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弘力
王弘力,1927年生于天津,中国连环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民族古文字研究会会员,沈阳文史馆馆员,中国民主促进会会员。自1949年至1986年,历任《辽西画报》《辽西文艺》《辽宁画报》编辑、创作员,辽宁美术出版社编审。为中国历史博物馆创作大型历史画《牧野之战》;其连环画《十五贯》荣获全国连环画评奖一等奖;先后编著有《黑白画理》《模特儿史话》;编译《人体速写技巧》等,发表连环画《十五贯》《天仙配》《梦狼》《杨志卖刀》及《聊斋短篇六十则》《钟馗百图》《古代风俗百图》等作品。在古代文字研究方面,著有《契丹小字墓志研究》《契丹小字宫殿考》等论文;1997年编注《古篆释源》,2013年修订再版,为梳理汉字源流方面作出了贡献。
一
王弘力,1927年生于天津,祖籍山东蓬莱,他出身于天津市的一个医生家庭,幼年酷爱绘画。父亲看他喜爱绘画,也给他买来一些参考书。他对世界书局出版的《连环图画岳传》最感兴趣。骑马打仗的场面,他百看不厌,并不断临摹,受到老师的赞赏。小学毕业后,王弘力考入北平辅仁大学附属中学。他刻苦学习英语,这为他以后的翻译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在校期间,他受著名画家陈缘督启蒙,研习绘画。1945年,国民革命军第54师路过天津,它的前身是浙江陆军第10师,在1937年忻口战役中浴血奋战,赢得抗日铁军称号。王弘力参加部队,被编入演剧队。辽沈战役前,他离开部队。1948年,考入解放区晋冀热辽联合大学历史系学习。1949年,调入辽西省文工团,担任美术创作员。
王弘力的第一部作品《小游击队员》1951年8月在《东北日报》连载发表。接着,又创作连环画《解仇合密》,王弘力曾将几幅作品寄给人民美术出版社创作员林锴,林锴将这几幅作品给创作室的刘继卣和王叔晖看,刘继卣非常赞赏,单行本《解仇合密》出版后,引起美术界的重视。
1951年起,王弘力调任《辽西文艺》美编,1954年,调入东北画报社,此为辽宁美术出版社前身,担任连环画创作员、美编、编审。至“文化大革命”开始,王弘力画出了代表作连环画《十五贯》,还有《天仙配》《王者》《梦狼》《种梨》等优秀连环画作品。
1955年,《天仙配》由辽宁画报社出版,这是他的成名作。《天仙配》描绘了神话爱情故事,王弘力形象地将自己的情感注入到作品中,细腻地表现了人物特征。它出版后,获得了省青年美展一等奖,被译成多国文字对外发行。
1957年,“反右运动”开始,创作室取消,但王弘力仍然创作了大量的连环画,如《乡邮员》《秋翻地》《人民公社好》《为了六十一个阶级弟兄》等作品。1959年,王弘力被下放到农场,劳动了5年。1964年调到一家县印刷厂,仍然没有躲过“文化大革命”的对他的批判,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他关了10个月。接着下放到“五七”干校,1973年,调到建平县印刷厂做设计工作,直到1979年,才回到辽宁美术出版社。
二
说起新中国连环画,王弘力创作的连环画《十五贯》是一个热门话题。连环画《十五贯》根据同名昆曲改编。昆曲《十五贯》源于明代冯梦龙的《醒世恒言》和清代戏曲家朱素臣的传奇,1956年由浙江昆苏剧团首演。它讲述的故事,是明代无锡有个开肉铺的尤葫芦被人杀害,并丢了十五贯钱。邻人发现他的女儿苏戍娟和客商熊友兰私奔,熊友兰恰巧也带着十五贯钱,这个案子经知县过于执主观判案,判定苏、熊是凶手,判了两个人的死罪。处斩时,苏州知府况钟发现此案有疑点,经过他的认真调查,最后终于捉到真凶。
连环画《十五贯》创作于1956年,1957年由《辽宁画报》出版。这部连环画作品只有54幅图,但王弘力成功地塑造了况钟、尤葫芦父女、娄阿鼠、过于执等人物。连环画家戴敦邦曾评价王弘力“在塑造刻画人物上逾越了其他任何姐妹艺术”,“为其他美术人物画种所瞠目”,“成为创下历史记录的艺术高度”,“成为可望而不可及的艺术巅峰”。
王弘力是做编辑出身,对读者的需求十分重视,什么样的造型读者喜爱,什么样的细节读者喜欢,他比一般连环画画家感触深刻,他通过艺术实践达到创作作品雅俗共赏。他认为,“从现实生活中汲取所需要的典型形象。”在创作过程中,“过去的生活积累,好像一座无形的仓库,打开它的大门,那些活生生的人物形象成群出现在眼前,能回忆起许多‘故事’、‘情节’。”他在下笔之前,反复研究“怎样掌握人的外貌与其个性的有机联系,以及如何把现实人物分析成若干脸谱类型等等问题”,最后得出结论,“人心不同,有如其面”。
《十五贯》的人物不多,王弘力抓住典型人物进行创作。在他的笔下,况钟,长髯剑眉,刚直不阿;过于执,大腹便便,刚愎自用;尤葫芦,常常醉酒的样子;尤其是娄阿鼠,刻画入木三分,外号与人物十分相配,让人看后过目不忘。
王弘力非常重视典型人物的衣冠服饰,其衣冠服饰为塑造典型人物起了很好的作用。比如,王弘力在《十五贯》中将过于执的乌纱翅变成向上微翘的歪桃子形,配合他的酸腐傲慢的神态;况钟的乌纱翅放大成长方形,与他严谨公正相吻合。在实物的基础上加以改造的绘画符号,应用巧妙,符合人物性格气质。
有趣的是,当年王弘力只用一晚的时间看《十五贯》的剧本,甚至没有看过戏剧。一边构思脚本一边画,画完,去看演出,才发现,剧中的娄阿鼠是有胡子的。这也成为一时笑谈。更有趣的是,据说连环画《十五贯》出版后,昆曲《十五贯》的服饰设计反而汲取了王弘力的灵感。
戴敦邦评价说:“王弘力的《十五贯》似乎已成为可望而不可跨越的艺术巅峰……大凡林林总总的作品和作者的涌现,总是后浪推前浪。青出于蓝的。但唯独王弘力的《十五贯》至今依然稳坐于这迅驰发展着的艺术舞台。愚见将为绝唱了。”
令人感叹的是,1981年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时,辽宁美术出版社并未推送王弘力的《十五贯》去评奖。评委小组的李殿忠等人力推王弘力的《十五贯》,让辽宁美术出版社补报。评委丁永道发现,王弘力的《十五贯》曾在第一届全国连环画评奖时送评过,因为王弘力曾经在国民革命军第54师演剧队而被临时撤掉了。
王弘力创作连环画《十五贯》
在第二届全国连环画评奖中,有两部《十五贯》同时获奖。由王弘力创作的《十五贯》荣获一等奖,著名连环画家贺友直的作品获二等奖。这是两套风格完全不同的连环画作品,王弘力创作在先,曾获得极大的影响。获得一等奖,是专家投票的结果,更是读者的肯定!
三
连环画是平面作品,是静止的作品,尤其多幅对一个场景的表现,很难让读者兴奋起来。如何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始终处于有兴趣的状态,需要作者在绘制形象和构图中下功夫,也是考验作者对动势的理解和把握。
王弘力对连环画的把握不仅如此,他尤其擅长对人物的刻画,他谈到:“我体会,性格的显露多在姿态动作,重点在于手势上;感情的变化多在面目,重点在眼神。”况钟、尤葫芦父女、娄阿鼠、过于执、《天仙配》中的董永和七仙女,人物典型生动,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
王弘力爱好京剧。他对京剧有深入的研究,他曾与名武生周少楼合写过京剧脚本《太平天国》,还登台串演大花脸。他将对京剧的理解转为创作连环画中的人物。比如对娄阿鼠的形象塑造,吸收京剧中的丑角脸谱元素,又能将其生活化,还原生活本质,让人读起来,既有生动传神的生活气息,又能感受到艺术的真实。
我认为,王弘力还擅长对氛围的渲染,这是他另一个强有力的表现形式。我最喜爱他的《王者》。这本连环画,我在上世纪60年代看过,那时年龄还小,但对其中的画面情节印象深刻。那个妃子一夜之间,成了光头,那惊恐的眼睛,光的运用,气氛诡异恐怖。王弘力营造气氛的能力的确超人一等。
王弘力除《十五贯》《天仙配》外,还创作了许多“聊斋故事”连环画,如《王者》《崂山道士》《梦狼》等。王弘力表示喜爱自己创作的《王者》,喜爱《聊斋志异》故事。尤其经历过文革,他对这类题材甚至有偏好。他认为,《聊斋志异》的作者蒲松龄看上去写花妖狐魅故事,但他针砭时弊,鞭挞黑暗,歌颂光明。
上世纪80年代,天津人民美术出版社计划出版60册系列连环画《聊斋志异》,请王弘力画《青梅》,王弘力欣然接受,《聊斋志异》再次触动了王弘力。
王弘力开始创作《聊斋短篇六十则》。开始时,并不顺利,画出了“药僧”,并以此一口气画出了二十则。之后,又增绘四十则,完成了《聊斋短篇六十则》。
上海的连环画家贺友直这几年不再创作传统连环画了,但他用画连环画的方法画上海,画风俗画,他画的《老上海360行》系列连环画被制作成了公益广告,在上海地铁2号线的261号列车车厢内,以壁画和拉手的形式进行展示。贺友直创作线描巨作《申江风情录》,描绘上海街头小景。我认为,王弘力在北方与他遥遥呼应,他以传统线描手法画《古代风俗百图》等作品,也在画风俗画,让我们在欣赏和回忆曾经的风土人情同时,继续享受大师的生花妙笔。
四
王弘力在为《于亚平国画作品》作序中曾这样说道:“道以艺为形,艺以道为神。艺术界都有一种通识,艺术修养越高,其审美追求的层次与情趣自然越高,艺术家在不断磨炼表现技巧之同时,也不断展现出他对大自然的关注和他理想的精神世界。”
王弘力恰恰是一位学者型画家,当年辅仁中学养成的学习习惯,使他受益终身,他博学多才,在历史、文物、服饰、少数民族文字及地方民俗等方面都有独特的建树。他编著有《宗教美术丛话》《历代服饰资料》《黑白画理》《中外文学艺术名人肖像(首卷)》等书。编译有《包装外文美术字》《人体速写技巧》等。《黑白画理》一书,多次再版,成为艺术院校学生的必读书。
从1959年开始,王弘力在古代文字研究方面做了许多努力,曾发表《契丹小字墓志研究》《契丹小字宫殿考》《契丹小字中之契丹》等论文,这些论文填补了国内在这些方面研究的空白。
2014年初,王弘力托人带来一部厚厚的《古篆释源》,我知道王弘力先生的篆书功夫了得,但非常惊讶他对古篆的研究有如此之深。《古篆释源》是一部梳理和探讨汉字源流的参考书。在上世纪90年代,年近70岁的王弘力开始学习和运用电脑,用电脑写出《古篆释源》,他在《古篆释源》中纠正了包括《说文解字》在内的对几百个篆字的错误解释,引用了古文字源流的大量专业书。这部一千多页的巨著,1997年出版后,竟一版再版。
五
王弘力与父亲林锴相识于1950年,王弘力小几岁。那年,林锴从国立杭州艺专毕业,分配到辽宁一个县里中学教美术。林锴曾向王弘力所在的《辽西画报》投稿,是记录农村动员农民参加抗美援朝志愿军故事的连环画。王弘力认为这套稿子“农村生活气息浓厚,人物形象也十分生动,只是过于写实,将农村贫穷破旧的情状,画得十分真切;农民不脱鞋即蹲在炕上开会,因为土炕上没有炕席;农民身上的衣裳补丁摞补丁,破烂不堪。”王弘力回信说:“画,必须表现事务的实质——即农民的生活有所提高。不然,这样破烂的穷家与翻身胜利的果实很不相称,提出‘保家卫国’的口号岂不矛盾?”林锴表示赞同。到了年底,林锴因为受不了东北的寒冷,要回南方去,临行,看望王弘力。林锴到了北京,调入人民美术出版社。他们一直有朋友间的友好联系。文革期间,王弘力被下放到县工厂。文革结束后,林锴立即写信,推荐并担任责编再版《十五贯》。这是雪中送炭,王弘力立即着手重新设计封面,这个封面获得专家的一致好评。连环画《十五贯》再次成为群众热捧的图书。
几年前,我出差沈阳,拜访了王弘力先生,老先生80多岁,仍然精神矍铄,思维清晰缜密。他让我看了一部分新作,张张精彩。不幸的是,王弘力先生患了腿疾,行动不方便;幸运的是,他更多的时候,伏案作画,为社会、为我们不断地创作出新的优秀的作品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