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新闻的编译可以充分利用Perelman提出的“普适受众”与“特殊受众”的概念。在软新闻的编译过程中,一定要意识到受众的特殊性。对外报道类软新闻面对的国外受众,在很多方面都是与国内受众存在巨大差异的,如果照搬国内的软新闻,肯定会造成传播失败。下文将谈谈软新闻编译中如何利用“普适受众”这一概念来关照受众的特殊性。
根据Perelman“普适受众”的概念,在论辩时,为了说服受众,论辩者可以借用一些被普遍接受的观点。虽然论辩时论辩者面对的是特定的受众,但是,论辩者可以视情况将他们想象成一群没有差别的由所有“有理性”的人构成的“普适受众”。这样做其实是给受众施加了某种压力,论辩者利用“普适受众”其实是给对方暗示,那就是论辩者现在所讲的内容任何“有理性”的人都会接受,任何不接受这种观点的人就是“不理性”的,是可以被排除在论辩之外的。Barack Obama在竞选时以“改变”为口号,Obama回顾历史,暗示受众“改变”是美国的精神,是美国人民一直信奉的价值观。这样做无形中给受众施加了压力,也就是说如果不选他当总统,就是不接受“改变”这一信条,就是违抗普适价值,就是一个没有理性的人。
编译者其实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迫使”读者接受自己的观点。虽然西方受众与中国受众有很多差异,但是还是有诸如“真、善、美”“保护环境”“尊重人权”等普适价值的存在。因此,在介绍某一政策时,可以通过讲述其对老百姓的日常生活带来哪些好处,因为对于老百姓生活有利的政策肯定是好的政策,这是普遍认同的观点,对于崇尚个人价值的西方受众而言,是肯定会认可的,这样要比干巴巴的数据更有说服力;在介绍某个人物时,突出其“真、善、美”,他的故事就更容易被接受,因为如果提出异议的话就是对“真、善、美”的摒弃;在介绍某地发展时,将其与“环境保护”结合在一起,也有助于使读者产生认同感。
下面将用例子具体分析在编译实践中如何运用“普适价值”概念提高编译稿的传播效果。在《今日中国》中文版2008年第3期中有一篇介绍上海崇明的一篇软新闻,中文原文的标题是《崇明——波涛垒砌的瀛洲》,有以下几个小标题:①把梦栖在“长江口”;②到崇明,一定要去东滩湿地看日出;③与名胜古迹对话;④踏浪而行,去长兴岛感受时代的脉动;⑤梦想在江上开花。这几个小标题将全文分成了五个部分,分别介绍了崇明的历史和现状、东滩湿地的日出、名胜古迹和民间文化、长兴岛的造船工业、正在建设中的长江隧桥。这篇关于崇明岛的概述的软新闻犯了国内很多软新闻的通病,面面俱到,且在每一点上平均分配力量,但却无法突出亮点,吸引读者的目光,打动读者的内心,使他们接受并内化编译者所要传递的信息。《今日中国》英文版2008年第3期中登载了这篇软新闻的英文编译稿,编译者将原标题改成了Chongming :Taking the Ecological Road .(“崇明:踏上生态发展之路”)。编译者从原文的几个角度中选取了“生态发展”一个方面,突出了亮点,更为重要的是,生态发展是目前全球经济发展的主旋律,生态发展和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世人的共识和普适价值,这样的内容读者一看就会欣然接受,认为注重生态发展的崇明必然是环境优美,适合人类生存的美丽家园,而且这种发展趋势肯定是非常有前景的。这样的讯息就很容易转化为受众的“内化讯息”。遗憾的是,这篇英文稿虽然题目改成了“崇明:踏上生态发展之路”,但是其内容却仍然是原文的翻版,原文中出现的几个方面的内容悉数出现在了编译稿中,甚至包括了造船工业,很多内容明显与生态发展不相关,出现了较为严重的偏题现象。不过,在这里,本研究只是想借用这个例子说明如何寻找普适价值来使信息转换为读者的内化信息,提高传播效果,该编译稿的具体内容在这里不作展开分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