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百科知识 奇观化的视觉效果

奇观化的视觉效果

时间:2023-05-19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所谓奇观,就是具有非同一般的强烈视觉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或是借助各种高科技影视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而湖南卫视的《百变大咖秀》更是一档将服装造型元素的视觉表现力发挥到极致的模仿秀类综艺节目。这些奇异化的夸张形象往往能成功吸睛,因为在网络时代,个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

所谓奇观,就是具有非同一般的强烈视觉吸引力的影像和画面,或是借助各种高科技影视手段创造出来的奇幻影像和画面。[16]现代人的生活中充斥着越来越多的视觉刺激,被视觉符号所重重包围。人们陶醉在众多画面闪现的屏幕图像所造成的紧张和感官刺激之中。视觉已经超越语言占据了文化的主导地位,托马斯·米歇尔称之为“图像转向”。而网络技术的发展使得图像可以极其便捷地复制与传输,促成了图像更加广泛的传播,形成了独特的网络视觉文化。

根植于消费文化中的网络文化,一度被称为是快餐文化,具有很强的娱乐性与功利性。网络视觉传播追求新奇刺激,与传统审美背道而驰。在这个注意力经济时代,信息过剩,要想吸引受众更好地消费图像,就要让图像新颖,具有震撼力。电视综艺节目也是如此,要想取得高关注度,就要注重视觉效果,带给观众足够的视觉快感。近年来,综艺节目试图不断制造出抓人眼球的画面,从舞台灯光到后期特效都呈现出奇观化的效果。本文主要选择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1.炫目的舞台布景

一项调查显示,在喜爱观看《中国好声音》的人群中,43%的人认为节目的舞美是他们喜爱这档节目的主要原因。[17]不能否认灯光舞美在综艺节目视觉呈现中的重要作用,绚丽的舞台往往能带来最直接、强烈的视觉震撼。

近年来,在新技术的支持下,一些新的舞台形式不断出现,在加强与观众互动的同时力求带来更强烈的视觉冲击,增强观众的临场感。LED屏、虚拟3D、全息投影等技术的发展带给了舞台更多新的可能。比如第十届金鹰节的互联盛典晚会,为了充分体现互联网带给人们的神奇体验,引入了多种高端的数字技术,展现了一场异常炫目的多媒体演出。晚会使用了4D虚拟技术对网络神曲《小苹果》进行重新演绎,还有糅合了热跟踪技术的炫舞冰刀芭蕾表演和“万人虚拟合唱团”的精彩演出。而网剧《万万想不到》的主角王大锤带来的一段开场影片更是堪称电影级,运用了AR现实增强技术,“穿越”到了百年后的时空。同时通过新媒体技术的创新,不在现场的观众也能够既时参与互动,并拥有独特的观赏体验,而不再只是被动地欣赏节目舞台。芒果TV在2015跨年演唱会中就推出了360度全景直播模式。观众通过芒果TV进入直播页面,可以对后台、全景、侧景、特写等视角进行自主选择。在新媒体技术的帮助下电视综艺节目的舞台概念得到了延伸,呈现出了更加壮观和多元的舞台形象。

网民生活在“虚拟现实”的网络环境中,生活中充斥着大量失真的符号代码,沉醉于仿象的世界,容易被虚拟现实技术创造出来的幻象所吸引。在网络上,质量比较高的画面与声音都被选择、浓缩、装饰或者强化过了,有网络依赖倾向的接受者在这种环境中成长起来,视听感受力特别发达,捕捉形色与声音信号格外灵敏,视听能力突进。[18]借助各种高端科技手段营造出来的光怪陆离的世界对受众有很大吸引力。那些能极大冲击视觉的节目往往取得了不错的传播效果,从而可以看出观众对新技术具有某种程度的审美偏好。在互联网影响下呈现出一定技术主义倾向的观众,追求高品质视听画面,享受奇幻视觉刺激,而电视节目制作也随着观众这种审美偏好的改变而改变。

2.夸张的造型

服装造型也是综艺节目视觉传播中的重要一环。出演节目的明星们都非常重视自身的形象设计,但仅仅是华美的礼服和精致的妆容还不足以吸引受众的眼球,娱乐大众,于是出现了许多更具“看点”的服装造型。

图8.12 造型艺术的狂欢:《百变大咖秀》

近年来,综艺节目中前卫、夸张的造型层出不穷。比如《非诚勿扰》中既有身披唐朝盔甲打扮成勇士的男嘉宾,也有穿着性感大胆的女嘉宾,而乔装成猫女的神秘“X-girl”更是成为了节目的新亮点。除了嘉宾和选手,主持和评委也纷纷展现出更具娱乐性的形象。比如2007年《快乐男声》中的评委杨二车娜姆头戴大花的夸张造型就令人印象十分深刻,她甚至因此被封为“红花教主”。又比如《快乐大本营》的“快乐家族”主持群,他们每场节目都穿着根据专题精心定制的成套服装,不仅色彩艳丽,而且带有夸张俏皮的配饰,渲染了娱乐至上的节目气氛。甚至连辅助游戏的编导也统一打扮成酷炫的“黑衣人”,充分体现了娱乐精神。而湖南卫视的《百变大咖秀》更是一档将服装造型元素的视觉表现力发挥到极致的模仿秀类综艺节目。它自2012年开播以来收视率一直居高不下,成功推出了五季,引起了很大的反响。节目的主持人、参赛明星、评委以及民间达人组成的“群模队”都参与到了模仿中来,无不以变装为乐,从中外歌手到影视角色,从历史人物到动漫形象,展现了无数令人惊喜的表演。参赛嘉宾们乐于挑战与自身并不相似的形象,利用硅胶倒模等特效化妆技术乔装成意想不到的角色,配合或专业或滑稽的歌舞,呈现了一出出妙趣横生的表演。各种奇异的造型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和酣畅淋漓的娱乐体验。节目通过百变夸张的造型带给了观众充分的视觉愉悦感。

这些奇异化的夸张形象往往能成功吸睛,因为在网络时代,个性是一个十分重要的因素。网络体现出的后现代美学追逐个性与自由。时下广受年轻人欢迎的综艺节目都有着鲜明活泼的风格,热衷戏仿与恶搞,对形式的重视甚于内容,视觉元素通常都是时尚化且对比强烈的,表达出对个性的张扬。这些鲜明的视觉符号先于内容首先就在形式上抓住了年轻人。

3.活泼的字幕

要充分发挥视觉元素的作用,后期制作也很重要。作为附加元素的字幕主要作用是加深观众对节目内容的理解,但近年来却在综艺节目中发挥起更大的作用。各种独具特色的字幕让观众眼前一亮,被称为是“神字幕”。

韩国综艺节目的一大特色就是配有许多生动的字幕。而湖南卫视引进韩国版权的《爸爸去哪儿》节目就将这种夸张的字幕风格进行了发扬。节目中所使用的字幕有多种类型,有的是起解释说明的作用,比如对人物、地点等进行介绍。字幕的字体变化丰富,多使用高纯度色彩,营造了一种欢快的娱乐气氛,给节目带来了新的视觉体验。字幕的内容也多为调侃的语气,有浓重的喜剧色彩,比如在张亮的中分发型旁加上了一条“美少女同款刘海”的字幕,还配上了卡通头像,令观众捧腹。还有的字幕是对心理活动进行强调,将各种情绪更强烈地传达给观众,比如第二期节目中林志颖在房间发现死蜘蛛时,一个巨大的黄色感叹号从天而降以表现人物的震惊心情,具有很强的视觉冲击力。节目中的字幕运用不同的出入方式,有时快速飞入,有时闪烁出现,能够很好地吸引观众的注意。正是这些装饰性强、富有趣味性的字幕让《爸爸去哪儿》大受好评。《爸爸去哪儿》中活泼、生动的电视字幕俨然已经成为节目不可缺少的视觉要素。随后湖南卫视推出的《花儿与少年》、东方卫视推出的《极限挑战》等越来越多的节目沿袭了这一方式,在节目中大量添加字幕与配图。网络上流行的表情包,搞笑图片桥段都被运用在了节目之中。制作这些字幕的多为80、90后的年轻人,《爸爸去哪儿》就在后期编导中配备了一个实习生团队专门负责制作字幕。这群年轻编导有着和节目的主收视群体相似的思维和表达方式,制作出的字幕内容网络化、简练化,字幕形式生动活泼,富有娱乐感。这容易为网络时代青年接受,因为与网络视频画面相似。

在互联网影响下,人们的思维有碎片化的趋势。超文本链接使阅读过程不断地跳跃,从而使阅读更加容易浮于表层,进而导致选择性和简单化的思考方式。人们逐渐习惯于获取碎片化信息,思想也变得平面化。而“神字幕”在某种程度上正是将许多本来需要受众体会的内容进行直白地呈现。为了配合网络时代观众的口味,“神字幕”应运而生,应接不暇的字幕省略思考的过程,让人不停地发笑,用短暂的视觉刺激在一瞬间抓住观众的眼球。

随着数字技术的发展,电视也在不断升级,今后将变得更加智能化,引入更多高科技来进行视觉呈现。但同时,人们审美期待也在逐渐上升。在各种炫目的视觉轰炸之下,人们的视觉长时间处于饱和状态,容易出现审美疲劳。过度的视觉刺激可能反而分散审美的注意力,对节目内容发生干扰。审美过程应该收获内在的体验与回味,因此优秀的综艺节目不能止于表层的感官刺激,更应该加强对艺术内涵的追求,充分表现出电视艺术的精华,让节目拥有更强的生命力。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

一键复制
图片预览
Weibo Article 1 Weibo Article 2 Weibo Article 3 Weibo Article 4 Weibo Article 5 Weibo Article 6 Weibo Article 7 Weibo Article 8 Weibo Article 9 Weibo Article 10 Weibo Article 11 Weibo Article 12 Weibo Article 13 Weibo Article 14 Weibo Article 15 Weibo Article 16 Weibo Article 17 Weibo Article 18 Weibo Article 19 Weibo Article 20 Weibo Article 21 Weibo Article 22 Weibo Article 23 Weibo Article 24 Weibo Article 25 Weibo Article 26 Weibo Article 27 Weibo Article 28 Weibo Article 29 Weibo Article 30 Weibo Article 31 Weibo Article 32 Weibo Article 33 Weibo Article 34 Weibo Article 35 Weibo Article 36 Weibo Article 37 Weibo Article 38 Weibo Article 39 Weibo Article 40