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媒艺术貌似给艺术接受者以多元选择的可能,但它通过宣传流行、打造时尚,实现的却是对个体的“均一化”,窒息个体个性。作为大众文化产品的组成部分,深受文化工业影响的传媒艺术,被深深地打上了文化工业的烙印:标准化生产与传播。
标准化常常意味着去个性化,在“普遍适用”的传媒艺术产品的包裹下,在清一色的认同中,在重复的灌输中,人渐渐丧失自我。“文化工业”的概念出自霍克海默和阿多尔诺合写的著作《启蒙辩证法》。“文化工业的过程是一种标准化的过程,其产品就像一切商品那样同出于一个模式。另一方面,这些产品又有一种似是而非的个性风格,仿佛每一种产品,因此也是每一个消费者,都是各得其所。结果很自然就遮掩了文化工业的意识的标准化控制。……个性化的过程反过来反倒蒙住了标准化的过程。”[2]
而且,大众文化貌似有时尚元素、流行气质,貌似给人以个性与自由,实则这种个性是每个人都能够用金钱这种大多数人都能拥有的手段装扮出来的,并不具有不可替代性和不可接近性。
在文化工业、商品消费和资本体制逻辑下的传媒艺术,逐渐走向一种单纯的能指。在对这些纯粹能指的接受过程中,“多就是少,少就是多”,越是过量地去追求流行与个性,越是导致各色人等或降低身段、或提高身段地疯狂追求同样的能指,也越是造成千篇一律的“伪多元”的结果。
如此,在艺术欣赏时,个人的人生体悟往往被搁置,生命幻化往往没有时间去动用,只是与别人一起、与流行一起共同前行,这看似时尚、个性,实则越是这样,大众越是变得没有个性,越是空洞苍白地被均一化了。
文化工业在传媒艺术的弥漫和日益精巧的技术的协同下,大事张扬带有虚假光环的总体化整合概念。一方面极力掩盖严重物化的异化社会中主客体间的尖锐矛盾,另一方面大批量生产千篇一律的文化产品,将情感纳入统一的形式,纳入巧加包装的意识形态,最终将个性无条件交出,淹没在平面化的生活方式、时尚化的消费行为,以及肤浅化的审美趣味之中。由此可见,文化工业就是一场骗局,它的承诺是虚伪的,它提供的是渴望不可及的虚假快乐,它用虚假的快乐骗走了人们从事更有价值活动的潜能。[3]被均一化了的大众也便是被平庸化了的大众,成为无法跳出体制机制进行质疑与批判的“单面人”群,后文对此将继续论述。
这种对个性的窒息,也是一种意识形态,其实质是以“量”的齐整消解“质”的差异。这一过程是将人规格化的过程,并美其名曰这是建构了“平等”的价值。
此外,一个符号被传播得越多、越频繁,也便越容易让人失去兴趣,当人们数次接触这个符号之后,对符号的感觉便远远不如初次接触。无论是在生活领域还是在传媒与艺术领域,“喜新厌旧”都是人类接受心理的重要特质。同样,无论是大到一个民族还是小到一个个体的个性符号,一旦进入大众传播领域,被频繁甚至过度消费之后,这些原本个性的符号便变得扁平,甚至无特色、被均一化。
这种情况的持续,不仅使个体被均一化了,群体同样难以幸免。在全球化的浪潮之下,“同步”与“共在”的价值被张扬,传媒艺术是这种价值散播的主要力量。但在同步与共在的旗帜下,“地球村”里的人们越来越被培养得以同时同刻经历同样的事情为荣,以追求当下、追求共时为荣,久而久之,不同民族、国家与社会成员的差异被放逐了,历史纵深的差异与前后观照的宏大视野被放逐了。就此,全世界的成员共享一根神经、一种价值、一个意识。
网络新媒体时代,加速加深了这种“均一化”的进程,“复制粘贴”的存在以及“重复他人”的便捷性和高性价比,使得同样的语言、同样的思想如病菌般被拷贝、被重复,并通过大规模、跨越时空、即时而低成本的网络传播手段进行密集扩散,“‘千部一腔,千人一面’几成绝症”,[4]万劫不复。
马克斯·韦伯工具理性的概念,有助于我们暂时跳出大众文化的框框考察这一问题。工具理性在科技发展过程中,曾经起过重要的作用,其将世界划归为一个又一个的标准。标准是固定的、相对单一的,这有助于我们用科学思维把握世界,针对世界的需求与问题,通过科技创作予以理性而精准的解决。但当科技取代人文,逐渐成为人类的唯一信仰之时,工具理性对单一标准和确定性的追求,一定会成为社会文化“忽略差异”的重要原因。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