇始,随后以主播语言变化为重点,到2013年除夕夜主播在栏目结束报尾时做“拱手礼”拜年的动作为锦上添花,见图3-4。从网络舆论场反馈的信息来看,主播表情变化与语言变化虽然是该栏目主播姿态变化相对核心的元素,但这些变化对于非专业人士而言较难察觉,所以相对于除夕夜李修平、康辉两位主播那伴以欢乐笑意的“拱手礼”拜年,此前《新闻联播》主播语言与表情的变化反而成了铺垫。正是“拱手礼”这一本是锦上添花的“变”,因其“举”动明显、前所未有又恰逢除夕,终将《新闻联播》主播姿态之变推上了网络舆论场的前台。
难怪微博热议:“【过节学一招:拱手礼】新闻联播两位主播给观众拱手拜年,这可是新鲜事。可两位一个左手抱右手,一个右手抱左手,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拱手礼有两种:一个为吉礼,一个为凶礼。左手在上为吉礼,右手在上为凶礼(以男子为例,女子相反),长见识了,新闻联播可真考究啊!千万别比划错了。”[7]
(1)亦庄亦谐的表情:《新闻联播》主播姿态变化的肇始。
其实,从数年前开始,《新闻联播》主播就已经尝试根据新闻内容的不同而变化自己的表情,特别是播报喜庆或偏软性内容的新闻时,辅以或端庄内敛、或热情欢乐的深浅笑容;并且在每期栏目的开始与报尾时,也多辅以或深或浅的笑容。笑意播报已经成为《新闻联播》主播每日表情的常态。
由于数十年来观众对《新闻联播》主播的认知都是“严肃一律”的刻板认知,所以,这一变化可能需要观众的逐渐观察与感受,克服对主播刻板印象的过程可能会比较漫长。传统上,《新闻联播》主播给观众的印象往往是“从来没有见他们在荧屏上面笑过”,以至于彼时《新闻联播》主播偶尔在综艺、访谈节目中露出笑容、展示才艺,会让观众倍感新奇。
可见,主播表情变化这一该栏目主播姿态变化的肇始,实为该栏目姿态之“变”迈出的一大步,类似的变化也将成为《新闻联播》日后无论是新闻姿态还是主播姿态之“变”的常态。
(2)口语化、亲近式的语言:沟通社会、交流民众的力量。
就主播语言变化而言,如前所说,我们倾向于将2011年9月25日《新闻联播》改版作为近年来语言变化的起点。
2013年的“逢三之年”,除了之前主持人导语与新闻配音词的变化外,每期《新闻联播》的重中之重——内容提要,不仅增加了每条提要的字数,更在表达上让观众感到亲近。例如2013年2月10日正月初一《新闻联播》的一条内容提要就很好地体现了这一点:“相声演员为了模仿宫廷后妃,硬是把70多集的《甄嬛传》看了两遍;魔术团队深更半夜‘溜’进演播厅,为的是掩人耳目。春晚团队揭秘春晚幕后,看啥叫‘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在《新闻联播》政治符号和意义蕴涵都相当重要的提要中,能做如此变化,值得注意。
(3)更为自由与开放的播报动作:更好地呈现新闻、亲近受众。
就主播动作变化而言,除了除夕夜“拱手礼”拜年之外,《新闻联播》男女主播在播报时,适时适度地加入手势,播报时头部动作自由度也开始加大。2015年的除夕夜,两位主播甚至还呈现了侧身对谈式播报。
主播播报时身体姿势与动作的合理安排,以及前述的该栏目主播的表情变化与语言变化,不仅能够更好地呈现新闻内容,更使得《新闻联播》这一中国电视新闻乃至整个传媒体系的独特地带,愈加亲近观众,愈加“可爱”。严肃冷厉是一种力量,朴实亲和同样是一种力量,而后者应是未来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变化趋向。
2.可视:新闻手段与内容之变
由于《新闻联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安全播出”一直是该栏目恪守的重要原则,而现场连线直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给“安全播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2013年除夕夜《新闻联播》大时段直播的呈现,值得肯定。
“在《新闻联播》30多年的发展史上,直接引入现场新闻信号播出的情况十分罕见,总计不超过四次,最近的两次就出现在以往一年多的时间里,而其中又以2011年11月17日‘神舟八号’返回地面的直播报道最具国际化。”[8]而除夕夜当日,《新闻联播》从6分48秒开始,至22分44秒结束,在超过一半的时长里,采用了演播室连线现场记者、全国多地实景直播画面配演播室口语播报(口插画直播)等新闻播报手段。这些大时段直播的内容分别是:广东广州荔枝湾水上花市;福建漳州南靖土楼;黑龙江雪乡;江苏南京秦淮河;山东青岛:地铁工地上的年夜饭;台北:圆山饭店团圆火锅宴;北京:警用直升机夜航保平安;西太平洋:海军编队一级战备过除夕;春晚后台:文化“年夜饭”新惊喜等。
在《春晚后台:文化“年夜饭”新惊喜》这条新闻中,还使用了现场出镜记者直播接力的方式,即记者张羽在春晚导播间的直播连线结束之时,直接由张羽通过出镜词引出记者张泉灵,张泉灵在央视春晚一号演播厅继续进行连线报道,而且切张泉灵时使用的是空镜摇入出镜记者的方式。在整个大时段直播过程中,主持人与出镜记者都显示出比较松弛的状态,不断配以笑容和手势辅助导语词或出镜词。见图3-5。在《北京:警用直升机夜航保平安》新闻中,主播康辉在导语词中说到“机会”一词时略“吃螺丝”,这一方面显示了其在除夕欢庆气氛中的松弛状态,同时也正是因为这样的气氛和直播的特性,使得传统意义上《新闻联播》不易发生的小失误,也已被观众接受,甚至感到因“可爱”而“可视”。
选在举国喜庆的日子做出一些不触犯原则,又有一定或不小改变的举动,推动中国电视新闻前行,对于中国电视新闻改革来说,是明智且必要的。
图3-5 除夕夜《新闻联播》的春晚一号厅连线
除了除夕夜展现的“联播连线化”外,近来《新闻联播》在新闻手段与内容上亦有不少举措。
(1)提高评论员与记者的地位。
2013年1月23日,《新闻联播》首次加入独立评论员环节。在当日节目进行到20分钟左右的时间,央视评论员杨禹就“节约光荣、浪费可耻”系列话题,发表主题为“刹住浪费,管好三‘公’”的评论。放大评论员的地位和声音,将事实与意见分离的同时,加强媒体的意见提供,为公众提供丰富、生动且略带个性的新闻资讯,是央视新闻改革乃至中国电视新闻改革未来的走向之一。
从2011年9月25日《新闻联播》大改版开始,该栏目便提高了记者的地位,越来越多的新闻片开始由记者配音。除了配音所体现的语态变化外,记者出镜不再是“立正式”地报道,而是多进行体验式采访报道,更多地将采访自由度与空间让渡给记者把握。此后,该栏目还增加了“记者体验”“记者调查”等版块,将体验式报道纳入日常性报道当中。
(2)加强民生报道力度。
国家主要领导人的非重要时政新闻可以不上头条,已经成为近年来《新闻联播》操作的惯例。与此相关联,时政新闻在编排的时段、时长等方面很大程度上让位于民生新闻。这一思路也体现在《新闻联播》每日“内容提要”的安排上。“内容提要”之于该栏目甚至更大层面上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近年来,当日“内容提要”中无国内时政新闻、突出民生新闻的情况在该栏目中频出,对此不赘述,仅举一例以供读者体会。2013年1月13日《新闻联播》的“内容提要”无国内时政新闻,头两条“内容提要”都关注雾霾天气(这在当时对雾霾比较敏感的舆论环境下是难能可贵的,也是有突破的),并连同随后的暗访鱼翅造假、国产票房、网传暖人照片等内容构成了国内新闻提要。当日的“内容提要”亦加入了口语化元素。
持续性的栏目活动与版块向民生内容倾斜,在2012年的年末也有一些展现。如2012年10月19、20日《新闻联播》持续关注了广西桂林文氏四兄弟寻找走失母亲的故事,并在栏目中公布了寻母兄弟的联络方式。该栏目在宝贵时间里用大篇幅报道一个中国普通家庭的遭遇,并经当事人同意在屏幕上打出寻人者联系方式助其寻母,这是观众对《新闻联播》的刻板印象中不易想见的。彼时该栏目还曾有意将“寻人启事”版块适时持续下去。再如2012年《新闻联播》持续播出的“你幸福吗?”调查,不断尝试将受访百姓更多反映、更多样式的回答播出,甚至不拒绝一些个性、搞怪,或是抱怨、消极的回答。对这些多样回答,特别是对或轻灵或负面回答的处理,是一种在日常性活动与版块中尝试的突破,这考验着中国电视新闻人的智慧。
此外,《新闻联播》还增加“生活服务台”“假日服务台”“春运服务台”“新春服务台”等版块,日常性地播发诸如《冬季雪天路滑,驾车有技巧》《春运火车票订票攻略》《雾霾影响健康,公众应加强个人防护》《伪劣烟花检测:危险系数高》等新闻。
(3)加强舆论监督。
2013年1月8日、13日、14日、24日《新闻联播》连续播发记者调查《揭秘追踪假鱼翅》,1月12日、13日连续播发记者调查《饲养牲畜吃人药,兽药滥用抗生素》,这只是该栏目近年来加强新闻舆论监督的一个表现。仅2013年前50天,《新闻联播》就播发了如《用制度力量堵上浪费的“无底洞”》《拆掉地方“两会”花架子》《山西长治苯胺泄漏未及时上报》《PM2.5的危害》《建筑用麻刚沙?豆腐渣!》《义昌大桥坍塌事故涉及多环节违法》《海南旅游高回扣乱象调查》《农民工艰难讨薪路》等监督性新闻。
(4)加强与网络新媒体的互动。
2013年2月15日《新闻联播》结束时,主播以“获取最新资讯,您还可以登录我们的官方微博——央视新闻。观众朋友,再见!”报尾(一段时间后又增加了“微信”和“客户端”的字样)。与网络新媒体互动,是近年来该栏目的重要革新点。除了此处提高“央视新闻”官方微博地位的做法外,该栏目在新闻选题上也开始视网络为重要的新闻来源,类似《会开门的马网络走红》《关注网友上传的暖人照片》《购票攻略:微博上查询购票日期》《“光盘行动”走红网络》等越来越多的新闻都以网络端为新闻来源,甚至还与网络互动,播发如《抢黄灯记分引热议,公安部将出细则》《神奇的“月子水”》等新闻,追踪或回应网络热点。
(5)加大国际新闻的报道力度。
由于《新闻联播》的国内新闻压力通常较大,所以国际新闻的篇幅常常被压缩。但加强国际新闻的报道,尽量保证每日10分钟国际新闻的版幅,一直是近年来该栏目在日常操作中的努力方向。
此外,2013年2月10日正月初一的《新闻联播》在开始与结尾时,两位主播再一次动情地向观众拜年,并且,当日以“上海豫园”的实时直播画面为结尾字幕的背景画面。这是“开放式报尾”手段的使用。同时,当日的《新闻联播》还延续了前一日除夕“联播直播化”的实践,在栏目中继续运用大时段直播。再如,2月15日正月初六,节目结束时主播温情表达:“今天是春节假期的最后一天了,此时此刻还有很多朋友在返程的路上。节目的最后我们共同去看一看上海和北京的情况,祝大家一路平安!再见。”随后,在拉结尾字幕时同样以前方(上海和北京的火车站与公路)的实时画面为背景,进行“开放式报尾”。
(三)形式再变·内容温情:2015年《新闻联播》春节档“再变脸”
通过内容分析,我们发现常现革新的《新闻联播》“春节档”主要可以界定为“春节假日期间”。近年来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春节档成为《新闻联播》变化前行的最突出时段。本部分以2015年春节期间的创新为主要示例,兼顾2011年9月25日改版后的2012—2015年春节假期期间的《新闻联播》所有新闻为样本。由于四年间我国春节假期安排不一,为保完整,取每年除夕至正月初七共32天的节目为分析样本。
1.形式再变:因应技术赋权的形式创新
如前所述,媒介融合时代“技术赋权”带来的重要结果,便是接受者永远期待着有关“形式”的不断创新、不断刺激,而难以忍受观感与心理的静止、僵化、停滞。期待“流转”而拒绝“程式”、张扬“新”与“变”而拒绝“稳”与“定”,这也是媒介融合时代与后现代社会文化汇流、碰撞的重要表征。曾在30余年的发展中“形式”变化不大的《新闻联播》,在2011年改版后,在形式方面突然开始发生大量而密集的变化。近年来春节期间该栏目的变化较为集中,可为代表示例。
(1)切入与报尾的创新。
首先来看切入的创新:片头之后直接切进各地直播信号、主播罕见对谈交流以及主播拱手拜年等。
2015年除夕之夜,《新闻联播》片头播完之后,没有像往常一样切进演播室的主持人,而是片头之后直接切进了四路各地的直播信号,展示了黑龙江雪乡、广州迎春花市、安徽肥西三河古镇、香港维多利亚港四地除夕夜的画面,并配以主播的口插画解说。这是《新闻联播》历史上第二次片头之后没有直接切入演播室,上一次是直播神舟八号飞船发射升空。
此后,在当日节目进行到2分40秒的时候,才第一次切进演播室。切入后主持人也没有像以往正襟危坐、以常规的“各位观众,晚上好”开始播报,而是十分罕见地以两位主播(郎永淳、李梓萌)的对谈、交流方式,开始了当日的播报,见图3-6。两位主播语气、语速、语调的交流感较强:“(切演播室)【郎永淳】通过刚刚的这个直播信号,我们是看到了祖国的四个地方,其实它们只是此时此刻祖国的一个缩影,这是祖国的大家庭——北方呢,还在瑞雪纷飞,而南方已经是鲜花怒放。但我想今天,无论南北,有一样,那就是春联是一样红。【李梓萌】是的,现在呢,除夕已经来了,春天也来了;年夜饭来了,团圆的时刻就到了。【郎永淳】大年三十儿,《新闻联播》给您——【合】拜年了!(主播拱手礼拜年)。”
在齐声说“拜年了”的同时,两位主播都以“拱手礼”的动作、笑容灿烂地面向镜头拜年。李梓萌在面带笑容拱手拜年时,甚至手中还夹着划口播稿件意群用的笔,见图3-6。《新闻联播》主播拱手拜年,这已经不是第一次了,2013年的除夕之夜,康辉、李修平两位主播就曾在节目结束时笑容满面地拱手向观众拜年。从2014年除夕开始,《新闻联播》将主播拱手拜年安排在节目最开始。2015年除夕的这一动作与节目内容结合得更为紧密。此后,这一方式一真延续至今。
图3-6 2015年除夕夜《新闻联播》主播罕见对谈并“拱手礼”拜年
如果对比2012年除夕的《新闻联播》开场,我们也可体会到近年来该栏目的不断变化。2012年当日是常规的片头后切入演播室,两位主播以激昂的语调表达:“各位观众,晚上好!在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春节即将到来之际,我们向全国各族人民、海外华侨华人,致以节日的问候!欢迎收看《新闻联播》节目。”
其次,报尾的创新主要体现为普遍使用“开放式报尾”。
2015年除夕《新闻联播》的报尾,没有使用通常的主播演播室说“今天的《新闻联播》节目播送完了,再见”并出编播人员字幕名单的形式,而是在当日最后一条新闻之后,直接切入我国多地家庭年夜饭的画面,配主播演播室口播结束语:“【郎永淳】年夜饭上桌喽,春晚就要开锣了,美在团圆相守,乐在一家亲。【李梓萌】多陪父母说说话,学学老辈持家做人,言传身教,沐浴家风。”然后再出编播人员字幕。为了保证开放式报尾的画面美观,字幕也没有采用往常以“透明底居中向上走”的形式,而是以“白底在画面底端横拉”的形式,在有限的版面上呈现更多的画面信息,如图3-7。同时,央视播送中心编辑武文多选用拜年老歌中“嘁个隆咚锵咚锵,上街去拜年”的经典曲调,专门为这一除夕的年夜饭报尾谱写了背景音乐。
其实春节期间《新闻联播》使用开放式或准开放式报尾,并不是第一次。如前述早在2013年正月初一,《新闻联播》结束时就以上海豫园的实时直播画面为结尾字幕的背景画面。此后的正月初二至初六均在报尾时使用全国各地实时画面为结尾字幕背景。
(2)突破安全播出所限,逐渐普遍运用连线直播。
由于《新闻联播》的特殊性和重要性,“安全播出”一直是该栏目恪守的重要原则,而现场连线直播的诸多不确定因素,无疑给“安全播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闻联播》的发展史上,直接引入现场新闻信号播出的情况十分罕见,在2012年之前总计不超过四次。2013年除夕夜,《新闻联播》在直播连线方面呈现了前所未有的突破——当日从6分48秒开始至22分44秒结束,在超过一半的时长里,连续采用了演播室连线现场记者、全国多地实景直播画面配演播室口语播报等新闻直播连线手段。[9]
此后,每年春节期间,特别是除夕夜,直播连线逐渐成为联播的常态,并带动非春节期间连线直播的数量和质量。例如,2013年1月26日是当年春运第一天,上午10点,主播海霞踏上从北京西开往汉口的1955次临客列车做跟车报道。列车停靠郑州站的时间为19点12分,当天主持《新闻联播》的主播康辉与身在郑州火车站的海霞做了时长3分钟的视频直播连线,成为《新闻联播》有史以来第一次外景记者视频直播连线报道。[10]
再如,2013年11月9日《新闻联播》在新闻频道21点重播时,切入了正在进行的广州恒大队参加亚冠足球决赛的直播实况,从节目的20分20秒至21分57秒切入决赛现场长达1分钟37秒。体育赛事的直播切入很难作假(当时央视五套正在同步直播);同时体育赛事直播过程中,内容的不可控因素很多(如双方的冲突或本方的失球等),这对《新闻联播》是一次巨大挑战,类似尝试可谓该栏目发展史上的创新标识。
图3-7 开放式报尾与编播人员字幕设计
(3)新媒体手段的运用:全部基于手机自拍画面的新闻片。
2015年除夕夜《新闻联播》在报道主播康辉准备春晚主持时,全程1分13秒的新闻均用了康辉手机自拍的画面,并使用了自拍的同期声。
而半个月前,央视新闻频道向观众发出了一份邀请:“你用手机拍过年,新闻频道给你播。”2015年春节期间,《新闻联播》更是将自拍形式设为固定版块,以“百姓自拍”为名。供稿的百姓不是专业摄影师,他们用手机拍下的画面也有不少问题,但这些画面背后却是真实的、原汁原味的日常生活。“百姓自拍”版块在《新闻联播》首次播出的时间是2015年正月初一,内容是10年未回家过年的年轻高中教师徐钱钱一家,历经54个小时的颠簸从新疆库尔勒回湖北过年的故事。新闻片全长4分52秒,其中长达4分33秒的内容是徐钱钱和丈夫用手机拍摄的画面。
此外,选择社交媒体(如微信)、移动通讯工具功能(如自拍)、互联网话题、新媒体整体生存状态等为新闻切入点,以增强新闻生动性,在近年来的《新闻联播》中已较为普遍。如2015年正月初六《拼在基层·徐翔:我是“乡间小吏”》一条中,新闻的切入点便是:“在微信里发发朋友圈,已经成了很多人的生活习惯。在浙江有这样一位镇长,他也在朋友圈晒家乡的美景和美食,可他发的最多的还是对乡镇工作的思考和感慨。”在媒介融合时代,《新闻联播》使用新媒体的尝试,不仅从微观上反映了百姓的真实状态、节省了新闻机构的采摄成本,更从宏观上对整个传统媒体在新闻采编的新媒体转型有意味深长的影响。
(4)“数据”系列:大数据呈现的尝试。
从2014年起,《新闻联播》以大数据技术与形式为基础,设置独立版块。2014年设置了“数据说春运”“数据说春节”版块,2015年设置了“数据过年”版块。
从形式上说,“数据系列”在2014年创造性地设置了一个除《新闻联播》主演播室之外的副演播室,拓展了新闻播报的空间延伸和观众想象。同时,两年间该系列使用了大量动态图表与三维动画,特别是2015年在数据说春运和春节时,根据内容在屏幕上呈现出飞驰的高铁、穿越云层的航班、漫天飞舞的大雪等,这些动画常常大胆地以满屏、半屏或者三分之一屏等大块视觉区域呈现,见图3-8。
创作团队没有采用传统的演播室,而是在央视新址38层实景拍摄录制,运用前置虚拟技术的包装,让春运中的高铁、飞机、摩托车队“开进”了央视新址,故宫、庙会、海岛也“搬进”了央视新址。春节期间这些活泼的动画,配以主持人生动的话语、丰富的语调,为常规时段庄重有加的《新闻联播》赋予了更丰富的气质。而且这次“数据系列”创作团队还采用最新的“体感”技术,主播说到哪里,举手投足之间虚拟动画就跟到哪里,完全由主播自己控制,拍摄录制一气呵成。
从内容上说,两年的“数据系列”在整体上紧扣过年的线索,在具体操作中尝试内容的多元。既关注到具体的出行信息,例如通过天眼实时航班线路图得出“10点和16点航班最容易延误”,通过统计发现北京、海南、广州为春节期间国内游最热目的地并且“境外游跟着汇率走”等;也关注到出行信息、数据统计背后所反映出的社会现象,例如重庆人打工云集广东、近年来过年的“逆向迁徙”(父母去看望子女)、过年送礼等情况与问题。
同时,呈现大数据时对数据来源的描述也是必要的,例如在节目中会介绍:如果你的智能手机使用过定位功能,那么你的行程就会在百度的动态迁徙图上显示为一条细细的蓝线。画面上春节期间的动态迁徙图就是依托3.5亿部智能手机呈现的,“你能看到的这些闪耀的蓝色,就代表着春运的滚滚人潮”。
2.内容温情:因应社会赋权的内容增益
近年来春节期间《新闻联播》的内容增益,主要体现在走“软性”人心路线的新闻故事大幅增加,这暗合了前文所述的媒介融合时代“社会赋权”的重要结果——容易极端地走向“小”、告别凌厉而拥抱温情脉脉。这种社会状态虽然会带来很多问题,但随着社会文化的大氛围发生变化,传统媒体的这种“暗合”也是有其缘由的。这一改革不仅是一种社会文化层面的回应,在业务层面,内容的软性暖融也有助于栏目形象的丰富,以及电视新闻改革的推进。作为主打时政新闻的《新闻联播》,不仅有必要的、自上而下的正襟危坐,也要有多元的、自下而上的温情暖融。否则只怀有“凌厉”理念、只呈现“严肃”面貌,容易使传统媒体的内容在媒介融合时代走向无效传播甚至负向传播,变得“好事办坏”,甚至“事越好传播结果越坏”。
图3-8 2015年《新闻联播》的“大数据系列”报道
(1)新闻编排:正月初四的温存与《这次,我们给〈新闻联播〉点赞》。
2015年正月初四《新闻联播》播出之后,《这次,我们给〈新闻联播〉点赞》《朋友圈被〈新闻联播〉刷屏了》(“人民日报”公众号)等微信文章在朋友圈广为传播,并一再被各大热门公众号转发。这些微信文章中特别引用了一条网友的微博:“今天的《新闻联播》用纪录片的方式伴随着梁静茹的歌曲《无条件为你》,讲述了千里探亲只为多看你的一眼、火车飞驰而过六秒的一眼、火车站短暂停留六分的团圆的故事。看哭了。不是刻意的煽情,最打动人的往往是最真最朴实的感情。连最高大上的《新闻联播》也频走人心路线,海霞最后一句导语是说为这大爱点赞,我想说为今天的《新闻联播》点赞。”
这篇微信文章的所指,是正月初四《新闻联播》的三篇报道,当日联播的前三条新闻都是“只为多看你一眼”系列,这三条新闻的总时长达14分24秒。第一条新闻题为《一条红丝巾,相聚6秒钟》,讲述了为了能见到春节在列车隧道驻扎站岗的武警丈夫,妻子和孩子选择了在火车通过丈夫岗哨的时候,从车窗向外挥舞红丝巾,可列车通过岗哨的时间只有6秒钟,车窗内外互相根本看不清对方,只能看到红丝巾飘扬。第二条题为《6分30秒的团聚》,讲述了在沈阳客运段工作的一位列车长,整日忙碌不常回家。她70多岁的父母,为了过年看上女儿一眼,跑了80公里到女儿停靠的车站,在站台上见了女儿6分30秒。第三条题为《8天风雪路,跨越千里来看你》,讲述了一位年轻的新婚军嫂穿越千里风雪,在冰天雪地里走了八天七夜,春节赶到边关的新婚丈夫身边。当距离连队还有6公里时,越野车彻底趴了窝,军嫂拖着行李箱徒步破雪进山,最终在雪地里与前来迎接的丈夫相拥。三条新闻片的结尾配乐,均使用了梁静茹的流行歌曲《无条件为你》。在第二天正月初五的《新闻联播》中,又对这三个普通家庭进行了追踪采访,体现了报道的连续性。
其实早在春节期间软性新闻首次放量播出的2012年正月初四、初五,其新闻内容就已经十分感人了。这两天的《新闻联播》审看间里,几乎所有工作人员都是噙着眼泪看完报道的。人们记住了老兵王继腾15年的新春心愿,感慨农民诗人杨成军向媳妇许下的浪漫约定,难忘西藏先心病患儿小央金去北京的美好愿望。连续两天,编辑部收到大批观众抒发感慨、感怀的电话与短信。《新闻联播》成为春节期间最大的“情感传播”平台。[11]
(2)新闻数量:新闻淡季拼故事,软性新闻在春节期间放量播出。
在中国,春节的软性喜庆气氛,常常成为冷性新闻的障碍,对于《新闻联播》这类特殊的新闻栏目变脸而言,却是契机。在新闻淡季拼软性故事,成为《新闻联播》革新的重要选项。
前述的2015年正月初四《新闻联播》,如果算上第四条新闻“百姓自拍”和第七条“据说过年”,当日联播的软性新闻总长度可达20分33秒。2012—2015年春节期间,《新闻联播》都遵循了“确保重点性新闻,压缩一般性新闻”的原则,而春节期间的“重点性新闻”则特指软性故事新闻,栏目也非常敢于给软性新闻以时间,且时长逐年稳步增加或保持高位,见表3-2。
此处的“软性新闻”指多以个体普通百姓故事为内容主体,多以近年来央视走基层的报道为形式参照,并适度融入电视新闻专题片与电视艺术纪录片的创作风格,视角平实、主题民生、情感动人的报道。如“春节说吧”“你为谁点赞”“百姓自拍”“行进中国·精彩故事”“据说过年”“数据说春运”“数据说春节”“家风是什么”“新春走基层”“新春五洲行”“过大年”“春运服务台”“新春服务台”“异常天气提示”等版块中的报道;近年来的“大数据系列”和直播连线两大典型创新形式也算入其列,指令性报道或宏观性报道则不在其列。
表3-2 2012—2015年春节期间《新闻联播》每日软性新闻的时长统计
2012年农历正月初四、初五,《新闻联播》“新春走基层”系列报道首次放量播出,不仅占据了当日联播近2/3的篇幅(即20分钟左右),而且正月初四当天的系列报道还占据了包括头条在内的前四条新闻。此后这一软性新闻的放量举措成为春节期间的常态。2013年正月初五的软性新闻更是占据了前21分11秒,与2012年正月初五一起(占前21分48秒)创下所有样本天数的最高值。改版前的2011年,虽然春节期间《新闻联播》也开设了“新春走基层”版块,但从编排时长、内容软性、形式包装等方面,与之后的年份仍有明显差别。
同时,2015年除夕至正月初五的六天时间,《新闻联播》没有一条传统意义上的国内时政新闻,基本为软性百姓故事和节庆新闻所充溢,直到正月初六才出现《人民日报》评论员文章、中纪委节日举报畅通等时政新闻,直到正月初七才出现关于国家领导人的新闻。2014年春节期间的国内时政新闻虽然比2015年要多,但从正月初一到初六也均无国家领导人的新闻;2013年初二至初六无国家领导人新闻,国内时政新闻也更多;2012年国内时政新闻在春节期间大量出现,没有国家领导人新闻的天数只有正月初三与初四。如此也可以窥出一些流变趋势。
(3)新闻版块:逐年创新的版块设计与设置。
近年春节期间《新闻联播》版块内容的设置呈现逐年创新的状态,版块形式的设计思路也较为开阔。但无论什么样的形式,其新闻视角绝大多数聚焦于普通民众的平凡故事。总结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类。
第一类是开放式街采。这是所有类别中最显著的创新,包括:①“新春说吧”(2015年)、“春运说吧”(2014年)、“新春走基层·百姓心声”(2013年)——从2013年起,央视在全国主要火车站设置了一些红色亭子,在亭子里没有采访者,没有拍摄者,只有一台摄像机,让即将回家的候车人打开内心,讲述回家过年的苦辣酸甜。内容有感人、快乐的元素,同时也不拒绝一些哀伤的诉说。②“你为谁点赞”(2015年)——记者在全国街采民众过去一年的经历与感受,也注重点赞的背后民众到底看重的是什么。点赞人既有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也有极为平凡的普通人;既有为国家领导人、为中国足球点赞,也有给自己的闺蜜、给自己、给采访的记者点赞;既有国内的采访,也有在海外如阿根廷等地的采访;还有记者深入农贸市场,一位商户向记者展示了他曾点赞的一个微信分享,题为《什么样的男人发不了财》。③“家风是什么”(2014年)——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家训、家规、家教、家风,是社会风气、公民道德的源头。在该版块中,记者在海内外走街入户,展示了诸多表达多元而又规约于中华民族主流价值观的家风。④“吾老吾幼”(2013年)——春节期间记者对各地老年人的街采,采访老人最需要什么、最害怕什么。老人的回答多样,有直面困难的,比如老人会反映医院里的东西特别贵,还不能砍价,不能把钱扔到医院;有直面温暖的,比如每天早晨看着已经患病16年的老伴好好的,就感觉是最大的幸福。
第二类是人物记录类。包括:①“我不见外”(2015年)——采访记录在中国工作、生活、学习的外国人,呈现外国人对中国印象与态度的同时,也为中国形象海外传播提供了一种思路。②“中国人的活法”(2015年)——同样是成名,活法可以不同;同样是付出,心态可以不同;同样是追梦,勇气可以不同。记者用了近一年的时间,记录了一些普通人的真实生活,记录了他们在生活面前的抉择。第一期呈现的是“大衣哥”朱之文的故事。③“新春走基层”系列(2012—2015)年除“新春说吧”“家风是什么”之外,还包括以下子版块——“零点后的中国人”(2014年,如记录环卫工人一夜清扫500米路段)、“问暖”(如2014年的边远地区的医疗救助、2013年的“我爸爸是渐冻人”)、“在岗位上”(如2014年的列车员,2013年的高铁检修员、走进武直-10演习的故事)、“蹲点日记”(2014年,如急诊室故事)、“流水线上的爱情”(2013年,如车间里的婚纱照)、“记者返乡记”(2013年,记者把镜头对准自己的乡亲,用新闻的眼力去观察,用亲切的乡音去沟通)等。④与“新春走基层”系列相近的“行进中国·精彩故事”之“拼在基层”系列(2015年)、“感动记忆”(2013年,记录不同家庭的幸福生活)等。
第三类是春节时令类。包括:①“新春五洲行”(2014年),既有对神秘国度的探寻(如深入朝鲜采访),也有对海外风情风光的呈现(如对荷兰鲜花交易市场的呈现),甚至还会把视角微观地投向泰国曼谷街头和美国芝加哥街头的中国年味橱窗。与此版块类似的还有2013年的“过大年”系列。②服务性内容。如2012年春节期间,《新闻联播》专门开辟“春运服务台”子栏目,增强旅游出行、票务信息的报道。时任中央电视台台长的胡占凡专门指示增加“异常天气提示”子栏目,针对遭遇灾害性天气的地区,进一步强化生活提示。“春运服务台”版块一直持续到2014年。
(四)可持续地推进电视时政新闻改革
2015年除夕的《新闻联播》播出后,由于因应“技术赋权”与“社会赋权”的形式和内容创新鲜明,引发了一些正向的网络舆论回应。例如节目播出后得到不少网友的认可——网友莼菜野兔说:“只想说今天的新闻联播给我看哭了”;网友GODZILLA-zhl20说:“听说今晚新闻联播很感人,准备看完春晚,出生以来第一次去找资源看一遍新闻联播”;网友Never_change979说:“第一次想上网搜今天错过的新闻联播”;网友唠叨的小猪说:“不知道说点啥,反正觉得今天的新闻过得好快,还木有反应就结束了”。
本节对《新闻联播》革新的论述,既是对其改变的肯定,也是对其解决问题与弥补不足的期许。这里要说明的是,一方面,虽经积极改版,但该栏目当前的实践与民众的心理期待尚有不小差距;另一方面,如果任何事情我们都一味秉持“一步到位式”的完美主义,那么任何阶段性的改革都必然会遭受病诟,变革也就缺少了动力。
以《新闻联播》为代表的时政类电视新闻栏目,承载着太多的国家意志、政府管理、社会规约、道德塑造、民生抒发,这些功能在一些视角下,在中国特殊国情下也有一种必要性,所以我们自然难以完全将其置于新闻专业主义视角下进行判断和有所期许。但深刻理悟媒介融合所带来的社会文化心理的跨时代的变化,动态地、小步探索地推动创新,或可为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不二之法。其中,未来继续以“技术赋权”与“社会赋权”的思维,在相应的“形式”与“内容”方面可持续地推进《新闻联播》的积极变化,可从“内容生产”与“规制保障”两大方面着力。
首先,在内容生产方面,注意如下一些相对关键问题的尝试与解决。一是加大舆论监督的广度和深度,尝试参与对一些重大问题的讨论。当然,在中国特殊国情下,这种突破需要智慧。二是继续加强对民生、社会新闻的报道,兼顾财经、文体娱新闻,这种加强不仅体现在新闻编排与手段上,更要体现在选题与内容的“真民生”“真问题”上。新闻编排与制作手段的进一步丰富与生动、新闻时效性的进一步提高,同样是观众的基本期待。三是新闻语言与主播表情动作等方面拿捏得更为准确与到位。无论是主播的笑容,还是导语词、新闻稿的口语化、方言化,都需要依照新闻内容而定,并照顾全国观众的表达习惯,避免过于无效和夸张的笑容,避免口语与方言的生硬运用,如对北方方言“啥”的过度运用。西方许多成熟新闻主播对笑容、口语及附加播音动作的拒绝,亦是一种重要观念。四是新闻改革中的松弛度并不意味着降低播出质量,在导播切换、主播口误方面该栏目依然需要继承良好传统。五是继续着力避免假连线、做作的记者体验、模式化的评论员评论等问题,遵循新闻采制播规则与规律,使得内容与形式各司其职又相得益彰。六是与新媒体的结合避免“程式化”,要逐步做到与网络新媒体的多元结合,努力做到跟踪、引领网络新闻与话题并重,以增强电视新闻应对网络新闻时的主动性。
其次,在规制保障方面,注意如下一些相对关键性问题的尝试与解决。一是在体制方面,需要各级管理者的宽容和鼓励,虽然这有时可遇而不可求,但这确实为革新的显要保障。二是在机制方面,需要打破电视机构内部各部门的条块分割,各部门切实协同配合并确立责任主体,构建常态创新机制。三是在技术方面,需要不断发掘新老设备与系统的潜能。四是在人员方面,需要鼓励编辑、记者、技术人员不断思考与研究相应的新闻内容与形式创新,以及新闻规律与趋势特征。五是在时机方面,需要不断寻找类似“春节期间”这样有助于变化的时间点。六是在激励方面,需要完善奖励机制,提高记者、编播和技术人员的地位与热情,留住优秀人才,并适当鼓励优秀人才长期攻坚于擅长的岗位。
在媒介融合语境下考察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大局,恐怕还有如下三个宏观性的问题需要我们在改革中不断揣摩、调适与厘清。其一,在新闻业务层面,无论是《新闻联播》未来的进一步革新,还是中国电视新闻改革的理念与路径,都需要在业务领域探寻“新闻”主体意义上的本质和价值与客体意义上的受众需求,让电视新闻改革真正回归新闻、新闻业与新闻人追寻的本源。其二,在传媒理念方面,需要切实以新媒体生产、传播、接受的新闻思维看待媒介融合之局,而不仅仅把媒介融合看作传统媒体、传统电视新闻的脱困“工具”。其三在社会领域,珍视转型时期民众稀缺的注意力,争取将这种有限而珍贵的注意力转移到一种积极的状态、一个有意义的兴奋点里,不回避矛盾和问题,同时也为沟通当前中国不同群体、多元样态的问题、矛盾与价值观作出贡献。
总之,上述所有新闻姿态与新闻内容之变,虽然较之于世界电视新闻而言不见得十分新颖,但是放到中国语境下、放到《新闻联播》这一特殊而关键栏目的历时考察中,便可见其分量与意义,便可见这些改变对当下与未来的影响。即便该栏目的这些变化尚属“工器之物”的层面,其创新的持续性未必稳定,那也是中国电视新闻改革值得肯定的实践与趋势,是中国电视新闻改革“量”的积累。正是因为这一改革曾经不断历经了“量”的累积,穿过不同的岁月与时期,一路走来,才让我们不断对其阶段性“质”变有所期待!
四、媒介融合时代传统主流媒体放大主流声音的传播策略
本节的最后,我们从中国电视新闻改革这一具体问题上稍加拉开,以整体性的视野来对这个问题的上层话题进行考察,那就是,在传播策略的视角下,媒介融合时代传统主流媒体如何放大主流声音。
主流声音是代表社会主导性潮流的声音,是社会主导价值观的集中体现。长期以来,我国的主流声音几乎都是通过传统主流媒体传达的,传统主流媒体的声音曾长久地等同于主流声音,传播主流声音、引导社会舆论一直以来都是传统主流媒体的主要任务和首要职责。
但是,近年来新媒体的迅速崛起,使主流声音的传播状态乃至当前中国整体的舆论结构发生了巨大变化:新媒体由于具有大规模、跨时空、迅疾性、高扩散、个人化、自由度高、平等传播、兼容性强、难被审控等传播特征和能力,正在强势“主流化”。
特别是网络社交媒体的快速发展,使得当前我国的舆论结构逐步走向“去中心化”和网络意见领袖“再中心化”的状态,新媒体已然逆袭并引导着主流声音的传播。相反地,传统主流媒体却不断地从“主流”滑向“边缘”,其声音往往被掩盖、搁置和消解。一个反置了的、此消彼长的主流声音传播状态逐渐形成。
我们需要从正反两个方面来看这一舆论结构的变化:一方面,如果从“存在即合理”的角度来说,媒介科技的发展是客观的、必然的,它所促成的自下而上的传播权力达成,是对传统传播结构的极大改善,因此我们需要正视它的合理存在,与其进行良性互动,而不是否认、躲避或扼杀;另一方面,新媒体传播场域中的主流声音,其内容往往鱼目混杂,体现出的价值观较为混乱甚至撕裂,假新闻、谣言丛生,常常与传统主流媒体传播的正向主流价值与主流内容相冲突。这与后现代社会文化环境相结合,成为当下我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崩坏与缺失的重要原因。
可见,在新媒体时代,我们既需要承认新媒体崛起的合理性,也需要看到仅有新媒体这一个维度强势传播主流声音是不够的,甚至是危险的。特别是在当前社会矛盾尖锐和问题频发的情形下,传统主流媒体在主流声音传播中的被弱化和被边缘化预示着舆论领导权的丧失,这对国家安全、社会凝聚和文化认同来说十分危险。面对上述问题,传统主流媒体如何在主流声音的传播方面彰显出与主流媒体地位相符的影响力,改变被动局面,放大主流声音?我们需要从如下三个方面深入思考。
第一,媒体监督管理部门应当给传统主流媒体更大、更多的空间。
在中国特殊的传媒体制机制下,媒体监管部门的态度与作为往往直接决定着传统主流媒体的发声效果,在新的传播环境中监管部门需要以更宽松的姿态、更开放的政策、更包容的条律监管并服务传统主流媒体。
这种“松绑”需要有常态的规制保证,并以此提高传统主流媒体传播的迅捷性和信息的透明度。就提高传播的迅捷性而言,媒体监管部门亟须提高信息审核速度,尤其是在重大事件的新闻传播上,要避免由于层层把关而导致传播时机的丧失。就近年来自然灾害和社会事件的传播经验来看,多数情况下传统主流媒体如果不在第一时间迅速地、巧妙地发声,抢占信息和舆论高地,扼杀谣言的产生和传递,必会极大地损害媒体自身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就提高信息透明度而言,媒体监管部门需要在内容审核方面适度宽松,避免由于传播内容过于保守和有限而导致传播效果的微弱。例如,当自然灾害或社会事件发生之后,受众的未知增多,其心理平衡便会被打破,这时受众急需摄取充分、客观、真实的信息,以使自己的心理重归平衡。如果受众从传统主流媒体渠道得不到透明的信息,便会诉诸其他渠道,这就给不实信息甚至谣言传播提供了机会。总之,政府传媒监管服务需要逐渐走向自觉,需要更清晰地认识到媒介融合时代传统主流媒体社会角色的变化,并勇于担责。
第二,传统主流媒体本身要把握好发声的时机策略与内容策略。
就时机策略而言,传统主流媒体需要认真研究传播规律,提高选择适当传播时机的能力。具体而言,根据事件的不同,传统主流媒体要么第一时间进行信息传播和舆论引导,强调“快”;要么找准适当的时间点出击,强调“巧”。同时,在后续的不同时间节点结合“巧”传播,密切跟踪各传播阶段的信息和舆论动向,不断主动引导议程设置的走向而不是被动受制于网络议程,从而持续巩固传播效果。
就内容策略而言,传统主流媒体要努力提高传播内容的贴近性,更加接地气、祛除宣教气,为普通受众喜闻乐见。具体而言,传统主流媒体需要切实将受众视为对话主体,采用灵活多样的方式,使信息包装和传播手法更加符合受众的接受心理机制,如注意提供丰富可信的信息,保持持续有效的关注,进行公正客观的解读,引领积极有益的思考,勇于展现道歉、纠错、弥补的姿态,降低身段,回归常识,走向亲润。
有学者分析,在面对突发事件时,传统上主流媒体的报道方式多采用“强化支持”和“超越”策略,即强调政府的先进性及为人民服务的本质,强调政府在事件发生前已有的作为,强调该事件已经得到了政府高层领导的重视,并宣传事件中发生的英雄事迹及人们的正面品质。[12]虽然这些报道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一定条件下是合理的,但这种舆论宣传模式的局限性在近年来各类突发事件的传播中不断显现,这些策略不仅越来越难以使受众产生正向观点,反而极易导致受众产生负面的认知、判断、情绪和行为,容易导致甚至加剧突发事件的灾难性后果。
第三,传统主流媒体还需要与新媒体进行良性互动。
在传播问题上,我们反对一元强势控制的状态。无论是传统主流媒体曾长期单向度地控制主流发声的权力,还是如今新媒体在主流发声的过程中一元独大,这都是不平衡的传播状态。当前在主流发声中被边缘化的传统主流媒体,需要提高自身的发声能力,这就需要其在新的传播时代,主动研究和接纳新的传播技术和手段,与新媒体进行良性互动。
传播技术终究是为传播平台和传播内容服务的,在新媒体崛起的挑战面前,传统主流媒体不能回避和拒绝新媒体的存在,而应该积极思考自身与新媒体传播各自的特征和优劣,与新媒体进行良性沟通和融合,促进自身主流发声的能力。新媒体的主要优长在于科技手段和传播效力等方面,传统主流媒体的主要优长在于专业有素并有严格的规约制度等方面;一方的长处也正是另一方的弱点,需要相互借鉴,共同长益。况且,虽然二者的优势和弱点有差别,但二者提供真实、客观、公正的信息,进行社会干预并承担社会责任的目标应是相同的。
在互动中,传统主流媒体在借鉴新媒体传播的手段、方式和思维时,需要特别注意与网络意见领袖进行良性互动。虽然“意见领袖”的概念早在20世纪40年代便由西方传播学者提出,但新意见领袖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中的作用之强,使其再次成为业界和学界关注的重点。从近年来大大小小的自然灾难和社会事件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网络意见领袖巨大的信息传播力、舆论影响力和社会动员力,他们部分地占有并消解了传统主流媒体的影响力。
在很多情况下,传统主流媒体的声音要么被网络意见领袖二次过滤,要么被网络意见领袖的声音所淹没,这是网络传播“去中心化”下的“再中心化”。在这种状态下,传统主流媒体一方面需要通过各种渠道,与网络意见领袖进行良性互动,争取实现网络意见领袖和传统主流媒体影响力的叠加,而不是互相亏耗;另一方面,传统主流媒体要正视并重视网络传播的广阔土壤,积极参与到网络环境的发声中来,通过多样的传播策略和方式,通过一些事件和时机提供的机遇,通过与各方利益主体的协商,使传统主流媒体的网络发声平台成为网络意见领袖。当然,主流媒体在处理与意见领袖的关系时,也不能放弃对这一群体的监督;对网络新媒体传播中的民粹主义倾向亦需警惕。
自然,传统媒体与新媒体互动的方式有不少,但传统媒体管理者与相关业者是否能真正彻底理解领悟新媒体时代的生态与理念,是问题的关键。
总之,在新媒体时代,在媒介科技飞速发展和社会矛盾凸显的两大困境与挑战交织下,传统主流媒体提高舆论引导能力、放大主流声音的能力是一个系统的过程,需要各方力量一方面在宏观战略上深入思考,充分考虑到任务的综合与复杂性;另一方面,在中观和微观的层面要积极、及时行动,快速找到一些解决问题的关键性切口,不要放过当下转瞬即逝的一些有利的时机和节点。只有解决了新媒体时代的影响力问题,传统主流媒体才能真正实现自身在国家复兴、社会发展、文明传递中的意义和价值。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