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利集团董事长李书福曾经有言,成败就在一念之间,全局决定格局,格局决定布局,布局决定结局。这种“三局”观分析,事实上很好地道出了一个企业的战略分析、制定与实施的过程。在本节中,笔者将以自身所在的传统纸媒代表——《中国证券报》(以下简称“中证报”)的革命之路为例,探讨中证报作为纸媒的代表如何布局。
一、全局与格局:面对三个挑战
《中国证券报》是新华通讯社主办的全国性证券专业日报,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的报纸,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披露保险信息的报纸,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披露信托公司信息的报纸。多年以来,中证报秉承“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经济、金融、证券的方针政策,传递金融、证券信息,评析金融、证券市场,普及金融、证券知识,做可信赖的投资顾问”之宗旨,以其专业性、权威性和实时性受到了广大金融人士的喜爱。
在报道内容上,中证报有其鲜明的特色。中证报以证券、金融报道为中心,涵盖国内外经济大势、宏观经济政策;国内证券市场、上市公司等专业领域;美、欧、日及港台金融证券市场;货币、保险、基金、期货、房地产、外汇、黄金等相邻市场,并在更加广阔的财经领域有着较大的影响力。
中证报的目标是做高水准的财经报纸,即所刊登的文章有较多的独家新闻、深度报道和具有前瞻性的分析评论,这些文章被较多地转载、援引、提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从而在较大程度上引导舆论,影响人们对证券市场、金融形势和经济走势的看法。
从以上的中证报官方简介来看,我们不难发现,中证报头上所具有的光环——政策与权威。这张“中”字打头的报纸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借着国家改革开放之势以及政策上的利好,尝到了甜头。然而,新世纪以来,这份报纸的安逸处境面临极大的挑战。
(一)全局:中国报纸业面临的三个挑战
时下,中国报纸的发展面临三个挑战。
第一个挑战:传统体制机制束缚带来的生存危机。一直以来,中国的纸媒受到体制的约束极大。从长远来看,传统的体制机制的作用是根本性的,导致报业在面对危机时,无法充分整合内部资源,无法将自身的优势资源转化为新的生产力。这也就导致了报业自身抗风险的能力进一步下滑。
第二个挑战:新媒体的影响是决定性的。传统互联网的发展以及移动互联网的崛起,催生了一批互联网产业。对传媒行业的影响尤甚。甚至直接影响和稀释了传统纸媒在内容生产领域的绝对地位,直接引发纸媒商业模式根基的动摇。特别是随着微博、微信等自媒体的发展,媒介形式不断更新。这些本不是传媒所特有的形式,却比其他媒介形式更具有天然的媒体性质。进而直接颠覆了媒介形式、媒介渠道和商业模式,乃至整个报业的生态体系。
第三个挑战:宏观经济的调整以及经济形势的周期性变化规律,也对报业产生了影响。时下,中国宏观经济正值大的调整时期。行业性的不景气带来的影响不仅仅是一时一地的,催化、加速、凸显了前两个危机。
三个挑战之下的纸媒行业出现了集体性的波动。2013年,专注于政治报道的美国主流报纸《华盛顿邮报》以2.5亿美元价格被只有“18”岁的亚马逊收购。《纽约时报》以7000万美元的价格“贱卖”了《波士顿环球报》。《新闻周刊》告别了纸质时代,其他如《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基督教科学箴言报》、《西雅图邮报》也没有了纸质版。《读者文摘》这样的“心灵鸡汤”也只能消失于网络时代的快餐式阅读中。这些例子无疑说明了传统纸媒在新媒体时代所面临的冲击与挑战,然而中国的网民全球数量第一,中国的传统纸媒是否面临更大的挑战?
(二)格局:中证报的处境
1.中证报面临的挑战
政策红利的不稳定性。中证报的广告业务很大一部分来自于其“权威报纸”的身份。长期以来,中证报都是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披露上市公司信息的报纸,中国保险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披露保险信息的报纸,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指定披露信托公司信息的报纸。可以说,如此的行业权威,中证报想不赚钱都难。然而,新世纪以来,IPO(首次公开发行股票)不开闸对中证报的信息披露业务产生巨大影响;银行业、保险业的信息披露业务选择也变得更为广泛和多样化,使得中证报昔日风光不再。
客户需求的多元化与理性化。中证报的广告客户主要是上市公司以及广大银行等金融客户。然而,传统客户仅仅为报纸广告埋单的情况愈来愈少,传统的盈利模式——售卖广告版面的成本将进一步加大、利润进一步降低。进一步使得报纸广告市场总额下滑。直接影响着中证报的营收与利润。
2.中证报的机会和资源
虽然中证报面临着诸多的挑战,也并非意味着中证报没有机会了。事实上,几十年来,中证报积累了很多资源。二十多年的历史积淀,沉淀下来的是中证报的价值观、品牌影响力、社会公信力、金融信息资源的获取能力、对信息资源的分析处理能力以及对全国的覆盖功能等等。
资源之一:品牌。二十多年来,中证报已经成为一个极具影响力和社会公信力,同时能够覆盖全国各地的品牌,在金融领域具有非常高的影响力和权威性。
资源之二:客户。因为政策的红利,中证报在过去二十多年的时间里,聚集了上千家优质上市公司,而这些公司将是中证报的优质客户。
资源之三:平台。中证报借助新华社的平台,拥有政策上的优势。
资源之四:信息。权威的信息发布平台,能够及时获取一手信息,极具影响力和公信力。
资源之五:价值观。二十多年来,中证报秉承“宣传金融政策、普及金融知识、做人们可信赖的投资顾问”之宗旨,敢于担当,踏实做事。事实上,这也内化在了每一个中证报人内心深处,并已成为中证报的核心价值观念。这种信念与价值追求也就历练为了中证报所独具的软实力。
这些资源奠定了中证报转型之路的基础。
二、布局:中证报的涅槃之路
纵观报业的现状,本书认为再谈纸媒的转型之路已无太大意义。因而,本书使用了“革命”一词——必须要革掉传统报业已有的沉疴,换之以新鲜血液。当然,放眼全国全球,尚未有人能先知先觉,指出纸媒的一条明晰的路径。但是,中证报就是要在充满荆棘坎坷和无限可能的探索中,走出一条具有自己特色的中证报革命之路。在这个过程中,一定会绕弯路、会摔跤、会受伤。但是,不伤筋换骨、不痛彻骨髓,如何能脱胎换骨?常言道不破不立,不打破已有的一切旧病,如何能在浴火中涅槃重生?
本书将中证报的革命之路简单概括为“一个平台、两个支柱、三大板块”。
∗一个平台:企业平台化。
∗两个支柱:传统业务纵深化、全媒体化;同时,致力于探索基于平台化基础之上的复合运营模式。
∗三大板块:传媒、教育与咨询。
(一)革命的逻辑
著名管理学大师德鲁克曾经说过,作为一家企业,需要不断审视自身的存在价值与理由,审视自己的成功经验和经营方式。在此基础上,企业需要思考过去的成功要素现在是否仍然有效?
现代企业理论认为,企业的根本经营动力来自于企业的内部,来自于企业内部理念、文化、价值观等的统一所产生的内动力。而这种内部动力的形成是基于企业对企业价值的认识,并外化于企业的价值主张。进一步,企业价值主张的形成是对企业客户需求的捕捉与分析。
价值的高度统一与认同是一个企业创新发展的原动力。一直以来,一份有影响力的报纸不仅能给企业带来效益,更给报人带来职业的力量感。比如南都报系提出在新的环境下寻找新的话语空间,构建新的话语体系。所以中证报也必须重新梳理共同的价值观,必须解决每个员工关心的最基本问题。中证报的革命逻辑如下图所示。
首先,中证报要明确“我们的客户是谁?”
中证报的客户简单来说分为两类:一是机构客户。各个券商、银行、基金公司以及其他金融机构。二是个人客户。数以亿计与金融相关的客户。
图3:中证报的革命逻辑
然后,我们能够为这些客户创造什么样的价值?也即企业的价值主张。企业的存在价值也即为客户创造的价值。比如,福特公司的价值主张就是让造汽车的人开得起汽车;微软公司的价值主张是让每一台办公桌上都有微软的产品,等等。这些公司之所以能够成功,能够成为伟大的企业,是因为他们明确自己的存在价值,并将其内化为自己的使命,并为之持续奋斗。
基于中证报的客户以及中证报存在的时代背景,我们认为中证报的存在价值就是:一、权威的金融信息披露窗口;二、消费者身边专业的投资理财顾问。
其次,如何能让中证报的客户离不开我们?也即能够为客户持续创造价值。主要分为两个方面,传播内容要革新、传播方式要全媒体化。
最后,满足客户需求并持续获取价值。如此一番梳理之后,中证报就锻造为一个平台,为其复合运营模式奠定基础。
(二)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
“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这句话来源于军队,其含义在于:军队本身是固定的,但兵是流动的,每年都有老兵退伍,有新兵入伍,一年一年循环不变。放在企业管理当中来讲,就是企业的核心要坚守、要巩固,而相对非核心的要素是流动的、非固定的。这事实上就是一个平台化企业的打造过程。
1.改变传统的思维模式,从战略层面确定核心流程
作为一家行政化色彩比较浓厚的报业单位,中证报首先要做的就是进行市场化思维的转变。一直以来,中证报内部的工作系统、业务单元的设置强调自我的专业属性,重点放在职能层面。上游的内容采编、生产以及下游的报纸销售、内容发布、广告推广等长期分割。虽然偶尔有些交集,但更多的时候是对战略缺乏一致性的认同能力。
为此,中证报提出要优化内部价值链。企业的内部价值链,也即企业的“研、产、销”各项活动。中证报目前的现状是,产品的生产部门(新闻的采编部门)与销售部门(各地邮局)是分列的,我们无法对各地邮局进行有效的管理,也就无法有效控制销量。甚至是,我们对自己产品的销量都没有准确数据。
优化内部价值链,也即理顺企业的研、产、销。具体来说,包括新闻的生产者、报纸的印刷者、报纸的销售者,要实行统一管理。并非每一个环节都要自己亲自做,而是要通过一定的机制设定,来加强对各个环节的管理,实现各个环节的无缝契合。
2.在扁平化的基础上实行项目管理
互联网的发展对传统行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比如面对互联网的影响,海尔就曾提出“三化”的战略转型思路。具体来说就是企业要平台化、员工要创客化、客户需求个性化。这在组织结构上自然要求企业要去掉冗长的行政官僚体系,代之以扁平化的组织结构。
在传统的纸媒机构中,以南都报系为例,每个业务单元很少会有完整的成本和利润核算。这样极易导致各个板块效率的低下。为此,中证报提出要以项目为划分依据。根据项目需求、员工兴趣,配置相关的人员。每个项目团队相对独立、单独考核。他们能够根据市场需求迅速响应,提高运营效率。
如此一来,报系的结构转化为一个多元的网络式的矩阵结构。在以绩效为基础的公开信息体系下,每个项目团队的能力、水平、价值能够清楚地反映出来。同时,众多的、多元的独立业务单元,形成矩阵,让整个报系与市场接触的表面积得以扩大。能够更加敏锐地感知环境,对变化及时反应。
3.重构价值认同
中证报重申其办报宗旨和价值理念是,宣传党和国家有关经济、金融、证券的方针政策,传递金融、证券信息,评析金融、证券市场,普及金融、证券知识,做可信赖的投资顾问。以此价值观为指引,每个员工、整个组织都需要响应。并在此基础上,作为报业人,在新环境下我们该坚守什么?我们该遵循怎样的道德原则?因此提出:
经营目标:与客户共发展 共成长 共成功
经营理念:专业品质 专业服务 长久发展 合作共赢
服务宗旨:以服务赢得市场 以品质获取客户
发展愿景:卧薪尝胆 蓄势待发 致力成为业内优秀品牌
(三)从“两条腿”到“三大金刚”
单纯依赖传统业务——卖广告的模式已经不合时宜。为此,中证报提出传统业务纵深化、全媒体化;同时,致力于探索基于平台化基础之上的复合运营模式。
1.给报纸“瘦身”
广告一大堆、信息披露占据大篇幅、信息价值性不强……如此一来,不禁要问,我们中证报的价值何在?有多少人愿意读?过多的广告、过多的无关信息披露,影响读者的阅读兴趣。因此,要给报纸瘦身。
客户的核心需求是什么?
第一类客户:各大金融类机构。这部分客户的特点是对最为及时的金融信息披露比较敏感。中证报及时披露最为及时、最为准确的金融类信息。
第二类客户:个体。可能是40岁以上,有一定的经济基础,对投资比较感兴趣。中证报的做法是成为他们专业的投资理财顾问。对最为及时的金融类政策等信息,以及重大社会事件做通俗性的专业解读。
这时候新闻的生产者单靠记者是不够的。要由专业的人员进行解读,比如专栏等。但是要通俗化,让这部分客户能较为容易地看懂。例如,伊拉克战争。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中证报可以组织专业人员借此事件进行金融角度的解读,比如石油股可能要涨,成为客户的理财顾问。
在明确客户的核心需求基础之上,果断拿掉非核心业务,注重报纸的品质。通过报纸的“瘦身”,将报纸打造为精品报。
2.从“单线作战”到全媒体“集团军”
在注重打造精品的同时,中证报也不会忽视新媒体、数字技术的强大优势。目前的中证报,经过几年的转型,已经从1份报纸“中国证券报”,发展成为由正报、《金牛基金周刊》、《产权周刊》、《收藏投资导刊》、《地产中国周刊》(周三出版)、《汽车天下周刊》(周四出版)、《金牛理财周刊》(周六出版)及中证网组成媒体集群;同时涵盖了手机掌上客户端等终端。并逐渐发展成为由内容销售和改版咨询顾问、广告活动营销、金融汽车旅游地产文化等行业服务构成的业务集群。值得一提的是,中证网作为新华社主办的中国证券报社倾力打造的金融证券网站,创办于1996年1月。经过十多年的发展,中证网已成为我国最具影响力的金融证券网站之一。2009年中证网被中国证监会指定为创业板信息披露网站。
另外,《收藏投资导刊》原为新华社《中国证券报》报道艺术品收藏和投资的专刊,创办于2007年8月,随报发行,已在财经和艺术品收藏行业产生较大影响。现已成为正式期刊,是新华社和权威财经媒体旗下唯一艺术品收藏投资刊物。
在媒介融合的大背景下,中证报正在从单一媒体、单一品种转为多媒体、全媒体的运作模式,向全媒体集团转型。值此,中证报已经全面布局报纸、杂志、PC网络、社会化媒体、户外媒介等全媒体全介质全渠道,开启全媒体组织流程再造、全媒体品牌再造、全媒体人才体系、全媒体考核体系、全媒体产品再造,实现全媒体商业模式再造,以全面提升中证报的传播能力和全方位的经营能力。
3.复合运营模式的积极探索
如今的报业,已经从高利润进入微利化阶段。受制于盈利模式的单一、增长方式的简单粗暴,报业持续发展的能力不足。历经几年的发展,中证报为适应市场发展的最新形势,实行了传统业务为主、多元经营模式拓展的复合运营模式策略。
中证报依托资本平台,走产业经营和资本经营相结合的道路,尤其是形成了有“三大金刚”之称的业务板块:教育、咨询和传媒。积极布局和拓展传统业务之外的增值业务,在传统的硬广告收入基础上,创新拓展整合营销服务、活动营销、立体营销、包销服务。诸如此类的增值战略,还包括传统媒体的数字化转型,跨界传媒、延伸报纸的核心价值,将优质的信息产品网络化、从网下延伸至网上,实现数字化转型,通过向新媒体提供信息内容而成为媒介产业链的上游,找到价值增值点等。
同时,推动行业垂直纵深运营模式,成立汽车、时尚旅游等事业中心,尝试虚拟的地产运营中心进行全媒体复合运营;在报系层面从单一媒体的打造到全媒体各类型平台的打造,注重全媒体内容产品平台、广告运营平台、活动营销平台之间的相互策应而带来的综合效应,鼓励业务大胆创新,逐步建立起内部开放的客户资源、版面资源交易市场。
中证报在与时俱进的报业革命路程中,已经经历了很多“变数”和可能,通过技术和资本撬动了传统报业板块的对撞、裂隙和重构,在相互的碰撞中,走出了一条行之有效的革命之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