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亚猛的“非受众”概念可以用来衡量修辞活动的效果。“非受众”是指那些无法和修辞者产生修辞互动的听众,是被动的聆听者。产生“非受众”的原因是修辞者采用了居高临下的姿态,没有把他们当做平等的修辞活动的参与者。他们占“所说”的比重越大,修辞活动就越失败。产生“非受众”的原因有很多,比如有时编译者将新闻等同于宣传。周立方就曾指出,“新闻是关于新近发生的有新闻价值的事物的客观报道,而宣传则是传播宣传者的主张、意见等活动……我们的新闻事业就恰恰存在着混淆两者的弊端”(转引自沈苏儒,2009:109)。沈苏儒认为,这种宣传与新闻不分家的表现形式有“新闻报道中一般读者不了解和不关心的事物多于他们想了解和关心的事物,‘媒介事件’(由媒介或主管部门安排而发生的事件如新闻发布会、剪彩仪式等)充斥,这类新闻往往缺乏由头,不交代背景,不注明消息来源,记者现身说法、盛气凌人等”(2009:109)。在软新闻的编译稿中,这样的现象也时有发生,直接的后果就是读者在意识到这种“宣传味”后会对所阅读的软新闻丧失兴趣,无法和编译者产生积极的修辞互动。因此,在编译稿中就需要通过“去宣传味”来吸引这部分读者的兴趣,将他们争取过来,使他们在修辞情境的构建中发挥主观能动作用。
在刘亚猛的界定中,“虚受众”被比喻成“传声筒”,他们“貌似受众成员”,其实只是扮演了“陪听”“陪读”的角色。虽然刘亚猛把“虚受众”从“受众”的角色中剥离出来,但其实在软新闻的编译中,译者是需要使“受众”同时承担起“虚受众”这一角色的。也就是说,编译者希望“所说”在成为“受众”的同时,能将自己的感受体会传递给他人,也就是充当“传声筒”。这和软新闻作为对外传播的工具这一角色不无关系,对外传播的覆盖范围越大,就越能完成传播的任务。那么,软新闻的“虚受众”传递的是怎么样的信息呢?
Roger Clausse(1968)在研究广播媒体时发现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损耗”问题,图3.1中从最外圈至最内圈,信息在到达最终目标前不断地流失。最外一圈代表几乎所有可能接受大众媒体讯息的潜在受众,第二圈是“潜在媒介公众”,他们代表了实际接受讯息的公众人数的最大量,这是最粗略的筛选,比如,一些针对成年人的媒体会将儿童受众排除在外,又或者将潜在受众按照时间段划分为“晨间受众”“日间受众”“晚间受众”。第三圈代表的是“实际受众”。而第四圈与中心圈则表示真正对“受众”产生影响的信息,受“受众的注意质量”“受影响程度”“潜在效果”的直接影响,它们大小则决定了传播的效果。
图3.1 信息在传播过程中的损耗
(转引自丹尼斯·麦奎尔,2006:63)
“受众”乐意传递给他人的,是表中核心部分的信息,即“注意到的讯息”和“内化讯息”,这些是受众接受并内化为自己思想一部分的讯息,也正是编译者需要“虚受众”传递的讯息。因此,对于编译者而言,就要做到尽量减少信息在传播途中的损耗,使尽可能多的信息到达核心区域,这样才能确保受众有足够的内化信息传递给他人。下面将介绍如何发挥受众的能动作用实现由“讯息”向“内在讯息”的转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