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者文摘》的兴衰
2013年2月19日,诞生于上世纪20年代的美国百年老字号杂志《读者文摘》,在不到四年时间里第二次申请破产。这个曾经全球销量最大的杂志,美国人的心灵鸡汤,在互联网危机和金融危机之下的竞争压力中,再一次面临运营难关。
面对各种新媒体的飞速发展,传统媒体的生存和转型的确艰难。《读者文摘》再度申请破产,使很多网友慨叹“一个时代的终结”。至此,《读者文摘》这本曾经被誉为大众杂志“王者之花”的传奇媒体,在创立100年后开始走上坎坷的自我救赎之路。
回顾历史,这本由华莱士夫妇靠借款600美元于1922年创立的杂志,在告别刚创刊头几年的农业信息面孔后,很快就成为了美国首屈一指的大众刊物。几十年来,它的报道重点不在最强势的企业与最耀眼的名人,而是走进大众生活与心灵。
《读者文摘》在21世纪到来前的70余年间,曾以1700万册的巨大发行量和无可比拟的文化号召力,无可争议地成为世界覆盖范围最广、影响力最大的平面媒体。1990年成功上市,华莱士家族也凭借这本媒体的商业成功和社会影响力,成为了美国的著名富豪和慈善家。
在创刊后的70余年间,历经了无线电广播、电视媒体的冲击,《读者文摘》一直保持着持续的辉煌。自上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订阅量下滑,2005年首次出现亏损,《读者文摘》最终无法招架网络时代的信息冲击和社会文化的巨变。
战略转型:改革与重组
2005年8月,这本杂志迎来了自己的第1000期。在该期杂志里,主编杰姬·里欧表示希望在网络社会中依旧能找到最主流的“大众媒体”感觉。然而在新世纪互联网等新媒体急剧扩张和“小众时代”的到来,虽然《读者文摘》也不断地进行重组和改革,但依然无法改变经营思路、商业模式已经严重落后的现实。
首先,经营思路上,读者文摘集团放弃了一本杂志包打天下的局面,开始逐步扩大自己的阵营,先后收购了书趣公司、雷曼杂志出版集团。自此,《读者文摘》集团的阵营扩大到27本杂志和若干种图书。
其次,时任CEO的托马斯·雷德推动《读者文摘》在2002年改变刊物装帧设计──一改之前的文化风格,娱乐明星开始登上杂志封面。2003年,《读者文摘》开始实现杂志广告多元化。
总体上来看,《读者文摘》的改革都围绕着两个中心:多元化和吸引年轻人群。而之所以这样做,其实是由于他们已经感觉到发展势头大不如前,传统的“大众概念”似乎已无法通吃读者,而他们自己正在变成“小众杂志”。
“纸媒”、“大众”、“文摘”——这被公认的《读者文摘》的三个基因,本身在网络时代就不容易延续读者的黏性。而经过长时间的折腾,当年华莱士曾被广为传颂的“适合被引用”、“高度实用性”和“恒久趣味性”的“读”门绝技也已经不见了踪影,这本杂志已经失去了与网络媒体相对的所有“制高点”。
直面商业模式创新
再次起航的《读者文摘》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资源整合、业务重组和经营模式的探索。目前,其在美国发行量由800万压缩到了550万册左右,并且将每年12期出版量调整为10期。此外,《读者文摘》的另一个扩展,是积极推进中国市场业务。
2013年,魏鹏举在中国广播网上曾发文评论说,虽然《读者文摘》与国外传统纸媒巨头《时代》等报纸之间在产业链方面不尽相同,但是均面临共同的问题:传统媒体如何应对新媒体的冲击,传统媒体如何适应这个数字化的时代,建立新的商业模式。
如何通过技术整合、内容原创、业务重组、盈利多元、形式创新等多方面的探索,在信息时代精准定位小众读者,实现商业模式与公司战略经营的协同变革,是传统纸媒目前乃至未来十几年均要密切关注的话题。
自1609年第一份报纸产生,报纸已经历四百多年的发展史。报纸在信息传播媒介的发展过程中,凭借传播可信度、权威性,积累了较高的社会公信力,赢得了一代又一代人的信任。报纸等传统纸媒作为文化产业的主力,也形成了自己相对完善的产业建构和运作方式。报纸杂志等传统纸媒不仅顶住了广播、电视等新媒体的强烈冲击,反而在竞争中越发蓬勃,与杂志、广播、电视并称“四大传统媒体”。
然而,自基于数字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新媒体的兴起,传统报纸的发展面临巨大威胁。新媒体凭借其特有的传播优势,不仅分流了传统报纸的受众,也分割了传统报纸的广告收入,给传统报纸的生存带来极大竞争压力。但是报纸作为向受众提供信息的传统工具,如何在行业资源整合、商业模式创新、运营模式再造上进行变革,从而在机遇与挑战并存的新媒体时代继续发展,毫无疑问,传统纸媒必定要经历战略思维上的巨大转变。
想在新媒体分割的传媒市场中保有一席之地,传统纸媒需要在目前政策体制背景下转变经营思路获取和利用关键资源、进行差异化定位、满足受众的价值实现;同时,通过顺应时代的潮流、满足受众的信息需求、结合数字化的线上线下传播渠道整合,继续维持报纸价值创造与现实功能。面对互联网新媒体的挑战,传统报纸则需要从全媒体的角度看待目前的媒介融合,进而从如何将传统纸媒融入互联网时代的解答中,摸索适合传统纸媒的发展之路(“南方报业集团”和“凤凰网”就是典型案例)。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